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渭河的明天:渭河流域综合治理专集
23974400000016

第16章 关于渭南市渭河流域水资源利用防洪保安和环境保护情况的汇报

我市地处陕西关中东部,市域面积1.3万平方公里,辖两市一区八县和渭南经济开发区,全市总人口539万。渭南历来是陕西最优的农业生态区。境内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降水适中,发展条件得天独厚。粮食一直占全省1/5,棉花占3/4,苹果占1/3,有陕西“粮仓”、“棉库”和“果库”之称,在全省农业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目前已形成5个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区)、1个优质棉基地县和6个优质苹果(梨)基地县。最近又被国家确定为全国“十五”期间两个大型优质小麦基地之一。渭南矿产资源丰富,形成了一定的工业基础。煤、钼、金、石等储量丰厚,原煤产量占全省的1/3,钼矿产量占全国一半以上,黄金产量居全国第三位。境内三座大型发电厂年发电量占全省的40%,全省最大的煤化工企业渭河化肥厂就建在渭南,渭南已成为全省能源、重化工、有色金属为主的新兴工业基地。

“九五”期间,全市GDP年均增长9%,2000年达到了163.7亿元。经过“九五”的努力,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巩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200万吨左右,以苹果为主的果品产量超过130万吨,城市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城区面貌得到明显改观;境内交通干线二级公路网络基本形成;旅游业、果业、涉农工业正在发展成为龙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取得新的进展。今年以来,我市不断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争投资、上项目,扩大招商引资,切实治理投资与经济发展环境,使全市国民经济总体上保持了平稳、健康的运行态势。1-9月份,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20亿元,同比增长8%,全社会固定资产完成37亿元,其中市县项目完成投资23亿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0.5亿元,同比增长4.8%。预计全年GDP可比上年增长9%。

渭南是一座新兴的中等城市,是陕西省重点发展的城市之一。同时又是水资源缺乏和洪涝灾害频发的地区。历年来,我们的水利防汛得到了中央和省上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今天,政协钱正英副主席一行亲临陕西视察,指导工作,对我们是极大的鼓舞和鞭策。现就渭南水利及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主要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市水资源严重不足,且大气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水土流失严重,洪水灾害连年发生。全市水资源总量为20.06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仅379立方米,耕地亩均247立方米,分别为全省平均水平的1/3和1/4,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6和1/8。全市人均水资源占有水平低于世界气象组织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的绝对缺水线。同时,渭南又是全省防汛的重点地区之一。境内有黄河、渭河、洛河及较大支流27条,中小型水库106座,威胁较大的山体滑坡180余处。三门峡库区涉及我市一区、二市、五县的近50万人口,百万亩土地。由于库区淤积严重,潼关黄河河床高程长期居高不下,河床大幅度抬高,河道状况日趋恶化,工程实际防御能力锐减,“小水大灾”频频发生,防不胜防。加之库区335米高程以下安置有10万返库移民,紧靠黄河、渭河居住,防洪设施简陋,安全很难保证。特别是14条南山支流受渭河顶托倒灌和南山支流暴雨洪水的双重威胁,几乎年年决口成灾,防洪问题日益突出。因此,洪水灾害一直是我市的心腹之患,成为制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难题。

建国52年来,在党中央、******的关怀下,在国家计委、水利部、黄委会、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渭南各级党委、政府积极带领全市人民坚持不懈地开展了兴水利、除水患的工作,特别是近几年来,我们抓住国家扩大内需,投资向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项目倾斜的大好机遇,围绕水利和生态环境建设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

在城市供水方面,一是积极争取国家国债转贷项目,相继开工建设了渭南南水厂、华阴市二水厂、渭南市城市应急供水工程等供水设施项目,这几个工程建成后,使城市供水矛盾得到一定缓解。二是积极开辟新的水源地建设。我们沿渭河丰水区完成渭南北水厂立项,计划投资1亿元,使城市日供水能力增加10万吨,目前已进入项目设计等前期准备工作阶段。缺水情况较为严重的大荔、华县两个县城的供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经审批。三是加强渭河流域水资源的保护。1999年我市全面完成了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定工作,并得到省政府的批准。2000年,市县两级政府都对饮用水源、保护区管理情况进行了执法检查;试行了饮用水源水质监测季报制度,基本上保证了群众饮水安全。

在节水方面,我们一是充分利用经济杠杆,调整用水价格,分行业计收水费。对渭南市区的72家用水大户企业逐年下达节水任务,要求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二是进一步加强城市水资源管理,出台了一系列管理措施,逐年限制地下水开采,加大地表水利用。三是加大城市供水管网、计量设施的改造力度,对防止跑冒滴漏,提高水的有效利用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四是在农村修水窖,聚雨水,大力推广渗灌、滴灌、喷灌。

在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方面,每年我们都要与沿渭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签订环保目标责任书,逐级分解,一级抓一级,逐级抓落实。对重点企业下达限期治理任务,分期分批治理,确保治理任务的完成。近年来,我市在渭河流域污染防治工作上做了不懈努力,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一批“十五小”企业被取缔;重点污染源基本实施达标排放;渭南市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展顺利;完成了水环境保护两项基础性工作;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实施可持续发展。

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我们以根治水土流失为目标,以流域为单元,以科技为先导,以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坚持从市情出发,实施山川秀美工程。三年来,全市完成人工造林100.94万亩,封山育林55.6万亩。四大经济林基地初见规模,以花椒、红枣、柿子、核桃为主的经济林面积已达200万亩。百万亩天然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全市107.78万亩天然林资源,按照“停、管、造、分、绿”的任务要求,停止采伐,坚决打击乱占林地的违法行为。综合治理小流域102条,面积613平方公里;修建淤地坝30座,谷坊131座,小型水保工程658处。

二、存在问题

(一)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全市水资源既存在工程性缺水,又有严重的资源型缺水问题。根据《渭南市水中长期供求计划报告》,全市现状年实际取用水量14亿立方米,比20世纪80年代增加20%,预计到2005年缺水达11亿立方米;2010年缺水将达14亿立方米。市区工业及生活现状日需水量27.74万吨,在现有设施超采情况下日最大供水能力仅23.74万吨,日缺水4万吨。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水的供需矛盾日渐突出,水资源严重缺乏已经成为制约渭南市经济发展的瓶颈。

(二)水资源污染严重

渭河在进入渭南段前水质已严重污染。造成渭河污染的原因主要来自渭河渭南段以上城市的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渭河来水逐年减少,近十年来减少了45%以上,降低了河水稀释自净能力,水质严重超标。

(三)三门峡陕西库区防洪工程标准低、保安能力差

一是潼关高程居高不下,淤积灾害继续加剧。潼关高程较建库前(323.4米)抬升5米(328.4米),陕西库区已累计淤积泥沙47亿吨,在黄、洛、渭三河汇流区的潼关断面形成了陕西库区的“拦门沙坎”,这是洪水灾害频繁的直接原因。其后果是:渭河已成为临背差高达3-4米的地上“悬河”,同流量水位大幅度抬升,河势摆动加剧,河湾增多,工程险情不断,防洪能力锐减,小水大灾频繁发生,将昔日黄河下游的灾难转嫁给了陕西库区。

二是黄河西倒夺渭态势严重,直接危及关中东部和西安的安全。近年来,由于黄河小北干流淤积严重,河床抬升,加之,晋陕两岸工程规模、标准差距很大,致使黄河全面西倒,塌村塌岸严重,陕西已损失滩地45万亩;黄河改道、直冲“咸丰故道”的危险加大。黄河夺渭加剧了对渭河的顶托、倒灌和河口段淤塞,渭河口已经上溯5公里,抬高1.2米。

三是库区移民生活十分困难,防洪安全没有保证。三门峡库区移民问题是历史形成的老大难问题。防洪工程建设滞后,10万返库移民有7万人紧靠黄、渭河居住;水灾、塌岸连年发生,1.5万移民已丧失了赖以生存的耕地;返库的10万移民有半数因洪涝、盐碱、干旱等自然灾害,而导致其生活十分困难。

四是防洪工程标准低,防汛形势日趋严峻。黄河小北干流长132.5公里,而我省一侧仅有护滩护岸性工程60公里,实际防御能力仅为黄河龙门站7000-8000立方米/秒洪水;我市境内渭河长138公里;有堤防117公里,虽经五次加高,但由于泥沙淤积迅猛,目前仅能防御十年一遇洪水;“92·8”洪水后修建的渭河移民围堤长52公里,防御标准仅为五年一遇洪水;南山支流现有堤防标准低、质量差,加之河口段淤积加剧,不断抬高,形成了南高、北仰、中间凹的夹槽地貌,受渭河洪水顶托倒灌和南山洪水的双重威胁,20世纪90年代以来,先后发生了为“92·8”、“96·8”、“98·7”、“98·8”、“99·5”和“2000·10”等六次大洪水,直接损失高达6.3亿元。

(四)陕西库区群众不堪重负,水利投资的不足严重制约了水利建设的发展和防洪能力的提高

三门峡库区建成运用后,陕西库区人民作出了巨大牺牲,承受了昔日黄河下游的洪涝灾害。近年来,国家尽管加大了对水利建设的投资力度,实施了渭、洛河下游近期治理工程和移民防洪保安工程,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形成库区的防洪体系,且配套资金因财力所限而难以落实。尽管如此,渭南市委、市政府、市防汛指挥部每年利用冬春季节,广泛发动库区群众义务投工投劳,开展扎实有效的清淤清障和水毁工程修复工作,提高了库区防洪能力。但是,杯水车薪,远远不能适应库区日益严峻的防汛形势,生活困难的返库移民和财力有限的地方政府靠自身力量无法改变库区的防洪工程现状。因此,陕西库区群众已不堪重负,水利建设的投资不足,严重制约了渭南水利事业的发展和库区防洪标准、防洪能力的提高。

三、设想和请求解决的问题

(一)请求加快渭南市南山支流防洪保安综合治理步伐

根据专家论证,确定的“上拦、中护、下疏”的基本治理思路,我们编制了《陕西省渭南市南山支流防洪保安综合治理工程规划报告》。包括新建10座水库,对已建成的11座水库进行除险加固;整治堤防,总投资11.9亿元。遵循“统一规划、单项报批、逐年实施”的原则,近期可实施的项目,一是涧峪水库,工程概算总投资2.18亿元,已经批准立项,施工设计编制即将完成,按照省政府和省计委的安排,将在年底前开工建设,恳请国家解决投资问题;二是仙峪水库,工程概算总投资4300万元,初步设计已上报省计委,恳请国家给予投资;三是建设渭南市三门峡库区防汛通讯指挥调度中心。拟定占地20亩,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库区通讯网络系统建设和市级防汛抢险机械专业队装备,共需投资3800万元,以尽快解决目前防汛指挥调度没有办公地点、设备简陋、通讯手段落后、信息传递不畅的问题,以适应库区防汛保安和作为全省防汛重点地区的渭南通讯指挥调度工作的需要,恳请国家解决投资问题。

(二)请求抓紧建设库区返迁移民防洪保安工程,尽快安排实施渭、洛河治理续建工程

三门峡库区移民防洪保安工程今年已启动实施,请求继续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工程实施步伐,尽快改善库区的防洪条件,提高防御洪水的能力。

渭、洛河下游近期治理工程的实施,初步控制了渭、洛河重要河段主流的大幅摆动,薄弱堤段得以加固,防洪能力有所增强,二华夹槽地区排涝能力有所改善。库区335米高程以下河段严峻的防洪形势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是,库区防洪体系还没有完全形成,洪涝和泥沙问题仍未得到根本治理,恳请国家继续加大渭、洛河治理力度,尽快安排实施渭、洛河治理续建工程。

(三)请求解决引清济尤暨尤河水库加坝加闸工程投资问题

渭南市区是一个严重缺水地区,预计2010年城市人口将达到40万人。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供水紧张的矛盾将日益突出,渭河水质污染严重,傍河开采利用困难。为此,拟实施引清济尤暨尤河水库加坝加闸工程,这是一项跨区域为渭南城区供水的项目。拟由蓝田县境内的清峪河调水,入渭南市尤河水库的上游——稠水河,经清峪、涧峪两座水库联合调度,每年向渭南城市供水1300万立方米。工程由清峪水库枢纽、8.2公里引水隧洞改建完善、1.8万亩蓝田灌溉工程和尤河水库加坝加闸等四部分组成,每年可向渭南城区供水1300万立方米,工程预算总投资8495.92万元,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经省计委批复,恳请国家予以支持,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四)请求加快实施渭南市水保生态工程建设

该工程主要建设内容有:综合治理小流域100条,面积2000平方公里;修建淤地坝180座,建设小型水利水保工程450处;生物护埂5500公里;培植优良种苗基地500亩;开发治理大荔沙苑沙丘110万亩。总投资4.9亿元。恳请国家在项目批复和资金等方面予以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