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震撼中学生的101个故事
24324600000033

第33章 人生哲理(3)

噩梦

◎徐兆年

汉斯是个穷学生,独自住在公寓楼的一套房子里,每天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汉斯不和其他邻居来往,并不是因为羞怯,而是不想以一个穷学生的身份和周围的人相处。他想好了,等自己拿到了博土学位,就在房门上钉一个牌子,牌子上写上“汉斯海涅博士”。到时候,他会热情地和楼里的每一个人打招呼,而他的邻居们会惊奇地发现,原来这个面色苍白的年轻人,是一位令人尊敬的大学讲师。当期待已久的时刻真正到来的时候,汉斯激动得有点不知所措。

博士学位颁发仪式之后,他就直奔牌匾制作商店,让他们当场制作一个带有他名字和头衔的漂亮小铁牌。在商店等待的时刻,是汉斯经历过的最美妙的等候。从商店出来,汉斯把铁牌子紧紧地抓在手里,兴冲冲地回到公寓。几分钟以后,汉斯已经把那个小小的牌子挂在了自己的门上。汉斯后退了几步,端详着自己的名字,想起了在此之前的坎坷生活:可恨的中学时代,从父母家逃离,异地单调的大学生活,这一切都充满了紧张和焦虑。他觉得自己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轻松和开心,讲师职位已成囊中之物,未来的工作和生活将不会再让他烦恼。汉斯决定要去买点巧克力之类的小礼物,因为从今天起,他要和邻居们有更深入的交往,说不定晚上就会有邻居带着孩子来访,自己应该像个成年人一样,送礼物给孩子们。

当他带着礼物往回走的时候,在楼下自己的信箱里发现了一个蓝色的信封。他觉得这信封的颜色很特别,也很适合今天这个特别的日子。他把信从信箱里取出来,高兴地三步并作两步跳上楼梯。他猜想那一定是封贺信,也许是父母从大学打听到了这个消息,想给他一个惊喜。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他愿意主动向他们道歉,请他们原谅自己这么多年的年幼无知。汉斯走进家门之前,又看了看门上的牌子,他相信应该有很多邻居已经看到了,新生活就要开始了。他坐在桌旁小心翼翼地把信拆开,读了起来。渐渐地,他的脸色变了,他找了根烟点上,尽量让自己拿信的手不要抖,努力平静下来,把信从头到尾又仔细读了一遍。

尊敬的汉斯先生:很遗憾地通知您,根据我手上掌握的证据,证明您曾经在10年前的中学考试中作弊。尽管我退休多年,但对此事却不能坐视不管。我也不想毁掉您的生活,故而请您于10月间日18时到我家重新补考,如果您未能如约,届时我将向学校当局举报。顺致友好问候。雷欧普德布赖。

“根本不可能,”汉斯一边自言自语,一边回想起那次可怕的中学考试。当时他的数学和生物没有通过,中学考试翻船意味着失去继续读大学的权利,汉斯不愿因为失误而毁掉自己的大好前程。

在发证书前的一个晚上,他偷偷地摸到了校长办公室,在校长的办公桌上,放着制作好的证书,上面只缺少校长的印章和签名。汉斯在校长办公室里找到了空白的官方文件,为自己写了一份毕业证书,然后把它放在其他文件中,毁掉了那份写有不合格的文件正本。汉斯一直以为这件事没有第二个人知道,可现在布赖先生却知道他作了弊,这太可怕了,他来之不易的美好前程有可能就这么毁于一旦。要是那样的话,他的日子也就到头了。所以,没有什么要多考虑的,不管布赖先生究竟知道多少,他都必须要去会一会。信上的地址写得很清楚,他算了一下,到那里大概需要20分钟的时间,汉斯决定立即动身。当汉斯站在布赖先生家门前的时候,感觉自己就像在走向断头台。汉斯按了门铃,透过门上的玻璃看到门厅里亮着灯,布赖先生似乎在等他。

当房门打开的时候,汉斯有些慌张,布赖先生这些年几乎没什么变化,还是衣着得体,声音铿锵,令人敬畏。“请进,年轻人,”他声如洪钟,“与以前上课一样,你总是迟到5分钟。”汉斯没说话,跟随自己以前的老师走进客厅,坐在了沙发上。“年轻人,你以前做过一件了不起的事情,难道就不怕会被发现吗?不过,我给每个犯了错的人改正的机会,我在地下室里为您布置了考场,有您的考卷和一些白纸,您有足够的时间答题。”布赖先生脸上的神态,是汉斯上学时就非常讨厌的,他曾无数次地用这种神态嘲讽汉斯,让他在黑板前站着,特别是在考试的时候,他总是带着嘲笑看着他。多年来,汉斯坚定地认为这段经历已经永远成为过去,可现在,这情景又要在地下室重演了。“现在开始吧,剩的时间不多了,我的朋友。”

布赖先生还是那种似笑非笑的表情。汉斯觉得布赖先生的每一句话都让他想到痛苦的过去,更严重地威胁着他的未来。他们一起往地下室走去,汉斯突然感觉不到自己意识的存在,像一个听话的小孩一样跟在后面。也许正因为他处于一种无意识的状态,当他的胳膊碰到了壁炉边上的捅火钩时,几乎想都没想,就把它拿在手中。汉斯紧握铁棒,闪电般地击在布赖先生的头上,老人一下子瘫倒在地,一动不动了。最意想不到的事情偏偏就这么发生了,而且再也无法改变。不过汉斯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冒失而后悔,他清醒过来以后,倒觉得这是个不错的解决办法。接下来他还是要去一下地下室,他必须让那些为自己准备的试卷和纸彻底消失,说不定布赖先生已经在上面写上了补考人的名字。汉斯在黑暗中往地下室走去,他打开地下室的门,里面突然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几乎是在同时,地下室的灯亮了,里面有很多人,都端着香槟,还有人往他身上喷彩色的碎纸屑。他们吻他、拥抱他,他们都是他中学时候的同学。“你感到惊奇吗?”汉斯以前的班长问道,“我们祝贺你获得了博土学位,你的成功就是我们今天聚会的理由。不过,你没事吧,你的脸色好像不太好。”

“我,我……”“你认为我们准备的中学考试补考这个玩笑怎么样,是不是有点上当的感觉?布赖先生也觉得这样做不合适,咦,布赖先生呢,他人在哪里啊?”汉斯的脑袋嗡嗡作响,眼前一阵眩晕。

读后感言

俗话说,生平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倘若我们能认真坦诚地对待生活中的每件事,便不会在关键时刻感到心虚了。故事中的一个玩笑,却让主人公铸成了大错,真可谓乐极生悲。

菲律宾两面碑

◎潘国本

人的生死荣耀,有时只隔着这样一块石头。一个西班牙海员、一个菲律宾大学生、一位哲学家和一位批判主义学者,4个人同时前往麦哲伦遇难的马克旦恩岛游览。他们都见到了一块用英文书写的黑底白字的两面碑。碑的一面记述:时于1521年4月27日,拉普拉普率领众人于此击溃西班牙侵略者,杀死魁首斐迪南麦哲伦。

菲律宾人在拉普拉普的指挥下抵御了一次欧洲人的入侵。碑的附近还塑有拉普拉普的威严的铜像,和砍杀麦哲伦的英武画面。碑的另一面记述:时于1521年4月27日,斐迪南麦哲伦与马克旦恩岛酋长拉普拉普率领的众人交锋,身受重伤,殒命于此。其后,船队改由埃尔卡诺率领,于第二年9月6日泊归圣罗卡尔港,首次完成了环球航行。西班牙海员看了这块碑首先产生不平地说,一个愚顽的酋长在狭隘的地方主义冲动下,杀死了让人类认识转折、文明飞跃的航海家,这本身已是历史的一大悲哀,怎么反在这里塑造起酋长的铜像,还有那个残忍的画面?

菲律宾大学生听了很不以为然,他说:不,那年麦哲伦在塞普岛已受到这里人的热情款待,还为他的船队补充上了足够的粮食,只是这个不大的马克旦恩岛的岛民不愿接受麦氏的传教和洗礼,难道麦哲伦就应该凭借他手中的枪炮实力杀戮无辜岛民?文明何有、公理何在?这完全是侵略者应有的下场。哲学家笑了笑:我看这块两面碑就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典范。它既维持了民族尊严又记述了历史真实,既缅怀了艰难的人类文明进程又赞叹了民族主权应有的庄严。

聪明的历史在这里凝成了琥珀!批判主义学者十分反感这种用哲学遮盖下的调和。他说,没有是非没有善恶的任何说法都是很滑稽的。“没有善恶,就等于没有灵魂。”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居然刻在一块碑上,这究竟是拉普拉普的悲哀还是麦哲伦的不幸?究竟是我们判别能力的低下还是有人故意制造谜团?他们谁都理由十足,谁也没有办法说服谁;他们辩得额头出汗,唾沫直冒,辩了很长时间,但谁也没有想到,碑下的英灵,无论是拉普拉普还是麦哲伦都一直在笑。世上许多沸沸扬扬就是这样发生的;人间许多“雄辩”就是这样诞生—我们都极易被自己固有的观念所左右,而一旦陷入了这口幽井,要找到一个攻其一点的驳论,真是多如牛毛。

读后感言

如果每个人都能读懂“两面碑”的真正含义,那么我们的人生就不会迷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