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孟维礼中医世家经验辑要
24395400000012

第12章 辨治脑中风早治清开窍

脑中风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脑血管疾病,临床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口眼?e3be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为主要表现。祖国医学对本病的认识,早在两千年前的《黄帝内经》和后来诸多医籍中即有记载,并有薄厥、仆击、大厥、偏风、偏枯、身偏不用、痱风、击仆等不同名称。由于本病来势凶险,非死即瘫,致残率高,古人历来将其列为“风、痨、臌、膈”四大难症之首。对于此病,孟氏中医世家首先深入研究了历史上四个时期的医学名家对中风病因学说的理论观点。

第一,唐宋以前,以“内虚邪中”立论:《内经》云:“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东汉张仲景曰:“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主论外,又以邪中之浅深,病情之轻重而分中络中经,中脏中腑”,并指出以疏风祛邪,扶助正气为其治法。如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搏,邪在皮肤;浮者血虚,络脉空虚;贼邪不泄,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偏僻不遂。“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仲景并在《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症并治》篇提出一套中风病五脏辨证论治理论。至此,中风病始有专论。

第二,金元时期,发展了中风病内因学说。此时开始有主火、主气、主痰、主虚理论。李东垣所著《东垣十书·溯洄集》中,根据长期实践观察到“风入年逾四旬气衰者,多有此病;壮岁之际无有也;若肥者则间有之”的临床事实,指出“中风者,非外来之风,乃本气自病”之科学论断,明确提出“正气自虚”“形盛气衰”的论点,在治疗方面提出:“凡治风之药,皆辛温上通天气,以发生为体,是元气始出地元根蒡也”,“中风从内出,其治法则如外入之证,亦以发表攻里外中道三法也。”发展了祖国医学关于中风的认识。

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中认为,“有风病者非风也,皆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而创中风“痰湿生热”说,并从祖国医学之角度论述中风的病机为“死血”或“少血”。所谓“死血”即离经之血瘀积;所谓“少血”即缺血。这比现代医学提出的“出血性卒中”与“缺血性卒中”的认识要早七百多年。在治疗方面,朱丹溪提出:“中风大率主血虚有痰,治痰为先,次养血行血;或属虚,挟痰与湿,又须分气虚、血虚”,“痰壅盛者,口眼?e3be斜者,不能言者,皆当用吐法。”

刘河间在其《素问玄机原病式》中,以火热论中风有独到之处。他指出:“中风有瘫痪者,非谓肝木之风实甚而卒中也,亦非外中于风邪,由于将息失宜,而心火暴甚,肾水虚衰不能制之,则阴虚阳实而热气怫郁,心神昏冒,筋骨不用,而卒倒无所知也,多因喜怒思悲恐之五志有所过极而卒中者,由五志过极,皆为热甚故也。”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风论》提出了中风的治疗方法,如“治须少汗,亦宜少下,多汗则虚其卫,多下则损其荣。汗下各得其宜,然后可治,在经虽有汗下之戒,而有中脏中腑之说。中脏者宜汗之,中腑者宜下之。此虽合汗下,亦不可遁也。”

元代医家王履,从病因学角度归类,提出“直中”及“重中”。如《医溯回集·中风辨》曰:“三子论,河间主乎火,东垣主乎气,彦修主乎热,反以风为虚象,而大异于昔焕。……以予观之,昔人三子之论,皆不可偏废,但三子以类中风之病,未见为中风而立论,故使后人狐疑而不能决,殊不知因于风者,真中风也,因于火,因于气,因于湿者,类中风而非中风也。”他还进一步论述了患者年龄四旬以上者亦罹庇痰,情绪激动,常为发病诱因,这对中风病因学说无疑是一个大的贡献。

明代医家张景岳,倡“非风”说,主张以内伤积损立论。如《景岳全书·非风》云:“凡病此者,多以素不能慎,或七情内伤,或酒色过度,先伤五脏之真阴,此该病之本也,再或内外劳伤,复有所触,以损一时之元气,或以年力衰迈,气血将离,则积损为颓,此发病之因也”。

第三,清代以后,中风病以肝阳上亢、内风旋动和气虚血瘀为主要病机。清代程钟龄将中风以心脾肾为主分证。他在《医学心悟》中指出:“若心愦不语,心昏冒全不知人,或兼直视摇头等证,益心不受邪,受邪则殆,此败症也。若包络受邪,则时昏时醒,或时至喜笑。若脾经不语,则人事明白,或唇缓,口角流涎,语言謇涩。若肾经不语,则腰着痉痹,或耳聋遗尿,以此为辨。”又云:“中风之证,有中腑中脏,中血脉之殊。”

沈金鳌根据病变部位的浅深和病情的轻重,探讨中风症候的分类方法,对病情的了解和预后判断有所帮助。如《杂病源流犀烛·中风源流》曰:“盖中脏者病在里,多滞九窍。……中腑者病在表,多著四腰,其症半身不遂,手足不随,痰涎壅盛,气喘如雷,然目犹能视,口犹能言,二便不秘,邪之中犹浅。”并总结“中风根由方治”十二种:“一曰口噤不开;二曰口眼?e3be斜;三曰语言謇涩。四曰四腰不举;五曰身体疼痛;六曰痰涎壅盛;七曰遗尿不禁;八曰小便不利;九曰善饥善食;十曰自汗盗汗;十一曰神气昏聩;十二曰左瘫右痪及四肢顽麻,骨节疼痛……”

叶天士则进一步阐明中风的机理是精血衰耗,水不涵木,木失滋荣,故肝阳偏亢。在治疗上提出:“水不涵土,内风时起者,治宜滋液熄风,补阴潜阳;阴阳并损者,治宜温柔濡润;后遗症者,治宜益气血,清痰水,通经络。”

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谓:“非风火湿痰所中”,从而提出自己之独到见解,认为“半身不遂,亏损元气是其本源”,又谓:“若元气一亏,经络自然空虚,有空虚之隙,难免其气的一边归半……归并于右,则左半身无气,无气则不能动,不能动名曰半身不遂。不遂者,不遂人用也。”他倡“元气亏损”之说,并提出以补阳还五汤治之,至今仍临床常用。在治法方面提出:“治风之要,尤为清火,火之不降,风必不除”,“清火以治病本,而祛风以治其标;若阴已伤加以和阴。”

第四,近医“三张氏”主张“肝阳化风,气血并逆直冲犯脑”的中西会通说。张伯龙明确指出肝阳上亢、肝风内动是中风发病的主要原因。如《雅雪堂医案·类中秘旨》曰:“内动之中风,是为肝首中而发,由水亏木动,火炽风生,气血上奔,痰涎猝壅。”此即《素问·调经论》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引发“大厥”,亦即西医所谓血冲脑经则昏不知人,肢体不动,口眼?e3be斜,或半身不遂,左侧或右侧瘫痪等症。他的这一创新突破了理论中风病机之秘旨。

张山雷在《中风铨·中风总论》中指出,潜降镇摄是治疗中风的主要方法之一。诚能判别此外内二因之来源直委,则于古今中风证治,思过半矣。并创中风治疗八法:闭证宜开、脱者宜固、肝阳宜于潜镇、痰涎宜于开泄、气逆宜于顺降、心液肝阴宜于培养、肾阴虚宜滋填及偏瘫宜于宣通。

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治内外中风方〈镇肝熄风汤〉》中说:“内中风证(亦各类中风,即西医所谓脑充血症)其脉弦长有力”,指出中风是“血之上注于脑”,西医分为脑充血证,由解剖实验而得也。张氏还言及“脑充血”证,指出:“若气上升者过少,又可使脑部贫血,无以养其脑髓神经,亦可至于昏厥,是以《内经》又谓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若倾,目为之眩。”他认为脑为之不满,实即指脑中贫血而言也。近代三张结合西医观点探讨中风后的病因病机,无疑是中风病历史上早期的中西会通派的有益探索。

另则,孟氏中医世家研究了脑中风先兆症的历史沿革和近年来的发展情况。对中风先兆的最早描述见于《内经》,如《素问·调经论》曰:“肌肉蠕动,命曰微风。”“中风先兆”之称最早出自刘河间之著作,他曾说过:“中风者,俱有先兆之证。”而对中风先兆研究最详细的是清代王清任,他在《医林改错》中记录中风先兆有34种症状之多。元代罗谦甫《卫生宝鉴》中记有“凡人初觉大指次指麻木不仁或不用者,三年内必有大风之症也。”

近年来,对中风先兆诊断标准的研究,结合临床大量病例的分析并参考现代医学血液流变学检测,初步提出了4条诊断标准:① 年龄45岁以上,并患有脑中风相关疾病:如脑动脉硬化、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脏病、颈椎病;② 突然发病,反复发作,一过性可逆的,不同程度的肢体麻木;单瘫或偏瘫,口角?e3be斜,失语、思蒙;或发作性眩晕,复视,偏盲,共济失调;或语言謇涩,吞咽困难,跌倒发作,短暂的神经迷蒙等;③ 血液流变学检测呈现浓黏凝聚学异常特征;④ 舌质多暗红,脉多弦硬而长。

中风先兆症的病因病机,近来研究总结认为:以精气虚为本,痰瘀内生为标,风阳欲动为其征,瘀血阻络是关键。孟氏中医世家还结合现代医学对中风病做了大量的临床研究工作。

中风,现代医学称为脑血管意外,亦称脑卒中,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脑动脉紊乱和静脉系统发生病理性改变所造成的一种疾病。中风所出现的脑血液循环障碍直接影响脑组织,并使脑细胞出现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从而发生头痛、头晕、意识和智能活动障碍等多方面的症状和体征,严重时出现偏瘫、失语、大小便失禁等局灶性症状,甚至死亡,多发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中风病是人类死亡率最高的三大疾病之一,我国中风发病调查结果显示:城市、农村患者发病情况相比较,城市患者多于农村,且北方高于南方,在脑卒中患者的发病过程中,其死亡率、致残率(生活不能自理、丧失工作能力)均比较高,部分患者长期卧床和住院。出血性脑中风全国脑卒中患者约500万人,每年新发病130万。发病的危险因素有以下五个方面:

(1)年龄在55岁后发病骤增:55~64岁发病的机会更大,并随年龄递增而增,致残率较高,且以高血压、动脉硬化和糖尿病等原发病者居多。

(2)高血压是脑卒中重要危险因素。高血压者较正常人发病率高6倍,2000年世界统一了血压标准即140/90mmHg为正常值。

(3)动脉粥样硬化和胆固醇增高是脑卒中的第三个发病危险因素,研究发现65岁以后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尤为多见。

(4)糖尿病亦为脑卒中三大危险病症之一。据文献报道,糖尿病患者脑卒中发病要提早10年,且较血糖正常患者高2~4倍。

(5)心脏病易发生脑中风。积极治疗各种心脏瓣膜病也是减少脑梗塞发生的措施之一。

脑中风诱发因素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气候变化与中风发病:冬至和夏至两节气前后,冬秋季、高温气候时皆多发病,以2、7、10月为发病高潮。第二,情绪激动与中风发作:原因是激动时引起大脑皮层及丘脑下部兴奋,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儿茶酚胺分泌增加,导致全身小动脉出现收缩痉挛,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血液黏稠度增高,使变硬变脆的动脉压力增大,血管薄弱处易发生破裂,引起脑出血或血栓形成。第三,过度疲劳和用力过猛与中风发作:年过50岁的人,尤其原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动脉硬化的人群过度疲劳极易诱发中风。第四,饮食不节与中风发作:暴食、酗酒皆可成为直接诱因,据对341例中风病人的调查结果显示,进餐因素列为第三位,饮食原因列为第八位。

总之,孟氏中医世家在勤求古训,博采众家并贯通现代医学关于中风病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几代人的潜心研究,初步提出了有关中风病的治则治法:两期早治和开窍十法。

1.两期早治

(1)先兆期重预防,清肝滋肾:中风先兆期为本虚标实之证,本为肾阴虚,标为肝阳亢,故临床总原则为清肝滋肾。具体到临床实践中,先兆症明显者,则应急则治其标。但先兆症具有变化多端的特点,临床又必须灵活变通,常标本兼治,即“甚则独行,间者并行”;另外要重视预防:一则较轻的先兆症,也要早治,体现“治未病”思想。二为较轻的标实症,也要早治根治,防微杜渐。

(2)发作期,辨脏腑,清热开窍:中风发作后,首辨中脏腑经络:

1)中脏腑:先辨中脏腑。中脏者,必有神昏或昏聩,病情重;中腑者,神志恍惚或迷蒙,病情较轻;皆兼见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口眼?e3be斜、舌强语謇或不语。再辨阳闭、阴闭、内闭外脱、阳脱四症:阳闭证即风火扰窍,为风火炽盛,热甚所致;阴闭证即湿痰蒙心证,为风夹湿痰之邪上壅清窍而成为阴闭之证,主因为阳虚,二为湿痰;内闭外脱证是阴阳离决,病入险境,主 因为肝风盛,次因为痰热炽,风痰热上迷心窍,则成内闭外脱证;阳脱证即正气衰弱欲绝,阴阳离决之象。

总之,中风发作,首辨深浅即中脏中腑,次辨闭脱。脑中风一症,病在血分,血养脑神,血热则脑失充养,血清则静养,故清热活血在前;要治昏迷,先开脑窍,苏醒之后,临床辨治需三抓一防,即抓风、火、痰,防脱。临症须胆大心细,拯危救命。

2)中经络:先辨中络中经。中络者:半侧手足麻木,或无力,或口眼?e3be斜,但神清;中经者:半身不遂,口眼?e3be斜,舌强语謇,或不语,但无神志昏蒙。再辨痰热瘀血、阴虚阳亢、气虚瘀络、风痰阻络、肝肾不荣五证,即风、热、痰、瘀、虚五因。痰热瘀血证:内风夹痰,上扰经络,脉络不畅,瘀血阻络发病;阴虚阳亢证:肝阳上亢,肾阴下虚,为肝肾阴虚,虚热内生,扰动肝风、风火妄动;气虚瘀络证:正气素虚或急性期正气损耗而致的气虚不统、瘀血阻络;风痰阻络证:风邪乘虚入中经络,而夹痰阻,经络不通;肝肾不荣证:素肝肾虚或中脏腑重证致肝肾虚,肾阴亏虚,肝血不充,经络失养,腰膝萎软无力。

2.开窍十法脑为神明之府,风热痰血瘀结,蒙闭脑窍,灵窍失聪,神志昏蒙,语言行动及五脏功能失常,发生语言謇塞、口眼?e3be斜,半身不遂,甚则发生闭证和脱证,危及生命。

中风初起的先兆症,肾虚肝旺,肝风扰脑神,为蒙窍之始;发作急性期,更是诸邪上亢,脑窍被闭,其急重程度是以脑窍恢复的程度和速度来决定其后遗诸证的恢复程度及快慢的关键。故脑中风自始至终皆以脑窍为治疗之重点。闭者开之,未闭者清之,中风先后四期的治法各异,但每期都首先要保持脑窍清醒,而每期都有可能存在或引发脑窍被蒙,故开窍清窍为脑中风治疗之中心,临床化痰、祛风为治其因,服务于脑窍的开和清。

孟氏中医世家根据四期病因,创清窍、开窍治则十法,用于临床,纲举目张。

(1)凉血熄风开窍法:热邪炽盛,肝阳暴亢阳亢生风,风火相煽,痰火内盛,致气血逆乱,热邪炽盛,迫血妄行。症见:面赤身热,烦躁不安,呼吸粗深,鼾声高亢,舌质红绛,舌苔黄或干裂,脉弦数。血压增高,或体温增高,常见于出血性脑中风,伴衄血、吐血等患者。

(2)镇肝潜阳开窍法:适用于血随气逆阳闭证。因肝阳暴亢,阳升风动,血随气逆。症见: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常伴面赤、身热、气粗、口臭、口噤、大便闭等。血压偏高,常见于脑血管意外、脑出血、脑梗塞患者。

(3)化痰清心开窍法:适用于痰热蒙心之阳闭证。因风中脏腑,阳闭于内,气血逆乱,中焦痰热蕴结,邪热上蒙心神脑窍。症见:神志昏蒙,大便燥结,痰涎壅盛,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有力而数,血压偏高。常见于脑血管意外、脑梗塞、脑血管栓塞患者。

(4)温阳散痰开窍法:适用于阳虚痰湿阴闭证。因阳虚不化,痰湿偏盛,风夹痰湿,上蒙清窍。症见: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静卧不烦,四肢不温,痰涎壅盛,舌苔白腻,脉沉滑。常见于脑梗塞、脑血栓形成的患者。

(5)回阳固脱开窍法:适用于中脏腑脱证。因正气虚衰,风中脑神,则五脏气衰欲绝。症见:不省人事,目合口开,鼻鼾息微,手撒肢冷,脉微细欲绝。常见于脑血管意外、脑萎缩或伴心衰患者。

(6)涤痰化瘀开窍法:适用于痰热瘀血蒙闭清窍的中脏腑证。因素有痰热内蕴,瘀血内生,痰热瘀血互结,壅闭脑神,则风中脏腑发生急性症状。症见:头晕胀痛,胸闷咽干,语言謇涩,半身不遂,舌质紫红,苔黄腻舌脉紫绛,脉弦数。常见于脑血管栓塞、脑梗塞等患者。

(7)和肝养阴清窍法:适用于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证。因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肝阳上亢,气逆血乱,脑神受扰。症见:头晕头痛,面赤气粗,夜半口干,耳鸣多梦,肢麻震颤,口眼?e3be斜,半身不遂,便秘尿赤,舌红无苔,脉细沉。常见于脑血管痉挛、脑血管栓塞等患者。

(8)益气活血清窍法:适用于气虚血衰的中脏腑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因中气素虚,行血无力,经络瘀阻。症见: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謇涩,面白无华,气短心悸。常见于脑中风后遗症、体虚贫血等患者。

(9)补肾健脾清窍法:适用肝肾不足,脑萎智呆证。因素体肝肾不足,或中脏腑重症损伤肝肾,精血大亏,真阴虚损,脑神失养,筋骨萎软。症见:肢体萎软无力,下肢软瘫,精神疲困,舌红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无力。常见于脑中风后遗症、伴脑萎缩患者。

(10)养血通络清窍法:适用于正虚外风之证。因素体正气不足,卫外失司,腠理不固,气血亏损,脉络空虚,或气候突变,外出当风,风邪乘虚而入,痹阻经络。症见:手足麻木,口眼?e3be斜,甚者半身不遂,舌强语涩,肢体酸痛,或恶寒发热,舌苔薄白或黄腻,脉滑。常见于脑中风后遗症及体虚外感寒湿症患者。

综上所述,孟氏中医世家从第二代开始,即临床辨治中风,初步在临床上摸索出中风早治诸法效方。到第三代始配合针灸,针药结合,并从1990年代开始总结出两期和十法方案用于临床。十多年来,临床观察总结497例,从不同角度发表相关学术论文三篇,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创新,逐步建立了中风中医治疗系统理论和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