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明德善道: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4733400000009

第9章 思想文化建设篇(8)

2.宣讲要简单明了,具体生动

列宁说过一句名言:“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理论通常是深奥的,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要按照受众的语言习惯,将晦涩难懂、抽象难解的某些书面语言转化为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好记难忘的群众性生活语言来表达,用老百姓的语言讲老百姓的理,从而使他们乐于接受。第一,理论宣传必须贴近群众现实生活,善于以小见大。倡导公德文明,那就从小事做起,做个文明的现代人,尊老爱幼,礼貌待人,遵守社会公德。譬如从随地吐痰讲到生活习惯,再上升到文明素质的提高,群众就从朴实的语言中领悟了道理,得到了心灵的相契。第二,理论宣传要具体形象。用具体形象的语言代替抽象的说明或议论,不仅使人有所知,而且叫人有所感,有如身临其境。宣讲可以通过灵活运用名人名言、历史典故、童话寓言等,使原本比较抽象的理论概念变得生动具体,创造出一种既深含哲理,又饱蕴感情的诗的意境,收到了情景交融、情文并茂、情理共显的艺术效果。第三,理论宣传要深入浅出。采用鲜活生动的事例、幽默风趣的语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细化为几个层次,做到深入浅出,将复杂的道理简单化。要用人民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具体生动的事例进行宣讲。用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的成果进行说明,用老百姓共享发展的事实进行例证。比如宣讲改革开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不能单纯只讲与老百姓距离较远、关系间接的抽象、晦涩的数字,比如 GDP多少、综合国力的排名等,而要从紧密联系人民群众实际生活所发生的巨大进步中挑选事例,要从生活水平的提高,诸如住房、通讯、医疗、教育、交通、社保等说起。

二、扎根传统文化及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丰富群众生活

1.注重礼仪,弘扬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所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它被世代传承,并深深沉淀在人们的思想意识之中,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习惯心理、价值取向及行为方式;它是民族的灵魂,是维系民族团结,形成民族亲和力、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思想基础与精神纽带。[3]因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首先就应该扎根于传统文化,不应该无视或抛弃传统文化。

第一,注重发挥文明礼仪载体作用。自古中国就是个礼仪之邦,一直注重文明礼仪,早在先秦时期就有“礼义廉耻,国之四维”之说。礼仪活动对宣扬伦理道德、教化民众心智、传播主流价值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可以通过一些仪式,如升国旗仪式、成人仪式、入党入团入队仪式等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也可以围绕一个主题,开展“公民道德建设月”等提升市民文明素质的系列活动,引导动员群众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从自我做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第二,充分运用和挖掘传统节日蕴藏的丰富文化资源。传统节日记录着先民们对人类生存的体验、对民族英雄的怀念、对美满生活的渴望、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憧憬。传统节日植根于大众,是人民所喜爱的文化形态。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将传统节日定为法定节日,为我们提供了充分运用和挖掘传统节日的条件和可能。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框架中的传统节日,更能增强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认同感。因此,要紧紧围绕传统节日的主题,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信息进行有效的过滤和筛选,剔除传统节日中陈旧腐朽的内容或形式,有效地将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有机结合,充分利用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等契机,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纪念活动、庆典活动。在传播中华传统美德的同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内化于心。

2.采用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

艺术是通过塑造具体生动的形象来反映内容的意识形式,包括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戏剧、文学、美术、电影等许多具体形式,是最受群众欢迎、最易于被群众理解和接受的艺术形式。艺术不同于其他表达方式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依靠色、声、形、情等静态和动态形象的美来表现人们对内容的理解、情感、愿望和意志,按照审美的规则来把握和再现生动的内容,并用美的感染力来影响人们。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艺术的渴求也更强烈。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大众化,一是打造文化精品。只有文化精品才有利于传承下去,被人们所接受。要不断推出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的精品力作,把积极的人生追求、高尚的情感境界、健康的生活情趣传递给人民,给人以向上的力量。二是开展基层文化活动。要通过开展校园文化、社区文化、广场文化、村落文化、企业文化等基层文化活动,将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内容渗透进去,让人民群众在享有快乐的文艺、体育活动和休闲服务的同时,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人民群众的说服力和吸引力。三是鼓励群众参与创作。结合地方特色,将科学发展观、八荣八耻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内容融入歌舞、小品、相声、方言韵白等文艺作品中,让广大群众在不断满足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积极挖掘群众周围的真善美,鼓励群众自导自演、自娱自乐,在实践中去感知、去领悟。

三、运用大众传媒,形成有利的舆论导向

当今社会,信息传播的渠道越来越广,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越来越多,大众传媒是思想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是推广主流价值观念的主渠道。大众传媒具有覆盖面广、信息量大、渗透力强、传播速度快等特点,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和工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紧紧围绕群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重点问题、敏感话题,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引导,大力弘扬符合时代发展特征、体现社会进步要求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引导更多的人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新闻舆论部门要将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贯穿到日常宣传报道中,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舆论导向。一是党报党刊要大力弘扬社会主旋律。积极运用通讯报道、言论评论、有奖征文、调查报告、专家访谈、对话、述评等多种形式,开辟双向互动的栏目、节目,增强理论宣传的生动性和及时性。二是电视、电台要适时引导与创作。利用群众喜爱的名牌栏目,加强对社会普遍关注的道德热点问题的引导;抓好理论文献电视片的创作,多出一些能够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和共鸣的精品。三要充分利用网络及时沟通。通过建立主题网站、网络论坛、博客等形式,沟通思想,释疑解惑。设立网络评论员,坚持清理有害信息和正面引导并举,引导舆论方向,及时、准确作好舆情报告。四是现代信息与出版技术多出多元化产品,出版发行科普读物,通过编著适合广大群众需求的通俗读物,整合图书、电子、音像等出版资源,探索开发图书、电子音像等多元化出版形式与多元化产品,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知名度、吸引力和影响力,共同奏响核心价值体系的大合唱,形成有利于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舆论强势。

四、常抓不懈,构建有效的保障机制

“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4]任何社会要使其主流价值理念得到广泛认同并保持稳定性、持续性,都必须使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的制定以及司法行政行为等很好地体现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这就要求必须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开展调查研究,掌握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不同思想追求和价值追求,研究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配套的政策法律体系。其一,建立有效的道德激励机制。要使真正立足道德践行的人得到“好报”,老实人不“吃亏”,使具有良好道德操守的人获得现实的政治、物质以及其他方面的实际利益。譬如建立道德代价补偿机制、道德储蓄机制、诚信管理体制等,这些道德激励机制,有利于强化养成并引导人们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原则,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实现道德教育具体化、规范化,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明是非、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其二,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在制定和执行各项政策时,要制定正确的政策,正确地执行政策,把思想引导与利益调节、精神鼓励与物质鼓励统一起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正确的政策导向。例如可以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政策引导,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要求内化于心。其三,发挥法律法规的保障作用。对人们普遍遵循的行为规范,用法律、法规加以规定,运用法律手段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公安、卫生、税务、工商、质检、城管、环保等行政部门应依法对各种不良行为给予批评教育和相应处罚,引导和规范人们的行为,使之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以点带面,注重实践基地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创新,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内在要求。注重实践基地建设,能起到以点带面的良好效果,更有效、更全面地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化与践行。

应建立各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基地、宣教基地,加强文化教育设施建设等,通过流动展览、讲座、演讲、旅游等活动,吸引组织人们来参观旅游、学习、实践,让广大人民群众在娱乐休闲中受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此外,将理论普及宣传融入文化产业化的发展中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政府可以从战略的高度,制定相关的文化发展战略,尤其是文化产业经营战略,切实加大投入,大力发展出版业、广播影视业、红色旅游业等相关的文化产业,让影视业、旅游业等文化产业成为教育广大人民群众的主阵地。

参考文献:

[1 ]秋石.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 ].求是,2009 (11 ):35.

[2]王伟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结构分析[J].民族论坛,2007(6):89.

[3]涂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传统文化[J].福建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 (1 ):5456 .

[4]******.******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3.

(陈磊,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宿管中心,讲师)

从马克思主义的“以人为本”理念

看思想政治教育

张蕴

一、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思想的形成及内涵

关于人的问题,其核心便是人的本质。人的本质问题历来是先哲所关注和争论的焦点。他们从各自立场出发,提出了种种有价值的见解,但总的来说并未科学地解决此问题。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超越前人的哲学,在于它总结了人类认识史的成果,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解释了人的存在,从而创立了真正科学的人的本质观。

马克思的人的本质观点最初体现在《黑格尔哲学批判》中。他针对黑格尔把国家职能归于国家观念的唯心主义观点,从唯物主义立场明确指出:“特殊人格的本质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征。”[1]

之后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在阐述劳动异化理论时对人的本质作了进一步探索。他把劳动看成自由自觉的生活活动,并对其作了历史的考察。文中指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2]“有生命的个人首先必须能生活下去”,“为了生活,首先需要衣、食、住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3]

马克思在将人理解为进行物质生活活动的人之后,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进一步揭示到,“人的本质体现在人的需要上”,“为了进行生产,人们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生产”。[4]即是说,人必须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这是因为人在求生存的劳动中,需要靠联合起来的力量和集体协作以弥补个人能力的不足。因此,生产关系只是许多个人在生产领域为了合作而结成的联系,是“许多个人的合作”。[5]人们为了合作目的而进行的社会分工在社会联系、劳动关系中越来越被强化和细化,并且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越来越紧密,直至浑然一个整体。之后,随着他对政治经济研究的进展,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他彻底批判了费尔巴哈的抽象人、自然人的人本主义观,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6]这是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成熟的标志,他对人的本质的理解不限于“类本质”,即人的自然属性,而是从人的社会性与实践性等多方面来把握。至此,马克思主义的人的本质观已昭然可见。由此看出,马克思正是在批判继承人类思想史,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关于人的本质的积极成果,逐步摆脱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影响的基础上,形成了科学的人的本质观。提炼其主要观点,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