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刘永好传:饲料大王的财富人生
2453300000027

第27章 刘永好成功之道21

总体说来,全国房地产开发市场存在的特点有:多,房地产开发商多;弱,房地产企业实力弱;差,房地产品牌不够亮;乱,房地产企业管理乱;散,房地产商分散,各自为政。

这种格局与国家把房地产业作为国家支柱型产业的发展目标不相称。20世纪60年代香港有数百家房产商共同抢占同一个市场,随着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的不断推动,使得小、乱、杂的企业逐步被淘汰,有实力、规范、有信誉的企业逐步发展壮大,最后在香港有能力规模开发的只有十余家。这与先在北京的上千家、全国几万家房产商的数量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房地产开发的春秋战国的混乱时期会随着市场的规模化逐渐结束,90%以上的企业将会被迫转行或者被重组。而最终较量出一批有品牌、有实力、有经营、有规模、有档次的企业来,成为区域地区的优势企业,甚至会是全国性房地产品牌。形成为数不多的强者团队。

在房地产领域,刘永好始终做的小心翼翼。海南房地产炒得最疯狂的时候,刘永好也只是保持着若即若离的态度,认为那只不过是“击鼓传花”。在投资锦官新城项目后,尽管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很长时间他都在成都本土作战,并未向外扩张。

新希望的优势之处是他们有一定的实力和品牌、信誉度、成熟的市场运作经验、脚踏实地的管理手段、及良好的社会声誉与政府的关系、政府的信任和社会的认同。新希望有较好的品牌,而房地产应该能够把无形资产转换成有形资产,这样对于新希望房地产的发展和销售都非常有利。

房地产是一个需要知名度,需要品牌的行业。刘永好分析认为,要在房地产业界立足,第一必须靠规模,有规模才会有有实力;第二房地产行业后面需要品牌的支撑,没有信誉,就没有品牌,没有品牌,就不会有发展;第三靠良好的机制,还要又精细化的管理。

这一切都是新希望所能够具备的。长时间的经营饲料,让刘永好在经营上摸索出了市场经营具有共性的发展门道。

刘永好对品牌的认识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第一,品牌是产品的品牌,做裁剪也好、做饲料也好,只有质量好,才能得到市场的认可,大家能信任你,才能占住了市场;第二,品牌是信誉的品牌,不管是一个人,还是一个企业,只有做事公道,做了很多对国家、对社会有利的事,市场才能相信他的其他产品,无论他再做裁剪、饲料或房地产,所有都会一样。刘永好认为品牌是可以通用的。他说:“有人跟我说,品牌是不能转移的,不能既做饲料,又做地产,但是我们两样都卖得很好。”刘永好认为,品牌其实是一种信誉品牌。它可以转移,不是因为产品,而是由于信誉,从饲料扩大到房地产,也就理所必然的。

中国房地产业关系到千千万万的民众的居住和生活,房地产业是一个很大的产业,把房地产这个行业放大,市场将会更为广阔,这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是最大的机会。新希望涉足房地产市场虽然已经不算是“初涉”房地产市场的“毛头兵”,但是更多是处于观望的阶段。

1997年,成都房地产业刚刚渡过了第一轮开发的积累,开始对已有的产品进行检点与反思,预示着房地产开发新一个高潮到来之际,将进入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的“微利”时代。此时,刘永好又一次动了涉足房地产的念头。

“在最高潮,大家认为最好的时候,我们反而没有做,当然,没有挣钱也没有被套,我们抓住谷底,攀升的时机,我们还要随着曲线上升。”——当别人开始纷纷感到房地产这碗饭是越来越不好吃的时候,刘永好却意识到存在的机会。他认为房地产业正处在一个逐步上升的区间阶段。

对于精熟于饲料业的刘永好来说,开发房地产毕竟是个全新的领域。刘永好在萌发房地产念头最初的日子里,在海南更多的只是一份观望与练兵。刘永好自己也坦称:“房地产是我不熟悉的,作为一个战略投资者,我需要了解熟悉房地产市场,逐步弄懂它。所以我把本来用于打高尔夫球的时间用来把握房地产市场,这是个挑战。”

不竭的学习力是创新与发展的源泉。在科技、信息和市场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全新时代,只有有效的学习才能与时俱进,才能时时走在时代的前列,才能不断更新昨天、赢在今天、掌控明天。学习对于一个企业家来说,是如此重要。

肯学习是刘永好整个家族的一个共性,学习对刘永好来讲并非难事。无论走到哪里,坐飞机、还是坐火车,只要是有闲暇的时间,他几乎都会在读书看报,每天晚上他都会拿三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去看书学习。

学习也是刘永好要求女儿刘畅的一条“家规”。

刘永好教育女儿说:“过去家里很穷,所以我们肯拼肯吃苦,而现在情况不一样了,新一代年轻人有着更优越和富裕的生活,但他们也面临着一个更加现代化和知识国际化的社会,他们的空间其实更大,不过要想成功,首先要学好本领。”

1996年,16岁的女儿刘畅远赴美国求学。在送女儿刘畅前往美国求学时,刘永好就立下规矩,十年之内不允许女儿在媒体面前曝光。刘永好如此用心良苦,其实只是希望女儿能有一个宽松的环境用来学习。

刘永好心里非常清楚,刘畅在不能承担操控全局的压力之前,传承家族肯学习的传统必然能使女儿有一天能成大器,挑大梁。他希望女儿能够按照她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但首要做的还是要不断地去学习、积累,这是刘永好对女儿的要求。

作为闻名中外的成功民营企业家,在许多人眼里刘永好是一位经营企业的老师,而刘永好始终把自己定位成是一个学生。他认为:一个人因为赚了钱就不知道自己是谁,这是可笑的,也是可怕的,因为每一个人都有他的智慧和优点,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不能故步自封,不能坐井观天。不学习,就导致落伍。

刘永好把自己的时间一分为三,1/3用来处理新希望集团内部关键性的问题,1/3跟一流人才打交道,并建立各方关系,另外的1/3即用来学习和研究企业发展的问题。

刘永好认为自己之所以能够成功,很重要的地方就是他把别人用来打高尔夫的时间用在了学习上。无论与人交谈时或是接受采访时,他都可能因为对方说的一句话很有道理而掏出自己随身带的笔记本立刻记录下来。

刘永好自己有一个秘书班子,专门为他负责搜集各种信息,对于一个有规模的企业来说,紧跟社会发展尤其重要,而作为企业的领导,要想站得更高,更好地掌舵整个企业,就应该不断地去学习各种新的东西。

社会在变化,科技在进步,时代在发展。别人在学习,别人在进步。不学习更好的东西,多看一看,多走一走,多听一听,就会使自己落后乃至垮掉。超越自己的唯一方法就是不断的学习。同样,刘永好出国访问时,不断学习和借鉴吸收到国外企业的经验。为了进军房地产领域,刘永好在外出差时只要听说当地有成功的楼盘,一定会亲自前往考察。

3.构筑地产名牌

搞养殖起家的刘永好,转投做饲料后,成为了中国的“饲料大王”。但刘永好并不满足于中国“饲料大王”的称谓,毕竟“大王”听起来显得有点“绿林军”的味道。在房地产市场开始进入理性的阶段,新希望把自己的未来押到了房地产上,把大笔的资金砸向全国房地产业,刘永好的气魄可谓宏大。在摇身一变之后,这位中国的“饲料大王”又以“地产巨头”的双重身份,在媒体面前频频露面。

刘永好算了这样一笔账:“七八千人搞饲料,利润两个亿;七八十人搞房地产,回报两个亿;七八个人搞金融,回报差不多还是两个亿。”由此,可以看出刘永好的勃勃雄心。

刘永好这位憨厚的汉子用十几年的时间树立起“中国饲料大王”的形象,又用两三年的时间不断变换新的角色:地产大鳄、金融大亨等等。他在商业帝国中精彩地演绎了一个又一个的传奇。由1000元原始积累起步,历经20多年的艰辛创业,终于发展成为跨行业、跨省区,集科技、经贸、生产为一体,拥有资产近百亿元的中国大型民营企业集团。

在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时,刘永好称,“我觉得,一是勤奋,你不勤奋,什么事都做不成,特别是白手起家的创业者;第二,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要赢得起、输得起,面对荣誉、鲜花、掌声的时候,头脑不要发晕。面对失败、痛苦的时候,要睡得着觉、吃得下饭。我觉得高兴的是,不管是上台领奖的时候,或是遇到挫折的时候,我吃饭吃得一样多,睡觉睡得一样好;当然,还有一个,就是要善待员工。”

1998年初,刘永好正策划进入房地产业,在对美国西雅图的访问过程中,得知西雅图被联合国评为“最适合居住的城市”,这让刘永好颇多触动,从中受到极大启发,开始立马思考新希望进军房地产的目标是什么?开发商应为消费者提供什么样产品?

美国华盛顿州的西雅图市,由于其自身良好的地理环境和休闲的人文特色,连续好几年被联合国评为美国最适合居住的城市。从而也给西雅图城市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不少的商机,大大加快了当地经济增长和城市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