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孟维礼中医世家经验辑要
24395400000017

第17章 针灸瑰宝临床验效

针灸所兴,由来久矣。上古治病,汤药甚少,多以针刺取功。自古到今,针灸发展,名扬中外,成为治疗疾病、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手段,深受医者推崇,患者欢迎。

然针道大有学问,技艺高低悬殊,学不能已,医贵手精。针治疾病,不尽在取穴之灵,而在针法之精,故古人有“灵龟八法”、“烧火山”、“透天凉”等形象比类之名,今人行针催气又有候气、循摄、逼针、推气、按截、弹、刮、摇、飞、颤十法之谈。

孟氏中医世家自从一世起,代代都有“身带几苗针,怀救众人心”的老传统,孟氏一世和二世都有刺穴、急救、止痛等神针的记载,到了三世,孟国栋主任和四世孟彦荣、孟彦武医师等,皆以针与医同施而闻名。由于农村缺医少药,因而针灸疗法成了治病活人的首选方法。孟国栋主任从医39年,而刚刚步入医道的六年间,主要是通过针灸疗法来治疗疾病。在长期的针灸实践中,他对针法、灸法及熨法的运用,均有较深刻的体会,在全国针灸专业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数篇。下面就针灸诸法的观点和学术思想介绍如下。

一、针灸止痛十二法

针灸止痛,从古至今,以疗效优而著称。孟氏中医世家在继承前贤、博采众家之长的基础上,结合自家针灸治疗实践,在临床上总结出针灸止痛十二法,将其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较好的效疗,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循经四取止痛法即按疼痛部位的经络归属,循该经络采用近取、远取、近经取和辨经取四种取穴方法针灸止痛。在“宁失其次,勿失其经”的思想指导下,采取疼痛病所辨分经络,以此经穴为选,分别采用循经近于病所的穴位而近取治之,或循经远离病所的穴位而远取治之两种方法,皆调其经,使经通络活,疼痛自愈。其次,除在主要经络取穴外,再配以循行近于病处的临近经络取穴,或配以与主经相表里,及有辨治关系的经络,辨取经穴。孟氏中医世家体会到,围绕主经,四法取穴,从各个角度共同调其经,全面而实效。如左上牙痛,属于阳明大肠经,近取下关(左),远取合谷(右),近经取颊车(左),辨经取三里(左)、太溪(左)。孟氏中医世家认为:针灸循经四取,可使针灸止痛标本兼顾,疗效持久而迅速。

2.对应纵横止痛法即病变部位在左取相对应的右侧穴,病变部位在右取相对应的左侧穴的横取法;或按病变部位在前胸腹取相对应的后背腰部位的对应穴的止痛法。人体十四经脉除任督阴阳总领为单数外,十二经脉则左右各一成双数,故辨别脏腑之病,即左右横向皆可取该脏腑之经络,不过左血右气有偏罢了。但无论血病气病,气为血帅,血为气母,阴阳互根,故右病取左,左病取右,横向对称取穴,疗效显著,实为妙法。

若患者身体前侧某部位发生疼痛,则以患者身体的纵向,即身体前侧某部疼痛处的反侧(背脊面)对称部位上,用拇指强压两条俞穴周围的对称压痛点,针3~5分钟,或针后拔罐,可迅速使患者身体前面的疼痛消失。孟氏中医世家将此法用于妇科病、乳腺增生、慢性胃炎的治疗,采取前后对应法取穴,疗效甚佳。

3.脏腑背俞止痛法脏腑发生疼痛之时,即选取背部该脏腑的俞穴,一侧或双侧,依法针灸,达到治疗该脏腑疼痛的目的。人体五脏六腑皆在后背膀胱经循行,脊椎双侧经络上有俞穴,俞穴是脏腑经气输于脊腰部的腧穴,脏腑经气失常,输注于脊腰部的俞穴必表现反常,针灸其俞穴,可有效调节该脏腑之气,使脏腑气机得以调节而其痛自愈。孟氏中医世家体会:脏腑俞穴止痛法,实证用针罐法、虚证用辨证隔物灸法取效较好。

4.“阿是”取穴止痛法即在疼痛部位按寻最痛点,以此为“阿是”穴,进行针灸治疗止痛的方法。“阿是”穴是唐代名医孙思邈最早命名的,虽然《内经》也有“以痛为腧”类似阿是穴的描述,但无正式名称。孙氏在《千金要方》二十九卷中“灸则第六”云:“有阿是之法,若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理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或痛处,即云阿是,灸刺皆验。”孙氏发明阿是穴,对后世影响巨大,历代屡试屡验。“理则内经以痛为腧,痛则不通,治其痛点,通则不痛是也。”孟氏中医世家认为:阿是穴即痛点,不但是病的反应点,也是某些疾病的辨病诊断点,故在运用“阿是”穴治病的同时,必须分清内在病因,配以药物治本,方为上策。

5.针罐止痛法即针刺和拔罐同时应用于同一穴位的止痛法。分为两种具体方法:一为在选穴上,针刺留针后,用适当大小的火罐,把针和穴位一起拔在火罐内,拔罐时间宜长,一般为10~15分/次,适应于虚瘀性疼痛;其二为在所选穴上,针刺不留针,用适当大小的火罐把刚刺过的穴位拔在罐内,可见血渗出或流出,时间宜短,每穴一般5~10分钟,适应于实瘀性疼痛。

孟氏中医世家把针罐法用于痛经、慢性胃炎腹痛及气滞血瘀腰痛患者,疗效快速,较单独针刺或拔罐疗效更为持久。

6.艾温针止痛法即艾灸和针刺同时应用于同一穴位的方法,适用于虚人受实邪,或实人受虚邪的虚实交杂之疼痛。此法对可拔罐之处疗效甚速。

在选穴上针刺留针后,把药艾条裁成3~5cm的小节,或把艾绒揉成团,插在针柄上,和皮肤保持5~10cm距离,从近皮肤下端把艾点燃,留针待艾烧尽,达到艾针并用止痛的效果。本法适用于经络不通、寒凝经脉、气血不和等四肢疼痛之症。

孟氏中医世家艾温针应用最多的是脑中风后遗症如半身不遂、筋骨疼痛患者,并用于妇科输卵管不通、产后下肢肿胀及肩周炎等证,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

7.气针止痛法为清代安徽名医郑宏刚《金楼玉钥》中创立的三说之一,它是选用十四经的气穴,以井、荥、腧、经、合为序,按轻、中、重三级,分人体正、侧、背三条经线,依据病症轻重配穴治疗,突出调气。用于治疗各种疼痛以气滞和风邪为患的疾病,有独特的疗效。孟氏中医世家把气针法用于面瘫、脑中风偏瘫、麻木痹痛及带状疱疹疼痛等,疗效甚验。

8.针药穴注止痛法即选用新型针灸用穴位注射针,或普通6.5号及7号注射针头,用针管吸入适量的有效中西药注射液,在选定穴位上按深度进针,得气后,注入药液,达到治疗疼痛的目的。

临床选穴是以阿是穴、近处经络止痛穴和循经四取穴位为主,临床选用维生素B1、维生素B12、川芎嗪、丹参、654-2、安痛定、地塞米松等注射液,穴位注射疗效明显提高。孟氏中医世家近年来把针药结合穴位注射止痛法扩大运用到不孕症、痛经、腰痛、刮宫后腹痛、盆腔症瘕、子宫肌瘤疼痛、慢性胃炎腹痛等病的治疗上,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9.挑针止痛法是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民间疗法,适于用风湿筋骨痛及各种神经性疼痛,如头痛、胃痛、关节肌肉疼痛等久不愈者。具体操作方法为:用缝衣针经消毒后,穿外科缝合丝线,约六七寸长,在疼痛部位、阿是穴或临床穴位处,用手捺紧,使肌肉突起,针穿过突起的皮肤,拉过线,线首尾相并,用力向外一拉,使该处之皮肤成一创口,深度在皮肤与肌肉之间,有纤维被拉断即可。一般疼痛处挑3~5针后,用无菌纱布包扎,每周1次,一般3~5次即愈。孟氏中医世家将挑针疗法用于类风湿关节炎即痹证疼痛,取得了明显的疗效。

10.艾灸止痛法分为直接灸和隔物灸,即点燃艾炷或艾条,直接对准选穴,采用雀啄或伸缩热灸的方法;或在穴位上隔附上有治疗作用的药及各种物体,其上再用点燃的艾炷或艾条热灸,使药物及热力通过直接隔物传入穴位,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

重灸派是针灸派系中最大的派系。孟氏中医世家十分推崇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孙氏运用灸法,视脉权变,在《备急千金要方》中首先提出艾炷的大小与灸之生熟的辨治法,临症时灵活应对,知常达变;其次,还记述了40种隔物灸的方法及诸多临床治验病例。孟氏中医世家把直接灸运用于脑中风后遗症,隔附片灸治妇科不孕症、子宫虚寒,隔麝香膏药灸至阴穴治胎位不正,隔生姜片灸治慢性胃炎胃痛,隔苦瓜片灸治慢性结肠炎、脘腹胀痛、肠鸣等病,并在实践中认识到:灸亦有补泻之说,灸法可用于炎症性疾病的治疗,如小儿肺炎咳嗽症可以灸背部肺俞穴,急性腹泻灸神阙穴等,扩大了灸法治疗疾病的范围。

11.刺络放血止痛法即用三棱针、蒙针,在选定穴位或部位,刺破放血,起到治疗疼痛性疾病的方法。该法为金代名医张从正常用之法。他的刺络泄血法突出体现了疼痛“攻破”、“祛邪”思想在针灸学中的运用。《素问·针解篇》提出“菀陈则除之,去恶血也”,则是其刺络泄血理论之根源。

孟氏中医世家运用刺络委中拔罐腰眼部止急性顽固性腰痛,疗效明显提高,并起效迅速。在长期积累病例的基础上,拟定刺络拔罐治腰痛方案,疗效甚验,此外还用于治疗红眼肿痛、偏头痛等病。

12.刮穴泄血止痛法此法为清末扬州名医夏春农首创,当时主治“疫喉痧”。后经民间扩大应用于皮肤肌肉痹痛症、麻木胀痛症、腰背疼痛等症。此法适应于皮肤无创伤,治后不影响洗浴,具有易推广、简便易学、符合社区保健之优点。

方法:按疼痛处经脉走向,施以顺经为补、逆经为泻的补泻手法。按病情的虚实,分阴阳两面,并从前、中、后三线刮穴。此法与刺络法稍有不同,为使络血流出,但不外出皮肤,为内出血,形成瘀斑,对肌肉痹痛、风寒湿痹疗效最好。孟氏中医世家把刮穴泄血止痛法用于肌肤麻木疼痛、妇女产后背部拘急痛、寒湿腰痛及慢性腓肠肌转筋痛,皆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总之,针灸止痛,取效迅速,其具体方法,孟氏中医世家总结为以上十二法,在临床实践中上述这些方法还在不断地探索深化和完善,而新的止痛疗法也将不断地产生,服务于患者。

二、灸法温补,慢病良效

灸法是借灸火的热力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感传作用,以达到治病、防病目的的一种方法。灸法温通经脉,益气补阴,适用于虚证、寒证、痹证,在针灸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

灸法治病,祖国医学自古就有,以重视灸法、推崇研究灸法为特点的重灸派是古代针灸八大派系中最大的一个,是研究灸法的代表。

灸法和针法同源于远古,至《内经·灵枢》灸法已有较为系统的理论阐述。重灸派,最早始源于《阴阳十一脉灸经》和《足臂十一脉灸经》,后晋葛洪《曹氏灸经》和唐代王焘《外台秘要》则明确提出了重灸、崇灸的学术思想。

孟氏中医世家重灸法远祖,当推崇宋代窦材,他著述的《扁鹊心书》中强调“保扶阳气为本”,提倡“灼艾第一,用药第二,附子第三”,并提出“人到晚年,阳气衰,故手足不暖,下元虚惫,动作艰难,盖人有一息气在则不死,气者阳所生也,故阳气尽必死。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更服保元丹、保常延寿丹,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寿矣。”而在《扁鹊心书》一书中,60种采用针灸疗法进行治疗的疾病以及所附40多例针灸医案,90%以上是用艾灸取效。他用灸法壮数多,每穴一般百壮,甚至五六百壮。重灸派中又分为化脓灸、隔物灸和药条灸三大派系。

化脓灸:《甲乙经》最早记载,后《刘涓子鬼遗方》、《太平圣惠方》、《寿世保元》等不断发挥。本法适用哮喘、肺痨、瘰疠病等慢性病久治不愈者。

隔物灸:《肘后备急方》首见记载,元代朱丹溪发挥和应用最多,到明代的薛立斋积累了较多的经验。可查的隔物灸方法就有:隔蒜灸、隔盐灸、隔椒灸、隔面饼灸、隔头垢灸、隔姜灸、隔葱灸、隔苦瓜灸、隔桃树枝灸、隔桃叶灸、隔土瓜根灸、隔鸡子灸、隔虫灸、隔酱灸、隔黄土灸、隔纸灸、隔碗灸、隔核桃灸、隔甘遂灸、隔皂角灸、隔附子饼灸、隔豉饼灸,隔香附饼灸、隔木香饼灸、隔薤白灸、隔莨菪根灸,隔苍术灸、隔玉片灸、隔矾灸、隔蟾灸、隔商陆灸、隔器灸、麻花艾灸、苇筒灸、横三寸灸等四十余种。各灸法的主治是所灸穴位的功效和加隔物的药用效应之相加和发挥。

艾卷药条灸:崛起于明清时代,明朱权《寿域神方》中最早记述,开始不掺入药物,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和杨继洲的《针灸大成》中才于艾绒中加入麝香、山甲、乳香、没药末,并名之为“雷火神针”或“雷火针法”。清代加药物,因种类不同又改名“太乙针”、“太乙神针”,后不断发展。现代艾卷灸法、药艾条灸法,都是在此基础上发展的。此法适用于各种病症,如温和灸适用于慢性病,以偏瘫、麻木、各种疼痛、慢性病疗效最好;而雀啄灸多用于急性病。

关于灸法的临床应用,孟氏中医世家推崇唐孙思邈《千金方》和《千金翼方》。《千金方》中涉及针灸的比重较大。《备急千金要方》29、30卷,专论针灸,而《千金翼方》除卷26、27、28卷专论针灸外,其他各卷亦散见较多。二书共收载针灸内容一千余条。

在针灸学术方面,孙氏作出了五个方面的贡献:第一,防病早治,推崇灸法,提出用灸法预防传染病的方法。他说“凡人吴蜀地游,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令疮暂差,则灸疗湿症,毒气不能著人也。故吴蜀多行灸法。”患病后又提倡早治,“凡脚气初得脚弱,使速灸之,并服竹沥汤,灸讫可服八风散。无不差着,唯急速治之。”从未病至已病,灸法始终贯穿其中。

第二,针、灸、药并重。孙氏说:“若针而不灸,灸而不针,皆非名医也;针灸不药,药不针灸,尤非良医也。……知针如药,固是良医。”但他认为有些病以用针为佳,有些病以用灸为良,有些病宜用药后行针灸,而有些病则应针灸药物同时并用,并指出:“其有须针者,即针刺以补泻之,不宜针者,直尔灸之。”宋代高保衡对孙氏作了较高的评价,他说:“苟知药而不知灸,未足以尽治疗之本,知灸而不知针,未足以报表里之变,如能兼是圣贤之蕴者,其名医之良乎,有唐真人孙思邈者,乃其人也。”

第三,看脉针灸:在针灸治疗中,孙氏注重看脉用针和灸法,把针灸纳入正规的中医四诊八纲辨治中,这一点值得后人继取。在《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八,“平脉,三关主对法第六”中,“寸口脉浮,中风发热头痛,宜服桂枝汤、葛根汤,针风池、风府,向火灸身,摩治风膏,覆令汗出”,“关上脉缓不欲食,此脾胃气不足,宜服平胃丸、补脾汤,又针章门补之”,“尺脉紧、脐下痛,宜服当归汤,灸天枢、针关元补之。”在他的著述中,反复强调脉诊对针灸的指导作用,“风欲针灸,必先看脉”,“每针常须看脉,脉好乃下针,脉恶勿乱下针也。”他还对灸法总结出禁忌之脉:“凡微数之脉,慎不可灸”,“脉浮故热甚勿灸。”

第四,灸宜权变:在《备急千金要方》中,提出了艾炷的大小与灸之生熟的看法,如“头面目咽,灸之最欲生少,手臂四肢,灸之欲须小熟,亦不宜多,胸背腹灸之尤宜大熟,其腰脊欲须少生。”至于生熟的程序,孙氏认为“大体皆须以意商量,临时迁改,应机千变万化,难以一难”,“凡言壮数者,若丁壮遇病,病根深笃者,可倍多于方数,其人老小羸弱者,可复减半……仍须准病轻重以补之,不可胶柱采株。”这些论点反映了孙氏知常达变的唯物辨证思想。

关于隔物灸孙氏更是方法多变,富于创新。他除运用几十种隔物和药物灸外,创制了一些特殊的灸法,如麻花艾灸、苇筒灸、横三寸灸等。如对艾炷灸治蛇毒,他总结出如临时无艾的应急措施:“无艾,以火头称疮也大小热之。”这是他充分考虑了蛇咬人后,在紧急情况下苦无艾的实际,以“火光”代之,灵机应变的措施。

第五,重奇穴,创“阿是”,扩展了针灸治病的无限空间。在孙氏著作中,经外奇穴共包括两类:一类是有穴名、有部位及取穴法,约共有120多个;另一类仅有部位及取穴法,而无名称,共70余处,如悬命穴,十指头即后来的十宣穴。

“阿是穴”是孙氏最早命名的。他在《内经》“以痛为腧”的思想启发下,《千金要方》二十九卷“灸例第六”云:“有阿是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掐其上,若是当其处,不同孔穴,即得便快,或痛处,即云阿是,灸刺皆验。”这就是他创阿是穴的原委。阿是穴的创立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直到今天,仍然屡试屡验,为医家所喜用。

灸法经过几千年的演化发展及历代医家的探索,总结有七大疗效和作用:疏风解表,温散寒邪:适用于风寒外感、头痛、腹痛等;温通经络,活血逐痹:适用于经络痹阻的风寒湿痹、痛经、经闭、子宫虚寒、寒疝、腹痛等;温中散寒,升阳举陷:适用于气虚下陷,脏器下垂症,如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脱肛、崩漏日久不愈及虚寒泄泻等;温阳补虚,回阳固脱:适用于脾肾阳虚,元气暴脱的厥逆证、亡阳证以及久泄、遗尿、阳痿、遗精、早泄、虚脱;行气活血、消瘀散结:适用于乳痛初起、瘰疬、寒性疖肿及疮溃日久不愈症;通经活络,拔毒泄热:适用于热毒炽盛的阳热实证,具有升高白细胞,增强巨噬细胞吞噬能力,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防腐保健,益寿延年,健脾益胃,同护后天:常灸中脘、足三里,温运脾阳,补中益气,促进脾胃运化吸收,培补元气,预防疾病: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使人体真元充足,可延年益寿,预防疾病;调气血、保健强身:如常灸三里、关元、阴陵泉、三阴交等保健穴,可以升高白细胞,增强人体免疫力,提高健康水平。

孟氏中医世家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多年来针灸结合,应用艾灸疗法,在治疗脑中风后遗症、男女更年期综合征、慢性胃炎、妇科不孕证、痛经、腰痛、面瘫、痹证等疾病中,配合中药内服发挥了很好的治疗作用。对艾灸治疗疾病,孟氏中医世家经验如下:

灸法应用,以“久”为辨:灸法温通补虚,世人皆知,究其作用,以温为要,温则通,温通才能补虚,而病久之人,久则不通,病久必虚,故应用灸法,对久痛、久寒、久虚、久痹、病久者皆可施用,不过灸的壮数、时间、方法须辨而分施,适而用之。

灸法取穴,定位三法:取穴时,首先须按穴的位置,以躺、坐为主,方便病人自如为度;空腹、久病、体虚之人,最好采用卧位。取穴法有循经取穴、局部取穴和随证取穴三种,单用或合用,标本辨取,一般针灸结合,或拔罐灸法并施。

灸法补泻,文武阴阳:文火为补,武火为泻,灸时长为补,灸时短为泻,并分上下、先后,为阴为阳,及人身阳经阴经分辨虚实,为补为泻的原则,辨而施之。

灸法选用,灵活多变。艾炷灸:直接灸采用无瘢痕灸及三角灸;间接灸采取辨证隔物及长蛇灸、大灸法,所用艾炷大小,因证而施;艾条灸:直接或辨证隔物,采取悬灸、雀啄灸、回旋灸三法,并灸有生熟、壮分多寡,以红为度,不可太过;艾温针:采用药艾条截段,插在已刺入穴内的针柄上,点燃药艾的底部,燃尽为度,它的优点是针灸结合,灸穴最准,并经针传导热于****,其效最速;保健灸:身体无病或年逾四十之人,常灸三里、关元健体强身,起保健预防作用的穴位有:脑中风先兆证可常灸阳陵泉、三阴交,以预防中风病的发生;男性更年期综合征,以调心肾为主,可常灸三阴交;妇女更年期综合征,调肝脾为主,常灸阴陵泉;慢性胃炎,健脾和胃常灸三里、中脘;妇女不孕证,暖宫孕子常灸关元;痛经常灸神阙;腰痛常灸肾俞;痹证常灸阿是穴等,皆有事半功倍,防病治病之良效。

三、针治腰痛,刺络拔罐

腰痛是以腰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中医辨证可分为气滞、劳伤、肾虚、湿热四型。腰痛包括了现代医学的肾脏疾病、风湿、肌肉劳伤、外伤等病出现腰痛者。

对于急性腰痛患者,采用针灸治疗往往可出奇制效。至于慢性腰痛患者,因其往往患有他病,要针灸配合,长期治疗,治愈原发病,腰痛才能痊愈。这里主要将孟氏中医世家临床运用针灸治疗急性腰痛的方法简介如下。

治疗方法:刺络委中,拔罐腰部,辨证配穴。气滞扭伤型(奇脉受损):委中,毫针浅刺(出血),腰眼,病侧拔罐,腰痛点,病侧手背。痛甚:人中、合谷,均取泻法,亦可用磁极针以调神;腰肌劳损型(瘀血阻络):委中,三棱针刺络,勿挤,任瘀血流尽。气海俞,病侧拔罐,小肠俞,病侧针罐法。足三里、阴陵泉,分刺法。肾虚脊损型(肾虚失养):委中,毫针短刺法,阿是穴,腰部拔罐1~2个,腰阳关、命门、三阴交,均取补法。病程超过一周者,艾灸温其针;妇女湿热型(督任失和):委中,三棱针浅刺,任血自流。关元俞,拔罐针法。肾俞、复溜、阴陵泉,阴刺法。

如患者王某,男,58岁,河南中原油田退休教师。1996年11月15日初诊。患者主诉:腰痛一月余,逐渐加重,不能走路,转身困难,需人搀扶,生活不能自理。曾在河南当地及兴平市其他医院治疗,未见好转。腰部X线片及化验检查均提示正常。检查:右腰眼下压痛明显,右下肢牵引痛,有挫伤史。查双委中穴区,静脉成团,右侧重于左侧。诊断:急性腰痛,腰肌劳损(瘀血阻络型)。

治法:采用通经化滞、破瘀泻络法。取穴:委中(双),三棱针散刺,右侧三针,左侧一针,右侧中心一针,血喷泣高约10cm,量约15ml;左侧血流色黑,量约5ml,即刻双侧委中静脉团消失。小肠俞,拔火罐。针罐法用中火力;阿是穴、右腰眼下,拔罐法,用大火力。10分钟后去罐,患者自己下床,下蹲弯腰并在室内走动,已不疼痛,自己步行回家。治疗后一晚未痛,入睡是一月来最好的一夜。早起腰酸,活动减轻,右腰眼下压痛,腰肌无紧张感,委中穴周静脉团已不显,脉络淡红。证属肌肉劳损,阴血不足。治以益气养血,温通脊络。选穴:足三里、阴陵泉,分刺法,承山,针罐法。改为隔日针治。经过治疗后腰酸明显好转,脉双尺沉细。症属腰肌劳损恢复期,兼见肾阳亏虚。治以前法加补肾温经。选穴:腰眼,艾灸温针,足三里,艾灸温针,阴陵泉、太溪,阴刺补法。每日坚持早晚自我进行腰部锻炼。

前后共针治7次痊愈。一月无复发,其后患者送来锦旗:“医术精益求精,患者忠实朋友”。

四、面瘫歪斜,灸气针好

面瘫即现代医学的面神经麻痹,是一种急性发作的单侧面神经周围性病变,通常在清晨洗漱时被发现。患者一侧嘴歪,额纹消失,眼睑闭合不全,患侧鼻唇沟变浅,吹气时患侧口唇因闭合不全而漏气,或伴流泪,流涎,口齿不清。中医辨证属外感风邪,侵袭面部经络,经脉失于濡养而致。

治疗方法:灸法:主穴第一组:地仓、承泣。主穴第二组:承浆、人迎。配穴:听会、颊车。手法:发病即灸,每日一次,每次主穴一组加配穴一个,交替使用,采用艾卷直接灸、雀啄灸,穴位交替,每穴每次5至15分钟。气针法:首用调气穴:迎香、合谷。治用调气穴:近取太阳、下关、攒竹;远取商阳、关冲、后溪、合谷。重症全身调气穴:头部百会、风池。下肢:冲阳、束骨。

如患者王某,女,48岁,2001年12月14日初诊。主诉:口眼?e3be斜半月余。病史:半月前,早晨刷牙时发现右侧口眼?e3be斜,右眼闭合不全,右口角流涎,右颊部含水不能吐出,舌体转动亦不灵活。即到当地诊所求治,经用维生素B1、B12,加兰他敏等药,肌肉注射治疗一周,配合口服西药等效果不佳。后又到几处医院治疗,皆无大的改善。

查体:右侧颜面表情死板,不能蹙额、皱眉。额纹、鼻唇沟消失,右口角漏水,漏气,不能鼓腮。舌伸不直,向左侧倾斜,左半边味觉减退。右眼不能闭合,眼裂约3mm。血压130/90mmHg。脉沉细。辨证:风邪中络,口眼?e3be斜。治则:除风,通经,活络。选穴:地仓(右)、颊仓(右)合谷(左)。治法:地仓、颊车艾条灸,合谷泻法。灸针共15分钟,灸至穴区周围潮红,病人感觉整个右侧面部烘热,合谷穴隔3分钟行针一次,共5次。

经过治疗后右侧面部肿胀消退,右眼可闭合,右口角流涎减轻,口内水及食物仍在右侧停留。选穴:承泣(右),人迎(右),下关(右),后溪(左),束骨(左),承泣、人迎艾条(直接灸),下关,针刺平补平泻,后溪(艾灸温针),束骨泻法。针灸15分钟,感觉同第一次。继续用以上两组穴,治疗10次,疾病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