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一路狂奔
24208100000018

第18章

会议的前半段,由子弹发行公司总经理木尔主持。

“大家好,今天的例会参会人员包括零售分公司分站长以上的所有人员,我就借这个机会同大家多说几句。我想,大家这几天可能听说了,子弹发行公司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对咱们零售分公司的领导班子进行了重新调整。今天把大家召集在这里,主要是让大伙跟新领导见个面,认识认识。这位就是我们零售分公司新任代理总经理常江同志,这位是新提拔的总经理助理车三同志,以前是西区区部主管,西区的同志们应该都认识。下面请冷丰董事长讲话。”木尔的话音刚落,会议室就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冷丰站起身,朝人群鞠了一躬。他没有想到,身为总经理,一向爱在会上发言的木尔,今天会如此轻描淡写地介绍新任的零售分公司代理总经理,看来他对常江的任命还是有保留意见的。就因为木尔的坚持,原本定好常江为零售分公司总经理,今天早上变成了代理总经理。但眼下没有太多的时间去考虑这个问题。发行工作的整体推进,才是眼下最重要的事情,他开始了发言:“我在这里要着重介绍一下,常江是从报社采编系统抽调过来,帮助我们做发行工作的记者,是报社年度十佳记者,此举既是为了加强采编人员对发行工作的了解和认识,也说明报社领导对发行工作的大力支持。

“大家都知道,在洛城主流都市报中,《洛城都市报》的发行最早采用零售员流动售报管理体制,零售发行员的收入,主要依靠售报提成获得。发行公司零售中心对完成销售任务指标的站长,进行一定的补助。

“这种管理和薪酬支付模式,在《洛城都市报》发行早期价值明显,贡献巨大。有效地扩张了零售市场的覆盖,调动了发行员的销售积极性。一些优秀的零售发行员一天销售《洛城都市报》几百份,成为‘卖报大王’。但是,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形成了一城十报的激烈竞争格局后,《洛城都市报》的零售市场份额逐渐缩小了,报业市场上已不存在只靠卖一份报纸就能获取满意收入的发行员了。在近期开展的《洛城都市报》促销活动中,经过培训的大学生街头售报平均每天高峰期四小时销售量不足三十份,按原薪酬管理模式计算,一个人专职卖《洛城都市报》,月收入只有两百元。

“因此,当年的《洛城都市报》零售员,绝大多数有了自己的‘小报摊’——多种报纸同时卖。虽然发行公司明令不允许,一些站长也在暗中兼职批发其他都市报。子弹公司零售发行体系已经不再专属洛城都市报和子弹公司了。与此同时,其他都市报大都自建了送摊队伍,由专职、支付保底工资的送摊员将本报送到终端,同时辅助终端进行市场开拓,带动销售。近三年,洛城都市报社是唯一一家采用零售员模式的。

“零售员模式的优点是发行成本低,每份报纸销售中,站长、零售员(终端)人工和销售成本只占费率约百分之六十;缺点是零售员不可能只靠卖《洛城都市报》获得‘市场价格’意义上的收入,专职队伍无法建立。同时,由于对销售过程和销售终端不可控制和监测,发行公司很难获取市场的容量、变化信息,给零售分公司、分站下达的任务指标很难建立在充分的市场调查和数据分析之上,任务量很可能远远超出市场容量。

“我讲这些的目的很简单,在座的各位是零售分公司的管理人员,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洛城都市报》零售发行的真实情况,了解零售市场及我们现有零售体制的不足,弄清楚我们的当务之急是什么。希望大家在新的领导班子的带领下,打开新局面。子弹公司将给予最大的支持。”

冷丰的讲话赢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不少人一边鼓掌,还一边拼命地点头,看来对冷丰的观点是十分认可的。这也让常江心有所动。他知道,冷丰出任发行公司董事长之前,身为报社副总编辑的他,从来没有做过发行工作,没想到刚到发行公司短短三四个月,他竟然从一无所知发展到了对发行工作头头是道。看来,自己今后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

“下面请代理总经理常江同志讲话。”木尔望了望常江,面色冷冷地说道。

“很高兴能同大家一起为《洛城都市报》的发行工作努力,本人对发行工作很陌生,主要是来向大家学习的,还请大伙儿多多帮助。希望我们以后合作愉快。”常江的发言很短,他还沉浸在突如其来的“总经理”和“代理总经理”的变故中,听木尔连续提起,绝对不可能是念错了,可自己事前却一点都不知道。他把目光投向冷丰,冷丰只是皱了皱眉。同时他不愿意充当一个在台面上夸夸其谈的领导,尽管这些天他暗地里马不停蹄地做了不少调研工作,但他不想在这样的场合多讲,毕竟今天只是个开场白。

常江的目光扫过台下的三十多人,这些人就是零售分公司的骨架,支撑着《洛城都市报》的零售市场。他注意到,除了一人穿着印有“洛城都市报”字样的服装外,其他人都穿着便装,还有四个人身上穿的居然是竞争对手新报社发的制服。在这样的场合,显得分外刺眼。这是一支什么样的队伍?难怪会在业界赢得“杂牌大军”的称号,今天可算彻底开眼了。

就这样,短短半个小时,常江的任命会议就在怪异的氛围中草草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