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杂志雪球专刊第085期:稳健投资之道
24010600000008

第8章 成功的投资——“三个跑赢”

作者:闲来一坐s话投资,个人投资者;发表时间:2015-9-21;

原帖链接:http://xueqiu.com/3491303582/56687975

人在年少之时,差不多都有一番雄心壮志,有一种“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豪迈,然而随着年龄渐长,慢慢就会懂得其实大多数人注定会成为普罗大众的一员,特别是中年以后,不用大富大贵,只要有一个健健康康的身体,和和美美的家庭,有份能够糊口的工作,或自己满意的事情做,其实也不能说是失败的人生。此时,如果你再问他人生的目标是什么,怕多数人其实早已没有了当年的壮志与豪迈了,甚至说很多人其实早已经没有了什么人生的大目标了。

在股市中也是这样。刚刚进入股市之时,多数人是怀着发财梦想而来的,甚至开始是赚了些快钱(多数是牛市进来的凭着运气赚了快钱),因此信心大增,进而在心中树立起了一个大目标,然而,几年股市拼杀下来,可能多数人方觉得原来股市赚取快钱、大钱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容易,甚至多数人或许命中注定会“平庸”下来。然而,股市的“可爱”之处就在于它不同于现实社会,它常常让很自信的人不服输,心中的那个“大目标”仍然难以抹去,所以,会倍加努力地去学习和拼杀,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不少人最终会败下阵来。

此时,自己认为要做的其实是校正自己的投资目标,因为目标的不切合实际就会让自己的投资思想和行为容易扭曲变形(就像我国的“******”一样),甚至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想一想吧,长期实现年复合增长20%,竟是世界投资大师的投资标准。许许多多的专业人士都难以企及这个目标,对他们都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我等平庸之辈,何德何能能够超越这些投资大师呢?!

比如说,常有朋友问自己,看你倡导长期投资,倡导以“年”为单位持有,这样收益率并不高吧,你的收益预期目标究竟是多少呢?

实话相告,我在股市的预期收益目标真的是不高的,概括起来讲,就是实现“三个跑赢”,即跑赢长期无风险利率(如债券、定期存款),跑赢上证指数(沪深300),跑赢长期通胀。在此基础上,如果长期跑赢上证基准指数几个小点点,我认为就不是失败,甚至还应该心满意足呢!

空说无凭。比如,自己在博客上为女儿建立了一个实盘账户,初始资金50万元,资金大部分是去年下半年进的,至今粗算一下,收益率25%左右。经过今年以来如此大的股灾,能够有这个浮盈自己就很为满足了。当然,一两年的收益并说明不了什么,一切还有待于时间的检验。

为什么自己要定三个跑赢呢?

首先,当然要跑赢长期无风险利率啦,不然,就不如直接去投资国债去啦;其次,还应该跑赢基准指数,不然,就不如直接去买指数基金啦。如果实现这两个目标,估计跑赢长期通胀就不成大问题了。如果自己坚持多年下来,能够跑赢沪深300指数3—5个点,自己认为就应该列入成功的行列啦!

长期跑赢上证基准指数3—5个点不高吧?自己没有搞错吧?是的,没错!这个目标看似不高,不过,若是长期下来能够实现,自己认为都可列入大师级标准啦!不是吗?美国的约翰-聂夫执掌温莎基金30多年,才年均跑赢市场整体平均水平3.15个百分点啊!

或许有人说,这个目标岂不是太慢了吗?

且慢:

以50万元为起点,年复合增长15%,20年818.5万元;年复合增长20%,20年1917万元;年复合增长30%,20年9502.5万元。

以100万元为起点,年复合增长15%,20年0.16亿;年复合增长20%,20年0.38亿;年复合增长30%,20年1.9亿。

复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迹。查一查复利表格,有时计算起来,真真让人有一种美妙的想象奇景啊呵!

不过,且慢,芒格说,你要知道复利的伟大,还要知道复利的艰难。是的,其实若真的完成上述这个复利目标,实在是太难了!因为,懂得其“奥妙”的知道,只要你在其间一年一个大的回撤,就破坏了这种复利效应的;而且越到后期越要防止大的回撤,才会不破坏这种复利奇迹。

股市中,我们常常见到,有的人买入一只股票赚取了几倍收益,于是便沾沾自喜起来,甚至还要向亲朋好友吹嘘一番;或者,某个年度取得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收益便觉得很自鸣得意一般,似乎要胜过巴菲特了。其实这种吹嘘、比较是十分幼稚可笑的。因为,恰如人生的成功并不是做一两件漂亮事情,而是在于长期的专注与坚持;股市投资的成功,也并不是买入一两个上涨多少倍的大牛股,而是长期保持自己的较高复利水平,才会达到成功投资的彼岸。

人生在世,无论做什么,其实最重要的还是一切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因为就像人不能提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一样,仅仅凭着美好的主观愿望,去做不切实际的事情,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自己认为,或许股市投资对于大多数普罗大众来讲,并不是个快速暴富的场所,如果当作保值增值的财富工具,或许更切合实际、效果更好一些。

比如,建立在以上“三个跑赢”之上的目标,由于预期并不是太高,于是便很容易让自己在浮躁的股市上安静下来,静心地去做股权投资,静心地去关注“比赛场”,而忽略“记分牌”上的剧烈波动。更为重要的,如果是个业余投资者,还可以将更多的精力用于别的事情和爱好上来,而躲开日日的红眼“征杀”。即便自己是个个人职业投资者,自己认为,也可以如大师般地天天跳着舞去上班。

许多的人说,做这种股权投资知易行难(确实不易,世界上的成功哪有容易事呢?),而自己认为,调低了自己的预期目标,或许这一切,就是很自然而然的事情了。不是吗?假如自己给自己制定一个年收益率30%以上的目标,我想,这恰如高铁再快,也应该有个速度上的安全边际,不然,太“梦幻”了也容易偏离正确的轨道的。

当然,有人会说(特别是年轻人),我还是本金不足啊,等我赚快钱本金多了,我会如何如何的。然而,且不说将来成功与否,就是成功了,是否还能够将那种“成功”方法退回来,怕是需要一个大打折扣的问题。前几天自己有个朋友说,他的一个原来大款的朋友本来办企业、开饭店很富有了,结果后来染上赌瘾,你猜想现在干啥呢?他将自己的房子都卖掉了,现在租住着一个小房子,可仍然在赌。例子虽然极端,但是也说明,人一旦染上赌瘾,戒掉确实是很难的。正像人们常说的:你见过几个赌徒能够从赌场里出来从此不再进入了?!

其实,关于上述这个问题,巴菲特早就做了回答。有年轻人曾问巴菲特像这种情况该怎样做,巴菲特答:像我年轻时那样去做。

巴菲特的伟大之处有很多,而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在自己看来,他从19岁对于格氏理论豁然开朗,明白了那个道理之后,然后用自己一生的行为去实践、去坚守。自己认为,这种专注才是最可怕,也是最可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