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行先天大道之圖
昏昏默默。杳杳冥冥。
《廣成子》曰:至道之精,杳杳冥冥,至道之極,昏昏默默。無視無聽,抱神以靜,形將自正。必清必靜,無勞汝形,無囗汝精,可以長生。
《元始生天得道經》曰:心目內觀,真氣所有。清靜光明,虛白晃曜。杳杳冥冥,內外無事。昏昏默默,正達無為。古今常存,總持靜念。《老子》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傅大士曰:有物先天地,無形隱寂寥。能為萬象主,不逐四時凋。
將用自己元神之圖
不似我,不似爾。不似神,不似鬼。
《禮記》曰:清明在躬,氣志如神。
《悟真篇》曰:恍惚裹相逢,杳冥中出變。一霎火焰飛,真人自出現。
虛靜天師曰:六根清靜,方寸澄徹。久而行之,可以坐役鬼神,呼召風雨,豈可忽哉。如如居士讚之曰:六根方寸絕塵埃,久久行之一念灰。不是鑿池專待月,池成明月自然來。
康節邵子曰:人積善而陽多,鬼益畏之。積惡而陰多,鬼弗畏之。大人者,與鬼神合其吉凶。
《中庸》曰:鬼神之為德也,其盛矣乎。視之而弗見,聽之而弗聞,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
楊子《法言》曰:心神恍惚,經緯萬方。
五雷胎息圖
侍宸王真人胎息詩損神終日談虛空,不如歸命於胎中。綿綿不息神自通,煙昇雲降雨濛濛。
七元三老即此功,我身不西亦不東。但當終歸莫今窮,常教體內生微風。
世人見一不識一,一迴存想一迥空。
希賢曰:此詩唐劉文詩集中有之,鐵崖鄧子誤以為侍宸之詩。按《唐書》云:劉文,一節士。少放肆為俠行,因酒殺人,亡命會赦,出更折節讀書。能為歌詩,不能俛仰貴人,常穿破衣。歸齊魯,不知所終。蓋又亦有道者,故能知此。世傳仙去云。
《太上中黃真經》:內含胎仙道自成,胎息真仙食氣得,卻閉真氣成胎息。
雷霆一竅圖
抱朴子云:玄牝一竅,非心賢鼻口、肝肺、穀道、膀胱、泥丸。
知此一竅,則冬至藥物,火候沐浴,脫胎結體,皆在此矣。
此竅雷霆之竅,得之則雷霆之樞機不必外求也。至人用此,所以沖舉。
希賢曰:○佛仙修行逕路,大道不二法門。坎為命宗,陰中有陽,真空交妙有也。妙有為體,真空為用焉。離為性宗,陽中有陰,妙有交真空也。真空為體,妙有為用焉。佛中有命脈,道中有性源。性命交叅,空有攝无。老子即釋迦,釋迦即老子。生於空劫之先,為性命之祖。自後語言一立,各成異教。故偏於命者,必落空亡。偏於性者,必墮陰向。致使大道殊途,異端競起,而不能究竟於性命本源矣。吾夫子曰:窮理盡性,乃至於命。是以天下無二道,聖人無兩心。性之與命,不可須臾離也。
玉谿真人曰:前真有云:只明真性不修丹,萬劫應知變化難。不明真性只究命,此是修行第一病。既到此處,不妨進步。如道光禪師欲訪張紫陽,卻遇石杏林,始得玄宗一家,二妙了了,遂作《復命篇》行于世矣。昔有僧問智門,如何是般若體?門云:蚌含秋月。如何般若用?門云:兔子懷胎。後雪竇有頌云:一片虛凝絕蝟情,人天從此見空生。蚌含玄兔深深意,曾與禪家作戰爭。
寒山詩曰:心月自精明,萬象何能比?欲知仙丹術,身內元神是。
寒山詩曰:益者益其精,可名為有益。易者易其形,是名之有易。能益復能易,當得上仙籍。無益復無易,終不免死厄。
毗陵禪師《復命篇》曰:余幼年學道,,所親無非理性之士,若禪宗之上乘,一悟直超佛地。如其習漏未盡,則尚循於生死。至於坐脫立亡,投胎奪舍,未見一朝而長往。常思仲尼窮理盡性以至於命,釋氏不生不滅,老氏昇騰飛舉,由是聖人之意,不可一途而取之。僕之得遇至人口訣曰:大道之祖,不出一炁而成變化。僕一聞不疑,依法行之,果躋聖位。
穎濱蘇氏曰;命者,性之妙也。性猶可言,至於命則不可言矣。《易》曰:窮理盡性以至於命。聖人之學道,必始於窮理,中於盡性,終於復命矣。
晦庵朱子讀道書,作:巖谷秉貞操,所慕在玄虛。清夜眠齋宇,終朝觀道書,形忘氣自沖,性達理不餘。於道雖未已,庶超名跡拘,至樂在襟懷,山水非所娛,寄語狂馳子,營營竟焉如。又誦經,作:坐厭塵累積,脫灑味幽玄。靜披笈中素,流詠東華篇。朝昏一俯仰,歲月如奔川。世紛未云遣,仗此息諸緣。又久雨齋居誦經,作:端居獨無事,聊披釋氏書。暫釋塵累牽,超然與道俱。門掩竹林幽,禽嗚山雨餘。了此無為法,身心同晏如。
右三詩,並見晦庵《朱文公大全文集》。先生扶綱常,益世教,則指為異端,至於窮理盡性則非矣。夫三聖之道,體同而用殊。夫子毋意毋必毋固毋我,釋氏無二無盡,老氏無思無為,同一理也。先生之詩,殊途而同歸,是故天下無二道。知我罪我,其唯先也生之詩乎。
橫縱雷霆九宮圖令
希夷陳先生《龍圖》曰: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
希賢曰:雷霆九官,乃縱橫十五之數。伏羲氏觀河圖而畫卦,即其數也。震三兌七,中宮五十五數也。艮八坤二,中宮五十五數也。乾六巽四,中宮五十五數也。坎一離九,中宮五十五數也。縱橫妙用,皆成十五,乃得陰陽之備數。故《乾鑿》云:老陽之策九,老陰之策六,九六亦十五之數。雷字亦十五畫而成之,故曰陰陽擊搏之謂雷。
戊癸玄化之圖
甲庚為之丙為之壬為之卯為之子為之惟戈癸
希賢曰:東方甲木屬震,震為春為雷,生化萬物也。西方庚金屬兌,為秋為霆,肅殺萬物也。故雷霆司號令之權,春生秋殺終,始萬物者也。《易》曰:天不言而品物亨,歲功成矣。丙屬離,離為火,火旺於丙午,故為雷火之會。離中虛,恍恍惚惚,杳杳冥冥。經云:恍惚裹相逢,杳冥中出變,一霎火焰飛,真人自出現。壬隸乾,乾乃雷
之所,伏而為雷之局也。《玉樞雷書》曰:伏乾出巽,體元工是也。卯為震,木震為雷,生於亥,旺於卯,卯為雷之門,雷至卯月方有聲。《月令》曰:仲春之月,雷乃發聲是也。子為十一月之支,冬至在焉。為地雷復卦,上坤下震,一陽初生於五陰之下,陽炁尚微,故閉肩安靜以養陽也。《易》曰:先王於至日,閉關是也。戊癸化火者,非五行書所謂也。坎乃天一真精之水,坎中有戊有癸而化生真火。虛中為雷火之司,總御四序,控制五行,是雷霆之主也。
《莊子》曰:有雷有霆,水中有火是也。
雷霆運用之圖
運雷之法,人咸知其握固掩耳矣。不知所以握固掩耳為何?
要得一點雷霆之根,騰騰運動,得其門戶而出風雨,雷電自此而發,非假乎噓呵。
印閃可合先天大道之用。即此運審,與父母朱生前無以異也。豈宜以尋常平易之說而忽之。
楊子《法言》曰:聖人有以擬天地而叅諸身。
康節邵子曰:吹嘖噓呵,呼風雨雲霧,雷言相類也。又曰:雲行雨施,電開雷震,亦各從其類也。
《內經素問》曰:風炁通於肝,雷炁通於心,雨炁通於腎。清陽為天,濁陰為地。地炁上為雲,天炁下為雨。雨出地炁,雲出天炁。
五子歸庚圖
无上元君得九五之道,而帝雷霆九五之道者,自北而東,目子而已,皆陽道也。
所以統天,榮枯萬物,起滅四時,五雷君得三五之道,亦無殊於九五,皆雷霆道也。
希賢曰:五子歸庚者,一三五七九,皆陽數也,合而為二十有五,故《易》曰天數二十有五。夫五子歸庚,所以為萬物之主宰。東方自壬子而歸庚,乃九數也。北方丙子歸庚,五數也。南方戊子歸庚,三數也。西方甲子歸庚,七數也。中央庚子歸庚,一數也。得天數之正焉,乃雷霆之道也。
大衍之數圖
雷霆得天地之中炁,故號五雷。道書云:東三南二同成五;北一西方四共之。
戊己還歸本生數,三家相見結嬰兒。既成聖胎,即五雷君也。
一三五七九,陽奇數也《易》曰天二四六八十,陰偶數也,地數三十是焉。天地之數,總成五十有五,陰陽之數備矣。太衍之數五十者,去五為五行之本。其用四十有九者,又去一以象太極不動之義。
劉牧《鉤隱》曰:一與五合而為六,二與五合而為七,三與五合而為八,四與五合而為九,五與五合而為十。一六為水,二七為火,三八為木,四九為金,五十為土,即五五也。
楊雄《太玄》曰:一與六共宗,二與七為朋,三與八成友,四與九同道,五與十相守。
陳希夷曰:大衍之數,其用四十有九,掛一而不用之義。學者徒知一為太極不動之義,而不知義實落處也。何則一者,數之本宗也。凡物之理,無宗本則亂,有宗本則不當用,用則復亂矣。且如輸之運,而中則止。如輅之行而大者,復如網之有綱,而綱則提之。如器之有柄,而柄則執之。如元首之在上,而手足為之舉。如大將居中,而士卒為之役。如君無為,而臣有為。如賢者尊,而能者使是知。凡得一者,宗也,本也,主也。皆有不動之理一,苟動焉,其餘則錯亂也。
伊川程子曰:大衍之數五十。數始於一備於五,小衍之而成十,大衍之則為五十,五十數之成也。成則不動,故損一以為用。天地之數五十,有五成變化,而行鬼神者也。變化言功,鬼神言用。
《京房易》云:五十者,謂十日、十二辰、二十八宿也。凡五十,其一不用者,天之生炁。
鄭康成曰:天地之數,以五行炁通。凡五行臧五,大衍又减一,故用四十九。五行炁通者,蓋謂十日、十二律、二十八宿者,五行之炁通焉。為五
十五,减五之數為大衍,又减一為四十九。其說本於《乾鑿度》,與京房為一說,而五行炁通,其說尤善。
《關氏易》曰:張彝問曰:凡衍天地之數,五十有五,今云五十,又去其一,何謂也?關子曰:蓍不止法天地而已,必五行運於中焉。
趙蕤曰:其用四十有九,大衍不窮。其數去一者,所以示其不窮也。
五行顛倒圖
五行不順生虎向水中行五行顛倒術龍從火裹出
紫陽張真人曰:五行逆兮,丹體常靈。
侍宸王真人曰:連環迭運理相生,顛倒無過是五行。會得箇中顛倒意,青天白日起雷霆。逆者,顛倒五行,和合四象,採混元未判之炁,奪龍虎始媾之精,入于黃房,產成至寶,可謂無質生質,身外生身,暨乎功德滿就,而證上仙焉。順者,人之大倫,分精氣以成人,精氣為物,遊魂為變,有身則有患,煩惱從此起也。
《悟真篇》曰:能將日用顛倒求,大地塵砂盡為寶。
雷霆玄化之圖
雷陰陽擊搏,法而為雷。
電陰陽凝流,激而為電
風陰弱陽盛,起而為風
雲陰弱陽盛,起而為風。
雪陰盛陽弱,聚而為雲。
雨陰陽升降,蒸而為雨。
霜陰否陽潰,飛而為霜。
露陽泰陰散,布而微露。
霧升降不能,化而為霧。
雹陰陽不暢,結而為雹。
霓****為霓。
魃淫火為魃。
雷霆體用歌
天地虛中一竅常,纔分動靜曰陰陽。
殺生開闔并顛倒,斗柄常輪定紀綱。
激搏雷聲從地發,凝流電曜激金光。
風飄弱盛隨時起,盛弱成雲聚短長。
升降薰蒸霖雨下,舒和瑞雪降銀堂。
飛霜否潰連天白,泰散陽陰露四方。
升降不能化為霧,結陰不暢雹非陽。
****為蜺火為魑,調暢融和萬物彰。
靜默神風天炁朗,欲升不降反真常。
狂風驟雨陰陽舞,冬暖如炎夏伏凉。
久雨長晴洪水泛,轟雷十月夏飛霜。
自身造化通天地,不識樞機謾度量。
《靈寶畢法》曰:地炁上騰,升而為雲,散而為雨。天炁下降,散而為霧,凝而為露。積陰過,則露為霜,雨為雪。積陽過,則霧為煙,雲為霞。陰中伏陽,陽炁不降,擊搏而生雷霆。陽中伏陰,陽炁不凝,堅固而生雹霰。陰陽不合,而生閃電。陰陽不匹配,龍變而為虹。
康節邵子曰:陽得陰而為雨,陰得陽而為風,剛得柔而為雲,柔得剛而為雷。無陰則不能為雨,無陽則不能為雷。雨柔也,而屬陰,陰不能獨立,故待陽而後興。雷剛也,屬陽,陽不能自用,必待陰而後發也。
《天地神交論》曰:積陰,陰過則露為霜,而雨為雪。積陽,陽過則霧為煙,而雲為霞。陰中伏陽,而生雷霆。陽中伏陰,堅固而生雹子、霰。陰陽不正,亂交而變虹。
《莊子》曰:大塊噫氣,其名為風,是為無作,作則萬號竅怒。
希夷曰:震得乾初爻,故雷自天之下而發,觀兌畫則知雨自地出。又曰:天炁下為雨。又曰:坎,乾也,水也,氣也。坎井是也。兌,坤水也,形也,今雨是也。一陽陷二陰為坎,坎之氣潛行於萬物之中,為受命之根本。故曰:潤物者,莫潤乎水。
橫渠張子曰:陽炁正升,忽遇陰炁,則相持而下為雨。蓋陽炁輕,陰炁重,故陽黑為陰炁壓墜而下也。陰炁正升,忽遇陽炁,則助之飛騰,而上為雲也。陰炁凝聚,陽在內者不得出,則奮擊而為雷霆。陽炁伏於陰黑之內不得出,故爆開而為雷也。陽在外不得入,則周旋不舍而為風。陰炁凝結於內,陽炁欲入而不得,故旋繞於其外不已,而為風至,吹散陰炁,盡乃已也。和而散,則為霜雪雨露。不和而散,則為戾氣隨霾。戾氣飛雹之類,曀霾黃霧之屬,皆陰陽邪惡不正之炁,所以雹水穢濁或青黑色。
晦庵朱子曰:雪花所以六出者,只是霰子被猛風拍開成稜瓣也。又曰:六者陰數,太陰玄精石亦六稜,蓋天自然之數。又曰:龍水物也,其出而與陽炁交蒸,故能成雨。但尋常雨,自是陰陽炁蒸鬱而成,非必能龍為之。只是下炁上升,未能為雨。必是上炁蔽蓋,無發洩處,方能成雨。
環溪吴氏曰:隨風為巽,固也。而風何以有炁?蓋下四爻,坎象也。五體之上,則離也。水入火中,則相鼓而有氣。以物之小者推之,勺水以熄火,則火奮而氣騰。況坎離之大氣乎?火之喜也,其聲微,其氣烈。而瀑流激湍之傍,其聲囗灊則氣淒冷,積微成著則水火之為風也。信矣。溫風生於丙丁之月,而颶風生於海露,是不獨雷怒而有聲,彼萬竅怒號,惟風亦然。蘊極而蟄,蟄久而泄則為雷。常泄則不極,不極則為風。凡物之怒者,永有非水使之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