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如何停止忧虑,开创人生
24234100000007

第7章 赶走忧虑,解放自己的心灵(2)

第三节不要为琐事烦恼

比比有些事,小事是多么的渺小

给你讲一个最富戏剧性的故事,主人公叫罗勃·魔尔。

“1945年3月,我在中南半岛附近276英尺深的海下习得一生中最重要的一课。当时,我正在一艘潜水艇上。我们从雷达发现一支日军舰队——一艘驱逐护航舰、一艘油轮和一艘布雷舰朝我们这边开来。我们发射了三枚鱼雷,但是最终都没有击中。突然,那艘布雷舰直朝我们开来。(一架日本飞机,把我们的位置用无线电通知了它。)我们潜到150英尺深的地方,以免被它侦察到,同时做好应付深水炸弹的准备,还关闭了整个冷却系统和所有的发电机器。”

“三分钟后,天崩地裂。六枚深水炸弹在四周炸开。把我们直压海底276英尺的地方。深水炸弹不停地投下,整整15个小时,有十几二十个就在离我们五十码左右的地方爆炸。若深水炸弹距离潜水艇不到17码的话,潜艇就会炸出一个洞来。当时,我们奉命静躺在自己的床上,保持镇定。我吓得无法呼吸,不停地对自己说‘这下死定了’。潜水艇的温度几乎有100多度,可我却怕得全身发冷,一阵阵冒冷汗。15个小时后攻击停止了,显然那艘布雷舰用光了所有的炸弹后开走了。”

“这15个小时,在我感觉好像有1500万年。曾经做过的所有坏事和担心过的无聊的小事都一一浮现在我的面前。我曾担忧过,没有钱买房、买车,没有钱给妻子买好衣服。下班回家,常常和妻子为一点芝麻事吵架。还为一次车祸在额头上留的伤痕发过愁。”

“多年之前,那些令人发愁的事,在此时此刻却显得那么荒谬、渺小。我对自己发誓,如果我还能死里逃生的话我就永远不会再忧愁了。在这短短的15个小时里我从中学到的,比我在大学念四年书学到的还要多得多。”

人总在小事而烦恼

在挫折来临时,我们一般人都会很勇敢的去面对它,但又不可避免的被一些芝麻小事搞得垂头丧气。拜德先生也深有体会。他手下的人能够毫无怨言地从事危险而又艰苦的工作,“可是,我却知道有好几个同房的人彼此不说话,因为怀疑别人把东西放乱,占了自己的地方。有一个讲究空腹进食细嚼健康法的家伙,每口食物都要嚼28次。而另一人一定要找一个看不见这家伙的位子才吃得下去饭。”

芝加哥的约瑟夫·沙巴士法官在仲裁过四万多件不愉快的婚姻案件之后说道:“婚姻生活之所以不美满,往往都是因为一些小的事情导致感情最终破裂。”

罗斯福夫人刚结婚时每天都在担心,因为她的新厨师做得很差。可是如果事情发生在现在,她就会耸耸肩膀把这事给忘了。好极了,这才是一个成年人的做法。就连最专制的凯瑟琳女皇对厨师做坏了饭也只是一笑而过。

一次,我们到芝加哥一个朋友家吃饭,分菜时他有些小事没有做好。其实大家都没在意,可是他妻子却马上当着大家的面就跳起来指责他:“约翰,你怎么搞的!难道你就永远也学不会分菜吗?”她又对大家说:“老是一错再错,一点也不用心。”也许他确实没有做好,可我真佩服他能和他的妻子相处20年之久。说心里话,我宁愿只吃一两个抹上芥末的热狗,只要能吃得舒服,也不愿意一边听她啰嗦一边吃山珍海味。

不久,我和妻子邀请了几个朋友来吃晚餐。客人快到时,妻子发现有三条餐巾和桌布颜色不配。她后来告诉我,“我发现另外三条餐巾送去洗了。客人已到门口,我急得差点哭了出来。我埋怨为什么会有这么愚蠢的错误让它毁了我整个一晚上?我突然想到,为什么要毁了我呢?我走进去吃晚饭,决心享用一番。我情愿让朋友们认为我是一个比较懒散的家庭主妇,也不愿意他们认为我是一个神经质的脾气不好的女人。而且。据我所知,根本没有一个人注意到那些餐巾。”

大家都知道,法律不会去管那些小事,人也不应该为这些小事忧愁。

实际上,要想克服一些小事引起的烦恼,只要换一种思维和方法思考问题就可以了。这样你或许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我的朋友作家荷马·克罗伊告诉我,过去他在写作的时候,常常被纽约公寓热水灯的响声吵得快要发疯了。

“后来,有一次我和几个朋友出去露营,当我听到木柴烧得很旺时的响声,我突然想到,这些声音和热水灯的响声一样,为什么我会喜欢这个声音而讨厌那个声音呢,回来后我告诫自己,火堆里木头的爆裂声很好听,和热水灯的声音也差不多。我完全可以蒙头大睡,不去理会这些噪声。结果,头几天我还注意它的声音,可不久我就完全忘记了它。”

“在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都会遇到这样的事,由于我们不能正确的去面对结果弄得整个人很沮丧。其实,我们都夸大了那些小事的重要性……”

人生常因为小事而毁

狄士雷里说:“生命如此短促了,何必只顾及那些小事。”

安德列·摩瑞斯在《本周》杂志中说:“这些话曾经帮助我经历了很多痛苦的事情。我们常常因不屑一顾的小事,弄得心烦意乱……人生在世只有短短的几十年,而我们浪费了很多不可能再补回来的时间,去为那些一年之内就会忘掉的小事发愁。我们用这些宝贵的时间把它用在我们觉得值得做的事情上和感觉上,去想伟大的思想,去体会真正的感情,去做必须做的事情。因为生命如此短促,何必只顾及那些小事。”

名人吉布林和他舅舅打了维尔蒙有史以来最有名的一场官司。吉布林娶了一个维尔蒙的女子,在布拉陀布造了一所漂亮房子,准备在那儿安度余生。他的舅舅比提·巴里斯特成了他最好的朋友。他们俩一起工作,一起游戏。

后来,吉布林从巴里斯特手里买了一点地,他们事先商量好,巴里斯特可以每季度在那块地上割草。一天,当巴里斯特发现布吉林在那片草地上开了一个花园他非常生气,暴跳如雷。吉布林也反唇相讥,弄得维尔蒙绿山上的天都黑了。

几天后,吉布林骑自行车出去玩时,被巴里斯特的马撞在地上。这位曾经写过“众人皆醉,你应独醒”的人也昏了头,居然告了官。巴里斯特被抓了起来。接下去是一场很热闹的官司,结果使吉布林携妻永远离开了美国的家。而这一切,都归结于一件芝麻大的小事——一车干草。

哈瑞·爱默生·富斯狄克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在科罗拉多州长山的山坡上,躺着一棵大树的残躯。自然学家告诉我们,它曾经有过400多年的历史。在它漫长的生命里,曾被闪电击中过14次、无数次狂风暴雨侵袭过它,它都能战胜它们。但在最后,一小队甲虫的攻击使它永远倒在地上。那些甲虫从根部向里咬,渐渐伤了树的元气。虽然它们很小,却是持续不断地攻击。这样一个森林中,岁月不曾使它枯萎,闪电不曾将它击倒,狂风暴雨不曾将它动摇,却因一小队用大拇指和食指就能捏死的小甲虫,终于倒了下来。”

那棵身经百战的大树不正如我们自己么?我们也经历过生命中无数狂风暴雨和闪电的袭击,还是撑了过来,可是却让忧虑的小甲虫咬噬——甚至用大拇指和食指就可以捏死的小甲虫。

几年前,我和怀洛明州公路局局长查尔斯,西费德先生以及其他朋友一起去参观洛克斐勒在提顿国家公园中的一栋房子。因为我的车转错了弯,所以我们就迟到了一个小时。西费德先生没有钥匙,所以他在那个又热又有好多蚊子的森林中等了整整一个小时。我们到的时候,在多得可以让圣人发疯的蚊子中,西费德先生正在吹一支折下的白杨树枝做成的小笛子。后来我把这个小笛子当做一个纪念品,纪念一个不在乎小事的人。

第四节无法改变的就学会接受

在岁月的长河中,我们难免会碰到一些不愉快的事情,这些突如其来的情况虽然我们无法避免。但是完全可以选择坦然的接受,并找到合适的方法去解决,或许,你也可以无动于衷让忧虑毁掉自己的生活。

学会接受任何状况

小时候,我和几个朋友在密苏里州的老木屋顶上玩,我爬下屋顶时,在窗沿上歇了一会儿,然后跳下来。我在左食指上戴着一枚戒指,往下跳时,戒指钩在钉子上,扯断了我的手指。

害怕和恐惧布满了我的内心,我想我可能会死掉。但等到手指创伤愈合,我就再也没为它操过一点儿心。因为我知道操心也不会改变已经发生的事实,所以我选择了接受。

现在我几乎忘了我的左手只有大拇指和另外三根手指。

几年前,我在纽约市中心的一座办公大楼电梯里遇到了一位男士,我注意到他的左臂由腕骨处切除了。我问他这是否会令他烦恼,他说:“噢!我已很少想起它了。我还未婚,所以只有在穿针引线时觉得不便。”

人在不得已的状况下几乎乐意接受任何的不幸,并且很快的就调整了过来。

荷兰阿姆斯特丹有一座15世纪的教堂遗迹,一段题词令我印象深刻:“事必如此,别无选择。”

在我们有生之年,我们势必遇到许多不快的经历,既然它们是无可逃避也是无法选择的。那为何我们不坦然的接受从而去冷静的分析去寻找方法解决呢?多做抗拒不仅是徒劳无获,还会打破原有的美好生活,甚至还可能导致精神崩溃。

接受比纠结更幸福

我景仰的威廉·詹姆斯曾说:“心甘情愿地接受吧!接受事实是克服任何不幸的第一步。”家住俄勒岗州波特兰市的伊莉莎白·康莉,在经历了无数困难的折磨后学会了这一点。在庆祝美军在北非取得胜利的那一天,康莉得到国防部的通知,那个她最爱的侄子在战场上失踪了。又过了一段时间,她又接到通知,她的侄儿已死在战场上……亲人的逝世让康莉痛苦万分,这件事打乱了她的生活。没发生这件事之前,康莉一直快乐的生活着。她热爱工作,她花了许多心血将这个侄儿培养成人。在她的眼中,他有着所有年轻人的优秀品质,她觉得以往所付出的一切现在都会得到收获……然而,突然间,她感觉天都塌了,她再也没有活下去的理由,所有的一切在瞬间都破碎了。

康莉开始痛恨这个世界,为什么一个这么优秀的年轻人,在刚开始自己生活的时候就被剥夺了生命?致命的打击使她对所有的一切都失去了原有的兴趣。在悲痛中,康莉决定辞掉工作远走他乡,以这种方法逃避所有的一切。

康莉准备写辞职信的时候,在抽屉里,她突然看到了一封信,一封她已经忘了的信——几年前她的母亲去世后侄子写来的信。信上说:“当然,我们都会怀念她,尤其是你,我相信你会撑过去的。你教过我的那些话我一直铭记在心。记得你教我要微笑,要像一个男子汉,勇敢接受所发生的事情。”

这封信就好比黑暗里一束阳光,使她倍感温暖,这让她感觉到远去的侄子就在自己的身边,正在对她说:“你为什么不按你教给我的办法去做呢·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情都要勇敢的撑下去,都不要忘记微笑,继续勇敢坚强的生活下去。”

被悲痛所困扰的康莉终于清醒了过来,她告诫自己:事已至此,已经没办法挽回,她只能够像侄子所希望的那样勇敢地活下去。康莉开始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重新振作精神,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工作中。她写信给那些在前线的士兵,那些还活着的别人的儿子,给他们鼓励。晚上,她参加了成人教育班,培养新的兴趣,结交新的朋友。她逐渐忘记了那件让她痛苦万分的悲剧。现在,康莉每天的生活都充满了快乐和笑声。

康莉女士所学习到的,正是我们每个人迟早要学会的道理,那就是我们要勇敢的接受并配合不可改变的事实。

让一切顺其自然

“事已至此,别无选择”,这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即使贵为一国之君也不能不常提醒自己。英王乔治五世在白金汉宫的图书室内就挂着这句话:“请教导我不要凭空妄想,或作无谓的怨叹。”哲学家叔本华曾表达过相同的想法:“逆来顺受是人生的必修课程。”

显然,我们的快乐与否并非由情境所决定,我们对事情的反应反而决定我们的心情。耶稣曾说:天堂在你心内,当然,地狱也在。如果需要,我们都能度过灾难与悲剧,并且战胜它。我们也许没有觉察到,但是我们内心都有更强的力量帮助我们度过,往往我们都会比自己想象的更加的坚强,新英格兰的妇运名人玛格丽特·富勒曾将一句话奉为圭臬,这句话是:“我接受整个宇宙。”托马斯·卡莱尔在英国听说此事时,他说:“她最好如此。”是的,你我也最好能接受不可避免的事实。

就算再怎么痛苦挣扎,事情发生了就是发生了,丝毫不会因此而改变,我们惟一能改变的只有自己。对于这点我是在清楚不过的了。

有一次,我拒不接受我遇到的一个不可改变的事实。我像个愚蠢的人不断做无谓的反抗,结果使我彻夜难眠,我把自己整得很惨。终于,经过一年的自我折磨,我不得不接受我无法改变的事实。

我有12年养牛的经验,从来没见过一头泽西母牛因为草原干旱、下冰雹、寒冷,或是男友向别的母牛示好而生气。动物安然面对夜晚,暴风雨及饥饿,因此,它们不会有精神崩溃、胃溃疡的问题,也从不会发疯。

当然我们也不应该束手接受所有的不幸,那只是宿命论。只要有一丝希望我们就要为之奋斗到底!但是,当我们发现情势已不能挽回了,我们就不应该在持对立的态度,这时就应该坦然的接受。

不久前,我曾经采访了好几位美国的企业领袖,使我至今难以忘怀的是他们面对现实的态度,以及无忧虑的生活方式。他们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早就在压力下粉身碎骨了,这里有几个实际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