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传戒正范
24402100000018

第18章

佛子從今身至佛身。盡未來際於其中間。

第二不得故偷盜。若有犯。非菩薩行。失四十二賢聖法。不盜戒能持否。(答云)能持。

佛子從今身至佛身。盡未來際於其中間。

第三不得故婬欲。若有犯。非菩薩行。失四十二賢聖法。不婬戒能持否。(答云)能持。

佛子從今身至佛身。盡未來際於其中間。

第四不得故妄語。若有犯。非菩薩行。失四十二賢聖法。不妄語戒能持否。(答云)能持。

佛子從今身至佛身。盡未來際於其中間。

第五不得故酤酒。若有犯。非菩薩行。失四十二賢聖法。不酤酒戒能持否。(答云)能持。

佛子從今身至佛身。盡未來際於其中間。

第六不得故說在家出家菩薩。比丘比丘尼罪過。若有犯。非菩薩行。失四十二賢聖法。不說四種過戒能持否。(答云)能持。

佛子從今身至佛身。盡未來際於其中間。

第七不得故自讚毀他。若有犯。非菩薩行。失四十二賢聖法。不自讚毀他戒能持否。(答云)能持。

佛子從今身至佛身。盡未來際於其中間。

第八不得故慳惜加毀。若有犯。非菩薩行。失四十二賢聖法。不慳惜加毀戒能持否。(答云)能持。

佛子從今身至佛身。盡未來際於其中間。

第九不得故瞋心不受悔。若有犯。非菩薩行。失四十二賢聖法。不瞋心不受悔戒能持否。(答云)能持。

佛子從今身至佛身。盡未來際於其中間。

第十不得故謗三寶。若有犯。非菩薩行。失四十二賢聖法。不謗三寶戒能持否。(答云)能持。

諸佛子。已說十波羅提木叉竟。四十八輕今當說。

撫尺云。

佛子從今身至佛身。盡未來際其中間。

第一不得故不敬師友。若有犯。非菩薩行。不敬師友戒能持否。(答云)能持。第二不得故飲酒。若有犯。非菩薩行。不飲酒戒能持否。(答云)能持。第三不得故食肉。若有犯。非菩薩行。不食肉戒能持否。(答云)能持。第四不得故食五辛。若有犯。非菩薩行。不食五辛戒能持否。(答云)能持。第五不得故不教悔罪。若有犯。非菩薩行。不教悔罪戒能持否。(答云)能持。第六不得故不供給請法。若有犯。非菩薩行。不供給請法戒能持否。(答云)能持。第七不得故懈怠不聽法。若有犯。非菩薩行。懈怠不聽法戒能持否。(答云)能持。第八不得故背大向小。若有犯。非菩薩行。不背大向小戒能持否。(答云)能持。第九不得故不看病。若有犯。非菩薩行。不看病戒能持否。(答云)能持。第十不得故畜殺具。若有犯。非菩薩行。不畜殺具戒能持否。(答云)能持。第十一不得故作國使。若有犯。非菩薩行。不作國使戒能持否。(答云)能持。第十二不得故販賣。若有犯。非菩薩行。不販賣戒能持否。(答云)能持。第十三不得故謗毀。若有犯。非菩薩行。不謗毀戒能持否。(答云)能持。第十四不得故放火焚燒。若有犯。非菩薩行。不放火焚燒戒能持否。(答云)能持。第十五不得故僻教。若有犯。非菩薩行。不僻教戒能持否。(答云)能持。第十六不得故為利倒說。若有犯。非菩薩行。不為利倒說戒能持否。(答云)能持。第十七不得故恃勢乞求。若有犯。非菩薩行。不恃勢乞求戒能持否。(答云)能持。第十八不得故無解作師。若有犯。非菩薩行。不無解作師戒能持否。(答云)能持。第十九不得故兩舌。若有犯。非菩薩行。不兩舌戒能持否。(答云)能持。第二十不得故不行放救。若有犯。非菩薩行。不行放救戒能持否。(答云)能持。第二十一不得故瞋打報仇。若有犯。非菩薩行。不瞋打報仇戒能持否。(答云)能持。第二十二不得故憍慢不請法。若有犯。非菩薩行。不憍慢不請法戒能持否。(答云)能持。第二十三不得故憍慢僻說。若有犯。非菩薩行。不憍慢僻說戒能持否。(答云)能持。第二十四不得故不習學佛。若有犯。非菩薩行。不習學佛戒能持否。(答云)能持。第二十五不得故不善知眾。若有犯。非菩薩行。不善知眾戒能持否。(答云)能持。第二十六不得故獨受利養。若有犯。非菩薩行。不獨受利養戒能持否。(答云)能持。第二十七不得故受別請。若有犯。非菩薩行。不受別請戒能持否(答云)。能持。第二十八不得故別請僧。若有犯。非菩薩行。不別請僧戒能持否。(答云)能持。第二十九不得故邪命自活。若有犯。非菩薩行。不邪命自活戒能持否。(答云)能持。第三十不得故不敬好時。若有犯。非菩薩行。不敬好時戒能持否。(答云)能持。第三十一不得故不行救贖。若有犯。非菩薩行。不行救贖戒能持否。(答云)能持。第三十二不得故損害眾生。若有犯。非菩薩行。不損害眾生戒能持否。(答云)能持。第三十三不得故邪業覺觀。若有犯。非菩薩行。不邪業覺觀戒能持否。(答云)能持。第三十四不得故暫念小乘。若有犯。非菩薩行。不暫念小乘戒能持否。(答云)能持。第三十五不得故不發願。若有犯。非菩薩行。不發願戒能持否。(答云)能持。第三十六不得故不發誓。若有犯。非菩薩行。不發誓戒能持否。(答云)能持。第三十七不得故冒難遊行。若有犯。非菩薩行。不冒難遊行戒能持否。(答云)能持。第三十八不得故乖尊卑次序。若有犯。非菩薩行。不乖尊卑次序戒能持否。(答云)能持。第三十九不得故不修福慧。若有犯。非菩薩行。不修福慧戒能持否。(答云)能持。第四十不得故揀擇授戒。若有犯。非菩薩行。不揀擇授戒戒能持否。(答云)能持。第四十一不得故為利作師。若有犯。非菩薩行。不為利作師戒能持否。(答云)能持。第四十二不得故為惡人說戒。若有犯。非菩薩行。不為惡人說戒戒能持否。(答云)能持。第四十三不得故無慚受施。若有犯。非菩薩行。不無慚受施戒能持否。(答云)能持。第四十四不得故不供養經典。若有犯非菩薩行。不供養經典戒能持否。(答云)能持。第四十五不得故不化眾生。若有犯。非菩薩行。不化眾生戒能持否。(答云)能持。第四十六不得故說法不如法。若有犯。非菩薩行。不說法不如法戒能持否。(答云)能持。第四十七不得故非法制限。若有犯。非菩薩行。不非法制限戒能持否。(答云)能持。第四十八不得故破法。若有犯。非菩薩行。不破法戒能持否。(答云)能持。

第十二結讚回向

瓔珞經云。佛子受十無盡戒已。其受者。過度四魔。越三界苦。從生至生不失此戒。常隨行人乃至成佛。又經云。受菩薩戒者。即於此身一念之中。具足八種殊勝功德。一者趣道場殊勝。譬如大鵬。一飛過十萬里。菩薩發心受此大戒。越六趣三乘直至菩提故。二者發心殊勝。若人一念。發起大悲大智受菩薩戒。即超二乘。如昔有沙彌侍一羅漢而行。忽發菩提心求受菩薩戒。此阿羅漢返生恭敬。為擔衣鉢。讓路而行。三者福田殊勝。假使有人供養滿閻浮提大阿羅漢。不如供一受菩薩戒者。以彼運心廣大故。四者功力殊勝。受小乘戒。譬如螢火。受菩薩戒。譬如日光。一切普照故。五者滅罪殊勝。受戒破犯猶勝外道。以戒威力。設墮惡道。受罪輕微故。六者受胎殊勝。受菩薩戒者。若在胞胎。常為天龍善神共守護故。七者神通殊勝。受菩薩戒者。能攪長河為酥酪。變大地作黃金。一念中超越千生。一日內廣度羣品故。八者果報殊勝。受菩薩戒者。當生蓮華藏海受法性身。一得真常。永不退轉故。諸佛子等。汝今既受菩薩戒已。即獲如是殊勝功德。各各善護守持。於行住坐臥日夜六時。讀誦是戒。猶如金剛。如帶持浮囊欲渡大海。如草繫比丘。常生大乘善信。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發菩提心。念念不去心。若起一念二乘心者。即非菩薩。是故應當珍敬。慎勿懈退。

如是結勸畢。鳴尺一下。眾一叩首。菩薩戒師。起座合掌迴向云。

以此受戒功德上報四恩。下濟諸苦。法界眾生。同圓種智。在會沙門。共證菩提。海眾齊音。念佛迴向。

大眾同聲念佛。引禮呼新菩薩三拜。起具分班。二阿闍黎先下座。至中禮佛三拜。近佛座左右而立。菩薩戒師下座。禮佛三拜。

維那舉迴向偈 眾和之。

受戒功德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普願沈溺諸有情速往無邊光佛剎迴向因緣三世佛文殊普賢觀自在諸尊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蜜

其送菩薩戒師歸方丈。謝二師及諸引禮。一一皆同受具之儀。今大乘戒七眾同收。若有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優婆塞。優婆夷者。俱隨送之。但要各歸各眾。不得糅亂。雖理性戒體無二。然事相世儀須分。能善護譏嫌。即名持戒也。

若授在家菩薩優婆塞。六重二十八輕戒者。科儀同此。唯異戒相。故附之。

先六重戒相

第一不殺生。是優婆塞菩薩戒。若有犯非菩薩行。不殺生戒能持否。(答)能持。第二不偷盜(如前)第三虗說(如前)第四邪婬(如前)第五宣說四眾過罪(如前)第六酤酒(如前)

二十八輕戒相

第一不能供養父母師長。是優婆塞菩薩戒。若有犯。非菩薩行。不供養父母師長戒能持否。(答)能持。第二躭樂飲酒(如前)第三惡心不能瞻視病苦(如前)第四有乞者不能多少分與遣空還(如前)第五見四眾不能承迎禮拜問訊(如前)第六見四眾毀所受戒心生憍慢(如前)第七月六齋日不受八戒供三寶(如前)第八四十里中有講法處不能往聽(如前)第九受招提僧臥具牀坐(如前)第十疑水有蟲故便飲之(如前)十一險難之處無伴獨行(如前)十二獨宿尼寺(如前)十三為於財命打罵奴婢僮僕外人(如前)十四以飱食施四眾(如前)十五畜猫狸(如前)十六畜養象馬牛羊駝驢一切畜類(如前)十七不儲畜僧伽黎衣鉢錫杖(如前)十八若須田作不求淨水及陸種處(如前)十九物說價已捨賤趨貴斗秤量物不令平用(如前)二十於非處非時行欲(如前)二十一隱瞞官稅(如前)二十二犯國制(如前)二十三得新穀菓蓏菜茹不先供奉三寶先自受(如前)二十四僧若不聽說法讚歎輒自作(如前)二十五道路若在比丘沙彌前行(如前)二十六僧中付食若偏為師選擇美好過分與(如前)二十七養蠶(如前)二十八路遇病者不能瞻視為作方便付囑所在(如前)

覺源禪師與本師借庵老和尚論傳戒書

覺源禪師與本師借庵老和尚論傳戒書

傳戒之書。律中名為授戒羯磨。東土宣律師以後。自華山傳戒正範一出。而天下奉為司南。名曰律主。是誠足以莊嚴佛樹矣。但仔細檢點。其中有不貫串者凡有數則。一曰發菩提心不貫串。二曰懺摩不貫串。三曰問遮難不貫串。四曰白四羯磨不貫串。司羯磨者。可以離此用。亦可以即此用也。何謂發菩提心不貫串。夫菩提心者。具足一切佛法。一曰直心。正念真如法是。二曰深心。具足十波羅蜜是。三曰迴向心。以諸佛大願迴向三處是。三賢分證此三心。十地合證此三心。等覺此三心等有。妙覺圓滿此三心。藏中有授菩提心戒一卷。受此一戒。則可以具足一切戒矣。今不預受此戒。先教以懺摩。至授菩薩戒時。但問之以已發菩提心未。答曰已發。授者受者。皆不知菩提心為何物。但含糊問答而已。華嚴經云。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為魔事。為今之計。司羯磨者。當發露時。先教之以向十方佛前。發四宏誓願。司教授者。於過毗尼時。教之以華嚴淨行品。向文殊前。發一百四十大願。一願一拜。然後至問已發菩提心時。便可胷中了了。不至突如其來矣。何謂懺摩不貫串。夫懺摩者。名為發露。改往修來。決定毗尼經中。世尊教以發露之法。曰五無間。曰十不善。曰盜用僧物。曰覆藏。又教以迴向。稱禮三十五佛洪名。不多不寡。此可為式。乃惟專稱本師釋迦一佛。雖亦可以減罪。而發露不周。其與覆藏有何異乎。何謂問遮難不貫串。律中以一人一壇為正。至多不得過三人。今必決定三人一壇。是畏煩而徒苟簡矣。今此衣鉢是汝自己有否。答之以是。言是自己有。非借來也。今改之以有。是明開其借衣鉢矣。後問衣鉢具足否。答以具足。恐其不具。與前是字分明兩事。若前改為有字。無論文義不對。而前有後具。不又重疊乎。何謂羯磨不貫串。夫四分羯磨。與隨機羯磨。雖俱係律藏。但僧祇是佛本意。見於舍利弗問經。餘部為被添之甘露。佛已有明訓矣。今傳戒白四羯磨。主於四分。是不具擇法眼也。何則佛法以默然為印證。處處皆然。今白四羯磨中。添入四個成否。齊答四個成字。則是僧竟不默然矣。毋論不是佛法。即後結處默然。故句前後乃自相違矣。惟靈峯大師毗尼事義集要中。不用四個成字。真是鵞王擇乳手段。此係得戒緊要事故。不可不辯。更有甚者。律係佛制。如王法不可增減。今傳戒正範中。摘去求授人具足羯磨一條。直是減損律制。如周室班爵之制。諸侯惡其害已。而皆去其籍。傳戒之摘去此一羯磨。何以異於戰國之諸侯壞周制乎。幸古本尚在。猶有可考。凡司傳戒者。用其法去其弊。斯可傳佛心印。幸毋效其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