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
24734100000024

第24章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教学观研究(6)

第一,立足国情找出路。全球化的延伸并不意味着地方性的消解,盲目用西方世界的逻辑、话语、规则来诠释和解决中国社会里的问题,这种做法不仅没有合理性,而且也没有合法性。这是因为“不同文化的结合意味着关系的重组和建构。关系的重组和建构就会产生新的系统质。由于不同民族、不同文化间的历史性和现实性差异,这种关系重组或建构只能是在不同水平、不同层面上的结合,而不可能是一方覆盖、取代甚至消灭另一方的单项活动” [77]。从一般意义上讲,教学解决的根本矛盾是人类文化成果传承的问题。但是在不同的国家里,教学活动又被深深打上了民族性、地域性、阶段性和文化性的标记,换言之,教学具体解决的是本民族本国家年轻一代成长与发展的问题。世界上没有一种普世的教学理论,能够适用于解决所有国家的教学问题。因而,教学观的提出必须切实洞悉国情、立足国情、紧扣国情。

第二,尊重教学的“有限性”。作为人类众多活动中的一种,教学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教学扮演的角色是有限的,教学所承担的使命也是有限的。因而,对于教学的认识应该恪守其“有限性”的逻辑边界。教学是教育系统中的中心工作,但是年轻个体的成长并不完全取决于教学,在教学之外,还存在很多影响发展的因素。本次教学观中的很多论争都源于对教学的泛化性理解,似乎教学无所不能,因而教学需要无所不是、无所不包。于是,很多教学观念听起来让人感到激情澎湃、热血沸腾,但很快便会陷入被质疑和反驳的窘境。事实上,教学活动不仅和生活活动有着根本性区别,而且具体到教学活动内部,不同学科、不同类型的教学也只承担相应的“份内工作”。因此,不要神化教学,不要赋予教学以太多它不可能完成的使命。

第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的确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其重要性却不可否认。实践是理论之基、理论之源,但是理论不是对实践的“镜面”反映,而是要在尊重实践的基础上高于实践,只有这样的理论才具有指导性。纵观本次关于教学观的论争,可以说:理论脱离实践、理论背弃实践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致病基因。“拿来主义”的理论也好,土生土长的理论也罢,理论切入的角度可以各不相同,理论陈述的形式也可以多种多样,但是如果理论不关照实践,而是高高在上蔑视实践,那么这种理论就不会有生命力,就不可能在实践中被认可、被接受。和所有的理论研究一样,教学观的提出、更新、变革都需要正视实践、尊重实践、联系实践。

第四,继承与创新并重。学术研究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真正发挥其对社会的推动作用,教学观的研究亦不例外。但是创新是一个理性扬弃的过程,它首先需要基于一定的基础———或理论或实践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由于创新的结果不是用来吸引眼球的奇谈怪论,因而创新绝不能空穴来风,更不能把移植照搬尊奉为创新。对于继承的理解近年来有一种误解:似乎继承就是僵化地固守或是不加辨析地接受。事实上,由于继承发生在代际之间,在从上一代向下一代传递的时候本身就会经历批判、筛选、剔除、精炼等一系列过程,因而继承并不意味着保守、教条、全盘接受。继承和创新同样是流变的过程,继承是创新之基、创新之源,而创新则是继承的深化和发展。教学是一项社会性活动,深深根植于社会的历史文化进程之中,因而教学观的调整和变革必然是继承和创新共同作用的结果。

注 释

[1].胡克英.教学论若干问题浅议[M]//瞿葆奎.教育学文集· 教学:上册[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8:8.

[2].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377.

[3].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24.

[4].****三.教学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132.

[5].季亚琴科.再论集体的课业[J].国民教育,1992(1—2月号):42.∥转引自:朱佩荣.季亚琴科论教学的本质(上)[J].全球教育展望,1993(5):38.

[6].叶澜.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317.

[7].张广君.本体论视野中的教学与交往[J].教育研究,2000(8):57.

[8].顾明远,孟繁华.国际教育新理念[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240.

[9].魏国栋,吕达.普通高中新课程解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229.

[10].陈旭远.关于交往与教学交往的哲学认识[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 (5):89.

[11].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枠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72.

[12].李森.教学交往观的确立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J].教育研究,2002(9):70唱71.

[13].张华.试论教学认识的本质[J].全球教育展望,2005,34(6):17.

[14].张华.试论教学中的知识问题[J].全球教育展望,2008,37(11).

[15].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62.

[16].石中英.教育学的文化性格[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94.

[17].南纪稳.对教学本质研究的理性反思[J].上海教育科研,2007(2):9.

[18].钟启泉.打造教师的一双慧眼———谈“三维目标”教学的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10(2):4.

[19].张肇丰.不同视域中的三维目标———第四届有效教学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综述[J].上海教育科研, 2010(2):12唱13.

[20].钟启泉.打造教师的一双慧眼———谈“三维目标”教学的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10(2):5.

[21].邓友超.从目标分类学的角度审视新课程的“三维目标”[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24):22唱25.

[22].盛群力,马兰,褚献华.界定三维教学目标之探讨[J].课程· 教材· 教法,2010(2):33.

[23].钟启泉.打造教师的一双慧眼———谈“三维目标”教学的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10(2):4.

[24].蔡铁权.三维目标的课程观诠释[J].全球教育展望,2006,39(3):59.

[25].查有梁.课程改革的辩与立[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43.

[26].邓友超.从目标分类学的角度审视新课程的“三维目标”[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24).

[27].赵小雅.义无反顾奏响改革进行曲[N].中国教育报,2005唱12唱15.

[28].余文森.优质教学的教学论解读[J].教育研究,2007(4):66.

[29].查有梁.课程改革的辩与立[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39.

[30].魏宏聚.新课程三维目标表述方式商榷———依据布鲁姆目标分类学的概念分析[ J] .教育科学研究, 2010(4):10.

[31].周序,管浏斯.评新课程改革中知识的地位之争[J].教育学报,2007(5):44.

[32].邓友超.从目标分类学的角度审视新课程的“三维目标”[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24):22唱23.

[33].张肇丰.不同视域中的三维目标———第四届有效教学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综述[J].上海教育科研, 2010(2):12.

[34].石鸥,刘丽群.课程改革中的若干问题[ M] .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93.

[35].蔡铁权.从知识观解读课程三维目标[J].全球教育展望,2005,34(9):40唱41.

[36].****三.关于课程改革方向的争议[J].教育学报,2006(2):8.

[37].马云鹏,唐丽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问卷调查与分析[N].光明日报,2003唱06唱19.

[38].****三,孙喜亭,刘硕.基础教育改革论[J].江西教育科研,2000(2):8.

[39].张肇丰.不同视域中的三维目标———第四届有效教学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综述[J].上海教育科研, 2010(2):12.

[40]. 钟启泉.打造教师的一双慧眼———谈“三维目标”教学的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10(2):4唱5.

[41]. 查有梁.课程改革的辩与立[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43.

[42].廖晓翔.实践与反思:新课程的“三维目标”[J].教育导刊(上半月),2005(5):20.

[43].张肇丰.不同视域中的三维目标———第四届有效教学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综述[J].上海教育科研, 2010(2):12.

[44]. 李祎.从“预成论”到“生成论”———教学观念的重要变革[J].全球教育展望,2006,35(5):8.

[45].冯国瑞.生成性思维视阈中的教学范式转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47(4):147.

[46].迟艳杰.教学本体论的转换———从“思维本体论”到“生成论本体论”[J].教育研究,2001(5):59.

[47].魏明霞.生成性思维视阈中的基础教育教学范式转型[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7(3):147 .

[48].朱志平.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是教学的基本问题[J].当代教育科学,2007(10):38.

[49].刘孝华.浅析新课程背景下的生命化课堂教学[J].教育探索,2010(3):57.

[50].张华.重建高中课堂教学的15个要求[J].上海教育,2006(8):51.

[51].张华.论探究精神是一种教育人文精神[J].全球教育展望,2006,35(6):11.

[52].张华.我国普遍主义教学方法论:反思与超越[J].全球教育展望,2009(9):8.

[53].丛立新.讲授法的合理与合法[J].教育研究,2008(7):64.

[54].宫晓明.课堂教学的讲授策略[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7(3):45.

[55].刘如正.要敢于对教育改革中不切实际的现象说“不”[J].中国教育学刊,2007(9):32.

[56].****三.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3):17.

[57].****三.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3):18.

[58].****三.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3):17.

[59].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枠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79.

[60].靳玉乐.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79.

[61].刘硕.“重建学习概念”辨[J].教育学报,2007(1):4.

[62].冯季林.教学:游戏性的对话活动[J].教育导刊,2009(7).

[63].郭元祥.生活与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基础教育论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81.

[64].邵文霞.略论教学回归生活———兼谈教学与生活的关系[J].济宁学院学报,2008(1):105.

[65].张红.生态视野下的教学思考[J].当代教育科学,2008(1):32.

[66].张广君,张建鲲,徐文彬.教学生活:建构有灵魂的科学世界[J].高等教育研究,2006(5):72.

[67].郭华.评教学“回归生活世界”[J].教育学报,2005(1):21唱22.

[68].黎琼锋.论教学作为一种“可能生活”[J].教育发展研究,2008(2):19.

[69].郭元祥.“回归生活世界”的教学意蕴[J].全球教育展望,2005,34(9):33.

[70].郭元祥.“回归生活世界”的教学意蕴[J].全球教育展望,2005,34(9):36.

[71].郭华.评教学“回归生活世界”[J].教育学报,2005(1):18唱20.

[72].江玲.论教学世界向生活世界回归的风险[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167唱168.

[73].于伟.警惕“怎么都行”的教育观[N].中国教育报,2005—08唱27.纪德奎.当前教学论研究:热点与沉思[J].教育研究,2007(12):72.周序,林艺茹.教学“回归生活世界”评述———兼与枟教学应该回归怎样的生活世界枠作者商榷[ J] .教育学报,2006(8).

[74].郭华.评教学“回归生活世界”[J].教育学报,2005(1):25.

[75].郑金洲.课堂教学变革的十个要点[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27(11):28.

[76].蒋菊.教学回归生活:目的与路径[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5(4):6.

[77].王建疆.反思全球化背景下的“传统”和“话语霸权”[J].学术月刊,2006(1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