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财富羊皮卷
23965500000004

第4章 财富老总的创业故事(3)

如此的磨难让他得到了什么呢?

他曾说:“我是用自己的经历悟出了‘苦难是最好的老师’这个道理。苦难能使人学到多有用的东西,得到真正的锻炼,人往往在越困难的时候意志越坚强,奋斗的目标也越清晰。有句话说得很有道理,今天的苦难可能就是明日的辉煌,只要你愿意努力,总会有所成就。人生的机遇,是在自己的苦苦奋斗中争取来的。一个创业者大凡在起步阶段,都需要从最简单的工作做起,甚至当搬运工。打个比喻,人就好像那成堆的湿煤,磨难就像那摇篮,颠颠摇摇才能成煤球儿,才能燃烧。”这也许就是吴一坚能在千百万下海赶潮人中成为佼佼者的原因吧。

第一批电视就这样在海南这块炙热的孤岛上“摇”出来了。时间满打满算只有10个月。投产后,公司资产由他怀揣的600元变成了3亿元。

面对3亿元的资产,有人只看到吴一坚发了大财,但其间的艰难有谁能知道?

5.陈丽华艰辛异地寻紫檀

勤奋是通往成功的惟一捷径,劳动创造了一切,付出了才有回报,我们只要拥有了勤奋,也就拥有了成功的法宝。

富华集团老总陈丽华做事十分认真,事事创第一,做家具时,她要求按照皇家的定制,按照故宫博物院里家具的式样做。“要做就做宫廷工艺”,做极品是陈丽华的目标。工匠们招来了。培训工作也在艰难地进行。然而,她最需要的是大量的名贵木材,这些比金子还要贵重难求的紫檀木、乌木、黄花梨、鸡翊木、金丝桶木在哪里呢?

根据记载,在中国明朝,由于紫檀备受皇室喜爱,开始大规模采伐,很快便将国内的紫檀木采光,继而又派官员赴南洋采办,到明末清初,南洋各地的紫檀木也基本上被采伐殆尽,此时全世界的紫檀木绝大多数汇于中国。清朝末年,为装饰圆明园和宫内太上皇宫殿,为慈禧60大寿和同治、光绪皇帝大婚使用,紫檀木已所剩无几,至袁世凯复辟时又将仅有的紫檀木全部用光。

所幸的是,生长极慢的紫檀历经近400年的繁衍生长,在缅甸、在金三角、在那里的深山老林人迹罕见豺狼出没的地方,终于又长了出来。

这些年,陈丽华携带巨款8次率人奔赴缅甸,在金三角她坐过汽车、电瓶车、摩托车,也骑过驴,不会骑就抱着驴脖子,甚至还坐过自行车后座。在山顶上,最高时最可怕。在草路边的洞里,蛇的目光幽蓝狠毒,陈丽华和她的手下只能颤颤巍巍地避让而行……

最险的一次莫过于遇到了“七里蜂”,陈丽华事后还是心有余悸。那是在缅甸的深山里,陈丽华他们停下车大家方便一下,遇到了七里蜂,那是一种能追人七里不罢休的马蜂,把陈丽华他们的车围得整个全成了黑色,蜇得车当当当的响已经分不出点儿来。他们关门晚了一点,进来四个马蜂。把陈丽华他们蜇得脊背和脸当时就肿了,当地向导嚷道:快解手,用手捧着尿,蜇哪抹哪儿。车里有男有女也顾不了那么多了,但司机嫌尿脏,没让往脸上抹。不到半个小时,脸肿得像一个皮球,眼睛都看不见了,用尿水抹过的地方就是一个红点,再把黄水挤出问题就不大了。过后没多远,陈丽华就看见一个小孩躺在沟里被蜇死了,浑身像盖满了黑树叶,实际上全都是马蜂,那次可把陈丽华吓坏了。

陈丽华的艰辛付出,终于结出了金灿灿的果实,中国紫檀博物馆终于展现到了世人面前。她创造了一个举世无双的神话,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紫檀之王”。

6.罗忠福的实干精神

企业家是不能缺乏实干精神的,任何的怠惰都可能导致经济上的损失。没有天生的成功者,要想开创一番大事业,就必须亲历亲为,从最基本的做起,经受最艰苦环境的考验。只有这样,你才能经垒土之末,成千尺高台。

福海集团总裁罗忠福认为,一个人不能把握机遇就不会有大的作为,但一个人只靠机遇,一样不会有大的成功,惟有实干者,才会有牢靠的根基。

罗忠福在房地产方面取得成功后,又将眼光放到别的投资项目上,这不能不说他是具有战略家气质的商人,堪与红顶商人胡雪岩媲美了。

罗忠福依靠他的实干精神,在极短时间内便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并经过了资本经营和扩张阶段,做到10多亿资产这一步,可以说,在经商生涯中,他已达到了游刃有余,收放自如,上下灵活,左右逢源的境界。

罗忠福生意做到这种地步,可说是出神入化了。而这种时候,必须考虑建立一种生意上的战略规划。罗忠福很成功地走到了这一步,这便是确定一种长线与短线相结合的战略投资方式。短线永远是暂时的,而长线则是长久的,利益大于风险。进入长线时期,就是进入一种新的境界。

1996年,罗忠福得知有一种叫“蒂芬尼”的建材产品,成本低廉,利润回报丰厚,而且在抗酸、抗腐等指标上要胜过天然大理石。敏锐的罗忠福马上意识到,这又是一块可开拓的“处女地”。市场调查证实,“蒂芬尼”在中国完全是个空白。于是,罗忠福果断拍板,从此在中国掀起了一场新型建材革命的浪潮。

经过谈判,罗忠福购买了美国著名建材商汤姆森的新型建材“蒂芬尼”的技术,这项技术的专利费是500万美元。付款后,罗忠福被安排到培训中心学习技术。罗忠福深知,这是一字千金的买卖。从此,他变得沉默起来,每天只睡两个小时,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学习上,他几乎把技术资料全都背了下来。

一位向他传授技术的教师,见他比谁都勤快,干的活比谁都多,还以为他是一名普通工人。后来得知他是中国的一个大富豪,不由得伸出了大拇指,连道“OK”!

回国后,罗忠福立即带领科技攻关小组,解决了汤姆森多年未解决的吊顶建材和大理石印花纸问题,并把那些专利返销回了美国。在如面包烤箱一样的车间里,罗忠福和技术人员一蹲就是几天几夜。你很难想象,罗忠福可以亲手做各种各样的精致工艺品、坐椅家具,各式餐桌及厨房洁具和各种型号的室内外装饰材料,但这的确是真的。罗忠福的财富是干出来的,不是吹出来的,也不是坐等而来的。

1997年,罗忠福又填补了中国高档家具生产上的一个空白,全套引进意大利尼克斯家具生产线和专利技术。这是一种不用木材的高技术产品,风靡全球。

罗忠福说得好,民营企业要发展,你得自己去干,从干中了解产、供、销,从干中去体会、钻研国家的经济政策。罗忠福还曾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其中很重要一条就是:实干精神。

7.两年成就了一个亿万富翁

接手一家濒临破产的企业仅仅两年便创造价值10亿英镑的财富,赚钱速度之快创英国商业史纪录。创造这个奇迹的人就是英国BHS百货连锁店的老板,被媒体称为“速成亿万富翁”的菲利普?格林。在全英富豪榜上,目前他名列第十六位。

2000年4月,格林以2亿英镑的价格买下BHS时,前景并不为人看好。当时,BHS虽在全英有160家连锁店,但销售情况日趋下滑,许多买家都在最后一刻打了退堂鼓。金融城内人士对格林的评价一向不高,认为他不过是一个说话很快、办事莽撞,且不知天高地厚的服装商贩,不会有很大作为。格林的这一举动无疑又成为他们攻击和嘲笑的话柄。

格林15岁就离开学校,他甚至没有一张正式的毕业证书。不过,格林的天性中流淌着冒险家的血液(其父母是做房地产生意的),而且他的个性也表明他不甘作一个唯唯诺诺、受人支使的小雇员。格林靠贩卖牛仔裤赚取了创业的第一桶金。从此商界中闯进了一个莽撞少年。

格林性格直率,甚至可以说粗鲁,向来不拘泥于传统。从接手BHS的第一天起,他就开始寻找BHS的病因所在。他的足迹几乎遍及各个商场的每个角落。几星期后,心中有数的格林开始实施自己的计划。首先是减少浪费。他改变了购物袋的印刷方式,对衣架的生产和尺寸说明也采用一种更有效的方法。虽然每个衣架的生产费用仅降低了1便士,但年销售成本却因此节省了40万英镑。

格林对商业对手的销售情况有着详尽的了解,这得益于他超凡的记忆和分析能力。对每家公司的销售情况、营业额、赢利以及每平方英尺的销售量、租金收费和资本赢利等等,他不但能够牢记在心,而且能在日后轻而易举地列举出来。格林带着极大的兴趣仔细研究每家公司的财务报表,并作出自己的判断。同事称他的信息库如此严密,以至于英国的情报人员都要羡慕了。对此,他的商业对手相当佩服,“对我们的销售情况,他似乎比我们自己还要预先知道。”

格林时常有惊人之举。一天,BHS的服装采购小组被叫进了格林的办公室。摆在他们面前的是一排排的服装样品,其中有BHS品牌,也有其他对手的品牌。相比之下,BHS服装显得款式陈旧、种类单一。采购人员还未来得及解释,格林就提出了自己的要求:更新服装款式,重新选择服装供应商,否则采购小组全部换人。那种没有半点商量余地的口吻令采购人员至今记忆犹新,据说其中一位还委屈得掉下了眼泪。但格林却最终达到了目的。现在,凡是其他商场出现的流行服装款式,在BHS都能找到,而且价格更低。

就在其他零售商转而在市场营销方面下工夫并声称取得成效时,格林却一再坚持他的信念:产品,产品,产品。他从来不雇用公共关系人员做宣传,并称之为毫无意义的花架子。他也从来不做广告,因为他认为商店橱窗就是最好的促销方式。“我们的商店处在商业街的中心地带,每天都有上百万的人从我们的门口经过,还有什么比这(指橱窗)更有效的呢?”

就凭着这些,格林成功了。在一年时间内,BHS不但还清了1亿英镑的债务,而且稍有盈余。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BHS的税前利润猛增到9200万英镑,超过了分析家的预测,与接手之前相比,所创利润增长了7倍多。BHS的身价扶摇直上,金融城的分析家们报出了12亿英镑的高价。格林也因占有BHS95%的股份而拥有了10亿英镑的资产。金融城内对他抱有成见的人不得不对他刮目相看,他们承认,“格林确实是一位商业奇才,他懂得顾客想要什么”。

8.小凉皮做成了大生意

贾亚芳,一个44岁的下岗女工,靠500元起家卖凉皮,短短几年工夫,在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200多家“捷尔泰凉皮连锁店”,拥有1000亩辣椒绿色生产基地和1000亩花椒绿色生产基地。她因此被评为“2004中国十大经济女性年度人物”。

1998年2月,贾亚芳下岗的第二天,就骑着自行车到西安交通大学东边沙坡村的一个卖凉皮的地摊前,做起了市场调查。通过调查,贾亚芳决定卖凉皮,花了508元,配齐了卖凉皮的全部家当。

3月6日,天刚亮,贾亚芳就来到菜市场,买了10斤调凉皮的绿豆芽和50斤凉皮,蹬着三轮车,来到西安一家大工厂门前,在一个不起眼的地方摆起了凉皮摊。很快,50斤凉皮全卖完了。除去40元钱凉皮、5元钱的绿豆芽、2元钱的摊位费和油盐酱醋,净赚20多元钱!

但贾亚芳没有满足。她又算了一笔账:100斤米不过100元钱,蒸200多斤皮子,按8角钱一斤批发,除去煤、电和其他费用,至少能赚60多元钱。如果自己蒸自己卖,那样,100斤米做成凉皮至少可以赚近200元钱。她在西安市转了一圈,没发现一家既蒸凉皮又卖凉皮的餐馆,这使她兴奋不已。如果租间门面房,既蒸凉皮,又卖凉皮,一天卖200斤米的凉皮,不就可以赚400块钱吗?这样一个月下来不就是1万多,一年不就是十几万吗?贾亚芳的心热起来了——她想开店。

第一家凉皮店在李家村开业了,这是西安服装批发市场,人流量非常大。房租是2200元。开这样的一个凉皮店,至少要雇5个服务员,一个蒸凉皮的师傅按每月1000元的工资计算,服务员管吃管住每人按200元工资计算,这样,每月工资和房租加起来将近5000元,折合每天170多元钱。这是卖200碗凉皮的纯利润。可是,开业第一天卖了160碗,第二天卖了210碗后,就再不见涨。眼看着干不下去了,只好关了门。从开业到关门不到两个月,亏了3790元,但贾亚芳也找到了失败的原因:一是凉皮的口味不好,没有回头客;二是凉皮店的位置不好,人们到这儿是买衣服,一般不吃饭。

于是,贾亚芳开始对陕西凉皮进行深入调查。陕西的凉皮分为两派:一是关中户县的秦镇凉皮,二是陕西南部的汉中凉皮。秦镇凉皮硬爽耐嚼但口感不好,汉中凉皮柔软细腻但一挑就断。对这两派凉皮进行反复比较之后,贾亚芳产生了一个大胆的设想:为什么不把两派凉皮的优点结合在一起呢?她起早贪黑,洗米、泡米、打浆蒸制,每一个细节,她都认真记录。经过反复实验,直到口感“好极了”,贾亚芳才决定再次租房开店。

她吸取了上次的教训,四处选址,跑了一个星期仍没有合适的。地段好租金就贵,偏僻地段人气又不旺。她想自己研制的凉皮要是确实好,地段差点也应有人来买!这样一想,她又蹬上三轮车,准备先试卖三天,看看自己研制的凉皮究竟行不行。

第一天,一碗都没卖出去。第二天,一位妇女尝了一口后,连声说好,招呼旁边的人快来吃。第三天,她刚摆出来,没用一个小时,凉皮都卖完了。第四天,她没蹬三轮车摆摊卖凉皮,她骑着自行车出去找房子去了。

一米多宽的门面房,门前还有一棵大树,房租1300元一个月。但她毫不犹豫地租了下来。她又花300元制作了一块“捷尔泰凉皮”的牌匾悬挂在门头上。捷就是快捷,泰就是安泰、健康。捷尔泰就是让人们以最快的速度吃上最健康好吃的凉皮。可过路人却不这样领会。但他们对这个名字感到很稀奇,有人还以为是国外的凉皮,就想尝尝。

这一尝不要紧,开业第一天,贾亚芳的凉皮卖了110碗,第二天200碗,第三天350碗,第四天一下子卖到了560多碗……第一个月下来,贾亚芳赚了1万多元钱,第二个月的纯收入将近2万元。到第三个月,为了能吃到贾亚芳的凉皮,人们竟要排上两个多小时的队,这条并不宽敞的街道甚至出现了堵塞。

为了保持独特口味,每碗凉皮都是贾亚芳亲自调配佐料。贾亚芳曾经一天之内卖过1500碗凉皮。一天下来,她连站起来的力气都没有了。贾亚芳调凉皮的配料技术是她赢得顾客的法宝。一碗凉皮用净凉皮7两,加菜一两,加稀释后的调料2两,再加4钱辣椒油。与众不同的是加了20多味中药。半年之内,贾亚芳就赚了将近10万元。

1999年,贾亚芳在陕西省工商局注册了“捷尔泰”商标。生意越做越大,她又萌生了在全国发展连锁店的想法。中餐由于受口味的制约,难以标准化生产。为此,她研制了浓缩调料。只要按一定的比例在浓缩调料中加入温开水,不管是谁,都能调出原汁原味。

由于有示范店的现身说法,全国各地的加盟者十分踊跃。贾亚芳对所有的加盟店都统一供料、统一门面、统一餐具、统一着装。

为了保证原材料的统一,2003年她采用“公司加农户”的形式,建成了宝鸡市凤县千亩绿色花椒基地和陇县千亩绿色辣椒基地。她每年给农民下订单,农民优先保证为她供上等货。上乘的原料,保证了凉皮的质量。比如陇县的辣椒,肉厚、形长、没有污染。浇的是天河水,上的是宝鸡市关山牧场的奶牛粪。

现在,捷尔泰凉皮在全国已经开到200多家连锁店,解决了2000多名下岗职工或其子女的就业,她在西安市建起了2000多平方米的凉皮加工厂。下一步贾亚芳要把中国凉皮打入国际市场,目前,“捷尔泰凉皮”已在新加坡、加拿大成功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