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灵龙道
24350400000002

第2章 二 :千里白驹都龙城

惊蛰后,正逢仲春。大燕国,帝都龙城。

建元16年,二月初二,本应和往年一样,是个平常日子。如果特殊,也不过是“青龙节”,也就是民间的“龙抬头”。可这天发生的事,世人铭记,国人谩骂。

这天,是大燕国百姓噩梦的开始。

从此,日月昏淡,山水混沌,天地浑浊。

龙城外,向西官道上,旭日峭寒,骏马奔驰。铁蹄飞奔,荡起地上的泥土,凌乱飞落。为首一匹白马,映着东升的太阳,格外耀眼。但见这匹马,白色毛发,犹如飞扬之雪,又如寒冬之霜,通身雪白,似抹了酥油一样,迎着风,根根剔透,光可鉴人。正向着龙城飞奔而来,白驹过隙,速度之快,犹如鹰掠长空。不错,这便是大燕国第一骏马“千里白驹”。

正可谓:

奔腾千里荡尘埃,登山渡水云雾开。

掣断缰丝摇玉髻,白龙飞下九天来。

千里白驹上端坐一人,生的是浓眉大眼,白面重颐,威风凛凛,这正是当朝皇长子慕容轩。率五十骑亲兵,晓行夜宿,快马加鞭,从北疆边陲乘胜归来。

此马本是大燕国二皇子睿王慕容翰坐骑。此次出征,二弟特将心爱宝马转赠与他。

慕容轩一定要在午时前,到达承天殿。因为今天是大燕国皇上慕容峰海的五十寿诞。

北疆部落首领离班达,在高济国的怂恿和支持下,起兵谋反大燕。离班达部落地处北疆,早已习惯这天寒地冻的天气。借助天时,大军一路南下,攻关拔寨,直逼镇门关。

镇门关守将喻战,看情势危急,无力回天,八百里加急,向皇上禀报。

闻讯,朝野上下,一片惊呼,皇长子慕容轩主动请缨,出兵镇门关。

此等事件,嫡出皇长子,康亲王亲征,不符合常理,只需选一名得力上将即可。可皇上慕容峰海力排众议,命慕容轩为主帅,点马步兵五万,出征镇门关。

慕容轩,大燕国嫡出皇长子,母亲为当朝皇后凌云萝。

皇储君乃固国之本,按理早应立慕容轩为皇太子。康王慕容轩深知父皇在自己的两个兄弟中,偏重于自己的二弟慕容翰。此次正好是个机会,一个向父皇证明自己,向群臣展现自己的机会。

大燕国皇族游牧民族出身,从小马背上长大,攻防马步箭,样样精通。可慕容轩身无寸功,难以服众。慕容峰海也想借此机会,让慕容轩经此历练,立军功,名正言顺移驾东宫,拜皇太子位。自古立长不立幼,立嫡不立庶。纵然自己比较喜欢二儿子,但较于权衡,理应立皇长子。

慕容轩不辱使命,大军所到之处,以排海倒海之势,杀的离班达四散奔逃,溃不成军,一泻千里。不得不再次俯首称臣,蜷据部落属地,发使臣,立文书,永不再犯。

后续边关之事,交予喻战安置。大军交予副将赵岳阳统帅,慕容轩帅五十骑亲兵,先行一步,赶在皇上大寿之前,到达都城。

慕容轩此次归来,除了祝寿的礼物外,他还给父皇带来一个自认为无法比拟的礼物,那就是他要为皇上举荐一个人。这次自己能够大败离班达,也多亏了此人的指点。大燕国现在已有灵龙护佑,如果再加上此人辅佐,那将千秋万代,基业永固,怎奈此人一再推脱,不愿前往京城。临走时,递交一个锦囊,再三强调,需亲自交于皇上,自己不准私自拆看。

此人何许人也,乃玄一道长任天佑。

灵龙,大燕国万兽之首,灵龙喜,祥瑞降临,灵龙怒,万物遭殃。

说起这个灵龙,长得可谓是形状奇特,龙头、鹿角、狮眼、虎背、熊腰、鱼鳞、马蹄、牛尾于一身。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稳如山峰,小则藏身草芥,升则兴云吐雾,隐则杯水之中。说来奇特,这灵龙原是自然之物,在慕容峰海降服之前,游离玩耍于凤凰山上,活跃于天地之中,游身于山峰、波涛之内,无形无影,无踪无迹。

不知怎的,灵龙竟被大燕国的皇上慕容峰海降服。此事除了慕容峰海自己知道,还有一人——二皇子慕容翰。白天,灵龙游离于皇上身边,晚上,则睡卧于皇榻之侧。

皇城原先不叫龙城,这也是皇上慕容峰海得到灵龙护佑之后,将皇城更名为龙城,可见他对灵龙的珍爱和重视。

所谓物极必反,凡物皆有弱点。灵龙也不例外,惧怕雷电,逢雷电,全身蜷缩,隐于密处,不能见光;二为不能伤人,但凡伤人,身如火炼,心如油煎,百般痛苦。二者但凡有其一便功力全消,和家常所养的狗,并无二别,八岁孩童,亦可轻而杀之。

灵龙同时也是大燕国百姓的图腾,精神支柱。灵龙在,天晴地明,山水清晰,四季分明,丰收有保,温饱在望,安居乐业,其乐融融。灵龙没,那将是灾难,谁也不敢想象。

“康亲王到!闲杂人等,回避!”

慕容轩一干人等,到达龙城白虎门。龙城有四门,南门名朱雀门;北门名玄武门;东门名青龙门,西门便是这白虎门。

瞬间响起马踏青石路的清脆马蹄声,经白虎门,瓮声传出很远,马队奔进龙城。

“康王殿下,您发现没有,今天这禁卫军和往常不太一样。”康王亲兵边走边环顾四周道。

“怎讲?”

“好像比往常多了很多呀!”经他们这么一说,康王慕容轩也发觉到了,龙城禁卫军数量确实比往常多了很多,但也没有往他处多想,皇城禁卫加强,也是很正常的事。

禁卫军首领中大夫令拓跋扈,自己的大舅哥,可是大燕国第一勇士。有他禁卫京城,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这个拓跋扈,当朝丞相拓跋狐野的长子。授业恩师乃玄天道长尤天佐,胯下马掌中一把铁蒺藜骨朵,力大无穷,武艺超群,掌劈老虎,拳打黑熊,打遍大燕国无敌手。皇上御赐金牌,上书“大燕第一勇士”。

铁蒺藜骨朵类似长柄锤,长丈余,重八十八斤,纯铁柄,顶头蒺藜形重铁器,上面布满了尖锐的铁刺。使用者需较大的力量,因锤法能硬砸,硬架,主要技法有涮、曳、挂、砸、盖、擂、云、冲等。这个铁蒺藜骨朵因被拓跋扈使用,遂成为了“大燕第一兵器”。

这个拓跋扈到底有多大的力气,谁也不知道。那年皇上扩建御花园,从南方拉运太湖石,行走到青龙门外时,由于阴雨天气,车陷泥潭,动弹不得,五匹马,二十人,合力推将不动。拓跋扈一人单手将车辆推送出来。一时兴起,竟将一块重约千余斤的太湖石,搬将起来,举过头顶,进出青龙门三趟。放下太湖石,面不改色,气不长出,谈笑风生。

正可谓:

大燕勇士拓跋扈,铁蒺横卧劈天幕。

而非金麟望琼楼,万境归空池中物。

看康王对禁卫军事情没有言语,亲兵接着道:“殿下,咱们先回府,您看看王妃,咱们都走将近半年的时间了。”

王妃,拓跋映红,当朝丞相拓跋狐野的闺女,拓跋扈的亲妹妹。康王走时已怀有身孕,经过这将近半年的时间,再有三个月就到了临盆时候。

“直奔皇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