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禅宗正脉
24130000000006

第6章

自得法遊方。至罽賓國。【標】有波利迦者。本習禪觀。故有禪定。知見。執相。捨相。不語之五眾。祖詰而化之。四眾皆默然心服。唯禪定師。達磨達者。聞四眾被責。憤悱而來。祖曰。仁者習定。何當來此。既至于此。胡云習定。彼曰。我雖來此。心亦不亂。定隨人習。豈有處所。祖曰。仁者既來。其習亦至。既無處所。豈在人習。彼曰。定習人故。非人習定。我當來此。其定常習。祖曰。人非習定。定習人故。當自來時。其定誰習。彼曰。如淨明珠。內外無翳。定若通達。必當如此。祖曰。定若通達。一似明珠。今見仁者。非珠之徒。彼曰。其珠明徹。內外悉定。我心不亂。猶若此淨。祖曰。其珠無內外。仁者何能定。穢物非動搖。此定不是淨。達磨達。蒙師開悟。心地朗然。祖既攝五眾。名聞遐邇。

【頌】【標】因罽賓國王秉劒。至尊者所。問曰。師得蘊空否。祖曰。已得蘊空。王曰。離生死否。祖曰。已離生死。王曰。既離生死。可施我頭。祖曰。身非我有。何恡於頭。王即揮刃。斷尊者首。白乳涌高數尺。王之右臂。旋亦墮地。

【標】二十七祖般若多羅尊者

【標】東印度人也。行化至南印度。彼王名香至。崇奉佛乘。尊重供養。度越倫等。又施無價寶珠。時王有三子。曰月淨多羅。曰功德多羅。曰菩提多羅。其季。開士也。祖欲試其所得。乃以所施珠。問三王子曰。此珠圓明。有能及否。第一王子。第二王子。皆曰。此珠七寶中尊。固無踰也。非尊者道力。孰能受之。第三王子曰。此是世寶。未足為上。於諸寶中。法寶為上。此是世光。未足為上。於諸光中。智光為上。此是世明。未足為上。於諸明中。心明為上。此諸光明。不能自照。要假智光。光辨於此。既辨此已。即知是珠。既知是珠。即明其寶。若明其寶。寶不自寶。若辨其珠。珠不自珠。珠不自珠者。要假智珠而辨世珠。寶不自寶者。要假智寶以明法寶。然則師有其道。其寶即現。眾生有道。心寶亦然。祖歎其辨慧。乃復問曰。於諸物中。何物無相。曰於諸物中。不起無相。又問於諸物中。何物最高。曰於諸物中。人我最高。又問於諸物中。何物最大。曰於諸物中。法性最大。

【頌】【標】祖因東印度國王。請祖齋次。王乃問諸人盡轉經。唯師為甚不轉。祖曰。貧道出息不隨眾緣。入息不居蘊界。常轉如是經。百千萬億卷。非但一卷兩卷。

【標】菩提達磨大師者

南天竺國香至王第三子也。姓剎帝利。本名菩提多羅。後遇二十七祖般若多羅。至本國。受王供養。知師密跡。因試令與二兄辨所施寶珠。發明心要。既而尊者謂曰。汝於諸法。已得通量。夫達磨者。通大之義也。宜名達磨。因改號菩提達磨。祖乃告尊者曰。我既得法。當往何國而作佛事。願垂開示。者曰。【標】汝雖得法。未可遠遊。且止南天。待吾滅後六十七載。當往震旦。設大法藥。直接上根。慎勿速行。衰於日下。祖恭稟教義。服勤左右垂四十年。未甞廢闕。迨尊者順世。遂演化本國。時有二師。一名佛大先。二名佛大勝多。【標】本與祖。同學佛陀跋陀小乘禪觀。佛大先。既遇般若多羅尊者。捨小趣大。與祖並化。時號二甘露門矣。【標】而佛大勝多。更分徒而為六宗。第一有相宗。第二無相宗。第三定慧宗。第四戒行宗。第五無得宗。第六寂靜宗。各封己解。別展化源。聚落崢嶸。徒眾甚盛。祖喟然嘆曰。彼之一師。已陷牛跡。況復支離繁興。而分六宗。我若不除。永纏邪見。言已。微現神力。至有相宗。乃至寂靜宗所。彼各尊者。聞師指誨。豁然開悟。既而六眾。咸誓歸依。由是。化被南天。聲馳五印。經六十載。度無量眾。

【頌】【標】後值異見王。輕毀三寶。因問波羅提尊者。(無相宗首)何者是佛。者曰。見性是佛。王曰。師見性否。曰我見佛性。王曰。性在何處。曰性在作用。王曰。是何作用。我今不見。曰今現作用。王自不見。王曰。於我有否。曰王若作用。無有不是。王若不用。體亦難見。王曰。若當用時。幾處出現。【標】曰若出現時。當有其八。王曰。其八出現。當為我說。波羅提即說偈曰。在胎為身。處世為人。在眼曰見。在耳曰聞。在鼻辨香。在口談論。在手執捉。在足運奔。徧現俱該沙界。收攝在一微塵。識者知是佛性。不識喚作精魂。王聞偈已。心即開悟。悔謝前非。

祖念震旦緣熟。行化時至。遂汎重溟。凡三周寒暑。造于南海。實梁普通七年庚子歲。九月二十一日也。廣州刺史蕭昂。其主禮迎接。表聞 武帝。【標】帝覽奏。遣使賷詔迎請。十月一日至金陵。帝問曰。朕即位已來。造寺寫經度僧。不可勝紀。有何功德。祖曰。並無功德。帝曰。何以無功德。祖曰。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隨形。雖有非實。帝曰。如何是真功德。祖曰。淨智妙圓。體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

【評】【頌】帝又問。如何是聖諦第一義。祖曰。廓然無聖。帝曰。對朕者誰。祖曰。不識。帝不領悟。(頌古上云。師遂折蘆渡江。至魏。後帝舉問誌公。公曰。陛下識此人否。曰不識。誌曰此是觀音大士。傳佛心印。曰當遣詔之。誌曰。莫道陛下詔。盍國人去。他亦不回)祖知機不契。潛回江北。屆于洛陽。當魏孝明帝正光元年也。【標】寓止于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終日默然。人莫之測。謂之壁觀婆羅門。

【頌】時有僧神光者。近聞達磨大士。住止少林。至人不遙。當造玄境。乃往彼晨夕參承。祖常端坐面壁。莫聞誨勵。光自惟曰。昔人求道。敲骨取髓。刺血濟饑。布髮掩泥。投崖飼虎。古尚若此。我又何人。【標】其年十二月九日夜。天大雨雪。光堅立不動。遲明積雪過膝。祖憫而問曰。汝久立雪中。當求何事。光悲淚曰。惟願和尚慈悲。開甘露門。廣度羣品。祖曰。諸佛無上妙道。曠劫精勤。難行能行。非忍而忍。豈以小德小智。輕心慢心。欲冀真乘。徒勞勤苦。【標】光聞祖誨勵。潛取利刀。自斷左臂置于祖前。祖知是法器。乃曰。諸佛最初求道。為法忘形。汝今斷臂吾前。求亦可在。祖遂因與易名。曰慧可。乃曰。諸佛法印。可得聞乎。祖曰。諸佛法印。匪從人得。【標】可曰。我心未寧。乞師與安。祖曰。將心來與汝安。可良久曰。覓心了不可得。祖曰。我與汝安心竟。

【頌】【標】越九年。欲返天竺。命門人曰。時將至矣。汝等盍各言所得乎。時有道副對曰。如我所見。不執文字。不離文字而為道用。祖曰汝得吾皮。尼總持曰。我今所解。如慶喜見阿閦佛國。一見更不再見。祖曰汝得吾肉。道育曰。四大本空。五陰非有而我見處無一法可得。祖曰汝得吾骨。最後慧可禮拜。依位而立。祖曰汝得吾髓。

乃顧慧可而告之曰。昔如來以正法眼。付迦葉大士。展轉囑累而至於我。我今付汝。汝當護持。并授汝袈裟。以為法信。各有所表。宜可知矣。可曰。請師指陳。祖曰。內傳法印。以契證心。外付袈裟。以定宗旨。後代澆薄。疑慮競生。云吾西天之人。言汝此方之子。憑何得法。以何證之。汝今受此衣法。却後難生。但出此衣。并吾法偈。用以表明。其化無礙。至吾滅後二百年。衣止不傳。法周沙界。明道者多。行道者少。說理者多。通理者少。潛符密證。千萬有餘。汝當闡揚。勿輕未悟。一念回機。便同本得。聽吾偈曰。吾本來茲土。傳法救迷情。一華開五葉。結果自然成。祖又曰。【標】吾有楞伽經四卷。亦用付汝。即是如來心地要門。令諸眾生。開示悟入。【標】吾自到此。凡五度中毒。我甞自出而試之。置石石裂。緣吾本離南印。來此東土。見赤縣神州。有大乘氣象。遂踰海越漠。為汝求人。際會未諧。如愚若訥。今得汝傳授。吾意已終。(別記云。祖初居少林寺九年。為二祖說法。秖教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墻壁。可以入道。慧可。種種說心性。曾未契理。祖秖遮其非。不為說無念心體。可。忽曰。我已息諸緣。祖曰。莫成斷滅去否。可曰。不成斷滅。祖曰。此是諸佛所傳心體。更無疑也)言已。端居而逝。

【頌】葬熊耳山。起塔於定林寺。【標】後三歲魏宋雲。奉使西域。回遇祖於葱嶺。見手携隻履。翩翩獨逝雲問師何往。祖曰西天去。雲歸。具說其事。及門人啟壙。唯空棺。一隻革履存焉。舉朝為之驚嘆。奉詔取遺履於少林寺供養。

初梁武遇祖因緣未契。及聞化行魏邦。遂欲自撰師碑而未暇也。後聞宋雲事。乃成之。代宗諡圓覺大師。塔曰空觀。

【標】慧可大師

得法傳衣事跡。達磨章具之矣。自少林託化西歸。大師繼闡玄風。博求法嗣。

【頌】至北齊天平二年。【標】有一居士。年踰四十。不言名氏。聿來設禮而問祖曰。弟子身纏風恙。請和尚懺罪。祖曰。將罪來與汝懺。士良久曰。覓罪不可得。祖曰。與汝懺罪竟。宜依佛法僧住。士曰。今見和尚。已知是僧。未審何名佛法。祖曰。是心是佛。是心是法。法佛無二。僧寶亦然。士曰。今日始知罪性。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如其心然。佛法無二也。祖深器之。即為剃髮。云是吾寶也。宜名僧璨。於光福寺受具。自茲疾漸愈。執侍經二載。祖乃告曰。菩提達磨。遠自竺乾。以正法眼藏。并信衣密付於吾。吾今授汝。汝當守護。無令斷絕。

【標】僧璨大師

【標】初以白衣謁二祖。既受度傳法。隱于舒州之皖公山。屬後周武帝破滅佛法。祖往來太湖縣司空山。居無常處。積十餘載。時人無能知者。

【頌】至隋開皇十二年壬子歲。有沙彌道信。年始十四。來禮祖曰。願和尚慈悲。乞與解脫法門。祖曰。誰縛汝。曰無人縛。祖曰。何更求解脫乎。信於言下大悟。服勞九載。祖屢試以玄微。知其緣熟。乃付衣法。

【標】祖信心銘曰。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但莫憎愛。洞然明白。毫釐有差。天地懸隔。欲得現前。莫存順逆。違順相爭。是為心病。【標】不識玄旨徒勞念靜。圓同太虗。無欠無餘。良由取捨。所以不如。莫逐有緣。勿住空忍。一種平懷。泯然自盡。止動歸止。止更彌動。唯滯兩邊。寧知一種。一種不通。兩處失功。遣有沒有。從空背空。多言多慮。轉不相應。絕言絕慮。無處不通。歸根得旨。隨照失宗。須臾返照。勝却前空。前空轉變。皆由妄見。不用求真。唯須息見。二見不住。慎莫追尋。纔有是非。紛然失心。二由一有。一亦莫守。一心不生。萬法無咎。無咎無法。不生不心。能由境滅。境逐能沈。境由能境。能由境能。欲知兩段。元是一空。一空同兩。齊含萬象。不見精麤。寧有偏黨。大道體寬。無易無難。小見狐疑。轉急轉遲。執之失度。必入邪路。放之自然。體無去住。任性合道。逍遙絕惱。繫念乖真。昬沉不好。不好勞神。何用踈親。欲取一乘。勿惡六塵。六塵不惡。還同正覺。【標】智者無為。愚人自縛。法無異法。妄自愛著。將心用心。豈非大錯。迷生寂亂。悟無好惡。一切二邊。良由斟酌。夢幻空花。何勞把捉。得失是非。一時放却。眼若不睡。諸夢自除。心若不異。萬法一如。一如體玄。兀爾忘緣。萬法齊觀。歸復自然。泯其所以。不可方比。止動無動。動止無止。兩既不成。一何有爾。究竟窮極。不存軌則。契心平等。所作俱息。狐疑淨盡。正信調直。一切不留。無可記憶。虗明自照。不勞心力。非思量處。識情難測。真如法界。無他無自。要急相應。唯言不二。不二皆同。無不包容。十方智者。皆入此宗。宗非促延。一念萬年。無在不在。十方目前。極小同大。忘絕境界。極大同小。不見邊表。有即是無。無即是有。若不如是。必不須守。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但能如是。何慮不畢。信心不二。不二信心。言語道斷。非去來今。

【標】道信大師

生而超異。幼慕空宗。諸解脫門。宛如宿習。既嗣祖風。攝心無寐。脇不至席者。僅六十年。後住破山。頭學侶雲臻。一日往黃梅縣。路逢一小兒。骨相奇秀。異乎常童。祖問曰。子何姓。答曰。姓即有。不是常姓。祖曰。是何姓。答曰是佛性。祖曰。汝無姓邪。答曰。性空故無。祖默識其法器。即俾侍者。至其母所。乞令出家。母以宿緣故。殊無難色。遂捨為弟子。以至付法傳衣。【標】一日告眾曰。吾武德中游廬山。登絕頂。望破頭山。見紫雲如蓋。下有白氣。橫分六道。汝等會否。眾皆默然。弘忍曰。莫是和尚他後橫出一枝佛法否。祖曰善。【標】後貞觀癸卯歲。 太宗。嚮師道味。欲瞻風彩。詔赴京。祖上表遜謝。前後三返。竟以疾辭。第四度命使曰。如果不起。即取首來。使至山諭旨。祖乃引頸就刃。神色儼然。使異之。回以狀聞。帝彌加欽慕。就賜珍繒。以遂其志。

【標】弘忍大師

蘄州黃梅人也。

【頌】【標】先為破頭山中栽松道者。甞請於四祖曰。法道可得聞乎。祖曰。汝已老。脫有聞。其能廣化邪。儻若再來。吾尚可遲汝。迺去。行水邊。見一女子浣衣。揖曰。寄宿得否。女曰。我有父兄。可往求之。曰諾我即敢行。女首肯之。遂回筞而去。女周氏季子也。歸輒孕。父母大惡。逐之。女無所歸。日傭紡里中。夕止於眾舘之下。已而生一子。以為不祥。因拋濁港中。明日見之泝流而上。氣體鮮明。大驚。遂舉之。成童。隨母乞食。里人呼為無姓兒。逢一智者歎曰。此子缺七種相。不逮如來。後遇信大師得法。嗣化於破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