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一路狂奔
24208100000043

第43章

“没问题,你打个报告,把时间和具体要求写清楚,按程序批了就可以交办公室公布执行了。”

“我想对现有分站进行整合,拿下一批分站长,这样可能会很麻烦。一是这些分站长本身不是省油的灯,不少甚至已经变相控制了所管地区的报刊零售市场,会对《洛城都市报》的铺摊产生阶段性影响;二是这些人中,大部分都是发行公司的老员工,人事关系复杂,不少都是报社和总公司领导的亲信,据说还有集团领导的亲戚。搞不好会连累到你。”常江也不是全无顾虑。

“你放心,只要是从公司利益出发,有啥事我扛!至于零售分公司本部的任务考核量,整顿期间可以一律按完成的标准系数核发工资奖金。”此时的冷丰,不怕事儿多,就怕不干事儿,都窝在原地不动弹,公司的起死回生何来希望?冷丰话锋突然一转,“对了,车三好像对你有些误会,说你总防着他,不信任他,最近下站只带贺山。”

“没有啊,他多心了吧。我会找他谈谈,接下来有他忙的了,我准备把送摊员培训的工作交由他来全权处理。”常江没想到车三如此敏感,趁自己不在公司,找冷丰告了自己一状。这是他一直顾虑的地方,可以用车三,但在某些关键性问题上,宁愿相信贺山,也不敢轻易涉险用车三。因为车三跟木尔是哥们儿,木尔跟自己一直又不对付。

“这样最好。车三是很想干事又能干事情的人,多给他些机会吧。”冷丰很欣赏车三的冲劲。在他的用人观点里,不管你是何方人马,只要想干又能干,他都重用。

常江和木尔结下心结,并不完全因为常江是冷丰的亲信,一来就受到重用,更直接的原因是一场人事安排。

子弹促销组刚开始组建时,促销小组长的招聘名额为六人,平均工资待遇在两千元左右,绩效考核是按促销场次、规模、带队实销报纸数来计算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室外现场作业,十分辛苦。

木尔不了解情况,直接推荐两个女孩儿前来应聘组长一职,私下跟人承诺“你们去报个到,然后坐在办公室接接电话,每月就能拿两千多。”

俩女孩没社会经验,一上来就直抒来意:“木总让我们来报到的。”对报纸促销工作,一问三不知,常江被气得差点儿当场拍桌子。细问下得知,原来她们是木尔逛商场时搭讪上的售货员,看两人姿色不错,一直有来往。这次想在两人面前显摆一下,便以“总经理”的名义,直接“录用”了两人。但他忘了一点,促销组的费用全由报社支付,并不受发行公司的制约,二者只是配合关系。

常江耐着性子给俩女孩儿讲解了子弹促销组的工作性质和劳动强度,以及绩效考核办法,结果两人当场被吓跑了。

“走着瞧!我就不信你没求人的时候。”木尔觉得这是常江故意不给他面子,从此对他心存恨意。后来据知情者透露,木尔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希望子弹促销组帮他养两个人,发行公司别的部门很难安插进去。反正花的是报社的钱,又不用常江私人出,没想到被常江驳了面子。

常江对自己的处境不是没有考量,一边是宋礼的心腹贺山,一边是木尔的死党车三。从大面讲,这二人代表着发行公司的利益,只要能赚钱就成,至于对《洛城都市报》是否有利,不是考虑的重点,可盲目追求发行利润会直接导致报社的巨大亏损。冷丰和常江在考虑发行公司利益的同时,考虑更多的还是报社的整体利益,二者本身就存在矛盾。

从小处讲,三个利益团体里,权威最高的是冷丰,他的一支笔管着发行公司的人、财、物,但是在具体的操作层面,宋礼的人把控了整个投递分公司,特别是《洛城都市报》的根基——订阅数,属于可以兴风作浪的实力派。

如此复杂的局面令常江每做一件事,都需要耗费更多的精力琢磨如何不被牵制住手脚。日常管理中,很多文件都是需要两人签字确认,宋礼倒是没出什么幺蛾子,木尔却总是隔三岔五找各种理由刁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