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别把抱怨当习惯:阿里巴巴给年轻人的14堂智慧课
24234000000011

第11章 柔性竞争:争得你死我活的商战是愚蠢的(2)

一个月后,马云与杨致远在美国一个高尔夫球场上相遇。球场上,大家打赌,让吴鹰跟马云比赛打,看谁打得远。在场的人中只有杨致远一个人赌马云赢。结果这一杆吴鹰打空,马云真的赢了。打完球,杨致远笑着与马云并肩而行说,“我们把交易定了吧。”

达成协议后马云禁不住感叹:“我追杨致远追了7年啊。”杨致远则说:“我想在国际上或者科技上、品牌上来支持阿里巴巴,帮助阿里巴巴,用他们的聪明,他们的能力,把我们合并了以后的公司做得更大。”这次合作达到了双赢的局面。

共赢意识是活在现代的成功者需要重视的合作方式之一。年轻人只要细心观察就会发现,那些大商巨贾基本上都是通过合作的方式来实现利益的。而对于那些正处在创业初期的人来说,更需要依靠合作的方式,在双赢的基础上实现利润均涨,为自己事业的未来之路开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合作永远能为自己带来“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局面,尤其是希望在商业竞争中取得更多利润的人,以合作双赢的方式来实现利润均涨的目的,无疑是最佳的选择。就拿雅虎和eBay的合作来说,正是因为看到了未来全球互联网的竞争格局和如何使用户与企业利益最大化的重要性,马云才积极地倡导、参与和推进了这次合作。

马云认为,商场上既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大家都是为了自己的明天不停前进,而谁超过谁并不是最终的目的。当全球化的压力越来越大,短兵相接的竞争对手也可以在不损害各自竞争优势的前提下结成战略联盟。

看看奔驰与宝马这两大著名品牌,我们不难发现,几乎奔驰的每一个车系,都能在宝马的阵营里找到影子,但绝不会仿造雷同,它们在相互学习的过程中依然保持自己惯有的风格。虽然在商业竞争中,有人试图打破这种可怕的平衡,但是他们依然十分默契地共同守卫着豪华车的领地,抵御第三者的入侵。

宝马和奔驰也曾在不同场合对公众表明自己的立场:在豪华车阵营里,我们是最大的竞争对手,但一旦外敌入侵,我们会自动结成攻守同盟。这就意味着“两夫当关,万夫莫开”,谁要是意图撬开豪华车的门缝,都会遭遇强烈反击。

而在宝马和奔驰的竞争史中,我们也看不到价格战的硝烟,因为他们都知道,坚守各自的竞争优势寻求差异化的策略,才会进入良性竞争环境。“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所以我们看到,尽管这二者的定位和目标客户群高度重叠,却没有生产过任何一款同质化产品,“开宝马,坐奔驰”,一个强调驾驭乐趣,一个强调乘坐舒适的经典描述已然成为消费者心目中定型的名牌印象。

所以,年轻人的人生事业的发展不是靠打击对手,而是靠踏踏实实做好自己。当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时,可以尝试合作的办法,这样一来,不仅能够缓解自身压力,而且还能让双方达到互利的局面,何乐而不为呢?打败对手是很有成就的事,而通过合作的方式与对手共赢才是更大的成功。年轻人要清楚,无论同你竞争的对手是谁,也无论你们怎样合作,这种建立在资源共享前提下的合作,始终是现代人在竞争中最有发展潜力的。

竞争,要让对手痛苦,你很快乐

互联网之间的竞争是非常残酷的,然而马云并不怕竞争,他甚至喜欢竞争,并且善于竞争。马云曾经说过:“我希望到时候能看到一个百花齐放的景象。阿里巴巴为其他公司提供了经验教训和资本,其他公司发展起来了,也会给阿里巴巴带来更多好处。”由此看来,一个人只有将自己融入良好的竞争环境中去,运用智慧去筹划,你就会发现竞争中所蕴藏的生机。

创业初期往往会认为竞争对手所做的一切都是坏事,都是针对自己。如今马云已经学会用赞赏的目光去看待对手了。他说:“人们最怕蛮打的,一个拳师碰上一个蛮师,你也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对吧,一个拳师碰到另外一个顶尖高手的时候,大家才能互相成长。”

不过,马云也指出,在同对手竞争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让对手心情变糟糕,正如“两个高手之间下棋的时候,对方方寸一乱你才有可能赢”。

马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多年前,马云和一家公司竞争得非常激烈时,他应邀出席亚洲互联网大会,并成为主题发言人之一。而他当时的竞争对手也成了主题发言者之一,不过那位先生出了5万美金才成为主题发言人,而马云没有出一分钱。于是他跟组委会说,凭什么马云不付钱,组委会告诉他说:“你是你要讲、马云是观众要他讲。”

那位先生非常生气,他有一条非常漂亮的游艇,他说:“我把游艇开到香港,邀请所有演讲者上我们的游艇玩,但是有一个要求,马云不能上去。”马云得知这件事后说道:“我觉得这是胸怀,如果你不能包容你的对手,你一定会被对手打败。从那天开始我就知道他会自己把自己气死。周瑜是被谁气死的,是自己气死自己的。你看着竞争对手时满脸怒火,你是不会出气的。心中无敌、无敌于天下。竞争是让别人痛苦、你快乐,结果你比他更痛苦,你在干什么?”

英国首相丘吉尔曾经说过:“世界上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商场,这个受利益驱动的庞大体系更是如此,任何聪明的人都不会到处树敌,因为这是很愚蠢的行为,毕竟在利益面前没有敌人。只要彼此的利益有交集,即使曾经为敌,也有足够的理由变成合作的好伙伴。

年轻人应该明白,竞争往往是一个获大利益的手段之一,如果你觉得竞争是一种痛苦的折磨时,那么你的策略可能就弄错了。因为每个企业在竞争中都不应该痛苦,竞争是一种给予。因此,在商圈中有这样一条规则:谁先生气谁先输。

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在荣获“2011年度关注人物奖”时表示,互联网天生就是一个很受关注的产业,每一年都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情发生,让他至今都不舍得离开,并且乐享其中的竞争和挑战。

与传统行业相比,互联网行业是公认的高速度发展、高强度竞争的领域。谈及美国上市公司的很多创始人都已退休,李彦宏笑称自己不会退休,不是不想把机会让给年轻人,而是“因为互联网很有戏剧性,让你老觉得在这里面很有意思。”时至今日,他仍然坚持每天到公司坐班,在别人看来也许会觉得枯燥的东西,却始终令他乐在其中。

李彦宏说,“我们做了很多根优秀的事情,但是没有一件事情已经完美到不可再碰撞的程度。被挑战的人往往会因此而完成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竞争是一种快乐,竞争是一种游戏。竞争不是目的,创造财富才是你的目的,改变社会才是你的目的。面对竞争对手,年轻人更应该明白自己的立场,更要敞开胸怀来看待强有力的对手,竞争自始至终都是创业的魅力所在,没有竞争的人生不仅没有活力,还没有意义。

能向好的竞争对手学习

人们常说“对手是你学习的榜样”。但是,由于受“同行是冤家”、对手即敌人等观念的影响,人们从来都只是仇视竞争对手,更别谈向竞争对手学习了。正如马云说的:“竞争者是你的磨刀石,把你越磨越快,越磨越亮。”在马云看来,竞争最大的价值,不是战败对手,而是向竞争对手学习,发展自己。

如今的商界这样一些失败者,他们或是逃避竞争,或是轻视竞争对手,他们被打败以至消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单方面地仇视对手,漠视竞争对手的长处,不愿虚心向竞争对手学习。

然而,就像武侠小说里所描写的那样,一个有资质的人,总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比武中实现自身的进步。而这个有资质的人,他的身上必然有这样一种特质:善于选择好的竞争对手并向他学习。所以,在现实的商战中,竞争者往往能成为最好的老师,而选择优秀的竞争者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