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皮亚杰亲子游戏育儿法
2433800000023

第23章 2~3岁宝宝的亲子游戏 (4)

“小孩子生来就是好动的,以游戏为生命。”爱游戏是宝宝的天性。对宝宝来说,最高兴的事莫过于游戏了。2~3岁的宝宝特别喜欢边说边玩,家长可以抓住这一有利时机,让宝宝在游戏中、在自己动手操作中进行能力培养,让宝宝在拧拧抠抠、撕粘挤压等操作中发展手眼协调能力,锻炼小肌肉。

1.葡萄草莓酱

成长目标:

增强宝宝的自信心,提高宝宝的动手能力。

简单准备:

葡萄和草莓若干或其他浆果,软布,大碗。

现在开始:

①家长先教宝宝将葡萄和草莓洗干净,再用一块软布将它们擦干。

②将这两种水果混在一块,让宝宝分成两堆,葡萄在一堆,草莓在一堆,再告诉宝宝这两种水果分别叫什么,让宝宝分别品尝一下草莓和葡萄的味道。

③家长将葡萄和草莓一起放到一个大碗里,给宝宝戴上一次性手套,告诉宝宝他可以用葡萄和草莓随意进行创作,无论是捏、抓,还是敲、搅……让宝宝尽情地玩个够吧。

还要知道:

两岁多的宝宝已经能够亲自动手做些事情了,当事情做成功后,他会觉得非常有成就感。浆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各种各样的色彩,可以舒缓压力,缓解疲乏。葡萄、草莓之类的浆果,汁水丰富,并且软软的,很适合宝宝抓握。所以,让宝宝用它们进行再创造再合适不过了。最后,在宝宝的葡萄草莓酱完成后,家长别忘了表扬宝宝哦。

2.纸杯游戏

成长目标:

锻炼宝宝集中注意的能力、手眼协调能力以及宝宝身体的平衡能力。

简单准备:

一次性纸杯若干。

现在开始:

①引导宝宝将一次性纸杯口朝下,叠高,搭成不同形状的宝塔。

②引导宝宝将一次性纸杯的两个大口对在一起,两个一组往上叠,看最后谁叠得高。

③家长和宝宝分别拿一个纸杯顶在头上,让宝宝模仿家长,顶着纸杯前进、后退或原地踏步、转圈,谁的纸杯先掉下来,谁就输了。

还要知道:

游戏可以反复进行,家长和宝宝还可以边玩边唱儿歌:“小纸杯,真乖乖,头上立,永不掉。”刚开始玩这个游戏的时候,家长可以先让宝宝用手扶住纸杯前进,再慢慢放手,要不纸杯掉得过于频繁,宝宝会对这个游戏失去兴趣的。

3.摸一摸

成长目标:

增加宝宝触觉的敏感度,提高宝宝的身体智能。

简单准备:

一个稍大点的布袋,宝宝熟悉的物品若干。

现在开始:

①将家中宝宝熟悉的物品逐一放在一个布袋里,如小玩具、水果(葡萄、橘子、芒果等)糖果、画笔等。先打开布袋让宝宝看一会儿。

②让宝宝闭上眼睛,摸摸袋子里的东西,猜猜摸到的是什么。游戏中,家长可以唱儿歌:“小布袋,小布袋,鼓鼓囊囊真奇怪;摸一摸,猜一猜,里面装了啥宝贝。”

还要知道:

宝宝如果回答正确,家长可以把该物品奖励给宝宝。这样的触觉刺激游戏可以经常给宝宝练习。不同物品的刺激,不仅可以增加宝宝的触觉敏感度,提高宝宝的身体智能,还有利于提高宝宝的人际智能。

4.自己穿衣、脱衣

成长目标:

锻炼宝宝手的精细动作能力,以及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增加宝宝手腕的力量。

简单准备:

早晨起床与晚上睡觉的时候。

现在开始:

①宝宝起床时,家长拿着宝宝的小裤子,让宝宝自己蹬进去,自己提上去。套头的外套,家长帮助宝宝套好头部,让宝宝自己试着把胳膊穿好。有拉链的衣服可以让宝宝自己拉拉链,有扣子的衣服可以让宝宝自己扣扣子。

②宝宝睡觉时,让宝宝学会自己拉下拉链或者解扣子,再试着自己把衣服脱下来。

还要知道:

刚开始,宝宝可能什么都不懂,家长要有耐心,不要操之过急,要从最简单的开始教宝宝,让宝宝慢慢地练习,逐渐学会穿衣服、脱衣服。

5.徒手小游戏

成长目标:

锻炼宝宝手指动作的灵活性,提高宝宝的注意力、语言能力和反应的敏捷性,提高注意力。

简单准备:

宝宝心情愉悦的时候。

现在开始:

①家长用食指在宝宝手心上写一些简单的阿拉伯数字,让宝宝猜一猜,看他能否猜出来。

②教宝宝用手指在桌子上表演一些简单的动作,如用食指和中指在桌子上倒立表演人走路或跑步。

还要知道:

在手掌心上写字可以刺激宝宝的感觉系统,猜字有利于提高宝宝的注意力。但前提是宝宝要熟悉这些阿拉伯数字,而且要从最简单的开始,循序渐进。

6.学“煎鱼”

成长目标:

增强宝宝手指关节的柔韧性,提高宝宝的动手能力。

简单准备:

宝宝心情愉悦的时候。

现在开始:

①家长先给宝宝讲讲怎样煎鱼,可以让宝宝看看相关的视频。

②家长教宝宝怎样用手“煎鱼”:先让宝宝伸出左手,手掌向下,用右手上下晃动几下手背,就像煎鱼一样。然后让手掌朝上,捏几下掌心,“鱼”就煎好了。

③让宝宝把右手伸开当成盘子,左手当成刚煎好的“鱼”,把“鱼”放在“盘子”中央,再让宝宝把小嘴凑过去假装吃两下,宝宝一定会感到非常有成就感的。

还要知道:

让宝宝上下摆动双手,可以使他的手关节更加柔软灵活。为了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家长也可以准备几个玩具小鱼,让宝宝用手掂几下小鱼,小鱼没有掉落下来就表示成功了。

7.打鸡蛋

成长目标:

锻炼宝宝的动手能力、手眼协调的能力,练习手腕的力量。

简单准备:

鸡蛋搅拌器,鸡蛋,大碗,字卡“鸡蛋”。

现在开始:

①家长拿出鸡蛋,让宝宝仔细观察它是什么形状,并拿出圆形图片,问问宝宝这两种形状是不是一样的。

②妈妈先示范打鸡蛋的动作,将鸡蛋打入碗中,并用鸡蛋搅拌器搅拌,让宝宝在一边观察,然后引导宝宝尝试打鸡蛋。

③教宝宝拼读字卡“鸡蛋”。

还要知道:

家长可以把搅拌器换成筷子或汤勺,让宝宝尝试用不同的工具搅拌鸡蛋。在鸡蛋搅拌前,家长还可以给宝宝讲讲哪个是蛋清,哪个是蛋黄,对人体分别有什么作用,并告诉宝宝生鸡蛋是不能吃的,加深宝宝对鸡蛋的印象。

8.手指传笔

成长目标:

锻炼宝宝的动手能力、手眼协调的能力以及手指的灵活性。

简单准备:

圆珠笔。

现在开始:

①家长伸出双手,用食指把圆珠笔托住传给宝宝;宝宝用双手的食指接住,再以同样的方式传给家长。如果不小心把笔掉在地上,游戏可以重新开始。

②家长也可以用食指和中指夹住圆珠笔,传给宝宝,让宝宝也用食指和中指接住再传给自己。这时家长可以用中指和无名指夹住宝宝传来的笔。这样不停地变换手指,看谁最后接得稳。

还要知道:

家长可以根据宝宝的情况逐渐增加游戏的难度,也可以把圆珠笔换成其他的小物品,比如花生或小豆子,但要注意安全。

9.摇啊摇

成长目标:

培养宝宝动作的协调性和节奏感,锻炼宝宝的手臂力量和腹肌,提高宝宝的手脚和彼此合作运动的协调性。

简单准备:

地毯,儿歌《摇啊摇》。

现在开始:

①家长坐在地毯上,宝宝坐在家长的脚背上,手拉手上下做摇船动作。家长和宝宝边摇船边念儿歌:“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给我吃块糕。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

②宝宝也可以站起来,双手拉住妈妈的手,做摇船的动作。

还要知道:

家长也可以将儿歌改编一下:“摇呀摇,摇呀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对我笑,送我一包糖,叫我好宝宝。”以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在“摇船”的时候,家长注意不要太用力,以免伤着宝宝。另外,这个游戏最好由两个小朋友来做。两个小朋友刚开始互相合作好,把脚和臀部的位置放好,用双手和双脚同时用力将对方摇起来。

10.扣纽扣比赛

成长目标:

让宝宝学会扣扣子,锻炼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以及手指的灵活性。

简单准备:

两件有扣子的衣服。

现在开始:

①家长先教宝宝怎么扣扣子,反复练习之后,鼓励宝宝自己扣扣子。

②家长和宝宝一起比赛,看谁先把扣子扣完,先扣完的奖励一个小礼物。

还要知道:

当宝宝学会扣衣服纽扣后,家长可以逐步增加难度,尽量培养宝宝的独立性,比如慢慢地由大扣子变成小扣子。宝宝学会自己扣扣子后,家长还可以教宝宝自己解开扣子。

11.比输赢

成长目标:

锻炼宝宝小手的灵活性,让宝宝初步感受输赢的含义,培养其应变能力。

简单准备:

字卡“剪刀”“石头”“布”“拳头”。

现在开始:

①家长先给宝宝讲讲“剪刀石头布”的游戏要怎么玩。

②刚开始玩游戏时,家长可一直出剪刀或布,从而加深宝宝对游戏规则的掌握程度。

③教宝宝识记“剪刀”“石头”“布”“拳头”。

还要知道:

游戏熟练后,家长可变换不同手势,以锻炼宝宝的应变能力。

12.百变橡皮泥

成长目标:

提高宝宝的动手能力、模仿能力,培养宝宝丰富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增强宝宝对色彩的认知能力。

简单准备:

不同颜色的橡皮泥。

现在开始:

①给宝宝不同颜色的橡皮泥,让宝宝自由发挥,将橡皮泥搓成各种形状,比如,用绿色橡皮泥搓成长长的黄瓜、用红色橡皮泥搓成圆球、用黄色橡皮泥搓成大饼等。

②家长可以启发宝宝的想象,比如把一块白色橡皮泥搓成圆形,在适当位置放两粒黑豆作为眼睛,切一小块红萝卜作为鼻子,用红色橡皮泥捏成一个小半圆形做嘴巴……家长可以在一旁引导宝宝。

③家长也可以给宝宝一张图片,让宝宝照着图片去模仿创作。

还要知道:

宝宝最初的手工作品可能幼稚得可笑,他可能只会简单地将橡皮泥搓成圆球或粗细不等的长条。但在宝宝眼里,它们都是神奇的,只要坚持,宝宝的小手就会越来越灵活。更重要的是,做手工的过程提升了宝宝的自信心,让宝宝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当然,如果宝宝不喜欢这项游戏,家长也不要强迫宝宝去做。

13.扔纸球

成长目标:

提高宝宝的动手能力,锻炼宝宝对空间距离的判断能力以及双臂的协调和平衡能力,促进宝宝的右脑开发。

简单准备:

篮子或筐,也可以是废弃的纸箱、废弃的报纸。

现在开始:

①家长和宝宝一起将报纸揉成一个个大小相近的纸团,做成一个个小圆球。

②妈妈、爸爸和宝宝站在离篮子一定距离的地方轮流扔纸球。(宝宝可以离篮子近一些)每人扔10个,可以一边扔一边数数:“一个、两个、三个……”比比看谁扔进篮子里的球最多。

还要知道:

这个运动游戏需要宝宝控制自己小手的动作,对空间距离作出判断,这有利于宝宝的右脑开发。

14.寻宝藏

成长目标:

锻炼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培养宝宝的观察力和记忆力,启发宝宝的逻辑思维能力。

简单准备:

小玩具,抽屉或盒子。

现在开始:

①在事先准备好的抽屉或盒子里放入一些小玩具,并且让宝宝看到家长是如何拉抽屉或打开盒子,发现玩具宝藏的。重复几次后,让宝宝自己学会拉抽屉或打开盒子来寻找玩具。

②家长可以把玩具放在房间里某个开放的地方,比如电脑桌、茶几或沙发椅下,让宝宝自己去寻找。

还要知道:

如果宝宝在游戏中遇到困难,一时找不到宝藏,家长可以走到玩具旁做出寻找的样子,吸引宝宝注意到藏宝地点。当宝宝找到玩具时,家长应该及时给予宝宝表扬,或者把这个小玩具奖励给宝宝,激发宝宝玩游戏的兴趣。

15.瓶盖

成长目标:

教宝宝学习配对,发展宝宝的观察力及动手能力。

简单准备:

大小塑料瓶子(有盖)若干。

现在开始:

①家长拿出准备好的塑料瓶子,先把瓶子的盖子都拧下来,并告诉宝宝:“瓶子娃娃的帽子掉了,现在我们一起来帮它找找帽子,好不好?”

②家长先做示范,拿出一个大瓶子和一个小瓶盖,边说边做:“这个帽子太小了,瓶子娃娃戴不上。”再拿一个小瓶子对一个大盖子:“这个帽子太大了,娃娃戴上还是不合适。”再引导宝宝大瓶子要戴大帽子,小瓶子要戴小帽子,让宝宝自己动手给瓶子娃娃找到合适的帽子。

还要知道:

这个游戏可以反复进行,家长可以在旁边引导,用语言给予提示,但不要代替宝宝去做。另外,家长所选择的瓶子的大小、形状等应由易到难,逐渐增加游戏的难度。

16.好看的线团

成长目标:

锻炼宝宝的动手能力,加强宝宝对色彩的辨别能力,增加亲子间的感情。

简单准备:

不同颜色的线团。

现在开始:

①家长和宝宝各拿一个线团,告诉宝宝现在要将小线团绕成大线团,然后教宝宝一手拿好线,一圈一圈慢慢往上绕。绕完后,问问宝宝现在的线团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