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FBI教你破解身体语言
2424700000040

第40章 FBI告诉你关于“领地”的宣言 (2)

公用电话亭的空间是极其狭小的,应该说把人需要的空间降到了最低,但如果仔细观察电话亭中人们的动作,你会发现在这么局促的空间中人的动作是很放松和自我的,像歪斜地靠在墙壁上,身体的重心不停地从这只脚移到另一只上,捂着话筒、坐着各种夸张的、下意识的手势都是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的。而电梯中每人的平均空间即使大于公共电话亭,电梯里的乘客也会显得比较拘谨,总是尽量保持互相之间身体的最大距离。如果有一两个人在电梯,他们通常靠墙站立;四个人时则会各占一角;当超过四个人后,情况就复杂了。他们通常都会不约而同地面朝电梯门站立,收缩身体以避免和别人身体接触,空手的会将手臂放在身前,如果手中有物品如提包等,这些东西则是最佳的人与人之间的象征性屏障,拥挤时尤其如此。如果实在不能避免身体接触,则一般仅限于肩膀和上臂。目光集中于电梯的楼层指示灯,绝对避免交流。如果有人打破这些规则,一定会引起他人的不满。

FBI指出,在某些情况下,人们会有意地守卫他所需的空间领地 比如,在不太拥挤的图书馆里,那些想独处的人就会坐在长方桌一头的座位上,而那些不愿与他人共坐的人就会坐在中间位置。通常坐在桌角的位置这种体态语言似乎在说:“如果愿意,就和我共用这张桌子吧,不过请别打扰我,我坐在角落上为的是让你们后来的人尽可能离我远些,我需要安静。”而设法独自占有整张桌子的表现是一种进攻性的态度,抱有这一态度的人会坐在桌子一边的中央,他这种坐姿是在说:“别来打扰我,你无论坐在哪一边都会使我不快。请另找桌子去吧!”公园里的长凳,情形也是如此,如果一个人想要清静,那么他很可能会坐在一条没人的长凳的某一端;假如他不想别人共用这条长凳,他就会坐在长凳的中央。在办公室里,坐在办公桌后面,是告诉同事:“离远点,对我要尊重。”坐在法官席的顶端,是说:“我远在你们之上,因此,我的判决是最公允的。”

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是人们内心最深处的渴望。正是这种渴望让人类获得了自己所需要的个人空间。警察在审问犯人时,正是利用了这一点:审讯员常常采用入侵个人空间的技巧来摧垮犯人的抵抗心理。他们让犯人坐在硬邦邦且没有扶手的椅子上,让他身处空荡荡的房间中央,并不断地接近他的私密空间甚至是特别私密空间,直到他肯老老实实回答问题为止。通常情况下,犯人们都会难以忍受私密空间被人侵犯的折磨,很快就会放弃抵抗。

如果你能了解人类对个人空间的需求,你就会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而且在跟别人进行面对面的交往时,你也能更准确地预判他们的反应。这有助于更好地尊重他人,避免对他人空间领地的侵犯。

从空间距离看亲疏远近

人类对个人空间的需求按四种状态只是大致的划分。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把握人际距离的准则会有所差异,但基本规律是相同的。人们与自己所喜欢的人交谈要比和自己不喜欢的人交谈靠得近;朋友比点头之交靠得近,熟人要比陌生人靠得近;性格内向者要比性格外向者保持稍大的距离。在交谈时,两个女人要比两个男人靠得近。

FBI认为,在文明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远、近、亲、疏的关系是可以用界域或距离的大小来衡量和判断的。

1.情友关系

情友在这里是指夫妻、情人、至亲、好友的关系。情友关系的人在空间距离上一般会保持在15-100厘米以内。

如果是夫妻、情人、至亲的关系,正常情况下,其距离会保持在15-45厘米,这个距离很容易接触到对方的身体,为了表示亲昵,必要时还可缩短为零距离,这个距离有利于表达心声、交流情感、彼此爱抚。FBI指出,如果你发现此种关系的人相互距离过大,那就说明他们在情感上已出现鸿沟;并且如要修补这种裂痕,也需要近距离沟通,不然身体的距离就会产生心理上的距离。这种亲密交际的范围是有限的,人们对这种交际的距离也控制得相当严,绝不允许一般人随便进入,如有擅自进入者,就会遭到拥有者的坚决抵抗。因此,FBI提醒大家,如果不是这种亲密关系的人,若不想招惹是非的话,就要注意掌握分寸,不要随意破界。

如果是朋友关系,正常情况下,其距离往往保持在45-100厘米以内,以双方可以握到对方的手为宜,这个距离不容易接触到对方的身体。当然,在特殊情况下,朋友交际的距离也可以小于45厘米,如双方见面或告别时握手、拥抱等,都属这种距离。但友人交际毕竟不是情人或亲人交际,应适当保持一定的空间感,只是这种距离不宜过大,这样才有利于交际,也有利于回避在交际过程中出现的尴尬与不悦。

2.同事关系

同事关系的人,其距离一般保持在100-150厘米。同事之间的交际,多数是工作上的交往,既有工作计划的安排布置,也有工作问题的研究探讨,因此这种交际的空间距离应该远近适度。除非在大会上作报告应该保持必要的空间距离(一般在300厘米)以外,如果是小团体甚至是个别交往,其距离就不应该太远,那样就缺乏亲和感,但也不应该太近,那样容易造成“拉小团体”之嫌;更不能以交头接耳的方式进行,这样就容易把很严肃的工作变成“克格勃”式的工作。尤其与异性同事交往,其空间距离更应该保持适度,否则就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如果与同事进行思想沟通,其距离可适当近些,一般以80-100厘米为宜,以便交流顺畅,不被空间距离所阻隔。

同事之间的空间距离还体现一定的空间权,表现在一定的工作领域中。例如:人与人之间的办公场地、生产工作场地,是有一定界定和区别的,如果随意地无故地进入就会招致不满;如果无故占有,就会遭到反对,如:你将一件与其无关的东西放置在对方的工作场地,对方自然就会不快,甚至对方还会以同样的方式“以牙还牙”,由此造成不该有的矛盾。因此,同事之间进行交际时,应尽量不使用权力或某种不当理由占领对方必要的距离空间,这是对对方尊重的一种表现。如果不拘小节,随意“侵犯”,不但实现不了初衷的交际,反而会带来负面效应。

3.合作关系

合作是指因业务关系与相关人员进行的交往,如业务接洽、产品推销、合作谈判等。合作关系的距离比较灵活,近可到100厘米左右,远可至300厘米以上,根据具体的交往程度与熟悉程度而定。

通常情况下在初期不会距离太近,一般会保持在200厘米到300厘米之间。因为一开始就靠得太近,难免会有“套近乎”之嫌,容易造成对方怀疑而产生反感。而保持适当距离进行简明扼要、有理有节的交往,让人在心理上有回旋余地、在举止上有动弹空间,这样的交际,容易给对方留下好感。如果距离太近,有咄咄逼人之感,就难以留下好印象,交际也难获得应有收获。

但随着交际程度的加深,交际双方的空间距离会适当缩短,可保持在100厘米左右,也就是双方能达到握手的距离。这时的距离缩短,不但表示彼此认识在加深,且在误差上正在缩校许多成功的商人就懂得在这个距离上抓紧时间趁热打铁,促使事情朝着理想方向发展,最后实现握手言和、顺利成交。

从空间距离看亲疏远近

4.公共关系

在公共场所与人打照面,甚至发生短暂交往,这时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是一种公共关系。公共关系要求有足够的空间感,这是因为每个人都要有一定的公共距离需求,除非在公共汽车、火车、飞机、轮船或电影院、戏院造成客观近距离的形式以外,一般情况下,公共关系的距离多在300厘米以外;如果发生语言交往,也不应该低于200厘米。公共关系的人十分忌讳近距离接触,那样会让对方顿生疑窦,甚至会反目为仇。

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都是建立在恰当的交往距离之上的,而人与人之间的某些冲突却往往是从不恰当的距离开始的。因此,在交往时恰当地运用“距离语言”,我们才能在越来越拥挤的地球上找到合适的位置,在越来越频繁的人际交往中科学地把握好距离。

保持进退有度的距离

任何一个人,都需要在自己的周围留出自己能够把握的独立空间,而这个空间是任何人都不可以侵犯的。交往双方的人际关系以及所处情境决定着相互间自我空间的范围,因此在和陌生人打交道的时候,你一定要控制好与对方的距离,不可过远,也不可过近。

两只刺猬,由于寒冷而相拥在一起。但谁都知道,长长的刺刺痛了彼此小的身体,无奈之下,它们只好保持足够的距离,默默地忍受着寒冷。可是天气越来越冷,两只刺猬谁都受不了刺骨的寒风,下意识地又凑到了一起,经过一番努力,它们终于找到一个最合适的距离:既能获得对方的温暖而又不至于刺痛彼此。

看到这个故事,许多人也许已经知道,这个故事主要说明的就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即每个人都需要在自己的周围有一个自己把握的自我空间,它就像一个无形的“气泡”一样,为自己“割据”了一定的“领域”。

在一间有着许多座位的大厅里,当里面只有一个人时,如果有人走进去,并坐在他或她的旁边。大多数情况下,这个人会选择立即默默地远离到别处坐下,或者干脆提出:“你想干什么?”即使尝试着变化位置,比如分别坐在那人的左边、右边、前面或后面,都会出现同样的情形。

这一现象说明,人们对这个自我空间的保护意识很强烈,人的这个自我空间一旦被侵犯,就会产生不舒服、不安全的感觉,甚至因此恼怒。人和人之间的相处就和刺猬一样要保持一定的“度”,过近会感到压抑,缺乏自我;过远,又会失去联系的纽带。因此,FBI指出,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进退有度”的空间距离。

那么,这个“进退有度”的距离要如何把握呢?FBI根据自身的实践经验给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把握好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