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总有许多工薪阶层或中低收入者持有“有钱才有资格谈投资理财”的观念。普遍认为,每月固定的工资收入应付日常生活开销就差不多了,哪来的余财可理呢?“理财投资是有钱人的专利,与自己的生活无关”仍是一般大众的想法。
事实上,越是没钱的人越需要理财。举个例子,假如你身上有10万元,但因理财错误造成财产损失,很可能立即出现危及到你的生活的许多问题,而拥有百万、千万、上亿元“身价”的有钱人,即使理财失误,损失其一半财产亦不致影响其原有的生活。因此说,必须先树立一个观念,不论贫富,理财都是伴随人生的大事,在这场“人生经营”过程中,愈穷的人就愈输不起,对理财更应要严肃而谨慎地去看待。
何刚供职于一企业,他拿着不菲的薪水。但他的财务状况一直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参加工作两年来,他可以说是“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一族中的“贫困”阶层。像何刚这样的人不在少数,他们共同的特点是认为理财是守财奴才做的事情。
同样是年轻人,一样是在两年前毕业的新宇在银行工作,大概是因为工作的缘故,他一开始就有明确的理财目标和规划,每月都将工资收入的1/3固定储蓄,这样不断积累,两年下来,新宇就有了一笔可观的资金。他正打算再贷一些钱来买套房子呢。
个人理财就是通过对财务资源的适当管理来实现个人生活目标的一个过程,是一个为实现整体理财目标设计的统一的互相协调的计划。理财不仅是简单的储蓄积累、组合投资,更重要的是一种活泼开放的积极人生态度。终于,何刚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他的理财观念有了根本性的转变,不仅生活质量得到改善,还开始有了积蓄。可见,改变理财观念至关重要。
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勉强自己去做长远的打算,不愿意去约束自己的生活,只有等到自己无法掌控,因为没钱来支配身边的事情的时候才想起理财的重要性。现代社会“理财”已经成了人们耳熟能详的一个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嘀咕:理财还是不理财?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中国有句俗话:吃不穷,穿不穷,不会计划一世穷。不管是有钱还是没钱,人生活在现在的社会里,都应该有一个经济计划。人不像动物,只要吃饱了肚皮就什么都不管了,今天有食物今天就吃饱,明天没有食物了就饿着。“今天有酒今天醉,明天没酒喝凉水”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
美国财政预算专家爱尔茜·史塔普里顿夫人说过:“是多数人感到烦恼的并不是他们没有足够的钱,而是他们不知道如何支配手中已有的钱!”
卡耐基也总结过他在贫苦中是怎样计划用钱。他说:“我也有过我的财政困难,我曾在密苏里的玉米田和谷仓做过每天10小时的劳动工作。我辛勤地工作,直至腰酸背痛。我当时所做的那些苦工,并不是一小时一块美金的工资,也不是5毛钱,也不是10分钱。我那时所拿的是每小时5分钱,每天工作10小时。我知道一直20年住在一间没有浴室、没有自来水的房子里是什么滋味。我知道睡在一间零下15℃的卧室中,是什么滋味。我知道徒步数里远,以节省一毛钱,以及鞋底穿洞、裤子打补丁的滋味。我也尝试在餐厅里点最便宜的菜,以及把裤子压在床垫下的滋味,因为我没钱将它们交给洗衣店。”“然而,在那段时间里,我没法从收入中省下几个铜板,因为如果我不那样做,心里就不安。由于这段经验,我们就必须和一些公司一样:我们必须拟定一个花钱的计划,然后根据那项计划来花钱。可惜我们大多数人都不这样做。”
在我们身边的一些人光叫穷,时而抱怨物价太高,工资收入赶不上物价的涨幅,时而又自怨自艾,恨不能生在富贵之家,或有些愤世嫉俗者更是轻蔑投资理财的行为,认为是追逐铜臭的“俗事”,或把投资理财与那些所谓的“有钱人”画上等号,再以价值观贬抑之……殊不知,这些人都陷入了矛盾的逻辑思维——一方面深切体会金钱对生活影响之巨大,另一方面却又不屑于追求财富的聚敛。
其实理财应从“第一笔收入、第一份薪金”开始,即使第一笔的收入或薪水中扣除个人固定开支及“缴家库”之外所剩无几,也不要低估微薄小钱的聚敛能力,1000万元有1000万元的投资方法,1000元也有1000元的理财方式。绝大多数的工薪阶层都是从储蓄开始累积资金的。一般薪水仅够糊口的“新贫族”,不论收入多少,都应先将每月薪水拨出10%存入银行。而且保持“不动用”、“只进不出”的情况,如此才能为聚敛财富打下一个初级的基础。假如你每月从薪水抽出500元的资金,在银行开立一个零存整取的账户,抛开利息不说或不管利息多少,20年后仅本金一项就达到12万了,如果再加上利息,数目更不小了,所以“滴水成河,聚沙成塔”的力量不容忽视。
当然,如果嫌银行定存利息过低,而节衣缩食之后的“成果”又稍稍可观,我们也建议开辟其他不错的投资途径,或入户国债、基金,或涉足股市,或与他人合伙入股等,这些都是小额投资的方式之一。但须注意参与者的信用问题,刚开始不要被高利所感,风险性要妥为评估。绝不要有“一夕致富”的念头,理财投资务求扎实渐进。
总之,不要忽视小钱的力量,就像零碎的时间一样,懂得充分运用,时间一长,其效果就自然惊人。最关键的起点问题是要有一个清醒而又正确的认识,树立一个坚强的信念和必胜的信心。我们再次忠告:理财先立志——不要认为投资理财是有钱人的专利——理财从树立自信心和坚强的信念开始。
钱追钱要比人追钱快得多
台湾有句俗语,叫“人两脚,钱四脚”,意思是说钱有四只脚,人只有两只脚,钱追钱要比人追钱快得多。人的一生中能积聚多少钱,不仅仅取决于你赚了多少钱,还在于你如何理财。致富的关键在于如何理财,合理进行投资,如何用钱去赚钱。
下面是穷人与富人的一段对话:
穷人:你每年能赚很多钱吧?
富人:是啊。
穷人:你那么有钱,银行存款的利息一定很多吧?
富人:应该是吧,如果我的钱能安安分分在银行里的话。
穷人听了心里很纳闷,富人见了只是神秘地一笑。
富人何以能在一生中积累巨大的财富?富人究竟拥有什么特殊技能?天天省吃俭用、日日勤奋工作的人为什么与财富无缘?让富人富有的技能是投资理财的能力,这恰恰是穷人所缺乏的。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人与人之间理财能力的悬殊,是造成贫富差距的主要原因。
通常穷人对于富人之所以能够致富,较负面的想法是认为他们运气好或从事不正当的行业:较正面的想法是认为他们更努力或克勤克俭。但这些人万万没想到,真正的原因在于他们的理财习惯不同。
年轻人刚刚参加工作时,其劳动报酬只够自己的日常开销,当然是穷人。几年后,工资涨到了四五千,他们会考虑攒点儿钱,付个首期,以按揭的形式买个房子。再过几年,收入增加到万儿八千时,他们又会面临结婚生孩子买车等更高的生活开销。
再经过几年的奋斗,工资涨到两三万甚至更多,也许真的可以称得上事业有成,但生活水准也变得水涨船高,房子要住更舒适点的,车子要开更高级的,孩子要上昂贵的双语幼儿园,旅游要去国外的度假胜地……众多大城市里的白领,都是沿着这样一条轨迹运行的。表面看他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好,但高收入并不代表他们就能进人富人的行列,因为每个月开销越大,要付的账单也越多,结果是他们对工作的依赖性越来越强,连换工作的念头都不敢有,因为一离开了工作,就会手停口停,已经水涨船高的生活标准将他们拖入到极度贫困的深渊。
所以,有些人表面上看起来像是有钱人,但是他们根本算不上是真正的富人,因为他们银行卡里的钱都是从老板的账户上存进来的,一旦老板不想继续给他钱或公司倒闭不能再付给他钱,他的现金流就彻底中断了。许多打工者经常会陷入“老鼠赛跑”的陷阱,终其一生不停地为公司老板工作。
而“富人”实际却比“穷人”还穷,“越是富有的人越是缺钱”,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富人手里总是有很多项目,不断地需要钱来投资和周转,经常是拆东墙补西墙,借了还,还了借。
可见,穷人和富人表面的差别是钱多钱少,但本质的差别是对待理财的不同态度。形象地说,在富人手里,钱是鸡,钱会生钱,在穷人手里,钱是蛋,用一毛就少一毛。
很久以前,有一个身无分文的年轻人,偶然逮住了一只野兔。他把兔子卖给了饭店得到了2枚硬币。他用这两枚硬币买了一些糖果,然后对上水给苗圃里的工人们喝,工人们给了他5株树苗。他把这些树苗送给了一个正准备修建花园的老妇人。老妇人给了他10枚硬币。这天夜里,狂风大作,雷雨交加,城外树林里一片狼藉。年轻人马上用10个硬币买来糖果,然后找来一群小孩子,让他们到林中把折断的树枝捡回来,就这样一包糖果换回了一车的劈柴。年轻人把劈柴卖给一家酒店,得到了20个硬币。
骄阳似火,年轻人在城外的马路边摆了一个小摊子,大水罐里盛满了水,来往路过的人们口干舌燥,纷纷坐下来喝碗水歇息一下。再继续赶路。一位商人告诉他,明天将有一队骑兵从这里经过。他们需要一些饲料。于是,他用卖水得到的50个硬币买来200捆草,第二天把它卖给了军队得到了200个硬币。后来,当他听说人们想建一所学校的时候,便找到负责人,把承建工程接了下来。就这样,几年以后,年轻人成了当地远近闻名的富翁,他发家的本钱是一只野兔换来的2枚硬币。
可见,只有不断地把钱投入到能够获利的生意中,才能源源不断地获得更多的收益,也就是说必须让钱流动起来才能增值,而流动起来的钱叫做资本,只有资本能带来利润,放在那里不动的钱永远不能叫资本,当然也无法增值。
因此,所有的富人都不会让自己的钱躺在银行里,他们的工作就是不断地投资、不断获利、再不断投资……如此一来,钱就像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大。
把钱无计划、无节制地消费掉,你就选择了贫困;把钱用在长期回报的项目上,你就会进入中产阶级;把钱投资于你的头脑,学习如何获取资产,财富将成为你的目标和未来,选择权在你的手里。
当你面对自己手中的钱时,你就面临着是成为一名穷人、中产阶级还是富人的选择。
比尔·盖茨和一位朋友同车前往希尔顿饭店开会,由于去迟了以至于找不到停车位。他的朋友建议把车停在饭店的贵宾车位。“那可不是好主意,”盖茨坚持道,“他们超值收费。”由于盖茨的固执,汽车最终没停放在贵客车位上。
有着几百亿家财的世界首富竟然在乎区区十几美元的停车费,原因很简单,盖茨作为天才的商人深深懂得花钱应像炒菜放盐一样恰到好处。盐少了,菜淡而无味;盐多了,苦咸难咽。因此,哪怕只是很少的几元钱甚至几分钱也要让它发挥出最大的效益,这就是投资理财能力的真实体现。
要让金钱为我工作,而不是我为金钱工作,让金钱成为我的奴隶,这才是正确的理财观念。不要把钱无节制地花掉,成为“月光一族”,应该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让它增值,这样才是最明智的投资理财观。
个人理财的“金科玉律”
在我们身边,有许多人一辈子工作勤奋努力,辛辛苦苦地存钱,却又不知所为何来,既不知有效运用资金,亦不敢过于消费享受,或有些人图“以小搏大”,不看自己的能力,把理财目标定得很高,在金钱游戏中打滚,失利后不是颓然收手,放弃从头开始的信心,就是落得后半辈子悔恨抑郁而再难振作。要圆一个美满的人生梦,除了要有一个好的人生目标规划外,也要懂得如何应对各个人生不同阶段的生活所需,而将财务做适当计划及管理就更显其必要。因此,既然理财是一辈子的事,何不及早认清人生各阶段的责任及需求,制定符合自己的生涯理财规划呢?
许多理财专家都认为,一生理财规划应趁早进行,以免年轻时任由“钱财放水流”,蹉跎岁月之后老来嗟叹空悲切。初入社会的第一份薪水是追求经济独立的基础,可开始实务理财操作,因此时年轻,较有事业冲劲,是储备资金的好时机。从开源节流、资金有效运用上双管齐下,切勿冒进急躁。
若是毫无计划,只是凭一时之间的决定主宰理财生涯,则可能有“大起大落”的极端结果。财富是靠“积少成多”、“钱滚钱”地逐渐累积,平稳妥当的生涯理财规划应及早拟定,才有助于逐步实现“聚财”的目标,为人生奠定安定、有保障、高品质的生活基础。
金钱是用劳动者的血汗换来的,虽然有的人不珍惜它,不好好认识和利用它,但我们不能那样,我们要懂得钱要踏踏实实地挣,要一分一角地理。懂得金钱的价值,学会如何明智地理财,这是每个人必须做到的。
任何人都需要像管理自己的事业一样管理自己的财富,照顾好钱,钱也会照顾好你。从一袋爆米花到一次海滨度假游,只要留心,时时处处都能省下银子。
在这里推荐以下理财法则,希望年轻人能长期坚持:
“零存整取”、“定期定额”都是强迫储蓄与储备投资资本的最佳手段,每月将部分收入存到固定投资账户,多年后的财富累积成效绝对会让你大吃一惊。
衣服、鞋子等在打折的时候该出手时就出手。八折的时候可能还有水分,但到五折就差不多了。买东西还应尽量避开节假日等购物高峰,这个时候不仅人多拥挤,商品价格通常也较高。
消费时尽享折扣之乐。酒店、健身房、化妆品专柜通常都有可以享受折扣的优惠卡;通过成为某些俱乐部的会员来享受一些优惠也是不错的主意。
擦亮眼睛选择银行。根据实力的强弱、网点的多少、服务态度的优劣来挑选适合自己的银行,为自己找到一个方便快捷的理财通道。
清理多余银行卡,减少额外支出。自从银行卡开始收费之后,那些多年不用的睡眠卡要早点清理掉。信用卡更是越少越好,虽然它很方便,但信用卡透支也是导致个人破产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果不想交滞纳金,就尽量及时交费。无论是水、电、煤气费用,还是房贷、保费、电话费都可以到银行办理代扣代缴手续,这样不仅可以省去跑腿和排队的麻烦,还能避免滞纳金的支出。
当心额外的服务。电子产品通常都有一年的保修期。一些零售商会告诉你,如果交纳一定的费用,他们可以延长保修的期限,并提供一些额外服务。不要动心。实践证明,他们所承诺的那些服务是不可信的,如果产品有故障,可直接联系厂家的售后服务部门。
衣服穿过以后要注意保养。自己特别心爱的和比较容易缩水的衣服要送到专业洗衣店处理。这样虽然会花钱,却能让衣服的寿命大大延长,反而能省下一笔服装费。
上网查报价。经常到不同的网上商城看看,了解一下你感兴趣的商品报价,从一台新型冰箱到一条小毛巾都不要放过,以便在买的时候做到心中有数。在买大宗物品时,尤其要记住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