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灵龙道
24350400000012

第12章 十二: 饥渴难耐扳倒井

云山明按照蒙怜云的指路,一路向北,出了南山关。虽已时过三月之久,但仍念念不忘其貌,心中时常浮现蒙怜云的身影,白马上银盔银甲外罩素罗袍,粉面桃花,手提亮银枪,飒爽英姿飞奔而来。虽早已过了青春期,但云山明懵懂、萌动,此时在蒙怜云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

师傅元天尊曾说过“凡事皆有命数”,这个蒙怜云或许就是自己的命中之人,逃不离,打不散,分不开,也或许是自己的一厢情愿,今后劳燕分飞,永无见面之日。

一路上边走边打听凤凰山位置所在,无意间也听到不少民间坊谈,百姓传说。云山明得知自己竟然和皇帝慕容峰海生日相同,都是二月初二。竟一时间不知道自己是该庆幸还是悲哀。庆幸的是看来自己绝非凡人之命,悲哀的是万事皆有因果,自己的下场会不会如慕容峰海相似。

也正是在皇上五十寿诞、自己二十弱冠当天,皇上慕容峰海、康王慕容轩、顺王慕容堪以及后宫都被乱臣所杀。这正好印证了二月初二下山时师傅给自己说的话“北方有贼星划过,天下将出现祸端”,难道这就是所谓的祸端。自己痛恨这个祸端,要不是此事,自己还在南乐山上,还在师傅他老人家身边。

云山明也第一次听说大燕国确有灵龙存在,不只是师傅的一句话。此灵龙原来在凤凰山,后来被慕容峰海降服,成为护佑之物。祸乱中,灵龙也不知所踪。所谓没有不透风的墙,灵龙之事拓跋狐野他们虽有意隐藏,怎奈民间甚嚣尘上,沸沸扬扬。

下山时师傅教导“去往凤凰山,寻找灵龙天碑,唤醒灵龙,还天下太平,大地灵秀,山水清莹,百姓安康”。

现在想想,师傅的话中,有漏洞,唤醒灵龙,那谁来驾驭灵龙呢,不然怎么还天下太平,这恐怕也只有找到灵龙天碑才能知晓答案。不会是那个失踪的睿王吧,因为百姓传说,天下只有皇上和睿王知道怎么驾驭灵龙。

这天时值五月,是时中午,太阳当头,照的人是眼花缭乱,头脑发懵。云山明走的是饥渴难耐,四肢乏力,浑身汗流,四下张望,看可否有人家,自己好讨碗水喝。

还好不远处,放眼望去,大概有个一里路,有一个小村庄。可这个时间正是午饭时刻,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家家炊烟袅袅,饭香萦绕。

待云山明走至庄口处,才发现村里百姓正聚集此处。云山明此时忘记饥渴,紧走上去一看究竟。

分明是祭祀活动,只见百姓面向东北,双膝跪倒,双掌合十,眼睛紧闭,嘴里齐声念喊:“天气变,灵龙现,降甘霖,解干旱,丰收年。”

前面摆放的是供桌,供桌上摆放着五谷杂粮作为贡品。云山明不敢做声,静静的站在一旁,默默的观看着。一会工夫,祭祀完毕,百姓纷纷起身,眼睛里个个都含着泪水。

云山明看祭祀结束,看见一位白须老者,应该是此次活动的组织人。“敢问长者,为何祭拜呀?”云山明深深施礼道。

白须老人抬头看看云山明,浅还一礼:“哦,我等是为天气祭拜,今年江河枯竭,天地大旱,眼看着庄稼正是上粒长子之期,却一片焦黄,若继续下去,恐将颗粒无收。我今年五十有二,此种情况在二十年前也出现过一次。”

庄稼对于百姓来说,那就是如同血液一样的珍贵。没有粮食,那将意味着饿殍遍地,尸横百里。说着老者用手抹了抹眼中的泪水:“小先生是外地人?”

“是!我路过此处,饥渴难耐,想讨碗水喝。我有一事不解,还望长者赐教,大家祭拜为何面向东北?”

“您有所不知,东北方向即是凤凰山,灵龙原就潜伏于此山上,原先是有求必应,有难必解,二十年来,风调雨顺,我等安居乐业,也算是过得安然自得。”

“我一路走来,听人说,灵龙不知所踪,失去了踪迹。”

“是呀,今年仲春时节,龙城大乱,皇帝以及两位王爷纷纷西归,灵龙也随之不知所踪,消失的无影无形。灵龙本是灵秀之物,常年护佑大燕,护佑百姓。”

“原来是这,另外既然是祭祀,为何上面只摆放五谷杂粮,而不是其他猪牛羊之物?”

“我刚才不是说了嘛,灵龙乃灵秀之物,摆放其他污浊之物,他会不高兴的,往年亦是如此。”

“敢问长者,您老可听说凤凰山上,灵龙原本栖身何处?”

“这我就不知了,凤凰山没有人上去过,凡是上去的人回来不是得病死去,就是失足落下悬崖回不来,灵龙即是神灵,不能有丝毫的触犯。”

听到眼前的这位老者,说的这段话,云山明不禁想起了蒙怜云在自己临走时说的话:“怎么?你去那干什么,不想活了?”看来她的话不是空穴来风,却有此事。这话不但没有阻挡云山明前往凤凰山的脚步,反而更增加了他的好奇心,无论如何自己也要一探究竟。

“不瞒您老,我就是前往凤凰山!”

“不行,不行,我劝您还是返身回去,凤凰山可去不得。”

“谢过长者了,还望您赏口水喝,我好接着赶路。”

“水,不是老朽吝啬,实在是拿不出来呀,你只有往前再走几里,前面有口井,名曰‘扳倒井’,可取水祛暑。”

“何为扳倒井?”

“相传当年刘秀爷,路过此处,正值盛夏,饥渴难耐,眼看后面追兵将至,无奈对着水井大喊‘水井,水井何不歪歪,让我等喝水?’谁知话音刚落,水井便忽地歪了,泉水流出井口,刘秀人马解渴后,又往前奔走。”

“竟有此事?”云山明在南乐山上听师傅说过,没曾想自己竟走到这扳倒井处。谢过老者后,无奈只好继续赶路,按照老者的指示,往前寻找“扳倒井”。

一路上,路边东倒西歪全是饥渴难耐之人。人最悲哀的莫过于,看他人生老病死,自己无能为力,却也深陷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