书城励志穷人与富人的距离只有0.01mm
23963500000028

第28章 你的知识是你创富时最大财产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地位骤然上升,成为了事业的成功,理想的实现,财富的积累的主要因素了。人们曾经认为成功创业离不开金钱,而如今已经成为了只要拥有知识,“空手套白狼”,“白手起家”就不再是想象的了。为创业,首要储备的不该是资本,而是知识!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充满创新的时代,一个缺乏知识的现代人自然难有作为。随着知识的资本化,知识资本家和知识运营家,将成为时代的新宠,财富的拥有者。

比尔·盖茨创造了财富史上的神话,他平均每周增加资产4亿美元。他的成功与过去我们所熟知的成功例子完全不同。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里,全球首富是石油大王、汽车大王、钢铁大王等企业巨子,他们的财富是建立在数不清的有形原料、产品之上,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奋斗,才逐渐完成的。而比尔·盖茨的微软公司,既无高大的厂房,又无堆积如山的原料,有的只是知识和智慧,他们的产品就是一张张软盘。比尔·盖茨的崛起,揭示了知识是创业的资本,比尔·盖茨的成功也体现了知识就是财富。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分子再也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穷酸、软弱的穷书生了。如今,最重大、最根本的变化,无疑是发生了资本革命,知识取代了资金的位置,成为最宝贵的资源、最重要的资本。“知识就是资本,知识就是财富”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致富观念。

知识经济和资本革命向一切富有知识与智慧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只要年轻人拥有一颗智慧的大脑,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念,成为一名知识资本家,就一定会富甲天下。

年仅23岁的梁金海,却有着双重身份,哈尔滨工程大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一家计算机技术应用公司的老板。梁金海15岁时成功考入武汉船舶工业学校,一次偶然的机会,梁金海接触到了计算机,从此他就被这神奇的机器吸引了。他寻找并创造一切机会学习计算机知识。1996年,他被保送到哈尔滨工程大学计算机专业深造。

大学三年级时的一个偶然机会,使梁金海萌生了研制一种可调节电筒容量兼容各种型号电池的手电筒的念头。五六个月之后,梁金海为自己的这项发明申请了专利。在此期间,梁金海并没有放下自己喜爱的“事业”。哈尔滨殡仪馆、哈尔滨铁路局、黑龙江省计算中心等单位都请梁金海为自己设计了相关的系统管理程序。当梁金海被保送为哈尔滨工程大学计算机专业研究生的那年,他就成立了自己的研究所,当上了一名老板。

知识经济时代,智力资源的占有和配置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以高技术产业为支柱,以高文化、高谋略为策划的发展经济模式,知识+资本+创意,就是成功致富的公式。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毕业的丁磊创建的网易公司,在1999年度CNNIC投票评选的十佳中文网站获第一,他的个人资产达1.34亿美元;1997年前后3年间.李阳的疯狂英语疯狂了大半个中国;1983年从华东政法学院毕业,后去美国深造的段祺华律师回国后,5年为中国人避免经济损失5亿多美元;希望集团的刘氏兄弟下属企业超过100家,饲料产量超过1000吨,财产达10亿美元。

他们事业的成功,财富的取得,无一能脱离知识因素的,是知识的力量引导他们取得了成功。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的机遇面临极大的挑战,谁抓住了这个时代的机遇,谁就是财富的拥有者。年轻人应该牢记知识经济时代的真理“知识是最大的资本”。想攀登财富阶梯,必须拥有“知识”,只有具有丰富的学识,才可赢得巨大的财富。

为创业储备知识

创业,特别是做大事业,仅凭勇气、毅力、信念这些东西已经不够了。要想创业成功,创业者就需要拥有渊博的知识能力,如金融知识、法律知识、专业知识、经营知识、管理知识、心理知识等等。这些知识直接影响着创业者素质的高低,甚至关系着创业者的整个创业过程,也包括创业的成败。

现在,知识已成为各种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要素。知识就是资本,知识就是未来。有了知识就有了牵动其他生产要素的利器。拥有知识,就能洞察事物的走势:拥有知识,就能牢牢地掌控你创业的方向,控制你创业的全过程;拥有知识,就能创造出新成果,在创业中克敌制胜。

很多年轻人都有创业的冲动,萌发了创业的观念。要想成功,就必须明白,创业需要一定的“知本”,才能够成功。为创业成功,必须完成“知本”积累。

著名管理学家彼德·圣吉曾经出版过一本风靡世界的著作《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该书分析了众多公司的成败兴衰,得出在当今世界复杂多变,学习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增强学习能力,才能适应多变的时局的结论。这位管理学家强调:对一个公司来说,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就是要有比竞争对手更强的学习能力。

原英荷壳牌集团公司里的高级董事阿里·德赫斯在他所著的《长寿企业》一书中,阐述了《财富》杂志评出的全球500家或与之相当的跨国公司的平均寿命只有40年到50年。在20世纪70年代被评为“财富500强”的公司到80年代只有60%左右能够勉强生存着。德赫斯提出这样的结论:一个成功的公司是能够有效学习的公司。知识就是未来的资本,学习意味着准备接受不断的变革;假如公司是一个有生命的物体,那么,该生命体所作出的行为决定来自一个学习的过程。

很多家长为了教育孩子努力学习。常常说:学习使人进步。当今社会,竞争空前激烈,商界中更是如此。对每一个年轻的创业者来说,他的创业道路上都布满着陷阱,埋伏着危机,如果稍有不慎,就会跌进陷阱,被危机吞噬。能够平安地避开陷阱,绕开危机的方法就是积累“知本”,不断学习知识。只有拥有更多、更全面、更广泛、更扎实的知识功底,才能成功渡向创业彼岸。

知识的储备积累非常重要。那些成功人士都非常重视学习,一项数据表明,国外知名公司的老总们平均每年读300本书。在我国私营公司,老总们的学习欲望也远远超过了国企领导人。

成功创业,缺少不了知识,学无止境,知识是无限的。如想创业就应该不断地去学习,去储备成功创业的知识!千万不要等到创业时再临阵磨枪,做出临时抱佛脚的令自己后悔的事情。“书到用时方恨少”,在创业之前,必须储备足够的知识。年轻人千万不要以忙碌、没有时间为借口,甚至甘愿承认自己太懒惰.缺乏上进心而拒绝、放弃学习知识,那将是放弃成功,拒绝财富。

只要有心学习,有心要为自己创业积累知识,就能够挤出很多时间,或者少浪费一些时间,把宝贵的时间应用在学习上。如果你储备了相当的知识,那么你的创业进程无疑会大大加快。假如自己偷懒,由于没有知识储备,就会尝到那种“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结果,相信一定没有人愿意品尝这种滋味吧!那就积极学习,储备知识吧!

坚持学习成功会更大

对于创业者来说,学习很难毕其功于一役,这应该是一个持续终生的习惯。不愿学习的创业者,也有可能会获得成功,但愿意并善于学习,坚持学习的朋友成功把握会更大,获得的机会也会更多,除非你觉得你比比尔·盖茨,比李嘉诚,比宗庆后、鲁冠球等人更了不起,那你确实用不着再学习。

据说宗庆后的文化程度并不高,当年作为知青顶替母亲的岗位进城。宗庆后的母亲是一位小学教师,宗庆后顶替了母亲的岗位,却因为文化程度低做不了老师,只好由学校安排去当一名校工——这倒是成全了宗庆后,因为娃哈哈就是从一所落魄的校办工厂起家的。虽然如此,凡认识宗庆后的人都知道他有个毛病,就是嗜书成癖,坐、卧、行几乎手不释卷,床头、案头,办公桌上到处堆得都是书。宗庆后的一名副手说:“跟着宗总出差,不管到了哪里,只要有时间,他第一个去的地方肯定是书店。除了广告、营销、市场、企业管理等方面的书籍之外,他几乎什么书都看。”宗庆后自己认为,正是努力学习,才使娃哈哈能够走到今天这一步。

有中国企业界常青树之称的万向集团创始人鲁冠球也是这样。除非特别重要的客人,据说鲁一般不陪客吃饭,基本不在外过夜,有时间就用来读书学习。每天晚上7点开始看电视新闻,然后开始读书看报直到夜里12点,据说这个习惯鲁冠球保持了很多年。虽然只有初中文化,鲁冠球迄今却已在《人民日报》、《求是》、《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国家大报大刊上发表了文章60多篇,在企业圈子里获得了“理论家”的称号。

像这样的案例非常多,包括比尔·盖茨、李嘉诚……许许多多出类拔萃的人物,举世公认的成功者,在他们获得巨大成功之后,仍旧孜孜不倦于学习、学习,不断学习。我们在前面已经讲过培养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对创业者的重要性,这个学习不应仅只于创业之前,创业之后更应努力学习,要将学习习惯保持终身。

在这里笔者建议每一位创业者都为自己制定一个学习计划,将每天、每周、每月、每年的学习计划做成列表,除非发生特殊情况,一定要坚持下去。不管你多么忙,建议你至少将每个月10%的时间用于再学习。在学习这个问题上,不要偷懒,不要寻找任何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