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皮亚杰亲子游戏育儿法
2433800000012

第12章 1~2岁宝宝的亲子游戏 (1)

0~2岁的儿童主要是靠感觉和动作来认识周围世界的。他们这时还不能对主体与客体作出分化,因而“显示出一种根本的自身中心化”。用皮亚杰的话来说,儿童在这个时期还没有达到运演的水平,他们所具有的只是一种图形的知识,即仅仅是对刺激的认识。婴儿看到一个刺激,如一个奶瓶,就开始作出吮吸的反应。图形的知识依赖于对刺激形状的再认,而不是通过推理产生的。

——皮亚杰

1~2岁宝宝的语言发展

宝宝在1岁的时候已经能够很好地掌握十几个到二十几个词了,慢慢地发展下去,他们就能够掌握50个甚至更多新的词汇了。而且,这个时期的宝宝对语言的学习有一种特殊的热情,他们喜欢听别人说话,即使相同的话听好几遍也不觉得烦。如果家长和他们说话,他们也会跟着咿咿呀呀说个不停。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他们会不停地喊着:“妈妈,我要吃!”尽管他们还不能分辨出哪个能吃,哪个不能吃,也不能完整地表达出自己到底想要吃什么。这个时候,妈妈就可以拿出一些能吃的东西给宝宝看,看看宝宝想的是什么。

1岁半的宝宝开始认真地学习语言,翻动书本,他们能叫出一些简单物品的名称,能说出四五个字连在一块的句子,如“在桌子上”,会说“您好”“谢谢”“再见”等词,还会用“你”“我”“他”,能看图说动作等。他们时刻充满着对这个或者那个物体的好奇心,比如宝宝会指着电视中看到的物体问:“这是什么?”然后充满好奇心地、天真地看着周围的人,耐心地等待着回答。这个时候的宝宝最喜欢学习语言,你只要耐心地对着宝宝说个几遍,这些话便会在宝宝的小脑袋瓜里形成印象,他们便会很容易地记住这些话。

将近两岁的宝宝注意力和记忆力都比以前加强了,他们大约能掌握300个词汇,能迅速说出自己熟悉的物品名称,会说自己的名字和一些简单的句子,可谓产生了质的飞跃。正如皮业杰所说,人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是形成下一个阶段的必要条件,前一阶段的结构是构成后一阶段的结构的基础,但前后两个阶段相比,有着质的差异。这个阶段的宝宝喜欢一页一页地翻书看,自主意识增强,能用声音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高兴的时候会笑得很开心,生气的时候会发脾气,会对着家长吼叫。

对于1~2岁的宝宝来说,家人平时要尽量用完整的话和宝宝进行交流,不管宝宝是否能听懂,多重复几遍,宝宝就会慢慢有个印象,而且在说的时候,最好让宝宝看到自己说话的嘴形,以帮助宝宝提高他的语言技能。

平时家长要多关注宝宝,和宝宝多进行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宝宝缠着你要什么东西,但又不能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愿时,这个时候家长就可以告诉他,这是什么,送给他之类的话。在交流中,家长一定要看着宝宝,不要以为宝宝听不懂就心不在焉。不管你当时在忙什么,只要宝宝想跟你说话,你就应该将手头上的事情搁置下,把脸转向他,并且很认真地听他说。

另外,家长也可以让宝宝在这个时期多模仿一些小动物的声音,让宝宝感受到不一样声音的不同效果。比如,家长可以先模仿某种动物的叫声,然后让宝宝跟着叫,如果宝宝学得像,家长应及时表扬宝宝,给宝宝一个温暖的拥抱,这时宝宝就会觉得自己很神奇,自信心也会随之加强。熟练之后,家长不妨指着图片,让宝宝指出哪一张是狗,哪一张是小鸭子,这可以帮助宝宝来发音。

宝宝在学习说话的阶段,家长要尽可能地帮助宝宝,让宝宝能够更快地理解语言,提高语言技能。平时不妨多关注宝宝,多和宝宝沟通,多夸奖宝宝,让宝宝在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下渐渐地成长起来。

1.请你跟我做

成长目标:

培养宝宝的语言节奏感,提高宝宝的语言理解能力。

简单准备:

宝宝心情愉悦的时候。

现在开始:

①家长边做动作边念儿歌,让宝宝跟着做。“小手指一指,眼睛在哪里?眼睛在这里(用手指眼睛)。”“小手摸一摸,鼻子在哪里?鼻子在这里(用手摸鼻子)。”“小手捏一捏,耳朵在哪里?耳朵在这里(用手捏耳朵)。”“小手拍一拍,嘴巴在哪里?嘴巴在这里(用手拍拍嘴巴)。”

②宝宝熟悉后,让宝宝单独做,可以引导他做各种各样的动作,并边做动作边说“扭扭脖子”“伸伸手”“弯弯腰”“跺跺脚”。

还要知道:

家长可以用语言或播放宝宝喜欢的音乐来渲染游戏气氛,调动宝宝参与游戏的积极性,激发宝宝想说、愿说的热情。

2.看电视,学词语

成长目标:

增强宝宝的词汇和语言技能。

简单准备:

晚上和宝宝一起看电视。

现在开始:

①宝宝很喜欢看电视,尤其爱看有小朋友出现的广告。这时,家长可以引导宝宝跟着说出最后的一个字或两三个字,再慢慢引导他说出整个句子。

②家长也可以和电视上一起念,让宝宝也跟着念,鼓励宝宝学词汇,并适时地夸奖宝宝,还可以不时地问宝宝电视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还要知道:

每次看电视的时间应控制在20分钟内。因为宝宝在3岁前的视神经发展还不成熟,电视强烈的光线刺激以及快速的画面频率很容易让宝宝受到伤害。

3.“你”“我”“他”

成长目标:

丰富宝宝的词汇量,提高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会用“你”“我”“他”。

简单准备:

宝宝的小玩具,爸爸的鞋子,妈妈的裙子,字卡“你”“我”“他”。

现在开始:

①拿出字卡“你”“我”“他”,教宝宝认读。

②拿出小玩具,引导宝宝说“我的玩具”;拿出妈妈的裙子,引导宝宝说“你的裙子”;指着爸爸的鞋子,告诉宝宝这是“爸爸的”,也是“他的”鞋子。

还要知道: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经常指着物品教宝宝“你”“我”“他”。

4.扑通跳下水

成长目标:

教宝宝学说拟声词“扑通”,提高宝宝的注意力、语言理解能力以及表达能力。

简单准备:

小青蛙、小鸭子玩具,装了水的小桶,故事图片。

现在开始:

①家长出示装了水的小桶,当做小河,拿出小青蛙玩具,引出故事主题:“嘎嘎嘎,今天天气真好,有个小动物来到了小河边,它想在小河里游个泳,嘎嘎嘎,你知道它是谁吗?”出示小鸭玩具,引导宝宝说出小鸭子。家长继续说:“一只小鸭子,嘎嘎嘎,嘎嘎嘎,‘扑通’一声跳下水。”说到“扑通”时,将小鸭玩具扔进水里。

②家长拿出小青蛙玩具,说:“小青蛙呢?它怎么叫,它跳下去又会发出什么声音呢?”家长将小青蛙玩具扔进水里,引导宝宝说:“一只小青蛙,呱呱呱,呱呱呱,‘扑通’一声跳下水。”

还要知道:

家长还可以用其他的小动物玩具来玩这个游戏,比如:“小乌龟,爬呀爬,爬呀爬,‘扑通’一声跳下水。”

5.巧学认字

成长目标:

提高宝宝的认知能力,丰富宝宝的词汇,激发宝宝对汉字的兴趣。

简单准备:

字卡若干。

现在开始:

①家长把一些宝宝能经常看到的字,如订阅的报纸的名字“北京晚报”,把这几个大字剪下来,让宝宝重新组合,看宝宝能否组合正确。如果正确,就把字奖励给宝宝。

②平时可以给宝宝一本配图的字卡,让宝宝经常翻阅。一段时间后,把字卡和图分开,让宝宝看图找字,看宝宝能否配对。找对的字奖励给宝宝,宝宝拿到的字越多会越高兴,从而形成对认字的兴趣。

还要知道:

宝宝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后,会有意识地记忆一些汉字,自然而然地认识一些字。通过游戏引导宝宝对汉字的兴趣,可以为宝宝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并留下愉快的记忆。

6.嘴 巴

成长目标:

让宝宝通过观察,分辨出小鸭、小鸡和娃娃嘴巴有什么不同。丰富宝宝的词汇,提高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

简单准备:

小鸭、小鸡和娃娃的图片,字卡“嘴巴”。

现在开始:

①家长拿出小鸭、小鸡和娃娃的图片和字卡,引导宝宝观察它们的嘴巴,然后告诉宝宝:“小鸭的嘴巴是扁扁的,小鸡的嘴巴是尖尖的,娃娃的嘴巴是圆圆的。”并教宝宝儿歌:“小鸭嘴巴扁扁,小鸡嘴巴尖尖,娃娃嘴巴圆圆。”

②宝宝熟悉图片后,问宝宝“谁的嘴巴是扁扁的?”“谁的嘴巴是尖尖的?”“谁的嘴巴是圆圆的?”并让宝宝指出来。

③家长引导宝宝模仿小鸭、小鸡、娃娃的动作,并用手指做出扁扁的、尖尖的、圆圆的形状,让宝宝进行模仿。

还要知道:

宝宝熟悉儿歌后,家长可以念儿歌的前部分,让宝宝说出儿歌每句末尾的重叠词。

7.动物开会

成长目标:

提高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加宝宝的词汇量,让宝宝初步理解符号和物体之间的联系。

简单准备:

家长和宝宝面对面坐好。

现在开始:

①家长对宝宝说:“动物要开会啦,咱们一起来列列名单,看看都有谁会参加。”然后家长用手示意数字,让宝宝任意接动物的名字,尽量不重复,比如出示三个手指,宝宝说,三只小羊。

②家长双手握空拳,两拳交错,上下边绕圈边念“轱辘轱辘一(出示一个手指)。”宝宝可说“一只小猫!”

③家长再绕圈并念:“轱辘轱辘二(出示两个手指)。”宝宝可说:“两只小鸭。”以此类推。

还要知道:

当宝宝做手势时,妈妈可故意把数字说错,让宝宝纠正,以增加宝宝玩游戏的兴趣。

8.看图说动作

成长目标:

让宝宝正确运用动词并说出一句完整的话。

简单准备:

画有小朋友洗脸、刷牙的图片,字卡“刷牙”“洗脸”。

现在开始:

①家长做洗脸、刷牙的动作,让宝宝猜猜自己在做什么,并引导宝宝说出完整的话,比如“妈妈在洗脸”。

②给宝宝看图片,让宝宝仔细观察,并说出图片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引导宝宝说:“小朋友在洗脸、刷牙。”

③教宝宝读“洗脸”“刷牙”。

还要知道:

生活中,家长要多和宝宝一起模仿洗脸、刷牙等动作,这样可以为培养宝宝的生活自理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9.大鞋子

成长目标:

提高宝宝的语言技能,培养宝宝说儿歌的兴趣。

简单准备:

一双鞋子。

现在开始:

①家长指着自己的鞋子说儿歌给宝宝听。

②鼓励宝宝跟自己一起说儿歌。

还要知道:

家长带着宝宝说两三遍后,可将每句的倒数第一个字故意不说,让宝宝对上来。在宝宝说儿歌时,如发现他有的音发不准,要及时给予指导。

附儿歌:

儿歌内容:“大鞋子,像只船。爸爸穿,我也穿。一二一,向前走。走呀走,翻了船。”

10.蝴蝶飞呀飞

成长目标:

让宝宝认识自然,丰富宝宝的词汇,锻炼宝宝独立行走的能力、注意力,以及动作的协调能力。

简单准备:

蝴蝶图片,字卡“飞”,带宝宝到户外去观看蝴蝶。

现在开始:

①家长先给宝宝看蝴蝶图片,告诉宝宝这是蝴蝶,并带着宝宝到户外去寻找蝴蝶,说说蝴蝶飞舞的样子有多漂亮,然后和宝宝一起观看蝴蝶翩翩起舞的样子。

②在草地上扮成蝴蝶跳舞,和宝宝一起念下面的儿歌:“蝴蝶,蝴蝶,你从哪里来?蝴蝶,蝴蝶,你要飞到哪里去?”

③告诉宝宝你们将扮成蝴蝶飞向一棵树。“飞”的时候,引导宝宝振动双臂,并说“飞呀,飞呀,飞呀!”,然后飞到一棵树下停下来。

还要知道:

一岁半至两岁的宝宝虽然学会了独立行走,但走路的稳定性还比较差,身体动作的协调性和躯体的平衡能力也不是很好,所以,家长要控制自己行走的速度,以便宝宝能追上自己。而且要保证前面没有障碍物,以免宝宝摔跤。

11.跑到树那边

成长目标:

发展宝宝的语言理解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分析判断能力。

简单准备:

红、绿、黄三种颜色的气球各一个,字卡“那边”,带宝宝到户外去。

现在开始:

①家长分别在三棵树上系上气球,拉住宝宝的手,告诉宝宝:“跑到有红气球的那棵树那边。”说到“那边”时,加重音。再向其他地方跑,每次跑前都说要跑到哪里。

②家长坐在一边,宝宝听指令完成动作,看宝宝能否找对树。

还要知道:

宝宝很乐意跑来跑去,当你在宝宝到达目的地时给予夸奖,他会更开心。如果宝宝还不会跑,就让宝宝走过去,走对了,奖励宝宝一个小礼物。

12.学叫声

成长目标:

锻炼宝宝的听觉与模仿能力,促进宝宝的语言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