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
24734100000030

第30章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教师观研究(1)

教师观,简单地说,就是人们对教师这一职业的地位、角色、身份、职责、权利、义务等方面的认识。面对丰富的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人们的观念无所不在。对于社会生活中的种种职业,人们都会形成一定的观念。不过有意思的是,尽管我们对诸如医生、律师、商人等职业会有一定的看法,但很少在术语上用“医生观”“律师观”“商人观”来称谓它们,而用“教师观”来称谓人们对教师的看法却是那样的普遍、让人接受。这并非一个偶然的现象,而是与教育工作的特殊性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培养人的学校教育活动,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而对于此项工作承担者的教师来说,必然要求其在素质、能力等方面达到较高的标准。作为人类文明、知识的传承者,作为未来一代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教师这一职业承载了社会、国家、家庭等方面太多的要求和期望,有着极高的职业品格,相应教师观也有着丰厚、深刻的内涵。而教育教学工作的复杂性、创造性、科学性、艺术性等特点也使得对教师角色、形象认识的多元化、立体化成为必然。

教育工作中根本性的因素是人的因素,具体到学校教育中,就是学生与教师的因素。学校教育变革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围绕这一目的进行的所有努力与变革,最根本的是要切实提高教师素质。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把握、坚持正确的教师观,才能使教师素质的提高走在一条科学发展的道路之上。所以,加强教师观的研究,体察在一定历史时期人们对教师职业的要求,明确教师的时代职责与使命,是一件保障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健康开展的极有意义的事情。

教师观有其根本性的特点,了解这些特点,是进行教师观研究的前提。作为一种思想、观念,教师观反映了人们对教师这一角色的主观看法,而不管怎样的看法,也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工作固有的特定性质,所以,教师观是主观认识和客观实在的统一;一定的教师观,既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人们对教师角色的看法,而从中又包含着千百年来形成的对教师形象的共同认识的因素,所以,教师观是历史性与现实性的统一;每个人都会对教师这一职业有自身的看法,而这些看法不管如何独特,都是对教师这一特定对象所作的考察,所以,教师观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教师观既是建立在人们对于教师实践工作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之上,更是在此基础上的抽象理论提升,所以,教师观是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固然,每个人都会对教师职业有一定的感悟和认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教师观”,但并不意味着所有人的教师观都是正确的,都是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只有那些反映了教师工作的客观规律,合乎教师观自身特点的教师观才真正能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起到指导作用,才有助于人们正确把握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科学认识。

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正处在攻坚阶段,课程教学、教师教育等方面的变革风起云涌,要求切实提高教师素质的呼声与热情如热浪般不断扑面而来,相应地,教师观也处于急剧变革的状况。我们能明显地感觉到,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人们对于我国教师队伍素质偏低的不满情绪。笔者认为,我国教师素质偏低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教师观念的陈旧、保守、落伍。要想切实提高教育质量,提升教师素质,根本上就是要实现教师教育、教学思想观念上的彻底转变。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新课改打破旧思想,换上新脑筋的“转换说”“重建说”一时间弥漫开来,这到底是理性的呼喊,还是狂热的聒噪?是有益的箴言,还是无理的“邪说”?从教育的进步、教师的发展来说,教育观、教学观、教师观的变革总是要进行的,没有变革就没有进步。没有变革的思想,行动就会永远故步自封。不过,变革要有正确的思路和准确的定位,不然变革就会导致倒退甚至是“灾难”。正确的变革,应该把握好改革与继承的关系,先进与落后的关系,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当今背景下,教师观的考察应该立足于这些关系,从辩证、整体、历史的角度来认识教师这一职业的方方面面。

本文是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观研究状况的一个梳理。首先,对当前教师观研究的背景、理论基础、研究特点等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其次,就当前教师观研究的几个重要内容进行了分析、评判。

第一节 基础教育课程背景下教师观研究的概况

一、教师观变革的背景

教师观变革是当前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等方面的要求。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是紧密联系的。当前,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全球化时期,国家间经济、政治、文化的合作、交流促进了各国现代化建设的步伐,社会的飞速发展需要新型素质的人才。特别是目前的知识经济时代,被称为人类文明史上的第三个发展阶段,其灵魂是“创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是未来社会持续发展的保证与源泉。培养创新型人才,教师是关键,适应新时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必然对教师观的变革提出期待与要求。教师的形象与日新月异的社会变革,与为社会的进步、文明的发展而培养人才的使命密切联系在一起。就我国的情况而言,当前国家政治、经济生活的重点在于政治、经济体制的转型与改革,而民主政治建设也逐步深入,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富有成效,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与此同时,转型期的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矛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还面临巨大的挑战与困难。这样的国情,当然对教育如何培养人才提出了特定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我们的教育还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关于教师方面的观念如何变革的确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譬如,过去计划经济下提倡的教师要甘为人梯、敬业奉献的“红烛”“春蚕”形象是否过时,还有没有继续提倡的必要?传统的教师班级上课、口头授受的方式是否过时,能否适应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如此等等,都成了人们关注与思考的话题。这其中反映出的是教师观念历史性与现实性、稳定性与发展性等方面的问题。

教师观变革是当前教育变革的要求。在社会飞速变革背景下,教育的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性逐渐凸显。教育领域随着社会变革而发生了深刻变化。特别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飞速发展和广泛运用,使教育逐步走向现代化,教育目的、教学内容和教育手段等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当然,所有这些方面的变化并不能把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的根本职能———传递人类系统文化、知识给否定掉,但必须承认,现在的教育的某些状况、特征已经远别于千百年前,甚至是几十年前的样子。新的教育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无论在知识、能力,还是情感方面都表现出了新的特征,作为教育任务承担者的教师必须有所应对。所以,相应地,教师在素质、修养方面需要有什么样的进步与革新,是一个很现实的话题。教师观变革是教育观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教师观不发生变革的教育变革,教师观变革必须与教育变革的内在规律一致。面对知识信息的激增和获取渠道上的方便,教师还是不是“知识权威”,自主、创新型学生的培养,还需不需要教师主导、控制?谋求师生平等的范围、限度究竟该如何确定?这些问题的回答离不开具体的教育变革的背景,这些问题的解决更应该建立在遵循教育教学基本规律的基础之上。

教师观变革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课程改革价值取向主要是:变课程的统一和求同为尊重多元和个性差异;变课程的预定性和封闭性为课程的生成性和开放性;变课程内容和课程知识本位为学生发展本位。据有关研究表明:课程改革的最大动力是教师,最大阻力也是教师。新课程不仅要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涯,而且也将改变教师的教育教学生涯。新课改需要新型的教师,从而要求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有研究者指出:“新课程改革的成败取决于课堂教学的改革,而课堂教学改革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教师角色的转型。” [1]由此可见,当前教师角色转型、教师观变革的一个重要的客观原因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关于新课改的是是非非,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实践方面都存在不少争论。适应新课改需要而进行的教师观的研究,在很多方面也存在值得商榷的地方。比如,从新课改理念出发,认为教师应该淡化知识教学,强化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教师要减少系统讲授,大力与学生合作、交流;教师要淡化接受式学习,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建构这些方面的问题,正是下文所要讨论的重点。

总而言之,当前教师观的变革不是偶然的,而是与社会的进步、生活的发展、教育教学的变革密切相关的,有其现实的需要和内在的逻辑关系。这也为我们进行教师观的研究提供了切实依据。所以说,教师观问题的研究有其充分必要性和合理性。当然,这一必要性、合理性只是提供了研究的前提。至于教师观具体要作何种方向、何种方面、何种程度的变革,需要科学的分析和研究。教师职业有其特殊性,固然教师角色、身份的变化总体上要依附于社会、生活的变化,但仍旧有其独立的方面。如果在教师观研究中抛却教师职业的自身特点,一味使教师观的变革跟随社会变革之风,那研究结果必然是不客观、不理性的。所以,如何认真对教师观变革的诸种背景进行思考,审查它们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对于我们进行教师观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二、教师观研究的理论基础

传统的教师观往往具有以下特点:它强调教师的社会责任,忽视教师的个人生命价值与需要;强调教师的权威,忽视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关系;强调教师的学科素养与教学技能,忽视教师促进学生成长的专业意识;强调教师劳动的传递性,忽视教与学的创造性。这样的教师观是由于社会本位思想、师道尊严观念、知识本位意识在我国长期盛行的缘故。仔细分析起来,我们传统的教师观的确具有“东方化”的色彩,其形成与我们国家的民族文化、传统观念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于是,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观的变革研究,在寻求其理论基础方面很自然地把目光投向了西方,认为当代西方的一些流行观念、时髦理论是再造传统教师观的强有力武器,认为倚仗它们,就能彻底破除传统思想观念给教师职责、角色认识方面造成的不良影响,建立起适应当代教育发展多方面需要的科学的教师观。总体看来,当前教师观的变革研究所依据的理论基础,大都是西方社会的一些理论,主要包括后现代主义思想、建构主义思想、人本主义思想、多元智能理论以及现象学、解释学的观念。这些思想观念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研究者对教师观的看法。下面对这些观念思想影响下的教师观作简要分析。

(一)后现代主义理论及其影响下的教师观

相对于现代主义思想,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强调多样性、差异性、非连续性和开放性,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思维方式。它的主要特点如下:①崇尚多元化,多重价值观,主张审视世界的视角要多元化、多面性,放弃一成不变的固定看法。②反基础主义,将基础主义看作是一种错误,要扭转这种错误,从根本上摧毁诸如“给定的观念”“第一原则”和“先验性”这些基础主义赖以生存的基石。③非理性主义,对理性的权威提出挑战,认为其权威是不合法的,理性并不是人的本质,也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④反本质主义,人们认识事物并不是为了事物的本质,既然如此,本质就是没有必要研究的,世界上并不存在本质。⑤去中心化,要重新审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按照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基本精神,就应该以一种全面的、多元化、多层次的视角反思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和超越。比如教师应从二元对立中的主体身份,转换为共生关系中的对话者;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走向创造性活动的思想者和引导者;从真理的掌握者、知识的权威和学生的改造者,转变为知识的解读者、平等的对话者。 [2] 应该说,后现代主义理论的确给教师观研究提供了一种方法论意义上的指导,但是,要警惕盲目崇拜的运用倾向,不然,就可能被相对主义、怀疑主义所捕获,这样,后现代主义也就失去了方法论上的指导意义,从而成为了一种僵化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