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法律民主法制与人的发展研究(耕砚窗稿)
24734400000011

第11章 政治学(10)

要搞清楚工会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这个问题,首先就必须搞清楚工会在当前和将来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究竟具备何种性质?有怎样的地位和起得到多大的作用?等等。这是因为工会的性质决定了工会组织发挥作用的方向,而工会发挥作用的大小则正是工会的地位赖以确定的依据。从历史上看,工会的地位和作用也正是它的作用所决定的。当然,工会的地位和作用这两者之间,一定的地位对其作用的正常发挥不是消极的而是积极的。特别是根据我国这样的国情,工会的地位在现阶段中,反过来又是工会发挥作用的基础,它直接影响着工会作用的正常发挥。也就是说,工会有多高的地位,它就会发挥多大的作用。

那么,到底工会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是什么呢?万里同志曾在《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全总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工会是工人阶级重要的社会政治团体,是中国共产党联系本阶级群众的强大纽带,是人民民主****的重要支柱,是政府和企业行政的亲密合作者和坚强后盾。”所以,我们必须以此为出发点,对工会地位和作用的相互关系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所谓地位,就是人或团体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这种位置的确定,并不是人们臆想的结果,而是它的客观实在性以及它发生作用的影响所致。作用的大小直接关系到位置的高低。同样,我们工会现在之所以在社会生活中有着一定的地位,完全是因为它过去曾在为争取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解放的斗争中,在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事业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工会今天的法律地位就是对它的存在以及发挥作用的一种确认。但这一切都只能说明过去,而在当今这种世界性的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和冲击面前,工会还能不能继续发挥作用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的回答应当是肯定的,但是这些作用的发挥又是有条件的。如果条件具备,那么工会就能够在今后的各项工作中仍将发挥极大的作用,工会的用武之地将是极其广阔的。这些条件可以列出很多,但最重要的先决条件不是别的,而正是它发挥作用的主体自身的组织建设。试想,如果工会自身的组织建设不走在改革的前面,不走在时代的前面,工会的“组织联系职工群众,保护职工群众利益,教育职工群众,代表和吸引职工群众参与国家建设和管理”等职能又将何以体现?遗憾得很,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使得我们工会存在着“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同工人阶级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所处的地位不相适应,工会干部的素质和精神状态同工会在新时期所肩负的任务不相适应,工会的工作状况同建设‘四化’和改革的形势不相适应”的情况,这三个不相适应的关键在哪里呢?不是别的,问题正是出在我们工会干部队伍自身建设上。无须讳言,我们工会系统的干部有相当一部分与“四化”的要求相去甚远。由于这种状况的存在,很难想象,我们工会目前存在的三个“不适应”能够得到什么实质性的改变。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工会地位的确定和作用的发挥,同样很难想象,这绝不是一句空话。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工会系统的一些有识之士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但可惜的是,直到目前也没有看到工会做出了什么实质性的行动。许多人不过也只是把眼睛盯着党委,希望党委能给我们派一些有知识、有能力、能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的好干部来,工会的地位就能提高、作用就会增大。殊不知,党委的手里真正符合“四化”要求,又懂工会业务的干部又有多少?说到底,工会之所以存在着三个“不适应”的局面,原因绝非一个,但很重要的是,连我们搞工会工作的同志都还没有把工会工作和工会学当作一门科学来对待。虽然省、地都有工会院校,但它们的作用是不是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且不说基层,就是地、县级工会组织的干部又有多少是经过系统的工会学专业训练的科班出身呢?这就难怪,我们工会的实际地位与法定地位的差距太远;也难怪,我们工会能起到的只是一些“装门面”和“扫垃圾”的作用了。笔者这样说,恐怕我们有些搞工会工作的同志感情上难以接受,但是不正视这些问题而让其继续存在下去,难道我们就能够接受了吗?所以,工会必须尽快努力改变这种现状,才有可能开创工会工作的新局面。为此,笔者建议迅速使各级工会院校正规化,形成有中专、大学等多层次的工会专业的教育体系,并且从中学毕业生中录取学生,以培养和造就大批的工会自己的中专生、大学生,甚至还可以尽早创造条件以培养出这方面的硕士、博士等高级的专门人才。只有这样,工会的事业才会有希望,目前所存在的三个“不适应”的局面才会彻底得以改变。那种认为能搞其他行政和党务工作的人就能搞工会工作的观念,必须改变!因为工会组织与党组织和行政组织不同,特别是在基层,可以说它是介于“正式组织系统”和“非正式组织系统”之间的特殊系统。它的工作的开展,不像党务和行政等组织用规章、法令、职权等方式就能迅速地发挥其职能。它应更加强调人的因素、人的个性、人的感情的作用。也正因为如此,工会才会使集团发挥青春的活力。这虽然是搞工会工作较其他工作困难的地方,但同时也正是它生命力之所在。所以,能搞其他工作的人,不一定就能搞得好工会工作。时代向工会工作者提出了较一般党政工作者以更特殊的要求,新时期工会工作必须走在其他工作的前面,工人阶级在新技术革命的时代也仍然是历史前进的火车头。

工会工作者努力工作,以使工会各方面的作用得以正常发挥,这是首要的、第一性的、起决定意义的方面。也正因为工会在今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能起得到其他组织所不能替代的巨大作用,所以,国家将制定新的工会法以明确工会的权利和义务,保障工会的地位。根据我国的国情和社会主义制度决定了工会组织是党的工作的必要补充,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工会的地位直接关系着它的存在,它的地位也就成了其他发挥作用的条件的前提条件。工会组织如果没有一定的法定地位作保证,它就不可能有它的实际地位。它就无法行使它参加国家、社会生活重大问题的讨论,无法参与和监督相应行政部门法律、法规和条例的制定和贯彻,也就无法维护职工群众的主人翁地位和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工会的地位对工会作用的发挥,其意义在现阶段是不容忽视和极其重要的。

通过以上分析,大家可以看到工会的地位和作用两者是各有其特点,不能相互替代的。但同时,它们之间又是相互作用、相互渗透,不能彼此割裂的。科学研究的目的是在于通过现象看本质。那么,从更深的一个层次上看,工会的地位和作用又是工会这种组织的存在在两个不同方面的体现,它们两者具有高度的同一性。既然如此,我们就应该透过复杂纷纭的表象去找出同时对其两者都发生影响和支配作用的共同的东西。因为如果找到了这个东西、解决了这个问题,其他的问题必然就会迎刃而解,必然得就像“熟透的果子一定要掉到地上”那样。在工会地位和作用的关系这个问题上,同时对它们两者都发生影响和支配作用的问题,就是工会组织干部队伍的建设问题。所以,工会组织的当务之急就是要下大气力,努力地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质量的、符合“四化”要求的、优秀的专业工会工作者。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我们工会的地位才会真正提高,作用才会更好发挥,工会工作的前景才会灿烂辉煌。同时,也只有从这个高度上来认识问题,关于工会地位和作用关系的探讨才会真正具有现实的意义。

工会在国防教育中的职责与优势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只要国家作为国际政治事务中的基本单位而存在,那么,暴力的实施和战争的威胁就总会呈现着一种实然的状态。尽管当今的世界“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进步的两大主题,但是,我们思想上决不能有任何的麻痹和松懈。世界在“步入黄金时代”的时候突然爆发灾难性大战的情况并非史无前例。经验和理性都郑重地告诉我们:国家的安全和正义的事业不仅要用道义的力量,而且还要用暴力的手段来保卫!

这个问题如此之重大,以至于国家和国家内的各个不同集团乃至公民在它的面前,都必须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个神圣的使命。

工会作为国家重要的政治团体和工人阶级最广泛的群众组织,是党联系本阶级群众的不可或缺的桥梁和纽带。它不但直接反映和代表着广大职工群众的利益与愿望,而且还担负着对工人阶级自身进行引导和教育的基本职能。因为国防教育是关系到国家与民族兴衰成败、长治久安的大事,它的目的是为了弘扬热爱祖国的优良传统,激发公民的爱国热情和献身精神,使之积极投身于经济建设和国防事业,在本职岗位上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尽心尽力。这是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需要,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形成国家和民族凝聚力的巨大精神力量,是新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基本内容。它与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独立自主、艰苦奋斗的教育是紧密相关、互相促进的。因此,它不仅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的问题,同时,也应当是我们工会组织的一项重要的职责。

所谓国防教育,一般是指用暴力手段保障国家安全的知识及其技能的传授。这里所说的暴力手段,对于国家来说是指实现它自身意志的武装集团。因为武装集团的内部具有多重的层次性,各层次之间的专业化程度又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如野战军、地方军和民兵等不同的组织形式之间,其暴力手段的使用就呈现着不同强度和特点。也就是说,即使同是武装集团,由于所处的层次不同,势必导致传授暴力手段使用技能的不同形式。当野战军用攻城略地的实战或演习等方式对其成员进行技能训练时,民兵使用的可能只是维持治安、后勤支援的方式。尽管进行国防教育的具体形式远远不止这些,但是,各集团之间以及集团中各层次之间由于其社会角色的区别,也就必然地决定了它们行为方式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从根本上讲,由于工会组织具有的“桥梁和纽带”的特性,使这个总体上的非武装集团又同时表现出了一种介于武装集团与非武装集团之间的过渡性。世界上任何事物之所以与其他事物发生联系,在它们中间一定存在着某种“双方”都具备的共同性,没有这种共同性,不同的事物如要发生联系那将是不可思议的。除了工会组织与武装集团共处于一个政治共同体这个大系统的意义之外,职工群众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具有既是“工会会员”又是“民兵战士”的角色二重性,这一点不能不说是工会组织这种总体上的非武装集团中包含了一定的武装集团的因素,这也不能不说是工会组织在国防教育中大显身手的“用武之地”和现实基础。不仅如此,由于国防教育的内容还包括观念和理论上的存在形式,因此,全民性的国防教育所追求的在全体公民心中筑起新的万里长城的目标,必将使工会把国防知识的内容向自身力所能及的更大范围进行广泛而深入的传播。这种种具有应然性的努力,不仅说明了工会在整个国防教育体系中的层次和地位,同时,也显现了工会在国防教育中更加深远的空间和应有的职责。

本文虽不准备在此论述国家如何运用其武装力量在“全天候”(即从高强度的核子战争到与某一特定国家进行低强度的局部战争)的条件下作战,并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的战略思想,但是,我们却应该在较高的层次和广阔的视野中来考察工会组织在使广大职工群众掌握用暴力手段保家卫国的知识和技能的有利条件。工会组织究竟在国防教育中具备哪些优势呢?笔者认为:

第一,工会在国防教育中具有较强的精神优势。在我国,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是党和政府全心全意依靠的政治力量,是与社会化大生产联系在一起的具有组织纪律性的阶级。无论是在社会主义革命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工人阶级都起到了时代前进的火车头的作用。作为一个整体,工人阶级对国家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是其他阶级无法比拟的。就是工人阶级中的个体,“位卑未敢忘忧国”的仁人志士又何止万千!工会作为工人阶级自己的组织和直接代表,与工人阶级具有高度的同一性。这种主人翁的精神优势在国防教育的工作中,势必会转化成为工人阶级爱国主义的自觉行动。

第二,工会在国防教育中具有完善的组织优势。现在我们国家的职工人数已达14 000万,仅产业部门就有9 800万人。在这个较为广阔的层面和基础上,目前已经建立了58 . 9万个基层工会,在这些基层工会中,车间(科室)工会有63万个,工会小组有701万个。全国除兼职工会干部外,各级专职工会干部共有48 . 8万人。工会健全的组织从中央到地方、从车间到班组,已经形成了完善的网络和系统。这种网络化和系统化了的组织体系具有较强的社会反应能力和便于领导的特点,这种反应能力和特点在国防教育的活动中无疑将是一个十分便捷的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