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明德善道: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4733400000018

第18章 组织制度建设篇(4)

2.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高校党建“三高”“三风”建设的现实需要

按照“抓党建、促三风、建三高”的高校党建工作新思路,对于培育优良校风、教风、学风的“三风”建设和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培养高质量大学生、创造高水平科研成果的“三高”大学目标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三风”是提升育人质量的软环境建设,而“三高”则是高校建设发展的硬指标。“三风”和“三高”之间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统一体,它决定着高等教育质量,影响着高校的改革发展和前途命运。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为高校“抓党建、促三风、建三高”工作提供了现实途径。高校基层党支部、党员群体以创先争优为实践活动载体,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发挥党员群体模范带头作用,实现高校党建工作“三高”目标。

3.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高校党员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现实载体

近年来,国际政治局势风云突变,社会多元价值观风起云涌。高校师生是社会群体中的一个特殊阶层,即作为知识、思想、价值观、意识形态等的构造者、阐释者与传播者,他们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并在党员身上凸显。一般而言,在中外历史上,在社会变革的启动阶段和社会发展的转型阶段都活跃着知识分子的身影。[1]作为知识分子,其人生信仰的确立具有理性特质,其信仰的选择是理性的、坚定的。但同时,一旦被新的理论、思想所征服,信仰发生变化,也是理性的选择的结果。高校知识分子的理性化特质决定了高校党建的特殊性,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有力地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更深层次地影响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认识与行为方式,培育党员核心价值观,强化基层党组织在高校和谐发展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4.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践行载体

创先争优活动创造性地开展,克服了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空洞的、说教式教育模式。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一讲二评三公示”“两创五比四争”为实践载体,将各项活动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紧密结合,突出学生党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示范作用,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青春活力与践行载体。

二、高校基层党组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存在的问题

由于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特殊性及其他综合因素,高校创先争优活动在如火如荼地开展过程中,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基层党组织对创先争优活动认识不足

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是新时期党建的主题。基层党组织建设都应围绕这个主题开展系列活动,从“三讲”集中教育活动到先进性建设,从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到创先争优活动,都是不断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新载体和有力抓手,体现了理念目标的一致性和党建工作的一贯性、持续性与有效性。在高校基层党组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有的认为创先争优活动是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刚刚结束之后,党内搞的又一次集中性政治运动,认为活动太频繁,新瓶装陈酒,有厌倦懈怠情绪和心理。有的认为高校各系部自身工作任务本来就很重,创先争优活动是额外增加负担,有应付态度。

2.存在“四种主义”:关门主义、形式主义、功利主义、平均主义

高校基层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局限于活动主体即党员干部,部分基层组织活动仅仅在党内开展,自我封闭,没有将党员干部的创先争优活动落实到带领教职工、大学生共同创先争优,推动学生发展和部门工作创先争优。创先争优活动历时两年半的时间,要求重在行动,开展经常性的实践活动。高校一部分基层党组织将活动停留在文件、会议、墙壁上,没有和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出现活动与日常工作、学习相分离的现象。创先争优活动注重“创”和“争”,创上先进,争上优秀,是对活动的充分肯定,是一个综合性荣誉。在活动中,出现了只抓点不带面,只总结成功经验不总结失败教训。上级组织指导检查总是带着领导走基础好、有看点的党组织,比如高校学工部门、特色院系,表面上成绩突出,亮点纷呈,实则以偏概全。在争创评选活动中出现了平均主义、“轮流坐庄”的趋势。如每月优秀党员和季度先进支部评选活动,为省事和表面上的公平,出现了轮流坐庄的情况。有的出现了长官意志,挫伤了基层组织和党员的积极性。

3.基层党务与业务工作统筹融合不够

一是有些基层党组织的负责人消极参与党务工作,抱有一种按上级组织要求应付检查,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落不到实处。二是有些业务负责人,虽身兼党内职务,却常以党外人士的立场出现,把书记视为桌上的花瓶、发牢骚的出气筒和群众意见的挡箭牌。三是有些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兼任业务职务和教学、行政工作,把大部分精力花在业务和专业工作上,认为业务工作是“实”的、党务工作是“虚”的,导致实际工作中很多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埋头于教学、科研、行政业务,把复杂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发展党员、队伍建设、作风建设等党建工作淡化了。四是由于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工作难以量化,所做的工作也难以立竿见影地出成效,因此他们作出的贡献往往难以得到人们的肯定,而目前高校教职工的职称评定、分配政策和福利待遇都是以量化指标尤其是教学科研指标为基础,长期在基层党组织默默奉献的党务干部往往被忽视,这就不可避免地挫伤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迫使他们无法安心于基层党组织工作。

三、创先争优活动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路径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要搞好“四个结合”:把创先争优活动与学校改革发展的中心工作结合起来,把创先争优活动与党的作风建设结合起来,把创先争优活动与基层党组织建设结合起来,把创先争优活动与师德师风校风学风建设结合起来,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分类型、重示范、抓统筹。四个结合点关键在于落实到创先争优活动中,落实到学校党委组织部、基层党组织、党员个体三大环节中,统筹融合,步调一致,凝聚成一股合力。

1.组织领导:强化领导,分类指导,督察给力

第一,强化组织领导,突出分类指导。创先争优活动的有效开展是高校推进中心工作的不竭动力和保证。学校党委要切实加强对基层党组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领导,给予基层党组开展活动必要的物质、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学校党委要深入基层党组织调研分类指导。各院系具有自身的特点,行政部门党支部、教师支部、学生支部各自开展活动载体不同,分类指导尤为关键。

第二,督察给力,建立科学的考评标准。高校要落实党委组织部对基层党组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督察,重实践、重特色、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色。在督察过程中,不仅仅看上墙内容,笔记记了多少页,关键把握好几个不等式:部署≠落实、照搬≠照办、过程≠结果、变色≠特色、发现≠解决。

第三,统筹兼顾,注重宣传。要将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与学校当前工作紧密结合,统筹推进,切实保证活动效果。要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整改落实工作相结合,全面完成整改落实后续任务,全面兑现向群众作出的承诺,健全完善科学发展长效机制。要与高校当前正在开展的各项工作相结合,以活动的开展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以工作的成效检验活动开展的效果。要善于发现、树立和培养先进典型,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积极营造典型引路、典型带动、典型辐射的良好氛围,发挥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在全校形成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风气。

2.基层党组织:创新机制,突出特色,注重实践

(1)创新机制,夯实党建工作体系。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的创新,关键在于机制创新,建立体现时代特点、符合高校基层党组织自身特质的党建工作制度体系。高校基层党组织应有效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整合各种党建工作资源,形成具有高校党建特色的工作创新机制。一是高校基层党组织要构建纵向相连、横向贯通的矩阵式党建体系。纵向上,坚持把党组织建设到院系、年级、班级三个层面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形成党建工作核心;横向上,强化党团组织的渗透和辐射作用,把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到学生社团、生活社区、实习基地、网络等媒体,确保师生在哪里,创先争优会活动的触角就延伸到哪里。二是努力创新党建工作机制,树立现代管理理念,实施目标管理,激发党员干部带动师生员工创先争优。高校基层组织建设的工作机制主要有责任机制、考核机制、激励机制、监督机制。三是构建党建工作队伍建设创新制度,在教职工层面和学生层面建设一支率先垂范、专业化的工作队伍,增强基层党建工作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加强党建队伍建设,主要抓好基层领导班子、党建工作队伍、师生党员队伍、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四支队伍建设。

(2)找准载体,突出特色,注重实践。高校党建具有自身特质,各部门、各院系不同专业领域的特色差异,决定了创先争优活动的主题、载体。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同志指出,每个地方、每个单位都要有贴近实际的具体争创主体和行动载体,让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都要参与进来,创先有目标,争优有方向,把劲头聚焦到“干”字上。基层党组织确订活动的载体时,要深入师生群体,了解与把握各部门工作特点和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点,准确把握师生的新需求、新期盼和新困难,做到主题鲜明、载体实际、特色突出,确保创先争优活动与基层党组织建设有机结合,确保创先争优活动有力、有序、有效地开展,切实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学校改革发展、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中的长期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模范先锋作用。高校基层党组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应创新四种活动载体(阵地载体、主体实践载体、网络载体、理论研究载体),为组织建设搭建平台。如重庆某成人高校处于改制迎评的关键期,学校提出以“铸坚固堡垒、强先锋作用、建普通本科、促科学发展”为活动主题,以“两创五比四争”“一讲二评三公示”“三创六进”为行动载体,各基层党组织围绕学校总的活动主题和实践载体,结合师生党员实际和各部门、各院系特点制订活动主题和实践载体,扎实有效开展活动,促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如在教职工党员中,开展比教学、比科研、比管理、比服务的活动,密切结合自己所在的教学岗位、管理岗位、服务岗位分别提出争创目标和内容。在学生党员中,引导他们认真学习,努力实践,自觉成长成才,如开展争做“优秀共产党员———学生标兵”等活动。特别是对毕业生党员,以廉洁自律和诚实守信教育为重点,开展“牢记宗旨、担承责任、创先争优”主题活动。

(3)党员个体:发挥主体性,立足本职,践行承诺。党的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创先争优活动是把党的建设重点放在了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身上,把搞好党建的着力点放在了充分发挥党的基层组织的基础作用和广大党员的主体作用上。[3]高校党员发挥主体性,立足本职,践行承诺,需要注重以下几方面:一是培育党员四种主体意识,即主体先进性意识、主体服务意识、主体责任意识、主体竞争意识。二是激发师生党员强烈的先锋队意识,提高师生党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形成党员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三是立足本职工作承诺,践行承诺,创新实践。四是开展好两个层面的实践活动,一个层面是走出去请进来的实践活动,如“六进”(领导干部进基层,解决实际问题;教师进班级、落实教书育人;科研人员进企业,强化社会服务;管理人员进一线,提高服务水平;政工人员进社区,助推成长;学生实践进社会,增长才干)行动;另一个层面是促进以学校发展为中心的内部实践活动,包括对教学、科研、管理、后勤服务等的谏言献策,党员个体互评等。

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给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创先争优活动的有效开展,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了新思路、新路径,不断推进高校党建工作的新发展,为全社会创先争优与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先导。

参考文献:

[1]张应强.大学教师的社会角色及责任与使命[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 (1 ):815 .

[2]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创先争优与党员主体地位[J].求是,2011(9):38.

(符淼,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总务处,讲师)

教师支部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长效机制探讨

袁柏乔

长效机制是指能长期保证制度正常运行并发挥预期功能的制度体系。长效机制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它必须随着时间、条件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机制是使制度能够正常运行并发挥预期功能的配套制度。一是要有比较规范、稳定、配套的制度体系;二是要有推动制度正常运行的“动力源”,即要有出于自身利益而积极推动和监督制度运行的组织和个体。机制不等同于制度,制度只是机制的外在表现。探索高校教师支部建立先进基层党组织的长效机制,对于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促进高校各项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