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潜能:唤醒你心中沉睡的巨人
24350900000018

第18章 良好氛围(1)

有助于潜能开发

人生活在世界上,不可能是孤家寡人,必须与周围的各种人——同事,亲戚,朋友,同学,同乡,父母,妻子,儿女等等一一接触、联系、交往。人人具有两面性,真正处理好人际关系是件极为难办的事。不管怎样,人要生存发展,要繁衍后代,就得力求处理好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使人享有深厚而丰富的感情交流,可促进人的事业的成功。面对复杂纷繁的社会,在处理人际关系过程中,人们往往会感到力不从心,经常处在疲于应付的狼狈境地,到头来带给自己是痛苦与难耐乃至挫折,更不用说发挥自己的潜能了。

创造激发潜能的和谐氛围

一滴水只有放在大海里,才能永远不会干。

一个人纵然是满腹经纶,才华横溢,其能力的实现也离不开一定的人际环境。其能力只有在一定的集体背景下才能凸现,集体的作用岂止如此,甚至还能一定程度上对个体能力进行放大与倍增。

人的能力到底如何往往要取决于能力的兑现情况,能力的实现是能力的重要标志,实现的效果往往成为能力价值的尺度。能力往往要在一定的环境与条件下才能形成与实现,特别是人际环境往往是能力形成与实现的重要因素。

美国某大铁路公司总裁史密斯说:“铁路的成分95%是人,5%是铁。”

他的话反映其他成功人士的共识,也为多项科学研究所证明。无论你干哪一行,或从事何种职业或专业,若学会处理人际关系,你就在成功路上走了85%的路程,在个人幸福的路上走了99%的路程了。

人际关系有时是润滑剂,有时是阻塞器,它可以帮助我们成功,也可以使我们失败。我们与配偶的关系怎样,决定着我们与子女的关系。我们的家庭关系则给我们与别人的关系定下了调子,极少见到长久成功的人与配偶的关系是很糟糕的。

同样道理,我们与同事、上司及雇员的关系是我们生意成败的重要原因。除非一个人与别人有良好的关系,否则任何技术知识、技能都不能使他得心应手,发挥自如。

几位教师向2000名雇主寄出一份问卷。调查被解雇的员工的资料,然后回答:“你为什么要他离开?”无论工种是什么,地区在哪里,有2/3的答复是:“因为与别人相处不好而被解雇的。”

如果你对此半信半疑,可以看如下事实。人们在对美国商界所做的领导能力调查中证实:管理人员的时间平均有3/4花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大部分公司的最大一笔开支用在人力资源上;任何公司最大的,也是最重要的财富是人;管理人员所定计划能否执行,其关键是人。

无论你的目标是什么,选择了什么职业,如果你想获得人生的成功,你必须学会与别人搞好关系。

人际关系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善于与人打交道并不局限于生来就有某种魅力的人,虽然有些人的确天生有这方面的了不起的本领,但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与人保持良好关系的本领是后天学习得来的。下面的这些原则就能指导帮助你了解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创造一个激发潜能的和谐氛围:

1.不要低估任何人的价值;

2.别占他人的便宜;

3.虚心请别人提建议或给予帮助;

4.别忘了给朋友“捎点东西”;

5.多考虑别人的感受;

6.把注意力从自己身上移开;

7.真诚地关心别人;

8.认真地了解别人;

9.在生活中注入包容和了解。

调节人际的技巧

人际关系是一把双刃剑,在个人能力的形成与实现过程中,既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又会起消极的阻碍作用。

特定的人际关系可能会影响一个人能力的价值性。“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不走正路的人混在一起,形成的能力多半会是歪门邪道,偷鸡摸狗之功。

人际关系还会影响能力的结果。一个人的兴趣志向容易受其交际圈子的影响,“道不同不谋为合”,一个足球迷很难长期生活在一帮象棋爱好者之中。因此,一旦一个人适应某个圈子并乐不思蜀的话,则他的兴趣乃至能力结构都将被同化。

人际关系还会影响能力水平。所谓强将手下无弱兵,由于示范效应与普通的“相互看齐”心理作用,必定会使圈子成员的整体水平提高;反之亦然。因此,当自己的人际关系可选择时,一定要选择健康、高层次有利于自我发展与完善的人际环境。

一个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环境可使你如鱼得水,尽情遨游,纵横捭阖,游刃有余,不仅使你如虎添翼,大显身手,更会使你宏图大展,夙愿成真。

环顾四周,能够娴熟掌握人际关系技巧的人,并不太多。但是如果学会下面几个原则,就不会那么困难了。

一、不要吝惜善意的问候

安先生在企业界很有名望,有一次因病住院开刀,他的朋友买了鲜花去探望他。

一进门,那位朋友就看到了满屋慰问品。安先生笑着说:“非常感谢你来看我!相比那些贵重的礼物,我更喜欢你的一束鲜花和发自内心的问候。”

“虽然说,送这些慰问品,是很平常的事,但是我也可以想出那种情形:某位董事长,交代他的秘书,你去联络‘××公司的××先生,请他送束花到××医院,他好像住在××病房,请你查清楚,另外再送2000元,不!3000元好了,那个人对我们公司很有帮助……’这种情形非常多,但是,给我印象最深的,却不是这些东西。”

“因此我就下定决心,等我出院以后,如果碰到生病的朋友,我一定要亲自或写信慰问他,当然,我并不是说那些慰问品不好,而是要表示我的人情味。”

所以说善意的问候,常常能温暖对方的心,这种效果,比送任何东西,都来得有意义!

二、把标准降到对方的水准

想让别人接受自己的想法,最好能把标准降低到对方所了解的程度,这样才能引起对方的共鸣。

爱默生说:“简单,就是伟大的事情。”

历史上,耶稣是位颇具影响力的人,他为了说明自己的道理,都常常用比喻的方法。绝对不用强硬的语气说:“你应该这样做!你应该那样做!”而是把实行的好处,用生动的譬喻告诉大众,绝没有说教的意味。

的确,最好的说明方式,就是用浅显的实例,让人马上就懂。白居易的诗,所以备受欢迎的原因,大概就是因为老妪皆能朗朗上口!

三、替人保守秘密

如果能为对方保守秘密,你就可以得到两种好处:获得朋友,他知道自己说的话,绝对不会泄露出去,他就会深深的信赖你;他会说出更多的真心话,这和你保守秘密的程度成绝对的正比,他会对你说出更多的“知心话”。

某大学校长,在阐述他在管理上的心得时说:

“你一定会感到惊奇!每天都有这么多的人,涌到我的办公室。他们都是来倾吐心中的烦恼问题,他们会毫不掩饰地说,我也是细心地听,尽量地去为他们解决。每天都有川流不息的学生,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他们知道,对我所讲的事情,绝对不会泄露出去的。”

你若想周围的人,对你说出“秘密话”,就得为他保守秘密,这样才能获得对方的信赖和尊敬。

技巧要学,但作为一个人,要想应付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必须首先重视自己的修身之道,即修炼好自己的内功,做到遇事不慌,临危不惧,洒脱自如,笑看一切。具有了这套真功夫,任凭在人际交往中冒出什么样的刺头、奸猾之人、惟利是图者、害人之人,都根本不在话下,自有办法对付。在人际交往中,如果遇到的是好人、善人,那就好办了,只要以诚相待,客客气气,该办什么事就办什么事,相互不必猜疑,不必防备。这是一种令人愉快的人际关系。

在人际关系中,还要讲求礼貌、诚实、仁慈及信用。做到了这些,便会赢得别人的信赖。

了解别人是交往的前提,只有了解别人的好恶,才能谈到增进彼此的关系。不要以为自己的好恶与需要就是别人的好恶与需要,一切以了解别人为提前。

在人际关系中,礼貌的不周,小小的言语失误,某一动作的不适当,都会引起对方的反感。看似生活中的小节,若疏忽大意,则会影响人际关系的发展,其实,人的内心既敏感又脆弱,所以与人交往时,一定要把握好自己的一举一动,注意谈吐的分寸,不应在小节上给对方留下恶感。

守信是非常重要的。与人交往中,若有一次严重的失信,则会使自己的信誉扫地,很难再与对方恢复良好的关系了。不要对人轻易许诺,一旦许诺,就得兑现。如果许诺了对方,不管出现了什么客观原因致使诺言无法兑现,也会在对方的心目中产生不良印象。

诚恳正直则会赢得信任。背后不评论别人短处,是正直的一种具体表现。背后闲言闲语,似乎是人的通病。有时不同流合污,反倒显得格格不入。要真正做到诚恳正直,也不是很容易的,非得经过反复磨炼才行。

向别人道歉,并非任何人都能做到。只有坚定信心、虚怀若谷的人才能勇于向别人道歉。缺乏自信、自私心重的人很难向别人道歉。

处好人际关系,需要向对方献出爱心。这种爱心不附带任何条件,接受爱心的人会体验到人生中真诚的感情,从而会激发出更大的潜能。当然,向对方献爱心时,并不因不附带任何条件而放弃原则与立场,该坚持的则要坚持,是非观念要明确。有条件的爱,则往往会引起对方的反感。

友谊的力量

如果我们以经济学的眼光来看的话,朋友绝对不是奢侈品,他们是必需品。也许这样的比拟并不是很恰当,但这是事实!

就经济学来说,当你愈贫穷时愈不愿去消费,愈富有时消费越昂贵的物品就是奢侈品。而如果有样商品,不论你的经济情况如何,你都会有固定的消耗量,那就是必需品。

友谊就具有必需品的特性。不管你的社会、经济、政治地位如何,都需要它来充当我们的精神支柱。试想,如果你的生活里只有家人没有朋友,你还会像现在这样快乐吗?

在今日大家互相依赖的社会,不论在哪一个专业领域,想一个人独立达到事业的顶峰,是不可能的事情。而要得到友谊的最好办法,就是先帮助别人。当你试着随时鼓励并协助朋友求取事业的成就,在你需要他们时都会助你一臂之力。不吝于伸出援手,你才会得到相等的回报。

与朋友和谐相处与分工合作的精神,是最高尚的人际关系。广义来说,合作是对你的朋友以行动来表示关心。当你能与朋友合作无间时,你正是遵循着许多宗教与社会上所要传达的基本观念。

每个人偶尔都会尝到嫉妒带来的痛苦,且通常这种痛苦又伴随着会造成问题或困难的冲动而来。一个真正成功的人要懂得如何抑制这种冲动。他们知道只要继续专心于自己的工作,并尽量协助朋友,终究会达成自己的目标。

要让自己始终保持友善及充分合作的态度并不容易,但你最后一定会发现,这样的努力是值得的。

不论如何努力,困难必定会产生。有时是技术问题,有时是彼此意见的分歧。你要主动树立起开放沟通的典范,然后你会发现,你们的合作具有足够的精神与心理准备来克服难关。

曾有句老话说:“你如果需要朋友,就先成为别人的朋友。”友谊是基于不求回报的给予之上。

忙碌而成功的人士应主动寻找新朋友,你想与他们建立友谊,就得先努力协助他们。让他们知道你对他们跟对其他人一样,而不是对他们所能为你做的事感兴趣;如此你也许会发现,你已建立起真正且忠诚的友谊。

你的朋友所表现的态度是由你造成的。你如果总是乐于助人且设身处地替人着想,你的朋友必然慷慨大方。你若视友谊不理,并常常对于自己的付出要求对等、甚至更多的回报,你的朋友将都是这种性格的人。这正是物以类聚的道理。

你的行为往往表现出你是哪一种朋友。试着评估自己,你是否喜欢一个行为像你自己的人成为你的朋友呢?你是否能够毫不考虑回报地付出?又或者吝于助人呢?你花时间跟朋友保持联络吗?记不记得那些对你的朋友来说,意义重大的事?你要是成为一个只对自己的事关心的人,遗忘了朋友的存在,那么不用多久,你将失去所有的朋友。

钱能使你充满吸引力并让一群人依附你。当然这些人是因为你对他们有所帮助。这只能说你与他们相识,但你们并非朋友。你富有的话,就会有许多“熟人”;而不论你在何种社会阶层,处境如何,不先让自己成为一个益友,你将永远不会拥有真正的朋友。

我们是健忘的,我们的心思很容易被欲望及眼前的事物所盘踞,于是很容易地忘记了朋友。

我们经常在想要做的事与必须做的事之间做选择。当你要做这类的决定之前,先确定你没有背弃那些真正的朋友,那些在你需要他们时伸出援手的人。不论在何时,处于何种状况下,你都不可以放弃这些忠实的友人。当你背弃了你最需要时曾帮助过你的朋友,你不但伤害了彼此的友谊,也严重打击了你的自尊。

不管当时你的负担有多沉重,你让朋友失望,其实也是让自己失望。要是你真的没有办法避免这种情况,也要想想其他的办法来补偿他们才好。

真正的朋友是无价的。当我们对某些人透露自己的希望、梦想及内心深处的秘密之后,那些仍然喜欢并尊重我们的人,就是值得珍惜的。

通常愿意花时间与我们相处,做我们朋友的人,多半是因为觉得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事。真正的友谊应该是互惠的,彼此都会因友谊而受益。你可以用成为一个值得尊敬的人来赢得友谊。当别人仰望你时,你应该警觉自己有责任给对方同样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