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震撼中学生的101个故事
24324600000013

第13章 品读民间(7)

死亡之桥

◎佩人

在某个国家的某个繁华都市里,有一座桥被人们称为“死亡之桥”。有这样一个恐怖的名字是因为,在这个喧嚣且浮躁的城市里,对生活失去信心的人们通常选择从这座桥上跳下去,以此结束自己的生命。迄今为止,在这座桥上自杀的人数已经达到了九百九十九人。有一天,这座桥上同时来了两个人。其中一个对自己失去信心,他已经快三十岁了,但不论是事业,还是爱情,样样都一事无成,他感到自己一无是处,再也没有在这个社会上存在的必要了。因此他来到这座死亡之桥上,希望能成为从上面跳下去的第一千个人,似乎这样死才算有点意义。另一个呢,是对这个世界、对他人失去信心。他觉得在这个世界上,人与人之间无不是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没有一点值得他留恋的地方了,所以他到这座桥上,也希望能成为第一千个自杀者。

两个人在桥上站了很久,也想了很多。最后,对世界对他人失去信心的人捷足先登跳了下去。对自己失去信心的人一看有人先他跳下桥去,心中很焦急:如果他死了的话,不就成了第一千个自杀者了吗?他飞快跳下桥去,凭着自己良好的水性,将那个在水中上下起伏的跳水者拖到了岸上。被救到岸上的人清醒过来,对把他救上岸来的人说道:“我原来对这个世界上的人已经失去了信心。但是在我即将被死神拉走的时候,是您救了我,让我明白这个世界还是有很多很多好人的,只是我以前没有用心去观察罢了。我会继续生活下去的,是您给了我继续生活的信心!”说完这些,他向救他上岸的人深深鞠了一躬,转身离去。救人者原来并不是出于救人而救人,现在他突然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我之所以意识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只是因为我凡事老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从来没有顾及过别人的感受,可是我忽略的最重要的一点是,自己的价值是要靠别人来承认的呀!他决定不再去自杀了,而是勇敢地活下去,不仅要为自己活着,而且今后还要为他人活着。后来有人把这段故事刻成碑文,立在那座“死亡之桥”上,供来来往往的行人驻足观看。从那以后,就再也没有第一千个人选择从那座桥上跳下去了。因为人们意识到,只有认识世界的价值、他人的价值以及自己的价值,才能更加勇敢地面对生活,面对挫折和团难。

读后感言

当一个人真正地认识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他才能勇敢地面对生活,面对人生道路上所发生的一切。

种树

◎万斌生

唐代,有个善于种树的农夫,名叫郭罗锅。郭罗锅的祖父、父亲都喜欢种树。郭罗锅本来腰不弯、背不驼,因为他从小跟着爷爷、爸爸栽树,弯腰多了,背就有点驼。虽然驼得不太厉害,可人们还是叫他“郭罗锅”。郭罗锅栽了很多树,栽的树都长得很好,树叶青翠茂盛,树于又粗又直。他的房前屋后都栽满了树,田头地角也栽满了树,河边沙滩上还有一大片林子,也是他栽活育成的。郭罗锅栽树出了名,许多人纷纷向他请教,有学得好的,也有学得不好的。他有个邻居,向他学栽树,反复问他,栽树有什么秘诀?

郭罗锅对他说:“栽树不难,一要方法恰当,二要顺其自然。栽的时候,坑挖深一点,让树苗的根伸直;填土以后踩实,浇点水;以后就让它自己长,不要老去动它,也不要经常浇水;发现有虫害,再想法治一治。就这样,哪里有什么秘诀!”邻居按照郭罗锅的指点栽下树苗,可总是长得不好,有的又黄又矮,还有的死掉了。挖开死树一看,根都烂掉了。原来,邻居非常性急,总希望自己栽下的树长得越快越好。树苗栽下后,他今天去看看,摸摸树枝,明天去看看,摸摸树叶;他生怕树苗于渴,经常浇水。郭罗锅对他说:“树栽下以后,别老去碰它,水也别浇得太多,浇得太多树根会烂掉的。除非特别于旱,一般来说,有天上的雨水也就差不多了。”邻居按照郭罗锅的话去做,果然成活的树多了起来,树也比原来的长得好些,不过比郭罗锅栽的树还是差得远。

郭罗锅栽树的名声越来越大,传到了县城里。县官姓金,长得头细、腿短、肚子大,平日迷信风水命运。一位看相先生对他说:“大人姓金,又是酉时出生的,而且天生雄鸡之相。按五行学说,金生水,金又克木,而酉时属鸡,雄鸡喜欢站在高坡上,威风凛凛地报晓,呼唤日出。大人必须改建县衙,多用木料,建得高一些,后园挖一个放生池,以应金生水,一定会高升发达、财源广进。”金县令听了看相先生的话,坚信不疑,立即大兴土木。为把县衙建好,他派人在全县搜罗最好的木材,结果看中了郭罗锅沙滩上的那片树林。金县令带人找到郭罗锅,丢下几贯铜钱,不由分说,便将沙滩上的树砍得光光的。郭罗锅呼天抢地,心痛不已。许多人都为郭罗锅鸣不平。可也有人暗暗发笑,说风凉话:“栽树栽得好有什么用,白白给官老爷栽,还不如我栽得不好,树还是我自己的。”那位栽树栽得不好的邻居,也是讲风凉话的一个。可是没过多久,那位金县令因为贪赃枉法,被人参倒,丢了乌纱,成了囚犯,发配到远方去服苦役了。朝廷又派来了一位新县官。这位新县官姓侯,长得四肢长、躯于短、瘦不拉叽,也相信风水命运。

看相先生对他说:“大人姓侯,侯者,猴也,难怪大人天生猴相。猴生于林,性喜爬树、攀高。大人必须广栽树木,封山育林,才能步步高升,封侯拜相。”侯县令听了看相先生的话,高兴坏了,立即下令全县封山育林、广栽树木。他闻听郭罗锅善于栽树,急忙派人把郭罗锅请到县衙,封了个“栽树师爷”的头衔,专管全县栽树,每月给予俸禄,郭罗锅本来就喜欢栽树,现在专做自己喜欢的事,每月还有银子,何乐而不为?他欢天喜地地于了起来。这一来,许多人都为郭罗锅庆幸,说:“郭罗锅栽树栽得好,还是有好报,看人家现在当了栽树师爷,管全县的栽树,又风光,又实惠。我们还是学学郭罗锅,把树栽得好好的。”那位栽树栽得不好的邻居,也连声称是。郭罗锅当了几年栽树师爷,全县的森林越长越好,树越栽越多。郭罗锅的名声传到京城,皇帝决定将他召到京城来管理御花园的花草树木。侯县令把这个消息告诉郭罗锅,郭罗锅说:“我一大把年纪了,不能离开本乡本土;再说我又是个驼背,到京城去,还不把别人笑死!”他坚决不肯去。侯县令没有办法,只好上奏皇帝,说郭罗锅年老多病,无法到京城供职。皇帝也不勉强,这事便不了了之。有人又笑话郭罗锅有官不会当,有福不会享,那位邻居还说:“他天生就是个受穷的命。”

郭罗锅听了,也不生气,笑一笑就算了。不久,就爆发了“安史之乱”。叛军攻破潼关,占领了京城长安,皇帝和禁卫大官都逃到四川去了。叛军首领安禄山在长安称帝,让他的儿子率领“军”驻扎在御花园里。这些“禁卫军”异常残暴,将御花园养花栽树的男人杀得光光,将官娥彩女抓去当老婆和女仆,满园的树木花草更是被糟蹋得不成样子……消息传到郭罗锅的家乡,人们都称赞郭罗锅有先见之明,郭罗锅说:“什么先见之明!人生在世,也和我种树一样,是福,是祸,谁知道呢!”

读后感言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观,而一个人的人生观同时也就决定了他的人生道路。生活中,有些人总是见风就倒,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主见,因而也只有那些心中有所坚持的人,才能避祸脱险,逢凶化吉。

织雪

◎王东生

那年朝廷大兴文字狱,济南府因为完不成朝廷规定的数额,就把一个叫柳玉林的书生也凑数抓了进去。柳玉林平时喜欢吟个诗赋个词,可与反朝廷的罪名根本不搭界,所以在牢狱里天天仰头长叹,时间一长,便有了想死的念头。有天夜里三更时,窗外黑得伸手不见五指,柳玉林将身上的腰带解下来拴到梁上,自己往凳子上一站,把头伸进套结就要上吊。忽然,他听见一个姑娘的声音在喊他:“先生使不得,先生快快下来。”柳玉林猛一惊,回头看去,只见一个亭亭玉立的姑娘正站在牢门外朝他摇手,不由松了腰带,从凳子上跳了下来。那姑娘柳腰般的身子一扭,从铁栅牢门里挤进来,轻轻叹了口气,对柳玉林说:“世上冤屈的人何止先生一个,轻生总不是回事儿吧?我倒有一个法子,可以帮先生消解忧愁。”柳玉林一听,急着问:“什么法子?姑娘请讲。”“先生无事就跟着我学学编织鸟笼吧!”姑娘说罢,不知从什么地方转手抽出一些竹子来,都只有尺把来长,她手把手地开始教柳玉林编织鸟笼,编好了就拆掉,拆完了再重新编织,就这样往复不断。天快亮时,姑娘说要走了,柳玉林这才想起来,作揖道:“敢问姑娘,你我素不相识,为何这大黑夜来陪伴我这狱中之人?”姑娘又叹了一口气,说:“我说过了,这世上的冤屈之人何止先生一个?”

这才说起了自己的身世。原来姑娘生于书香之门,也是因为文字狱,三年前父亲在狱中被逼死,随后母亲也含恨而亡,只留下她一人被抛在世上。她是不忍看天下的读书人都遭此厄运!姑娘的一番肺腑陈述,让柳玉林着实感动。他心底一热,又道:“那敢问姑娘怎么称呼呀?”姑娘说:“你就叫我织雪吧,只要你愿意,以后夜里我还会再来的。”说完,一眨眼就挤出铁栅门,不见了踪影。从这一天起,柳玉林的日子就过得和以前不一样了,他每天索性白天睡觉,晚上就等着织雪来教他编织鸟笼,他把织雪给他留下的那一堆竹子摆在地上,一根一根地抽出来编,好不容易把个鸟笼编得像样一点了,就又拆开了重来。

那织雪呢,也果真隔三差五地就来指点他。不久以后,柳玉林就把编织鸟笼的技术练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也正因为有了事做,他心中的郁闷排遣了不少。这晚,织雪又来了,可她没有进牢房,只是站在牢门外招呼柳玉林:“你出来吧,我有话跟你说哩。”柳玉林觉得奇怪:“我怎么出得来啊?”织雪说:“牢门本来就是人做的,为什么就不能拆了它?难道你白白学得这一手编织的手艺了?”柳玉林一听,心中猛一亮,一双手十个手指突然就不由自主地动了起来,就像平时拆鸟笼一样,那拇指般粗细的铁栅牢门这会儿在他手里居然就被一根一根地拆卸下来,转眼间柳玉林就从牢门里走出来了。直到这时,柳玉林才明白织雪教他编织鸟笼的用意,原来她竟是把这一手绝技传授给了他。“织雪姑娘,谢谢你传我这么有用的功夫。”柳玉林情不自禁地一把握住织雪的手,可他发现织雪的手却是冰冰凉的,“你的手怎么……”织雪就像没有听见似的,微笑着对他说:“你学成了就好,以后的事就看你自己了。”说完,她身子一扭,就在黑暗中消失了,竟是拽也拽不住。柳玉林不甘心,追出去转了一圈,仍然没有找到织雪,却被牢头发现了,捉住之后重又投入了牢里。

第二天夜里,牢头特地叫人把他的牢门修复加固了,还在牢门上加了一把大锁,这才放心地走开。谁料牢头前脚走,柳玉林拆开牢门后脚就跟了出来,而且一连数日天天如此。牢头吓坏了,几百年的大牢怎的竟拴不住一个书生?牢头不敢怠慢,他吃不准这柳玉林到底是何许人也,不敢轻易动他,便立刻把这奇异之事上报府台。府台大人开始还不相信,后来悄悄过来一看,不觉也害怕了,他心想:朝廷的大狱这般容易破了,还何谈江山根基的稳固!府台大人越想越害怕,准备将此事上报朝廷。这时,他身边的一个亲信随从轻声劝他说:“大人,你如若将此事上报,我看朝廷十之八九会怪罪咱们济南府无能,不会办事,大人今后还怎么在朝廷露脸?这柳玉林如此神通,使的必是妖术,凡妖术就必有降妖的办法,我们何不去请个降妖的巫师先来试试?”府台一听,这话有道理呀,便连连点头,让他速去操办。这随从领命而去,第二天就从千佛山上请来一个道士。那道士悄悄潜入牢里,看过柳玉林如此这般的拆术,心里有了底,他对府台大人说:“这姓柳的是用意念拆的牢门,他既然能拆,我就照样能用意念破了他。到时你就看我的吧!” 第二天天黑尽了的时候,柳玉林开始“窸窸窣窣”地拆起牢门来,那道士此时就坐在与柳玉林一墙之隔的屋子里,盘腿闭目,潜心施法。

不一会儿,眼见得柳玉林把个牢门拆得“嘎巴嘎巴”响,可就是不见拆下来。柳玉林正奇怪今天是怎么回事,就看见久未见面的织雪姑娘突然又出现在眼前。织雪对柳玉林说:“有个道士正在与你对着于哩,来,我们两个一起,给他点厉害瞧瞧。”说完,她也盘腿闭目在柳玉林旁边坐了下来。这时,隔壁的道士以为已经把柳玉林斗败了,正得意着呢,忽觉双手发紧,气冲胸来,才知是自己的一时误断,可此时他内心的意念已经泻散,再要重新聚气又来不及,一口鲜血喷吐出来之后,就倒在了地上。待牢头和众狱监把他扶起,再到隔壁一看,哪里还有柳玉林的影子!其实柳玉林跟着织雪这时刚与牢头和众狱监擦身而过,看着他们惊慌失措的样子,柳玉林简直要笑出声来。他方才知道,原来织雪还有隐身这一招,他们能看到牢头和狱监,而牢头和狱监却看不到他们。织雪把柳玉林带出牢狱,这时候东方已经微微发白了。织雪对柳玉林说:“以后的事就看你自己了。”而后立刻化作雾般地悄然消失了。

看来织雪是不会再轻易出现了,可柳玉林从此心里却有了不断的想念,每天天一黑下来,他就盼望织雪来到身边,就连睡梦中也喊着织雪的名字。有一天实在想疯了,竟突发奇想,自己又走回那牢狱里去,可是织雪再也没有出现。

读后感言

受冤之人,就是鬼神也会帮助他。古语有云,邪不能胜正。只要心中正气长存,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能战胜人世间横行的小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