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0~6岁育儿百科全书
23967000000032

第32章 宝宝常见疾病诊察(5)

弱智

因中枢神经受到障碍,智能发育迟缓,无法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称之为弱智。弱智是指智能发展明显低于一般水平,如:语言,知觉,动作,社会适应等能力缓慢很多,伴随着学校学习和社会生活适应上的困难。

导致弱智的原因有很多如酒棈、药物、铅、水银化学药物或金属中毒或Rh血液因子不合,苯****尿症等先天代谢异常,头小畸形、脑积水等脑部畸形,脑性瘫痪、内分泌疾病等等。不过,大部分是原因不明。

幼儿弱智又称智力落后或智力发育迟缓。一般是指智商低于平均值(100)的两个标准差(每个标准差为15或16),即智商在70以下。根据智力发育的程度和适应行为将幼儿智力低下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及极重度四大类。

轻度智力低下指

智商在55~69。往往因为学习过程中表现不佳而被发现,小儿表现为计算能力和理解能力差,社会交往能力比正常小儿差些。虽然不能跟上正常小儿学习,但可进入普通学校接受教育。

中度智力低下

智商在40~54,动作发育、语言发育均较正常小儿迟,能简单计数,但生活自理能力很差,社会交往能力比轻度智力低下差得多。通过训练能从事单纯的体力劳动。

重度和极重智力低下

智商分别在25~39及小于24。这类小儿往往动作发育落后,不会说话,甚至不认人,不会计数。生活自理能力更差,有的连洗脸、洗手等都不会,极重度的小儿可能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需要他人的监护和照顾。测试智商有专门的测试题目,而且有专门的机构。

一般智力测试可以测得孩子的智商。不过智商的分值并不是唯一不变的,父母不宜以孩子的智商作为唯一的评判依据,而应该尽量给孩子提供条件,挖掘孩子的潜能,帮助向积极方向发展。随着孩子的年龄增加,知识面的扩展,孩子的智商还会有所变化。

苯****尿症

苯****尿症是由于苯丙氨酸代谢途径中酶缺陷所致,因患儿尿液中排出大量苯****酸等代谢产物而得名。

患儿出生时都正常,通常在3~6个月时始初现症状。1岁时症状明显。

(一)神经系统以智能发育落后为主,可有行为异常、多动甚或有肌痉挛或癫痫小发作,少数呈现肌张力增高和健反射亢进。BH4缺乏型PKU患儿的神经系统症状出现较早且较严重:常见肌张力减低,嗜睡和惊厥,智能落后明显;如不经治疗,常在幼儿期死亡。

(二)外貌患儿在出生数月后因黑色素合成不足,毛发、皮肤和虹膜色泽变浅。

(三)其他呕吐和皮肤湿疹常见;尿和汗液有鼠尿臭味。

通过尿三氯化铁试验,若尿中有较多的苯****,即可证明是苯****尿症,最正确的方法是确认血液中苯丙氨酸的值数,还有Guthrie试验,是比较简单的方法,新生儿期可利用此法来诊断。本病的防治重在早期诊断,及时防治。可供给低苯丙氨酸饮食。

先天愚型

弱智儿都伴有特殊的身体特征,主要原因是染色体异常,第21号常染色体多了一个额外的21号染色体所致,每600或700位宝宝中就有一位,高龄产妇生产此种宝宝的比例更高。

本病的体征非常多样,许多器官组织都有异常。但发育畸形通常没有严重到危及生命的程度。患儿出生时一般平均体重和身长偏低,肌张力低下。较为突出的是颅面部的畸形。头颅小而圆,枕部平,脸圆,鼻扁平,睑裂细且向外上倾斜,眼距过宽,内眦赘皮明显,睫毛短而稀疏,常有斜视。虹膜时有白斑,常有晶体混浊。嘴小唇厚,舌大常外伸,耳小,低位耳,耳廓畸形。头发直而不卷曲。颈背部短而宽,有过剩的皮肤。

治疗方法与弱智儿相同,也可进行教育。不过,老化速度快,很难成长至成人。

口吃

口吃,俗称结巴,是一种常见的说话流畅性障碍,主要表现为说话时某些字或音的重复和拖长。2至5岁儿童的发生率最高,而后逐渐降低,12岁以后就很少发生了。在幼儿学习说话阶段,约有5%的孩子会经历口吃现象。其中约2/5的儿童口吃仅会持续数个月,大多在进入小学之前口吃常自然消失,这被认为是正常的不流畅现象。另有2/5的持续一年至数年后口吃才消失,称为良性口吃。经过正确辅导,80%左右的口吃儿童能自然缓解。所以说,儿童患了口吃并不见得都是病。

作为口吃儿童的家长,要采取正确的态度,给孩子的语言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气氛,尽量减轻或消除孩子说话时的紧张、焦虑或恐慌,千万不可因孩子说话不流畅而对其进行责备,甚至惩罚。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口吃一直持续到成年还不恢复正常,称为顽固性口吃或发展性口吃,这种口吃就需要进行治疗或矫正。还有少部分儿童口吃症状严重,继发了某些心理障碍,如恐惧感、内疚感或挫折感等,甚至出现生理功能的异常,例如口吃严重时脉搏和呼吸加快等,这就需要尽早就医或进行咨询。否则,一旦形成了恶性循环,不仅会使口吃症状加重,还会产生精神和行为异常。

牛奶厌恶症

患儿患上本病的原因,如不是先天性对牛奶过敏,则大多为心理因素造成,大部分是由于过度勉强所致。

本症的治疗十分简单,只要不再强迫孩子吃奶即可,在婴儿需要之时予以哺乳。

有时妈妈也可采取暂停喂奶的方法,即饿上宝宝一两顿,让宝宝自己去索奶吃的时候再喂牛奶。一般约1天即可恢复正常。

出生后2~3个月,当妈妈想采用混合喂养时,有些宝宝却只吸母乳,而排斥牛奶。这并不是神经症,而是由于母乳与牛奶的哺乳方式与味道互有差异,宝宝无法立刻适应所致。

此时,如果完全停止母乳,宝宝即会吸取奶瓶中的牛奶,等宝宝4个月后可逐渐添加辅食,以饭代替牛奶。

心理性呕吐

心理性呕吐一般在幼儿时期容易出现,尤其是当宝宝受到强制、精神上强烈不安时,即使身体没有任何异常,也会发生呕吐。厌恶吃苹果的孩子,在吃苹果时可能会呕吐。

有些可能会腹痛或头痛。只要除去这些令其厌烦的事,即会自然痊愈。

遗尿、遗粪

夜间尿液失禁绝大多数是因为小儿神经系统发育尚不成熟,结果导致相关神经不能合理控制膀胱的排尿活动。泌尿系炎症或畸形也可以导致遗尿,但是二者在遗尿者当中所占比例非常低。

3岁以后,若小儿有排便失禁(遗粪)的现象,原因大致与遗尿相同。只要找出致使孩子不安的原因,再将其除去即可。

夜惊症、夜游症

夜惊症是出现于夜间的极度恐惧和惊恐的发作,伴有强烈的语言、运动形式及植物神经系统的高度兴奋夜游症是睡眠和觉醒现象同时存在的一种意识改变状态。睡行症发作时,个体通常在夜间睡眠的前三分之一段起床,走动,呈现出低水平的注意力、反应性和运动技能。

起因可能是婴儿期的睡眠现象尚未完全成熟所致。不过,如果情况严重,或经常发生很可能是癫痫的发作,必须加以确定。

以上的症状大都是与白天的兴奋或心理不安有关。所以,最好能够调整白天的生活节奏,充分地游戏与运动,使生活更为充实。

儿童行为障碍

儿童行为障碍系指在小儿成长发育过程中,到达一定年龄,应该消失的原始反射和行为未消失,且顽固地保留下来形成了习惯,通称之为儿童行为障碍患儿童行为障碍发生的原因包括:①多数与暂时性生理或心理发育延迟有关,例如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发育成熟,大多数遗尿会自然消失;②咬指甲、习惯性抽动等行为障碍属于习惯性质,开始是偶然发生的,但由于不断得到强化,便逐渐固定下来,形成习惯;③厌食、偏食、吮手指等行为障碍的发生,与环境影响不良、教养不当有关;④少数行为障碍是器质性疾病的结果,例如不到10%的儿童遗尿常见的器质性病因有隐性脊柱裂、膀胱及尿道发育异常或慢性炎症等。

幼儿期最常见的症状是,突然无法步行、出现各种不随意运动、呼吸急促、头痛、知觉异常等等。主要的特征是各种症状表现十分惹眼,却又显得不安定,而且身体上没有任何缺陷。

有时候可能会发生与癫痫相同的痉挛。不同处是事后问起患儿完全知情,而且跌倒的技巧相当好,绝不会受伤。

患儿的性格十分特殊,好幻想、虚荣、好恶观念强烈等等。大部分是由于家庭或集体生活使其感到不安,而诱发此病。

改善环境和教育方法常可收到积极的效果。行为治疗对遗尿、口吃、习惯性动作有较好疗效。药物治疗有辅助价值,如丙咪嗪治疗遗尿有时有效。

儿童不良习惯

动作虽平常,却表现得十分固定且惹眼,称之为习惯。有以下数个种类。

习惯性抽动:眨眼、皱眉、摇头、耸肩、咳嗽等等动作,在瞬间内不自主、无目的地不断发生,称之为“习惯性抽动”。例如眨眼的起因可能是结膜炎,在不断眨眼之下,即使结膜炎已治愈,眨眼的习性却难以除去。

不过,此类习性并没有实际的害处。在某个时期可能会转为其他行为。通常不必刻意加以理会,大都会自然痊愈。不过,心理上的不安更会助长此习性,务必注意。有时候症状固定则难以治疗。

不少儿童喜欢在地毯上玩耍,却不知地毯的纤维极易吸纳灰尘,并滋生细菌和各种寄生虫。如果儿童长时间在地毯上玩耍,滋生在地毯上的细菌和寄生虫就会通过皮肤进入毛囊,从而引发皮肤病、哮喘等疾病。

咬物习惯指习惯性地啃咬物品,如长久地使用一处牙齿,就会形成咬物处牙齿的分开。睡眠时经常用手、拳头枕在一侧脸下或用手托着,均可导致颌面发育异常及面部不对称。

偏侧咀嚼:由于一侧牙齿患有龋齿或缺失,或咬合关系不良,儿童会愿意长期用另一侧牙齿咀嚼,引起下颌常向咀嚼侧运动。不常用咀嚼的一侧,因长期无功能刺激,颌面部发育不足,时间长了,面部左右两侧会出现显著不对称畸形。

托腮:很多儿童思考问题时习惯托腮,睡觉时则将肘、拳枕于一侧脸下,这样会导致牙弓和颜面发育不对称。

过量食用油炸食品。许多儿童都喜欢吃油炸食品,如炸馒头片、炸鸡腿等。但是,从健康角度而言,油炸食品不宜多吃。首先,油炸食品不容易消化,孩子的胃肠道功能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容易引起胃病,还会使孩子感到胸口发闷发胀,甚至恶心、呕吐或消化不良。

嗜食甜食及甜味饮料。爱吃甜食是许多孩子的嗜好,如:甜点心、果汁等。而长期吃糖食可能给儿童带来精神方面的隐患,使孩子情绪激动。具体表现为好哭好闹,爱发脾气,多动好动,容易烦躁。

七。血液系统疾病

贫血

血中的红血球及血色素低于正常时,称为贫血,通常指红血球未达350万(1毫升中),血色素未达11克(100毫升中)。

红血球中的血色素是以铁、蛋白、维生素为原料,在骨髓生成,如果制造过程中受到阻碍,就会发生贫血,可能是红血球数目减少,或是血色素减少,也许两者都减少。

贫血的最初感觉疲乏、困倦、软弱无力、皮肤粘膜及指甲苍白、活动后心慌、气促,严重和长期贫血者可引起心脏扩大,心率及脉搏增快、低热、头晕、头痛、耳鸣、眼花、注意力不集中、嗜睡、食欲减退、腹胀、恶心、便秘。

缺铁性贫血是机体对铁的需要量增加,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等造成体内铁的缺乏,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而成的贫血。贫血严重时红细胞具有小细胞低色素性的特征。本病为贫血中最常见的一种,见于各年龄组,4个月以上的婴儿和儿童亦多见。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是由某些原因引起的红细胞自身抗体导致红细胞破坏过多的一种溶血性贫血。其临床特点与其他溶血性贫血差异不大,通过抗人体球蛋白试验可确诊。

血色素比红血球更少时,贫血的症状就愈为严重,可服用铁剂,此外为了避免蛋白质不足,必须充分均衡摄取营养,尤其是动物的肝脏最有效,也可使用叶酸和维生素B12。

如基于某种原因,使大量血液流失于体外,例如外伤、痔疮、寄生虫引起的慢性出血,最好除去原因,并输血。

红血球的平均寿命大约为120天,在适当的比例下,旧的红血球衰老而被破坏,新的红血球由骨髓不断生成,以取得平衡,如果基于某种原因,而使溶血速度增快,生成速度无法赶上,因而发生贫血。新生儿期的溶血性疾病及其他溶血疾病即属于此类。治疗的方法是除去溶血的原因,并输血。

如患儿因骨髓障碍,无法制造红血球,而引起严重贫血,除了输血外,别无他法,白血病的贫血,亦属此类。

也可能是由于骨髓制造机能暂时受到阻碍,而发生贫血,大部分的感染症都伴有贫血,原因就在此。只要治愈原发疾病,贫血自然消失。

需要注意的是大量进食铁剂或含铁食品(不合理加铁的强化糖果和饼干),可引起铁质积累中毒,甚至肝硬化。

白血病

白血病是一种造血组织的恶性疾病,俗称“血癌”,特点是某一类型的白血病细胞在骨髓或其他造血组织中的肿瘤性增生,可浸润体内各器官、组织、使各个脏器的功能受损,产生相应的症状和体征。

白血病人往往以感染发热为主要症状,绝大多数患者血中的白细胞数是很高的,虽然白细胞数量很多,但它们都是些不成熟的幼稚的细胞,犹如一些“娃娃兵”根本没有抵抗敌人的能力,故白血病人很容易被感染,如口腔、咽喉、耳鼻、****,皮肤等处受到侵犯可出现一些炎症变化,细菌毒力强的,进入血液还可成为“败血症”危及生命。由于白血病人骨髓中制造大量不成熟的白细胞,而产生血小板的巨核细胞就明显减少了,故白血病人可出现皮肤粘膜,多个组织器官的出血,严重的可发生颅内出血。白血病细胞侵犯到其他组织可表现为骨痛、骨膜上长瘤、皮肤结节、齿龈肿胀、肝脾淋巴结肿大等,还可表现为脑膜白血病,****白血病等,白血病人多伴有贫血、又因出血而导致贫血加重。

有常规化学治疗、脐血干细胞移植和骨髓移植。常规化学治疗及联合化学治疗。脐血干细胞移植通常是以用胞弟的脐血支援胞兄的方法实施。骨髓移植又分异基因和自体骨髓移植两大类。

紫癜病

皮肤、黏膜出血,形成点状斑点,称之为紫癜病。由于血管容易破裂,而形成血管性紫癜病。此外,也有可能因为具有凝固血液功能的血小板不足,使得凝固受到阻碍,而形成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

1.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是由于机体发生变态(过敏)反应而引起的一种常见疾病,是因机体对某些致敏物质发生变态(过敏)反应,导致毛细血管脆性和通透性增加,血液外渗,出现皮肤紫癜、黏膜及某些器官出血,并可同时出现皮肤水肿、荨麻疹等其他过敏表现。

此病可能引起胃肠道出血而伴有腹痛便血,甚至引起肾脏损害。

患儿患此病时要保持安静,采用抗过敏剂、维生素c、维生素P、维生素K或止血剂或肾上腺皮质激素。只要不严重时,比较容易治愈。

如果累积肾脏会出现较长期的血尿和蛋白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