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英才是这样造就的
23970500000012

第12章 挫折教育“相当”重要(3)

1.让孩子会听课

同样都是听老师讲一堂课,但每个学生收获的差异却很大。其原因,除了孩子自身的受授能力不同外,很关键是孩子会不会听课。听课的关键是要跟着老师的教学走,眼睛看、耳朵听、心里想,需要做练习时马上动手。最好是听课前先预习,对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大致了解,带着问题去听课,就能够听好课。

2.让孩子学会记笔记

要让孩子上课时集中精力听老师讲课,记笔记也很重要。笔记要清楚、精练、快捷,把老师讲的难点、重点、关键知识点记下来,把遇到的问题记下来,利用课后时间去问老师,把自己的理解和体会记下来。在巩固知识时,笔记就能发挥很好的作用。

3.让孩子在课堂上积极与老师互动

鼓励孩子在课堂上大胆提问题,提问题先考虑好,准备好问什么,怎么问。这样不但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印象,更能让孩子处于主动学习的良好状态,提高听课效率,增强学习兴趣和进取心。由此,孩子也会受益匪浅。

4.让孩子学会复习

复习的目的,是进一步深化学习内容,拾漏补遗,完整地把握讲课内容,加深理解,增强记忆。孩子复习不要占太多的时间,关键是平时课堂学习和作业练习要扎实,复习可浏览课堂笔记,回顾错题集,尽可能覆盖知识点。

5.增强孩子的效率意识

如今社会是竞争的社会,也是高效者生存的社会,要从小培养孩子的效率意识,让孩子切实体会到高效率所带来的好处。增强孩子的效率意识先要增强孩子的时间观念,做任何事都要设定一个完成时限,不可以拖拖拉拉。另外,向孩子讲明,如果又快又好地完成了学习任务,不仅可以自由支配余下的时间,还能得到一些奖励。

6.让孩子学会安排时间

家长要和孩子讲清楚:家里人的吃、睡、玩和学习都有规定的时间,规定孩子自觉安排学习时间,可以放学一回家就趁热打铁地进行学习,对当日学习内容进行加深巩固。这样严格要求,加强训练,就会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会孩子制订学习计划

古语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鱼,只供一饭。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学知识,更要学方法。具体到家庭教育来讲,家长在培养孩子学习能力的同时更应该注意培养孩子的学习方法。

帮助孩子学会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就是方法之一。制订学习计划是一种能快速提高孩子学习效率的学习方法。根据教育学家的研究发现,如果孩子在学习中能按照一个科学而合理的计划进行,那么学习效率可以大大提高。有计划性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用这种方法学习的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

周云今年13岁,初中二年级。老师反映这孩子很聪明,平时上课反应快,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很强,听课也很认真,可奇怪的是周云的学习成绩就是上不来。按理说他应该能在班级排上前几名的,可他始终都处在中等,老师也说不清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让周云的家长非常着急。后来,周云的妈妈决定改变孩子的这种学习状况,所以她就开始注意孩子的学习情况。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周云妈妈终于弄明白孩子成绩上不去的原因了:

原来,是周云的学习方法有问题,他的学习情况完全是机动式的,没有任何的计划和规律。例如周云妈妈发现,周云很聪明也很贪玩,他每天做作业的时间很不规律,有时候小朋友叫他去玩,他可能就要等到睡觉的时候才能做完作业。有时候他很早就能完成作业还能预习很多没学到的功课。对于复习,他也是一样的没有目的性和规划性,有一次月考之前,周云连续三天晚上都复习到后半夜才睡,妈妈问他为什么要学到这么晚,他说没办法,要不就复习不完了,以前没想到有这么多内容要看。

像这样,学习自然上不去!于是,周云妈妈就告诉周云说:“你平时表现的挺好,但学习成绩一直上不去,你自己不知道为什么吗?那是因为你的学习方法有问题,你没有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往往都是随遇而安,学哪算哪,这样怎么可能有好成绩呢?这几天妈妈和你一起制定一个适合你的学习计划好不好?”

周云说:“妈妈,我这样学习惯了,一直没想到这件事。我当然也想考个好成绩,好吧,妈妈我和你一起做一个计划。”

于是周云和妈妈认真地研究了课本上知识的分布和老师的讲课进度,又按照周云的学习习惯和想法总结了以前的一些经验。最后他们制定了两套学习计划,一个是总的计划,是这一个学期的长期计划。还有一个是短期的,就是执行到下次月考前的。妈妈和周云说好了,一定要按照这份计划的规定去完成学习任务。值得高兴的是,这个办法真的收到了不错的效果,过了不到半学期的时间,周云的成绩就稳步地上升了很多。

从周云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是否拥有良好的学习计划,对孩子的学习影响很大。实际上,科学的学习方法正是建立在科学的学习计划上的。所以任何想要培养出成功的优秀的孩子的家长,不妨从教会孩子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开始。

那么,如何帮助孩子制定适合他的学习计划呢?我们认为,一份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要确定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指孩子在学习活动中想要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达到的成绩标准或结果。比如,在小学、中学想要取得的名次,各科成绩、一个月看多少本课外书等。学习目标对孩子的学习活动有定向、激励、增效和约束功能。有明确学习目标的孩子平时学习的动力足、热情高、韧性大、专注力强,学习成绩较好;而学习目标不清的孩子在学习时热情低、效率低、专注力差、随意性强,学习成绩一般较差。所以,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非常必要,对孩子的学习意义重大。

但要注意的是,学习目标一定要:

(1)计划定得太高,一时实现不了,势必会影响自己的信心;计划定得太低,过于容易达到,自己就不能得到充分的、有效的提高,而且可能会助长自满和狂妄的情绪;计划定得太死,缺乏灵活性,一切都来个条条框框,甚至具体规划到“几点几分干这个,多少分钟后再干那个”,不能随机应变,可能会使自己很快感到厌烦,难以继续坚持下去;计划定得太松,又根本起不到计划的作用。

(2)学习目标要便于对照和检查。如:“今后要努力学习,争取更大进步”这一目标就不明确,怎样努力呢?哪些方面要有进步?如果改为:“数学课语文课都要认真预习。数学成绩要在班级达到中上水平。”这样就明确了,以后是否达到就可以检查了。

2.能科学安排时间

确定了学习目标之后,就要通过科学的安排、使用时间来达到这些目标。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1)在安排时间时,既要考虑学习,也要考虑休息和娱乐,既要考虑课内学习,还要考虑课外学习,还要考虑不同学科的时间搭配。

(2)要找出每天学习的最佳时间,如有的同学早晨头脑清醒,最适合记忆和思考;有的则晚上学习效果更好,要在最佳时间里完成较重要的学习任务,此外注意文理交叉安排,如复习一会儿语文,就做几道算术题,然后再复习自然常识外语等。

(3)安排好常规及自由学习的时间。

常规学习就是按照学校规定的学习时间学习,包括在校上课和在家做作业的时间,这部分时间应当根据学校规定和老师的要求去安排。而自由学习时间是指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后所剩下的可由自己支配的时间。

告诉孩子,学习要讲究效率

很多家长总以为智力差异是孩子学习成绩明显分化的主要原因。实际上,对于更多学生,成绩落后是由于缺乏学习效率意识。学习效率决定了一个孩子在同等学习条件下取得成绩的优劣。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效率,是促使其提高成绩的有效方法。

效率的高低,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体现。对孩子来讲,学习期间,效率意识决定其学业成绩;进入社会,效率意识决定其工作业绩,进而影响其事业和前途。在学生时代培养孩子科学的效率意识,拥有较高的学习效率,对他的一生都大有益处。所以,家长朋友们,如果你正在为孩子落后的成绩而焦头烂额,你要检查一下——看看你的孩子是不是学习效率太低,是不是因为你的孩子没有效率意识。

有这样一位女同学,她学习非常刻苦,全班没有谁能和她相比,大家给她取了个“学习机器”的外号。她在课堂上认真听课、课后认真完成作业自不必说。

据和她同宿舍的女生说,她几乎不会放过任何看书的时间,包括吃饭、走路、上厕所等,甚至说梦话也在记单词。班主任每每训斥那些不认真学习的同学时,总会拿她当训导的武器:“你要是有某某同学十分之一的学习劲头,我保证你能考上北京大学或者清华大学。”谁只要看一眼她鼻梁上的那副像酒瓶底儿一样的眼镜,立即就会明白“书虫”是个什么样子了。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个女孩的学习成绩却很一般。因此,许多同学私下里嘲讽她说:“我要是学得像她那样昏天黑地,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后来,这个女孩高考考了三年,才勉强考上了本地一所师专。

这样的问题在许多孩子身上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面对这样的孩子,许多家长都非常为难,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孩子已经很用功了,再抱怨孩子于心不忍。而孩子自己,肯定比谁都着急。面对这样的孩子,家长到底该怎么办呢?其实这都是因为孩子没有“效率意识”造成的。

通常来说,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往往不是那些学习最用功的学生,而是那些摸索出了一套最佳的学习方法,学习效率高的学生。很多孩子同在一个屋檐下学习,成绩会有高低之分,是因为有人懂得什么是正确的学习态度,使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最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会学习比勤奋更重要。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必定是学习效率高的人。成功也是如此!不同的人在同一时间从事同样的事情却效果迥异,这缘于每个人做事的效率有差别。所以,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要学会培养孩子的效率意识,不仅要告诉孩子,学习要讲究效率,做人处事更要讲究效率。效率意识是孩子将来取得成功的一大法宝。

至于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让孩子自己教导自己

许多家长教育孩子时喜欢包办代替,这样很容易挫伤孩子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孩子的惰性就产生了。让孩子自己从生活中学习,再应用于实践当中,也就是说孩子完成了一次自我教育,这样的学习无疑更有效。

2.增强孩子的效率意识

如今社会是竞争的社会,也是高效者生存的社会,要从小培养孩子的效率意识,让孩子切实体会到高效率所带来的好处。增强孩子的时间观念,做任何事都要设定一个完成时限,不可以拖拖拉拉。另外,向孩子讲明,如果又快又好地完成了学习任务,不仅可以自由支配余下的时间,还能得到一些奖励。

3.让孩子学会安排时间

家长要和孩子讲清楚:家里人的吃、睡、玩和学习都有规定的时间,规定孩子自觉安排学习时间,可以放学一回家就趁热打铁地进行学习,对当日学习内容进行加深巩固。这样严格要求,加强训练,就会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为孩子创造一个温馨的、安静的学习环境,保证孩子全身心地学习,也能促进效率的提高。留一部分时间让孩子做自己擅长或喜欢的事。这样做可以减少失败的挫折,增加成功的经验,让孩子充满信心。

5.让孩子在玩耍、娱乐中学习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有些家长看到孩子在玩,就特别不高兴,不但要孩子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还要给孩子安排学习更多的东西。其实,家长不要一厢情愿地向孩子“灌”知识,这样会把孩子变成了被动接受学习的“机器”,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心理发育规律,因势利导,因材施教,让孩子在游戏中愉快地学习,孩子的学习效率自然而然也就能得到提高。

6.永远记住“学习时间长并不等于学习效果好”

要提高学习效率,就要了解孩子的学习心理规律,处理好学与玩的关系。经常可以看到家长抱着“望子成龙”的心理,送孩子去上各种各样的学习班,孩子们几乎没有时间玩。即使这样,孩子也不一定能学习好。再如上边例子中的那个女生,几乎一天所有的时间都在学习,但是成绩并不好,也是这个道理。所以,过重的学习负担不但不会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反而会造成孩子的心理障碍,影响学习。

千万不要为难成绩差的孩子

每位家长都会十分关注孩子的考试成绩,特别是每次大考的成绩。但是,有些家长对待孩子成绩的态度和行为不是很科学,往往会影响孩子今后的学习情绪,产生不良的后果。

家长重视孩子的考试分数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分数毕竟是学习状况的一种重要反映。但是,如果采取简单化的做法,对于指导孩子学习是没有好处的。如有的家长对孩子会这样说:“快考试了,好好复习,争取得满分,考好了有奖励;如果考不好,你什么也甭想。”有的家长还会这样批评孩子:“把成绩册给我拿出来……就考这成绩呀!我看你越来越没出息!”等等。除此之外,还有连骂带训的,甚至还有大打出手,拳脚相加的。

其实,哪个孩子不想考好成绩啊!但是他们往往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什么地方,怎样做才能学得好。家长只是训和骂,孩子仍然糊里糊涂;有的孩子确实很少玩,也很努力学习,但分数仍然上不去。分数是个现象,家长应该正确地看待孩子的成绩册,应动脑筋分析分数背后的诸方面原因。

张东和****是一对很要好的朋友,两家是邻居,每天都一起上学、放学,但是俩人的学习成绩却不一样。张东学习成绩很好,他是他父母的骄傲,也是他们生活的小区中公认的好孩子。可是****的学习成绩却怎么也上不去,他的父母都觉得自己脸上无光。

每次考完试之后,****的家长对****的惩罚就开始了,不仅给他选择了大量的课外习题,而且不准他出去玩,每天都把****关在屋子里学习,偶尔还进行体罚。

这次,考完试之后,****考的特别糟糕,都不敢回家了,他自己一个人在街上呆了好久。****的爸爸妈妈急坏了,找了好久。后来,在警察的帮助下,****的家长才找到了****。

可是****却不愿意回家,怕爸爸妈妈惩罚他。后来,****的爸爸妈妈都着急地哭了起来,****也哭着对他们说:“我在学校里就是个学习不好的孩子,老师连回答问题都不愿意叫我,回家了你们都不管我,也批评我,我不想回去,是怕你们再罚我做题,我做得头都大了,想出去玩都不行……”

这时候,****的爸爸妈妈突然很后悔,他们从来就没想过孩子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只顾着自己的面子,今天,他们的儿子好好地给他们上了一课。

家长不要因为孩子考试成绩上不去就全盘否定孩子,甚至把许多与学习毫不相干的事情都与他们不好的成绩挂上钩,这种做法不但不能激励孩子上进,反而会得到很多负面效果。

当然,更重要的是,只注重孩子成绩的父母对教育本身的理解也存在偏差!不妨让我们先来看看前人是如何理解教育的。鲁迅认为对儿童的教育,主要是“理解”“指导”和“解放”,要培养他们“有耐劳作的体力,纯洁高尚的道德,广博自由能容纳新潮流的精神,也就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没的力量”。蔡元培认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应用”,其原则是“展个性,尚自然”。陶行知主张“依据生活而教育”,要培养“活生生的人,有行动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人”。依据他们对教育功能的论述,不难得出教育的目的是健全体魄、完善人格、发展能力、学会生存,而这些都必须以把孩子培养成“活生生的人”为前提。也许正是因为这样,从古到今,不计其数的成功人士在学生时代并无傲人的成绩单。

在大诗人郭沫若的故居里,至今还完好地保存着两张报告单:

一张是在郭沫若16岁读中学二年级时的成绩单,成绩是:修身35;算术100;经学96;几何85;国文85;植物78;英语98;生理98;历史87;图画35;地理92;体操85。

另一张是中学三年级第一学期的成绩单,成绩是:试验80;品行73;作文90;习字69;英语98;地理75;代数92;几何97;植物80;图画67;体操60。

从以上两张成绩单看,按照现在很多父母对孩子的要求,郭沫若当时显然算不上特别优秀的学生,因为,他每一科的成绩并没有全部达到90分以上。虽说第二张成绩单上理科的代数、几何成绩是高分,但郭沫若后来并没有因此而成为数学家或医学家,却成了大诗人、大书法家。可见,读书有读书的规律,孩子有孩子的追求。为人父母者还是少点功利,多些开明,让孩子顺其自然发展为好。

那么,家长应该怎样对待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孩子?我们认为,作为家长,要先树立起孩子的自信心,让他知道自己不比别人缺少什么,别人能做到的自己也能做到。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要潜移默化,于细微处见功夫,急躁是要不得的;要先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可以是他们生活上的事,也可以是学习上的事,树立信心。

另外,孩子的学习成绩差,往往是懒惰造成的。孩子由于人生观、世界观尚未成熟,自控力不强,贪玩的天性驱使着他们逃避枯燥的学习,把精力放在了一些无意义的游戏玩耍上。作为家长,督促这些孩子的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家中,家长要保证孩子有一定量的时间用来学习。

最后要强调的仍然是:不管孩子在考试中考了多少分,家长都要用全面的眼光来评价孩子;评价孩子不要只盯在考试成绩上,要从多方面评价孩子;注重孩子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如:文明礼貌、热爱劳动习惯、动手操作、善于观察、勤于动脑、善于思考、善于创新的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学知识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孩子热爱学习,不光学书本是学习,学习书本以外的有用的东西同样是在学习。

所以,你如果想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为真正的英才,而你的孩子成绩又很差的话,千万不要难为你的孩子!而要用更加全面的眼光看待你的孩子!

让孩子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

我们每个人都免不了要发脾气,人类行为学家认为:发脾气是人类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但这种方式是非建设性的,其结果常常是事与愿违。大多数人在发脾气过后都会感到后悔或者自责,甚至很小的孩子在发完脾气后,也会对自己的行为不满。

对于家长来讲,如果希望自己的小孩将来能做成大事,必须从小培养孩子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如果孩子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非常不利于他人际关系的发展,对他将来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会产生不利影响。

从外表看,蕾蕾是个非常文静的小女孩,但是这只限于她不发脾气的时候。别看她是个小姑娘,脾气上来的时候谁都管不住!例如蕾蕾特别不愿意别人评论她,不论是好是坏,她都认为别人在说她。蕾蕾喜欢跳舞,有一次跳舞跳好好的,别人一说,她就马上不跳——生气了。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如果在家这样也就算了,可蕾蕾在学校似乎比在家里脾气还大。在学校,蕾蕾经常因为一些小事和同学生气、拌嘴,挫折感差,也不大哭,就是自己生闷气。

更让人不敢想象的是,蕾蕾在课间和同学玩耍时,遇到不开心的事情也老发脾气,还经常动手打人。为此,蕾蕾在学校非常不受欢迎,常常被同学排挤。

蕾蕾的这些做法让她的家长和老师都很头痛,但就是不知道怎么办!

很明显,蕾蕾是一个情绪控制能力很差的孩子。如果长期这样下去,蕾蕾的明天将是什么样子?我们似乎都能看得见——一定会很惨!何谈成功?

从本质上讲,情绪是人们与外界接触、交往的一面镜子、一把尺子、一支温度计。孩子通过情绪组织、调节自己的行为。情绪也会影响儿童对社会的认知,影响他怎么看社会环境,同时情绪还可以引发、保持或减弱其他行为或心理过程。蕾蕾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就发脾气或动手打人,就是受到情绪的影响而引发的。

如果孩子的情绪能力,也就是情绪控制能力差的话,他就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干扰,造成心理波动,继而采取非科学的方式把情绪发泄出来。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就是要提高孩子的情绪能力。情绪能力,是美国耶鲁大学等几位心理学家造出的词,是一种比知识、技能更厉害的本事,被用来衡量一个人的智力,甚至能预测出未来的成败。

情绪能力,具体指什么呢?专家认为,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正确估价自己的能力:能觉察、正确地认识自己的感情。

2.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能掌握别人的情绪、社会能力和社会技巧。

3.激励自己的能力:能克服自满和迟疑,调动自己的情绪去达到某个目的,还能较持久地保持这种动力。

4.控制自己情感的能力:能恰当分析自己情感的起因,找到办法来处理自己恐惧、焦虑、愤怒和悲伤等情绪。

5.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对他人情感和利益具有敏感性并能理解别人的观点,欣赏不同人对事物不同的认识和感情。

那么如何提高孩子的情绪能力,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呢?我们建议:

首先,家长要学会让孩子懂得体察自己的情绪。也就是,时时提醒孩子注意:“你现在开心呢?还是生气?”例如:当孩子因为与同学冲突而不开心时,问问孩子:“是因为什么事发生冲突?这件事发生时你的感觉为什么这么难过、生气?那么怎样才能让自己开心起来?”让孩子承认自己有负面的情绪,学着体察自己的情绪,是情绪管理的第一步。

其次,家长应尽量做到使孩子在合理范围内有充分表达情绪的权利,因为孩子能够充分地、合理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正是孩子心理发育基本健康的标志。但孩子毕竟是孩子,他的情绪表达方式难免会有偏颇,有时会发生对己和他人都不利的情绪过激现象。例如孩子因发脾气与别的孩子争吵打架,可能伤着自己和对方;冲着长辈和老师发脾气则是不礼貌的行为;或者脾气上来碰头捶胸、摔砸物品等都是不合情合理的。遇到这些情况时,父母不应视而不见,而要采取一致意见进行严厉制止,让孩子知道发泄情绪也应有一定的界限,自己发泄情绪不应损害别人的利益和损害物品。孩子长大一些时,则尽量鼓励孩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告诉他遇到问题时要讲道理,说缘由,而不要动不动就乱闹、发脾气。

培养孩子正确发泄不良情绪的能力

有人将人的本能和生物性比喻为一匹马,人的理智和社会性比喻为缰绳。没有缰绳的马,是一匹未经驯服、毫无用处的野马。只有用缰绳控制并经过驯服的马才是一匹有用的马。由此引伸,人必须能够控制情绪,驾驭这匹“野马”,才是一个成熟和有用的人。

控制自己的情绪,是心理活动最重要的调节机制。能否控制情绪,是一个人心理成熟与健康的重要标志。控制自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历史上,有许多名人,能控制一支军队、一个国家,但不能控制自己,最后落得身败名裂。现实中,有的人因一些小事,不能控制自己,而做出过激行为,甚至违法犯罪。前车之鉴,我们应汲取这些教训。要不断地经过接受教育、刻苦磨练和自我修养,提高控制自我的能力。

作为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同样要注意教会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绪。至于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情绪是不能绝对控制住的。有些不良情绪是需要发泄出来的。因此,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教会孩子用正确的途径发泄自己的情绪是很重要的。

孩子与成人一样常有情绪变化,诸如愤怒、哀伤、失望、害怕等。保持孩子的心理健康必须让孩子适度宣泄。宣泄就是舒散、吐露心中的积郁,让孩子淋漓尽致地吐露自己的委屈、忧愁、牢骚和怨恨等不快,使其达到心理平衡。

适度地让孩子宣泄,对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都有益处。如果孩子心中的积郁和不快长期得不到宣泄,就会注意力不集中、行为呆板、精神失常、精神不振、人际关系紧张,严重时会给孩子个人和家庭乃至社会带来危害。有些孩子闹事、出走、轻生,就是因为不良情绪无法宣泄造成的。

那么,如何引导孩子正确发泄自己的情绪呢?这里给你几招引导孩子正确发泄不良情绪的小技巧:

1.让孩子合理地宣泄自己的情绪

合理宣泄,重在“合理”——即将不良情绪宣泄出来,又不伤害自己、他人及公物。这是一种在受到挫折后把自己情绪表达出来的方法。具体方法有:

(1)击沙袋:用拳猛击沙袋,将痛苦、悲伤对着沙袋发泄。

(2)写日记:在日记中写出自己的苦闷,把不良的情绪“赠给”日记本朋友。

(3)倾诉:向同学、朋友、心理咨询热线电话等倾心诉说自己的烦恼委曲,吐出来后心情会显得舒畅平静。

(4)哭:想哭的时候,就痛痛快快地哭一场。哭能散发郁闷情绪,比将这种情绪“憋在肚子里”,使痛苦越陷越深好得多。强忍不哭,把眼泪咽下去等于慢性自杀。

2.告诉孩子面对不良情绪要理智

理智——是一种克制过激情绪的调节方法。心理学家发现,人在激烈的情绪状态下,认识能力受到抑制。他们往往不去思考自己行为的前因后果,完全凭冲动办事。根据这一原理,我们可以告诉孩子,每当出现激烈的情绪反常时,要及时提醒自己:现在易犯错误,当心!然后强迫自己运用理智对当时的情景、对自己准备采取行动的后果进行分析。持之以恒,习惯成自然,你的孩子就能十分自如地驾驭自己的情绪了。

3.教会孩子用“情绪转移”的方法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

这是一种个体冲突情绪的主动回避与克制的方法。对迎面而来的情绪烦恼,我们可以避而退之,不去想它,不去接受它,而是去做自己平时最想做又能产生愉快体验的事情。例如可以培养孩子的广泛兴趣和爱好。在不影响孩子学习的情况下,可适当引导孩子绘画、下棋、弹琴等,逐渐培养其豁达的性格。但不要强迫孩子去学他根本不喜欢的东西,以免加重孩子的负担。同时还要让孩子懂得发泄自己的情绪时不能拿别人当出气筒,也不能失去理智,要适可而止。

培养孩子正确面对压力的能力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每一位家长的良好愿望,这种愿望的实现除了孩子的自身素质外,还需要家长善于帮助孩子释放压力。一般来讲,良好的心态和心理素质,往往是成功的一半,而孩子在面临每一个第一次人生考验时,往往由于他们缺乏临战经验,一旦遇到挫折,就可能造成他们心理压力过大,甚至迷失自我。这时候,如果家长能站在孩子身边,采取科学合理的手段帮助孩子把内心的压力释放出来,这对孩子的健康发展是有好处的。当然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正确面对压力的心理素质。

杨女士的儿子马丹就读于某市的一所著名中学。升入高三以后,杨女士发现儿子的压力越来越大。每天早上,马丹6:30起床,7:15必须赶到学校上早自习。于是,马丹早上起来加吃饭顶多半小时就匆匆出门了,每天如此。马丹每天上午除了早自习,还有5节课,一直上到中午12:10;下午也有5节课,1:30必须到校,2点开始上课,一直上到下午5点;晚上还有3节课,晚上从6:30开始上课,一直到9点。

更让杨女士难以忍受的是,马丹从学校回来,还要做作业。如果晚上12点能够做完作业,还算比较轻松的了。巨压之下的马丹不止一次对妈妈说:“妈妈,我可不可以不读书啊?”有好几次,杨女士居然发现儿子给同学发这样的短信:“我们跳崖去吧、我们自杀去吧。”

这让杨女士非常担忧,但又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其实,在我们身边,很多孩子都是这样,不仅是学业的压力,成长的压力和学业的压力等等混合在一起,压得很多孩子喘不过气来。但是这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现象,我们个人并不能改变这种现状。家长唯一能做的就是要学会为孩子减压!但遗憾的是,许多家长并不了解这点,即使孩子已经出现了许多“压力症状”,却误以为他是单纯的身体不适或只是在闹脾气,甚至因此觉得孩子不乖而责骂他,反倒加重了孩子的压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一定不要做这种傻事,否则会害了我们的孩子。要记住,大人会有压力,小小孩也有!要学会有意识地帮助孩子化解内心的压力,这样才能教育出真正的天才!

那么,如何帮助孩子释放压力?我们认为,唯有真正懂得孩子的压力来源、搭配正确的引导,才能帮助孩子释放心中的压力。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