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月过去了,面对毫无起色的工厂,合作的两位同事离他而去了,只有幸之助夫妇和内弟3个人仍苦苦地支撑着。为了维持工厂的运转,幸之助开始典当自己的衣物。
天无绝人之路,就在幸之助山穷水尽之际,一个意想不到的机会降临了。曾经是合作者之一的森田延次郎给他带来了一个好消息:有一家电器器具制造厂对他的产品感兴趣,他们要订购1000只电扇底座,并且不需要任何金属配件。这对松下幸之助来说,简直是绝处逢生。就这样,松下幸之助用了约10天工夫,完成了客户所要的产品,不久,幸之助收到了160日元的货款,在这笔生意中,他获得了80日元的利润,基本收回了当时的投资。
第二年年初,大量的电扇底座订单相继而来,松下幸之助扩大了工厂的规模,他相信自己的好运来了,并在生产灯头和电扇底座之余,他还改良电灯插头,相信自己的新产品一定会有一个好的销路。不久,经他改良的插头拿到市场试销,果然大受消费者的欢迎,十分畅销。
当然,生意场上时刻都会有竞争,松下幸之助也曾因为竞争而遇到过困境,但他经过一番不懈的努力之后,确立了销售路线,也扭转了不利局面。就着样,在短短的半年之内,工厂焕然一新,生意更日渐兴隆。为了应付四面八方飞来的大量订单,已经增加了设备还是供不应求,必须昼夜加班工作。在生产最紧张的时候,松下幸之助和他的妻子也下车间和工人一起干活,根本就没有休息时间,除了吃饭,上厕所,机器几乎是一刻也不能停。
因为厂房空间很小,工作条件极其恶劣,而工作时间又长,很多工人受不了这个罪,经常有人辞工不干了,因此工人缺乏的现象很严重。松下幸之助每天早上都站在门口,东张西望,看见工人们都来上班了,他才放下心,同他们一起开始工作……
就这样惨淡经营,历尽千辛万苦,从1919年到1920年,松下电器制造厂业务发展甚为顺利。由于松下重视工厂信誉,因而拥有许多长期基本客户,松下幸之助个人的名声也渐渐大起来。
后来,随着业务的发展,原有的厂房条件已经不可能适应新的需要了,松下电器制造厂紧紧抓住“研制新产品,开拓新市场”这一环。幸之助是个善于发明、善于改进的人,他以电灯为中心,不断地发明出一些与此有关的新产品。松下幸之助不断地把新的电器产品推向市场,相继生产出电熨斗、电炉、电热器、真空管和收音机等。1932年是松下幸之助锐意扩充业务的一年。他的工厂昼夜不停地生产,仍无法满足市场的需要,业务空前兴旺,公司也不断地扩大,新建了许多厂房。这时他在管理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行分权组织制度,从研究、开发到制造、销售、宣传,全部严格地实施公司内各组织单位分担的业务责任;各部门责任明确,各自有账户,进行独立经济核算。这在当时日本企业界引起许多议论,因为不要说在日本,就是在企业管理先进的美国,也只有如杜邦公司、通用汽车公司等少数几家大公司实施分权组织制度。
时至今日,松下电器公司已是名震全球的企业,拥有20万职工,年销售额超过300亿美元,是全世界最大的电器制造商。创造如此奇迹的天才松下幸之助,在晚年还著书立说,把自己经商的经验与世人分享,他的很多著作也成为很多人最佳的励志读物。
乔布斯:一定要成为最厉害的人
今天当我们走在大街上的时候,我们随处可以看到“苹果”的标志。手机、电脑这些“苹果”产品的全新的设计理念,不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更给我们的生活增加一份情趣。可以说,“苹果”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而能带来这些改变的,我们只能归功一个人,他的名字叫做“乔布斯”。
1955年2月,乔布斯出生于美国旧金山,他是个由养父母抚育大的孤儿。他小时候虽然聪明,但他更是一个淘气的孩子,他一刻也闲不住,好像对世界上一切东西都充满着好奇。在他六岁那年,他随养父搬到硅谷附近的山景镇。从此,乔布斯的整个生活就充斥在这世界上最新、最高的科技环境之中。在硅谷这片狭小的空间里,云集了7000多名博士,并涌现出15000多名百万富翁。看见硅谷里忙忙碌碌的人们,乔布斯暗暗地下决心:有一天自己一定要成为这里最厉害的人。
他家的邻舍赖瑞是惠普电子公司的工程师,在周末休假时,他看见很多人在赖瑞的家里,手持烙铁把各种各样的电子组装在一起,之后只要通上电就会发生一些奇异的现象。渐渐地,只有10岁的乔布斯就迷上了电子,这个东西对他有着无穷的吸引力。有一天,赖瑞工程师带了一只麦克风回家,他接上电源后,在喇叭里就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这可把乔布斯给迷住了,不停地向赖瑞问这问那,好心的赖瑞后来干脆就把麦克风送给了乔布斯,让他自己去仔细研究。此后,乔布斯每天晚上都到赖瑞的家中,他一边在赖瑞家里给手持烙铁的人打下手,一边一点一滴地汲取有关电子的知识。每天晚上他早早地就来到赖瑞的家里,一直到深夜他才依依不舍地离开,因为回家太晚,他没少挨父母的责骂。不久,乔布斯掌握了很多电子知识,甚至能抵得上半个电子工程师了。赖瑞看见这个孩子这么聪明好学,于是就推荐他参加自己公司的“发现者俱乐部”。这是个专门为年轻工程师举办的聚会,每星期二晚上在公司的餐厅举行,主要是以当时先进电子为主题。在一次聚会中,12岁的乔布斯第一次见到了电脑,这是俱乐部展示一种新式桌上电脑,尽管这个东西看起来过于肥大和笨重,但大家都还是争先恐后地抢着玩,尽管乔布斯也想亲手摆弄一下,但他在俱乐部里还没有资格玩这种高级的东西。但从那以后,乔布斯就又产生一个奢侈的梦想:他要拥有这样的电脑。
不久,乔布斯上了高中,经人介绍,他加入了学校的电子俱乐部,在学校的俱乐部里,他成了一个超级“电子迷”。高二时,为了接触更多的电子产品,他利用课余时间到一家电子商店打工。不久,他把各种电子零组件的价格都熟记在心中,成了一位电子零组件的定价专家。乔布斯因为过于迷恋电子,以至于学习成绩一塌糊涂,他的父母常骂他是个不务正业的家伙,后悔当初不该收养这个逆子。但乔布斯却对养父母承诺说不会让他们失望的,他是一个要干大事的人。在这家电子商店,他遇见了另一个电子发烧友渥兹尼克,因为他经常到这家商店买电子零件,所以乔布斯就和他成为了好朋友。渥兹尼克还自己装配了自创的电脑,这增添了乔布斯对渥兹尼克的几分敬重。
1972年,年仅17岁的乔布斯考上了俄勒冈州的瑞德学院。但他在大学只念了一学期的书。为了梦想,乔布斯弃学回到硅谷。后来乔布斯回忆说:“十七岁的时候,我进了大学。当时我很天真,选了一所学费几乎和斯坦福大学一样昂贵的学校,当工人的养父母倾其所有的积蓄为我支付了大学学费。读了六个月后,我却看不出上学有任何意义。我既不知道自己这一生想干什么,也不确定大学能帮我弄明白自己想干什么。所以,我决定退学。当年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心里还有点打鼓,但现在往回看,那却是我有生以来做出的最好的决定之一。”退学后,他和朋友渥兹尼克一起参加了“土产电脑俱乐部”,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梦想,就是拥有一台自己的电脑。可是,市场上的一台微型机要几千美元,他们根本买不起,于是,他们决定自己去装一台。今天,很多人能使用价廉物美的个人电脑,就是得益于这两个年轻人的强烈愿望。1976年初,两个人决定成立自己的公司。乔布斯卖掉了自己的汽车,渥兹尼克也卖掉了心爱的计算器,就这样,他们筹到1300美元。那时,乔布斯仅21岁,渥兹尼克26岁。
不久,他们在“土产电脑俱乐部”展示了他们自制的第一台微型电脑。乔布斯在展示会上这样说道:“渥兹尼克和我创立了苹果电脑,因为我们都希望拥有一台个人电脑,不仅是因为买不起眼下市场的大型电脑,而且也因为它不实用。我们需要一台像福斯金龟车式的个人电脑。诚然,福斯金龟车这种常见家庭用车比起大型车来,不见得有多么惬意或舒适,但它价格低廉,车主照样可以带着一家人到任何地方去,其功能也足以供家庭使用。让我们都拥有一台这样的个人电脑吧。”就这样,乔布斯创造了硅谷的天方夜谭:他以1300美元起家,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推出的苹果个人电脑席卷了全球。到1980年,25岁的乔布斯已拥有数亿美元的个人资产,成了历史上最年轻的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他被人们称为“硅谷狂夫”,还成为白宫的座上客,总统里根对他更是十分赏识,称他是美国人心目中的英雄,但在世人看来,他更是一个电脑天才。
在21世纪初,苹果电脑,苹果手机更是风靡全球,乔布斯将自己的“苹果”智慧发挥的淋漓尽致。今天,乔布斯虽然离我们而去,但他的苹果产品是同类产品最杰出的代表。这也再一次实现了乔布斯当初所说的一句话:自己一定要成为这里最厉害的人!
史玉柱:我不相信自己会轻易倒下
在中国,史玉柱无疑是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史玉柱的经历很富有传奇色彩,在1989年,史玉柱用借来的几千块钱,在短短的5年时间内,一下子成为名列福布斯“大陆富豪排行榜”第8位的富豪。可是,又没过几年,史玉柱迅速积累的财富似乎在顷刻间又灰飞烟灭,他一下子沦落为负债2.5亿元的“中国首穷”。但更具有戏剧性的是,几年后,史玉柱又起死回生,他不仅在短短的时间内还清了巨额债务,还一下子变成了身价上亿的富豪。脑白金、黄金搭档、网络、游戏,以及史玉柱个人经历的沉浮,让人看起来有着几分诡异。
史玉柱生在安徽北部的一个小县城里,当年,因为史玉柱以全县总分第一的成绩考入浙江大学,在那时他的名字在县城里就已经家喻户晓了。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安徽省统计局,年仅24岁的史玉柱因为工作出色,被单位送往深圳大学进修。当史玉柱完成研究生的学业之后,他怀里揣着借来的4000元钱,以及他耗费9个月心血开发出来的M-6401桌面排版印刷系统,登上飞往深圳的飞机——他决定辞职下海。
1989年8月,他利用M-6401桌面排版印刷系统在4个月后赚回100万。也就是在这一年,史玉柱产生了创办公司的念头,他用“巨人”这个词来命名自己的公司。
在1991年,史玉柱把“巨人”总部由深圳迁往珠海,“珠海巨人新技术公司”迅速升格为“珠海巨人高科技集团公司”。此后,巨人集团取得快速发展,创出了年发展速度500%的奇迹,成为珠海高科技产业的样板企业,史玉柱创造出一年成为百万富翁,两年成为千万富翁,三年成为亿万富翁的神话。
但是,商场如战场,俗话说,兵败如山倒。随着国际电脑公司开始围剿中国的电脑公司,巨人集团自1993年开始走下坡路。而这时,巨人集团又错误地决定进入房地产和生物工程这两个不该进的领域。
史玉柱进入房地产领域后,主要任务是开发建造巨人大厦。起初,史玉柱只打算盖一个亿元资产的规模,后来当地政府的一些领导建议,巨人集团为珠海建一座标志性大厦,因此,巨人大厦又由原来的38层改至54层、64层,最后决定盖个70层的大厦,预算也因此从2亿元增至12亿元。对于这个房产开发项目,这种非理性决策使巨人集团处于危险境地。
果然,因为资金的不足,巨人大厦未能如期完工,已买楼花的人要求退款并赔偿,巨人集团无钱赔偿,这一下子成为了巨人财务危机的导火索。
进入生物工程领域是史玉柱失败的第二个原因。对巨人集团来说,生物工程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在这个市场中,史玉柱并不了解该领域的消费者特性,不熟悉这一领域的资金运作和营销策略,导致巨人集团越陷越深。史玉柱本以为先用开发巨人大厦的钱投入生物工程,再用生物工程产生的利润后过来支持巨人大厦。但是,实际的运作出现了偏差,结果是巨人大厦没能撑起,反倒赔进了生物工程。
1996年底,曾经风光无限的巨人集团因投资房地产和生物工程领域的失误导致负债结构中出现恶性债务,讨债者蜂拥上门,集团资金周转不灵,最后陷入了财务危机。最后,史玉柱留下一栋荒草肆虐的烂尾楼,再外加几亿元巨债——他不仅成了一个贫穷者,更成了中国的“首负”。
在通常情况下,一个负债上亿的人,他还有什么资本成为一个富豪吗?事实给了我们一个肯定的回答:能!
2002年起,史玉柱就悄悄地招兵买马,为他富起来做准备,2004年,他终于在上海成立了征途网络公司,开始研发《征途》网络游戏。如今的史玉柱似乎又在转眼间成了资产达500亿元的富豪。史玉柱说:“因为我不相信自己会轻易倒下,所以又使我再次辉煌,相信自己的人不怕暂时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