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新论
24733800000064

第64章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探索与实践(5)

(二)调整教育实习安排

我校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实习为集中实习,安排在第三学期进行。经过两年来的实践,发现学生在第二学期末做开题报告时,因对实际情况不了解,在选题上容易出现问题,偏重于做专题研究,不愿意做案例分析等。建议调整培养计划,第一学期为课程学习,学好专业基础知识,第二学期到中学进行教育实习,让学生尽早接触实际,带着问题学习,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校将在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进一步深入探索,以期在提高研究生教学理论水平的同时,培养提高研究生的学科教学能力、教学艺术和教学研究能力。

(作者:向青)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的思考

根据枟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枠的要求,要实现高等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需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要“实现优化结构办出特色”,需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1]。在枟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枠文件中,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性、培养模式和组织实施等工作做了详细的说明,并对实践环节做了明确的要求:“专业实践是重要的教学环节,充分的、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教育的重要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可采用集中实践和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应届本科毕业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因此我们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并把实践环节的设计与实施作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关键突破点。

一、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认识误区

为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积极主动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要,应运而生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这是一种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应用人才为目标的全新培养模式。很多人并不了解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甚至于产生困惑或者不解,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认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比学术型研究生地位低,致使报考的积极性不高。

第二,把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误解为工程硕士,忽视了需要有实践背景和考试的方式、标准明显不同的差别[2]。

推广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不仅需要教育部门和新闻媒体的大力宣传,还需要高校积极的正面引导,认真研究学生的合理需求,让大家看到国家推动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决心。

二、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的问题

(一)培养问题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前各高校都是结合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教育成熟的培养经验进行探索。但由于生源的学习工作经历不同、培养目标不同,致使可以借鉴的培养模式有限。培养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教学硬件不足。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与学术型研究生有很大不同,在课程设置上更应强调应用性,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同时增加对相应行业的职业任职资格考试有帮助的课程。但一些学校教学资源有限,课程只能与学术型研究生合班讲授,于是课堂要求、教学内容和考核方法等方面几近雷同,无法真正体现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特点。

(2)课程设置不完善。课程设置上仍然以学术型课程为主体,没有开设足够多的应用课程,甚至一些学校只把与学术型相同的课程改个名称就开班讲授了。专业学习与职业的关系不够紧密。[3]

(3)师资队伍的实践水平不高。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指导教师应该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了解企业和行业的情况,在加强学术研究的同时,必须针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特点,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力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但由于缺乏实践经验,他们倾向于借用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经验和指导方法来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因此学生无法体会专业学位培养模式的特色,无法获得应有收获。

(4)校外实践基地少。很多学校的校外实践基地数量很少,不能与日益扩招的学生规模速度相一致,无法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

(二)授位问题

在以往专业学位研究生授位的工作中,由于沿用学术型研究生学位论文标准来评价这批学生的论文,就出现多数论文会因学术含量不足、创新性不够等原因而无法进行答辩。因此,迫切需要根据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建立一套符合实际的学位授予综合评价体系[4]。

(三)就业问题

由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时的录取分数线低于学术型研究生,加上在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很多得过且过的问题,以及并没有锻炼出良好的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致在就业中,往往处于弱势。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能否顺利就业,就业质量如何,需要我们未雨绸缪,端正培养方向[1]。

三、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

(一)提高生源质量,从源头上保障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

第一,通过校内外的媒体及交流会议等宣传形式,加强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的宣传力度,让学生们认识到全日制专业学位是与学术型研究生教育在同一层次上不同类型的教育形式。

第二,指导毕业生就业,提高就业率。总之,要不断提高学生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认知了解,从而吸引更好的生源。

(二)建设校内实践基地

充分发掘校内现有资源的潜力,并提高实践基地的利用效率,统筹考虑各类型学生培养的需求,升级现有的教学设施、各类实验室、研究中心,并建设综合实践实训中心,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增加对本行业职业任职资格考试有帮助的相关课程,增加本行业发展的前沿知识,紧密结合书本知识与从业资格。

(三)建设校外实践基地

为提升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实践能力,高校应该加强校企合作。充分利用校内学科资源和校外企业资源,加快专业实践基地的建设,将学生输出到其他学校或企业,提高专业实践质量。为确保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实践环节顺利实施,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要积极开拓校外实践基地,与其他学校、企业联合共建培养基地,既完成学生的培养环节,又为其他学校、企业培育后备人才,互惠双赢。

(四)实行校内校外双导师制

第一,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校内指导教师大都是遴选具备中高级职称的专家和高级工程师,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通过选送教师到企业挂职、外出培训或参与工程、申请项目等方式,开展校内师资的培训工作,锻炼实践

能力[5]。

第二,对于校外指导教师,聘任经验丰富、业务水平较高的业务骨干兼职担任专业实践的指导教师到学校任职,同时制订明确的指导教师选择和约束机制,以解决部分校外指导老师平时业务繁忙,难得与学生见面的问题[6]。

(五)完善四个机制

第一,完善教育激励机制。制订学校导师、合作企业的激励办法,在培训员工、合作项目等方面给予合作的企业以优惠,从而激励企业参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教育。

第二,设计专业实践质量评价机制。通过设计实践质量的评价机制,全面考察研究生实践的效果,不再单用实践的时间和导师的指导评语作指标,而是更多地衡量实践过程中具体的表现和实践的成果。

第三,引入行业资格评价机制。邀请用人单位或专业行业资格评价机构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中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校改革研究生的培养模式,适应行业的标准,提高培养质量[6]。

第四,定期沟通交流机制。解决研究生在实践基地中的管理、安全、生活保障等问题,解除企业接纳学生实践的后顾之忧。

(六)多样化实践方式

第一,委托或定向培养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原单位实践,学生在实践的同时熟悉工作流程,在实际工作中确定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第二,导师负责联系去合作单位实践。学生在实践中了解专业课题的研究成果在实际工作生活中的应用情况,在提升科研能力的同时也能提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学校根据各专业的特点,统一安排学生去不同单位进行集中实习。学生在学校和单位两个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在同学相互协助中共同进步。

(七)建立学位质量综合评价体系

紧紧围绕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通过强调学位论文选题必须来源于与专业相对应的行业结合的应用课题,并提倡采取案例分析、研究报告、调查报告等形式的学位论文,彻底区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学术型研究生教育,保障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论文研究与行业实践密切联系。

第一,通过学分考查课程学习的完成情况。要求学生修完课程计划中的全部规定课程及学分。

第二,通过考核表考查实践的完成情况。包括考核学生是否在规定时间内在某单位完成指定的实践内容,且完成实践的效果如何,实践能力是否有所提升。

第三,考查学位论文和答辩情况。要求学位论文密切结合行业选题,具有应用价值。

(八)落实实践指导性文件

追踪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的全过程,并定期监督检查,以及评估实践实施的情况,学校需要制订专门的实践指导文件,而且要把文件要求具体落到工作实处。

第一,规定实践内容和实践目标。实践内容主要是指学生必须参加一学期的与专业密切相关的实践活动,完成相关实践研究。实践目标是要熟悉本行业工作要求和工作流程,积累实际的工作经验,提高专业素养,培养一定的实践研究及创新能力,并在实践中完成具有应用价值的学位论文选题。

第二,制订专业实践计划。包括联系企业实践指导教师,制订实践阶段及相应的阶段内容等。

第三,实行实践考核。在实践完成后,由学生完成实践总结,并由企业实践指导教师写评语,给出该学生的实践成绩。

(九)实践基地的收效

教育实践基地是联系学校和企业的纽带,为双方带来实际或潜在的利益。

第一,学校通过实践基地的建设极大地丰富实践教育的内容,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让学生深入研究行业的运作,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均得到了很好的提升,迅速提高学习与研究能力。

第二,实践单位接纳研究生到本单位实践,在付出与投入资金的同时,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为企业的科研与生产、管理与发展的方方面面提出改革建议,并通过论文研究为企业创造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完成科研项目,同时也可以物色引进人才,甚至达到传播企业的文化理念,提高在社会上的声誉与影响力。

总之,我们要建立“以实践质量为目标、以服务企业为特色、校企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机制”,充分发挥学校、学生和企业三方面的积极性,形成三赢互利的良好局面。

四、结束语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与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大力倡导下,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人数必将会逐年递增,在全日制研究生中所占的比例也会逐年提高。为了有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必须高度重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的建立工作,不但需要扩充实习基地的数量,而且要努力保证实习的质量。我们要积极探索,大力发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实践基地建设[7] ,实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优化结构办出特色而不懈努力,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强大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陈军斌,郭虎.关于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认识与实践[ 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 ( 12 ) .

[2]夏守信,詹一虹,陈晓刚.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现状分析与改进路径[ 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 ( 6 ) .

[3]纪承.基于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机制的几点思考[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13).

[4]胡娟.煤炭高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J].煤炭经济研究,2010(9).

[5]俞继仙,苏玉亮,肖立山.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 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为例[J] .石油教育,2011(6).

[6]文冠华,姜文忠,陈宏量.抓好专业实践环节,确保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 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 ( 8 ) .

[7]关尔群,商建华,佘大为,侯少龙.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实践环节的模式选择及思考———以辽宁师范大学为例[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作者:宋宁)

教育硕士英语学科教学的实践教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