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 不齊整著內衣戒。汝於是中有犯否(有無實答)。第二 不齊整著三衣戒(如前)。第三 反抄衣入白衣舍戒(如前)。第四 反抄衣入白衣舍坐戒(如前)。第五 衣纏頸入白衣舍戒(如前)。第六 衣纏頸入白衣舍坐戒(如前)。第七 覆頭入白衣舍戒(如前)。第八 覆頭入白衣舍坐戒(如前)。第九 跳行入白衣舍戒(如前)。第十 跳行入白衣舍坐戒(如前)。十一 白衣舍內蹲坐戒(如前)。十二 叉腰入白衣舍戒(如前)。十三 叉腰入白衣舍坐戒(如前)。十四 搖身入白衣舍戒(如前)。十五 搖身入白衣舍坐戒(如前)。十六 掉臂入白衣舍戒(如前)。十七 掉臂入白衣舍坐戒(如前)。十八 好覆身入白衣舍戒(如前)。十九 好覆身入白衣舍坐戒(如前)。二十 左右顧視入白衣舍戒(如前)。二十一 左右顧視入白衣舍坐戒(如前)。二十二 靜默入白衣舍戒(如前)。二十三 靜默入白衣舍坐戒(如前)。二十四 戲笑入白衣舍戒(如前)。二十五 戲笑入白衣舍坐戒(如前)。二十六 不用意受食戒(如前)。二十七 不平鉢受食戒(如前)。二十八 不平鉢受羹戒(如前)。二十九 不羹飯等食戒(如前)。三 十 不以次食戒(如前)。三十一 挑鉢中央食戒(如前)。三十二 無病為己索羹飯戒(如前)。三十三 以飯覆羹更望得戒(如前)。三十四 視比座鉢中戒(如前)。三十五 不繫鉢想食戒(如前)。三十六 大搏飯食戒(如前)。三十七 張口待飯食戒(如前)。三十八 含食語戒(如前)。三十九 搏飯搖擲口中戒(如前)。四 十 遺落飯食戒(如前)。四十一 頰食食戒(如前)。四十二 嚼飯作聲戒(如前)。四十三 大噏飯食戒(如前)。四十四 舌舐食戒(如前)。四十五 振手食戒(如前)。四十六 手把散飯食戒(如前)。四十七 污手捉飲器戒(如前)。四十八 洗鉢水棄白衣舍戒(如前)。四十九 生草上大小便涕唾。除病戒(如前)。五 十 水中大小便涕唾。除病戒(如前)。五十一 立大小便除病戒(如前)。五十二 為反抄衣人說法。除病戒(如前)。五十三 為衣纏頸人說法。除病戒(如前)。五十四 為覆頭人說法。除病戒(如前)。五十五 為裹頭人說法。除病戒(如前)。五十六 為叉腰人說法。除病戒(如前)。五十七 為著革屣人說法。除病戒(如前)。五十八 為著木屐人說法。除病戒(如前)。五十九 為騎乘人說法。除病戒(如前)。六 十 佛塔內宿。除為守護戒(如前)。六十一 佛塔內藏財物。除為堅牢戒(如前)。六十二 著革屣入佛塔中戒(如前)。六十三 捉革屣入佛塔中戒(如前)。六十四 著革屣繞佛塔行戒(如前)。六十五 著富羅入佛塔行戒(如前)。六十六 手捉富羅入佛塔中行戒(如前)。六十七 塔下坐食。留草及食污地戒(如前)。六十八 擔死屍塔下過戒(如前)。六十九 塔下埋死屍戒(如前)。七 十 塔下燒死屍戒(如前)。七十一 向塔燒死屍戒(如前)。七十二 塔四邊燒死屍。使臭氣來入戒(如前)。七十三 持死人衣物塔下過戒(如前)。七十四 佛塔下大小便戒(如前)。七十五 向佛塔大小便戒(如前)。七十六 繞塔四邊大小便。使臭氣來入戒(如前)。七十七 持佛像至大小便處戒(如前)。七十八 佛塔下嚼楊枝戒(如前)。七十九 向佛塔嚼楊枝戒(如前)。八 十 塔四邊嚼楊枝戒(如前)。八十一 塔下涕唾戒(如前)。八十二 向塔涕唾戒(如前)。八十三 塔四邊涕唾戒(如前)。八十四 向佛塔舒脚坐戒(如前)。八十五 安佛在下房。己在上房住戒(如前)。八十六 人坐己立為說法。除病戒(如前)。八十七 人臥己坐為說法。除病戒(如前)。八十八 人在己在非座為說法。除病戒(如前)。八十九 人在高座己在下座為說法。除病戒(如前)。九 十 人在前行己在後行為說法。除病戒(如前)。九十一 人高經行己下經行為說法。除病戒(如前)。九十二 人在道己在非道為說法。除病戒(如前)。九十三 擕手在道行戒(如前)。九十四 上樹過人。除時因緣戒(如前)。九十五 絡囊盛鉢貫杖頭。置肩上行戒(如前)。九十六 人持杖不應為說法。除病戒(如前)。九十七 人持劍不應為說法。除病戒(如前)。九十八 人持矛不應為說法。除病戒(如前)。九十九 人持刀不應為說法。除病戒(如前)。一 百 人持葢不應為說法。除病戒(如前)。
比丘犯此一百法。名突吉羅。謂云惡作。若不依律懺悔。準經。當墮等活地獄。
師撫尺云。
諸比丘。我今問汝本所受持七滅諍法。汝等應當諦實而答。
第一 應與現前毗尼。當與現前毗尼戒。汝於是中有犯否(若犯答有如無答云)無。
(此七法。能滅四種諍事。若應與現前法不與。而反與他法滅者。犯違法毗尼罪。名突吉羅。是不當與而與。今問即應。答云有犯。若雖有諍事起。彼時與法相宜。不違佛制。今問方可答云無。又則諍事本無。此法不行。今問亦可答云無。由其不同餘戒所答。故略辯附。若欲廣明。自當詳考全律可爾)。第二 應與憶念毗尼。當與憶念毗尼戒(如前)。第三 應與不癡毗尼。當與不癡毗尼戒(如前)。第四 應與自言治。當與自言治戒(如前)。第五 應與覓罪相。當與覓罪相戒(如前)。第六 應與多人覓罪。當與多人覓罪戒(如前)。第七 應與如草覆地。當與如草覆地戒(如前)。
比丘若有四種諍事起。即便稱量此七法中應當與者滅之。若應與者不與。不應與者與。諍亦不滅。是名為犯。
師撫尺云。
諸比丘。具足戒法。一一相內。既已審明。復有大乘所揀七逆。今當更問。所言七逆者。
第一 出佛身血。是大逆惡極重之罪。汝有此罪否(有無實答)。
若以瞋惡心故。毀壞一切佛像舍利塔廟。及大乘經典。是與佛為仇。例此亦應遮之。第二 弑父。是大逆惡極重之罪(同前)。第三 弑母是大逆惡極重之罪(同前)。第四 弑和尚是大逆惡極重之罪(同前)。第五 弑阿闍黎。是大逆惡極重之罪(同前)。第六 破羯磨轉法輪僧。是大逆惡極重之罪(同前)。第七 弑聖人。是大逆惡極重之罪。汝有此罪(同前)此中既無。且應蹔退。
座上如是審竟。若有犯者。書記一一注筆分明。其呼召出入法儀。悉同二壇懺悔中所明。其中若審餘六眾戒相綱目。附之於後。亦如前審訖。方問七遮。乃至末後一班問畢。起立一旁。鳴椎集先發露者入堂。各依班次列定。其受差諸師。復白儀範亦如二壇中不異。待受差者辭出已。引禮令眾向上排班。作禮。長跪。
師撫尺云。
汝等前來。各解我語。從實吐露。既於比丘具足戒中謹守(既於比丘尼具足戒。式叉摩那學三法中。沙彌沙彌尼之十戒中。於優婆塞優婆夷之五戒中謹守。然此七眾。但隨臨時有者加問)。大乘所遮之七逆無犯。是真淨法器。我今如汝言詞。申復和尚。即為進受菩薩大戒。應更至誠求哀諸佛菩薩慈光攝照。證明懺悔。從於無始以至今生。三障八苦咸得蠲除。自於此時盡未來際。四弘二利悉皆圓滿。願化同體眾生。共成無上正覺。我為汝等焚香舉偈。汝等隨我音聲。如法懺悔。各稱法名(稱已)。
(師起座拈香。復位合掌舉云)。
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繇無始貪瞋癡一切罪障皆從身語意之所生今對佛前求懺悔一切罪根皆
審戒功德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普願沈溺諸有情速往無量光佛剎十方三世一切佛諸尊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蜜
若於眾中審得有犯根本重戒。及干七逆者。應當別行警誡。
師鳴尺云。
前來審問之中。有犯某(戒遮)者。此是極重罪惡。破壞道器。經律嚴遮。人情難允。我今亦如爾之所言。申復方丈和尚。必遵律制。教勅於汝。但爾來日不得與諸清淨大眾。同期授受。
引禮云。
諸比丘起立聞磬聲禮謝三拜 撩衣(拜已)起具 問訊 分班 迎請者出班送師歸寮。
(如常禮送師歸寮已。復至堂中同謝眾引禮師三拜。引禮即令諸懺悔者。總詣大殿通宵禮佛)。
附審比丘尼戒。相綱目。若有尼眾。即於前文稱十方常住三寶已。一一問之。
師撫尺云。
諸比丘尼。我今問汝本所受持八波羅夷法。汝等應當諦實而答。
第一 犯不淨行。受婬欲法戒。汝於是中有犯否(有無實答)。
(然此中所問戒相。不能全錄廣文恐人眾延遲。但撮其綱目以問耳)。第二 有主物不與。盜心取戒。汝於是中有犯否(有無實答)。第三 故斷人命。歎譽快勸死戒(如前)。第四 實無所知。自言我得上人法戒(如前)。第五 共染心男子。相觸摩戒(如前)。第六 與染心男子。立語共期八事戒(如前)。第七 知他比丘尼犯波羅夷。覆藏戒(如前)。第八 順從作舉比丘戒(如前)。
比丘尼犯此八法。不得與諸比丘尼布薩羯磨共住。謂之破根本。當如法。如律。如佛所教。以白四羯磨滅擯。退失無道果分。不得進菩薩大戒。準目連問經。犯波羅夷罪者。當墮焰熱地獄中。
師撫尺云。
諸比丘尼。我今問汝本所受持十七僧伽婆尸沙法。汝等應當諦實而答。
第一 往來媒嫁戒。汝於是中有犯否(有無實答)。第二 無根謗毀戒(如前)。第三 異分片謗戒(如前)。第四 詣官言人戒(如前)。第五 知度賊女戒(如前)。第六 解舉尼罪戒(如前)。第七 獨渡村宿戒(如前)。第八 染心受食戒(如前)。第九 勸受染食戒(如前)。第十 方便破僧戒(如前)。十一 餘黨助破戒(如前)。十二 污家違諫戒(如前)。十三 惡性違諫戒(如前)。十四 親近覆罪戒(如前)。十五 教住覆罪戒(如前)。十六 瞋捨三寶戒(如前)。十七 喜諍不憶戒(如前)。
比丘尼於此十七法中。隨犯一一者。應二部僧中。強與半月行摩那埵法。行摩那埵已。應與出罪。當二部四十人中出是比丘尼罪。若少一人不滿四十眾。是比丘尼罪不得除。若不依律懺悔出罪。準經云。當墮大嘷叫地獄。
師撫尺云。
諸比丘尼。我今問汝本所受持三十尼薩耆波逸提法。汝等應當諦實而答。
第一 畜長衣。過十日戒。汝於是中有犯否(有無實答)。第二 離一一衣。異處宿戒(如前)。第三 不足衣。過畜一月戒(如前)。第四 從非親里。乞衣戒(如前)。第五 多與衣。當知足受戒(如前)。第六 不受自恣請貪好乞衣戒(如前)。第七 不受自恣請。貪好共索戒(如前)。第八 過六反索衣戒(如前)。第九 自手受金寶銀錢戒(如前)。第十 種種買賣寶物戒(如前)。十一 種種販買戒(如前)。十二 鉢減五綴不漏。更求新好戒(如前)。十三 自乞縷線織衣戒(如前)。十四 不受自恣請。貪好囑織戒(如前)。十五 先與衣。後瞋恚奪取戒(如前)。十六 畜藥過七日戒(如前)。十七 過畜急施衣戒(如前)。十八 知向僧物。自求入己戒(如前)。十九 求是更索彼戒(如前)。二十 以造堂直。貿衣共分戒(如前)。二十一 以供他食直。貿衣共分戒(如前)。二十二 以造房直。作衣戒(如前)。二十三 以造舍直。貿衣共分戒(如前)。二十四 畜好長鉢戒(如前)。二十五 多畜好器戒(如前)。二十六 病衣不與戒(如前)。二十七 以非時衣。受作時衣戒(如前)。二十八 先與貿易。後瞋奪取戒(如前)。二十九 乞重衣過直戒(如前)(重衣。乃紬緞中貴價者)。三十 乞輕衣過直戒(如前)(輕衣。乃紗羅中貴價者)。
比丘尼犯此三十法。當捨與僧。若眾多人。若一人。不得別眾捨。若不依律捨懺。準經。當墮覆障地獄。故謂之捨墮。
師撫尺云。
諸比丘尼。我今問汝本所受持一百七十八波逸提法。汝等應當諦實而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