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
24734100000041

第41章 参考文献(1)

著作类

[1]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2]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4]利奥塔.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6.

[5]本杰明· 莱文.教育改革———从启动到成果[M].项贤明,洪成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

[6]迈克尔· 富兰.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7]迈克尔· 富兰.变革的力量(续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8]迈克尔· 富兰.变革的力量———深度变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9]迈克尔· 富兰.教育变革新意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10] E.希尔斯.论传统[M].傅铿,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11] Noel W.Smith.当代心理学体系[J].郭本禹,等,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2]奥苏泊尔.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点[ M].邵瑞珍,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

[13]巴格莱.教育与新人[M].袁桂林,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14]布卢姆,等.教育评价[M].邱渊,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15]吉纳· E.霍尔,雪莱· M.霍德.实施变革:模式、原则与困境[M].吴晓玲,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

[16]加德纳.智能的结构[M].沈致隆,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17]罗伯特· G.欧文斯.教育组织行为学[M].窦卫霖,温建平,王越,译.7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

[18]梅休,爱德华兹.杜威学校[M].王承绪,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19]莫里斯· L.比格.学习的基本理论与教学实践[M].张敷荣,译.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4 .

[20]斯特弗,盖尔.教育中的建构主义[M].高文,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1]藤田英典.走出教育改革的误区[M].张琼华,许敏,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2] T.胡森,T.N.波斯尔斯韦特,等.教育大百科全书(第1卷)[Z].海口:海南出版社,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

[23]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24]安德鲁· 甘布尔.自由的铁笼:哈耶克传[M].王晓冬,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

[25]罗素.人类的知识[M].张金言,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6]查有梁.课程改革的辩与立[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

[27]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8]丛立新.课程论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9]傅统先,张文郁.教育哲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

[30]顾明远,孟繁华.国际教育新理念[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31]郭晓明.课程知识与个体精神自由———课程知识问题的哲学审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

[32]郭元祥.生活与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基础教育论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3]郝德永.课程研制方法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34]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

[35]金生鈜.教育:思想与对话(第2辑)[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6]靳玉乐.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7]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M].杨宏进,薛澜,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8 .

[38]瞿葆奎.教育学文集· 教学(上册)[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39]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4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 .

[41]刘放桐,等.新编现代西方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42]****生.教育改革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

[43]******.******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4]******.实践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45]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46]潘新民.基础教育改革渐变论[D].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47]石鸥,刘丽群.课程改革中的若干问题[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48]石中英.教育学的文化性格[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

[49]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50]王本陆.现代教学理论:探索与争鸣[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

[51]王本陆.中国教育改革30 年———课程与教学卷[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

[52]****三,黄济.现代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53]****三,孙喜亭,刘硕.基础教育改革论[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

[54]****三.教学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55]****三.教学认识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6]王潮.后现代主义的突破[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6.

[57]王焕勋.马克思教育思想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

[58]魏国栋,吕达.普通高中新课程解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59]夏甄陶.认识的主———客体相关原理[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

[60]徐勋,施良方.教育学文集· 教学[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61]叶澜.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62]于伟.现代性与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63]余文森.个体知识与公共知识———课程变革的知识基础研究[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64]赵光武.后现代主义哲学述评[M].北京:西苑出版社,2000.

[65]郑毓信.科学教育哲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

[66] 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枠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7]钟启泉.课程的逻辑[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5).

[68]钟志贤.深呼吸:素质教育进行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69]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70] Sternberg,R.J.& Horvath,J.A.,ed.Tacit knowledge in Professional Practice:Researcher

and Practitioner Perspectives[M].London: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1999.

论文类

[1]蔡铁权.从知识观解读课程三维目标[J].全球教育展望,2005(9).

[2]蔡铁权.三维目标的课程观诠释[J].全球教育展望,2006(3).

[3]蔡伟.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特征[J].中国教育学刊,2003(3).

[4]查有梁.论新课程改革的“软着陆”[J].教育学报,2007(2).

[5]陈红.试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钟摆”现象及其基本发展趋势[J].文教资料, 2007 ( 12 ) .

[6]陈荟,孙振东.教育首先是本土化的[N].中国教育报,2007唱01唱06(3).

[7]陈亮,朱德全.多元智力理论与新课程教学评价[J].外国教育研究,2003(5).

[8]陈旭,王淑敏.从建构主义理论看教学评价策略的建构[J].课程· 教材· 教法,2003 (6).

[9]陈旭远.关于交往与教学交往的哲学认识[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 ( 5 ) .

[10]陈志权.美国教育改革钟摆现象及其启示[J].当代教育科学,2006(6).

[11]成知辛.教改中的言论偏差[N].中华读书报,2005唱06唱08(13).

[12]程福蒙,葛春.日常琐事:一笔重要的课程资源[J].现代教育科学,2006(1).

[13]迟艳杰.教学本体论的转换———从“思维本体论”到“生成论本体论”[J].教育研究, 2001 ( 5 ) .

[14]丛立新.讲授法的合理与合法[J].教育研究,2008(7).

[15]丛立新.平等与主导———师生关系的两个视角[J].教育学报,2005(1).

[16]丛立新.评价改革及其反思[J].教育科学研究,2003(10).

[17]崔林生,高润珍.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学生发展观[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10).

[18]单文经.教改性质的历史分析:逡逡巡巡步向理想[J].教育学报,2006(2).

[19]邓友超.从目标分类学的角度审视新课程的“三维目标”[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 (24).

[20]冯国瑞.生成性思维视阈中的教学范式转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4).

[21]冯季林.教学:游戏性的对话活动[J].教育导刊,2009(7).

[22]傅建民.“隐性课程”辨别[J].课程· 教材· 教法,2000(8).

[23]高文.维果斯基心理发展理论与社会建构主义[J].外国教育资料,1999(4).

[24]葛军.对教学评价的若干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3).

[25]宫晓明.课堂教学的讲授策略[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7(3).

[26]郭华.儿童· 孩子· 学生[J].人民教育,2006.

[27]郭华.教学交往研究的教学论意义[J].教育科学,2001(2).

[28]郭华.评教学“回归生活世界”[J].教育学报,2005(1).

[29]郭华.新课改与“穿新鞋走老路”[J].课程· 教材· 教法,2010(1).

[30]郭继东.研究性学习与教师的角色转变[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3(1).

[31]郭元祥.“回归生活世界”的教学意蕴[J].全球教育展望,2005(9).

[32]郭元祥.课程背景下课程知识观的转向[J].全球教育展望,2005(4).

[33]韩文峰,王静茹,艾洪福.逻辑特征映射网络在教学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 3 ) .

[34]郝德永.当代课程改革:方法的局限与症结[J].教育发展研究,2007(12).

[35]郝德永.课程认识论的冲突与澄清[J].全球教育展望,2005(1).

[36]何克抗.建构主义是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中学语文教学,2002(8).

[37]胡金平.后现代精神观照下教师角色的重新审视[ 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 4 ) .

[38]黄甫全.大课程论初探———兼论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J].课程· 教材· 教法,2000 (5).

[39]纪德奎.当前教学论研究:热点与沉思[J].教育研究,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