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潜能:唤醒你心中沉睡的巨人
24350900000003

第3章 总论(3)

崔西·奥斯汀16岁就赢得了美国网球公开赛的冠军;

亚历山大大帝26岁时征服了当时已知的世界;

艾利·惠特尼28岁时成功地改造了轧棉机;

……

在30岁之前就完成不凡之举的人实在是不可胜数。但这就能证明这个世界只属于年轻人吗?事实上,这个世界是属于“你”的世界,不论你的年龄有多大。

柯马多尔一直到70岁时才被世人公认为铁路大王,他88岁高龄时,还是当时铁路界最活跃的人;

苏格拉底80岁时开始学音乐;

巴斯卡在60岁时发现狂犬病医疗法;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也年逾半百;

伏尔泰、牛顿、斯宾塞,以及汤玛士·杰佛逊都在80岁之后到达智慧的巅峰;

摩西祖母在90岁后才获得名望和成功;

伽利略在73岁时才发现月球每天、每月的盈亏;

……

这样的例子不可胜数,而齐藤竹之助就是一个不服老的典型。

57岁的齐藤竹之助由于参选议员的失败,欠下一笔巨债。为了偿还巨债,他决定开一家贸易公司。于是,他向大学的同学行方孝吉求援。在行方孝吉的劝说下,齐藤竹之助断断续续地开始了人寿保险的推销,并在1952年正式成为朝日生命保险公司的推销员。

朝日生命保险公司大约有两万多名推销员,他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在其中名列前茅。他为自己定了一个目标:要成为公司的首席推销员。

明确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后,齐藤便开始了积极的努力,他的首要任务是学习,他找来所有能找得到的国内外有关推销员成功的书籍,用心研读。以书中所列举的成功事例为典型,重新训练自己的头脑。

就这样,在齐藤竹之助刚开始从事推销的时候,脑子里整天想的是“一定要成为日本第一位推销员”,所以丝毫不感到艰苦。

5年后齐藤竹之助在朝日生命保险公司赢得“首席推销员”的称号,这一年齐藤62岁。

齐藤竹之助也知道,世界上比他有能力的推销员多得很;要和这些顶尖高手们竞争,要赶上并超过他们,自己必须做拼命的打算。

为了实现这一愿望,齐藤竹之助更加努力地工作。

1958年,齐藤竹之助又在成交数量方面创了世界纪录。直到他74岁高龄时,还曾满怀信心地这样写道:

“我在57岁时当推销员,至今已有15年。今年,我74岁。可是还从未考虑过要败给年轻人。我坚信,至少还能像现在这样大干30年。人,只要胸怀目标,就能永葆青春。人们经常夸我气色很好,在我身上看不到老年人的衰弱,如同年轻人一样地肤色红润,精神十足。还有人打听我是哪儿来的这种精神和干劲。实际上,这是因为我一直积极、紧张工作的缘故。”

弱点之三:别人会怎么评价我呢?

人类生来是为了成就事业,每个人的生命里都有一颗伟大的种子,这其中自然也包括你。你是一个有价值的人,有能力创造美好事物。

然而,如果你只听到别人说你不够资格,你多半会相信他们的话。如果别人不断告诉你,要赢得大家的认可,你也一定会照着去做。如果别人每天告诉你,你是二等公民,你很可能会开始同意他的话。

传道士比尔在监狱传福音时得知,有90%的犯人,他们的父母都经常告诉他们,不论他们如何努力,到头来总会又回到监狱!

许多伟大的发明家、创造者、哲学家和天才,被当成“疯子”、“傻瓜”或“白痴”,但他们孤军奋斗,对抗人们的嘲讽和漠视。

美国北卡州杜克大学超心理学实验室的莱恩博士,就读芝加哥大学时,听了亚瑟·柯南道尔的演讲,开始研究心灵的现象,想要以科学的方法,探索并且开发人类意志的未知力量。

他决定在大学担任教职,有人警告他,如此将使他的声望受损;他的朋友纷纷阻止他,有些不再与他来往。

“我必须找到自己的路,忠于自己。”莱恩对自己说。

他忠于自己,终于在科学界受到肯定和推崇,成为举世知名的专家。

过去45年来,他打破禁忌,忍受漠视、敌对和嘲讽,最大的阻力是缺乏研究经费,甚至曾经从医院废弃不用的仪器中,找出可用的零件拼装成实验器材。

你是否执着于一个伟大的理想?许多大学教授付出所有的时间,努力追求能使全人类受惠的真理;他们不但缺乏研究经费和设备,甚至无法负担自己和研究人员的生计。

即使外界给你不好的评价,你也不要放弃自己。毕竟你是惟一能够决定如何开发自己潜能的人。

弱点之四:我有某些缺陷,怎么能像正常人一样成功呢?

富兰克林·罗斯福小时候是一个脆弱胆小的男孩,脸上显露着一种惊惧的表情。如果被喊起来背诵,立即会双腿发抖,嘴唇颤动不已。

像他这样的小孩,自我感觉一定很敏锐,回避任何活动,不喜欢交朋友,成为一个只知自怜的人!

像他这样的人,如果停止奋斗而自甘堕落,则是相当自然而平常的事!

假使他极为注意身体的缺陷,或许他会花费许多时间去洗“温泉”、“矿泉水”,服用“维他命”,并花时间航海旅行,坐在甲板的睡椅上,希望恢复自己的健康。

但是他却不这么做。

他不把自己当作婴孩看待,而要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他看见别的强壮的孩子玩游戏、游泳、骑马、玩耍或进行其他一些激烈的活动,他也去做,他要使自己变为最刻苦耐劳的典范。如此,他也觉得自己勇敢了。当他和别人在一起时,他觉得他喜欢他们,并不愿意回避他们。由于他对人感兴趣,自卑的感觉便无从发生。他觉得当他用“快乐”这两个字去接待别人时,就不觉得惧怕别人了。

他虽然有些缺陷,但他从不自怜自爱,而相反,他相信自己,他有一种积极、奋发、乐观、进取的心态,激发了他的奋发精神。

他的缺陷促使他更努力地去奋斗,他不因为同伴对他的嘲笑便减低了勇气,他喘气的习惯变成一种坚定的嘶声。他用坚强的意志,咬紧自己的牙床使嘴唇不颤动而克服他的惧怕。而他是凭着这种奋斗精神,凭着这种积极心态,而终于成为美国总统。

他不因自己的缺陷而气馁,他甚至加以利用,变其为资本、变为扶梯而爬到成功的巅峰。在他的晚年,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他曾有严重的缺陷。美国人民都爱他,他成为美国最得人心的总统,这种情况是前所未有的。

他的成功是何等神奇、伟大,然而先天加在他身上的缺陷又是何等的严重,但他却能毫不灰心地干下去,直到成功的日子到来。

罗斯福成功的主要因素在于他的努力奋斗和自信自强,更重要的是他从不自怜自卑,他相信自己,不低估自己的潜能,正是他这种积极的心态鼓励他去努力奋斗,最后终于从不幸的环境中找到了发挥潜能的秘诀。

罗斯福发挥潜能方式是何等的简单,然而却又是何等的有效!这是每个人都可以实行的。

具有某种缺陷的人在充满竞争与挑战的大千世界里,他们既有自顾自怜、不求进取、无所作为的充分理由,也有克服缺陷,改变自我的机遇和条件。就是说,在取得事业成功的道路上,他们需要比没有缺陷的人付出双倍的艰辛,需要更深度地开发自己的潜能。当然,努力程度不同,取得结果也因人而异。

如果密尔顿不是瞎了眼,可能写不出这么优美的诗篇来。

如果贝多芬不是耳聋了,可能谱不出这么伟大的曲子。

如果海伦·凯勒没有瞎和聋,可能不会有今天光辉的成就。

如果柴可夫斯基不是那么的痛苦——而且他那个悲剧性的婚姻几乎使他濒临自杀的边缘——如果自己的生活不是那么的悲惨,他也许永远不能写出那不朽的《悲怆交响曲》。

如果陀思妥也夫斯基和托尔斯泰的生活不是那样的曲折,他们可能也永远写不出那些不朽的小说。

研究那些有成就者的事业,你可深深感觉到,他们之中有非常多的人之所以会发挥潜能获得成功,是因为他们开始的时候有一些会阻碍他们发挥潜能的缺陷,促使他们加倍地努力而得到更多的报偿。正如威廉·詹姆斯所说的:“我们的缺陷对我们有意外的帮助。”

挪威著名小提琴家布尔有一次在巴黎举行演奏会,一曲未终,一根弦突然断掉。他不动声色,继续用三根弦奏完全曲。事实上,这就是人生——只要你对潜能有强烈的信念,就能用其余三根弦奏完人生。

课后分析:

你认识自己的能力吗?

并非大多数人命里注定不能成为爱因斯坦式的人物。

如果人能发挥大脑一半的潜能,将会轻易学会40种语言,背诵整本的百科全书,拿到12个博士学位。

事实上,每个人都有无尽的潜能。

千千万万的人活着然后死去,却从未意识到存在于他自身的人类从未开发的巨大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