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租来的婚礼(财蜜eMook)
24232600000003

第3章 结了婚的都知道

@小盒

结婚基本是个重塑世界观的过程。

同样的一个人,婚前和婚后可以截然不同。每次我说起这个观点,身边的已婚妇女都频频点头,爱憧憬的少女们萌萌的双眼中则滑过一丝不解。

结过婚就知道了。梦幻婚礼是给别人看的,宾客散场后除了美好回忆外,还留给你们一堆再也用不到的纪念品;大红的摆设和装饰营造的气氛也会散去,等你们为怎么摆拖鞋、洗碗筷而争执的时候,这些喜庆就会显得特别不合时宜。在快节奏的都市,没谁能和你一起细品生活的变化。为什么不放弃自己的固执呢?

结过婚的都知道,梦幻是可以租的。

婚纱可以租,很多高端婚纱店可以按你的需求定制婚纱然后再回购——其实和租没有本质区别;结婚典礼上戒指一般都是假的,人来人往晕头转向的,真钻怎么敢揣兜里;至于车队、摄影摄像什么的,不用我说你也知道。

我婚礼是夏天办的,现场布置的主打款是兰花,租的。付给供应商的钱比买要低一半。所以,宾客到之前、宴席开始前,一直有个穿着白衬衫、西装裤、系着领结的少年隔二十分钟就给花草喷一次水,而且桌上摆的花都是插在花泥里、再用一个容器巧妙地掩盖起来。宴席开始不久,花就撤了,因为杯盘已经占据了桌面。至于它们将去向何处,我不得而知。问的时候,供应商也只是神秘地摇摇头。供应商这些花,从8点运来到12点撤下去,四个小时里就赚回了成本,再次进入流通,就是利润了。

但是,用来做花球的玫(yue)瑰(ji),不知为什么供应商是不愿回收的,典礼散了有喜欢的人就自己摘一个回去挂着,据说也能开一周呢。

结过婚我才知道,婚礼能简一定不要繁,能租一定不要买。什么气球墙、条幅、指引牌、易拉宝、花名册……拿回家全都没地儿搁,印着自己的名字和头像也没法儿扔。不如当初租个LED大屏省心,最好请柬也别印,来宾用pad签到、支付宝转份子钱,既高大上又节省物力。

有朋友说,婚纱还是买一件好,自己的穿着合适,想要的话以后可以留给闺女、不想要了网上转出去——这想法,和北京工薪族在海南买个海景度假房是一样滴,去的话就要请假减工资、不去房子买了放着浪费,其实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另一面是易腐蚀养护成本高——买回来的婚纱也是这样,保养成本高不说,还未必有闺女可传承。

西方国家的婚嫁传统与我们不同,新娘穿着旧婚纱有传承幸福的意味,所以古董婚纱在外国一直流行,欧洲新娘有一件家族传承的古董婚纱更是有面子的;但中国人的传统娶亲娶新,首饰可以是家传的,但衣服一定是新的,是新人带来新气象的意思。所以,穿婚纱本来就是一时流行,那些积累了年月发黄变旧的婚纱,只能在二流婚纱摄影店找到容身之所。

如果你结过婚,肯定还知道这些。

不只婚纱,旗袍、红鞋、手套甚至各种浮夸的饰品……只有走台的那几分钟看着美丽,真要再利用起它们,就只能改天儿在家开化装舞会了。

同样,生过孩子的人也都知道。除了吃进嘴里的和一次性用品之外,那些婴儿床、婴儿篮、铺盖、衣服、玩具……折旧速度基本跟不上宝宝成长的步伐,往往是还没怎么用就放不进去了。租来的你可能不放心,那就去朋友家搜罗二手货吧。回来消消毒,跟新的一样。也许,朋友们还会感激你拯救了他们储物间呢。

还有一个笑话,见旧人的时候怎么打扮自己才能充分显示出“我过得比你好”呢?答案是:商场里Chanel专柜买支口红或眉笔,让顾问顺便帮你化个烈焰红唇妆,还有香水可以喷,然后米兰站租个铂金包,卡地亚刷卡买个钻戒,找某商务汽车公司租辆带司机的豪车……见面了聊得好打电话给司机“一小时后来接我”;不爽就说“我的司机还在等我,半小时后有一个活动”。一方面说明盛装不是为了他,另一方面成功炫完富。

然后让司机载你回去退了戒指、还了包包,不想要的话口红都能退,花费不过两小时车费100元、租包半日200元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