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广播电视新闻评论(高等院校影视传媒书系)
24734700000063

第63章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评析(11)

黄健翔的激情解说引起了轩然大波,国外媒体纷纷对此作出评价———英国路透社:“黄健翔是在给中国中央电视台的数百万球迷受众解说这场比赛,他却未能在意大利队的后卫格罗索在澳大利亚球员的防守下倒在澳大利亚禁区内并在最后一分钟为意大利创造一个点球时控制住自己的激动”[59];法国法新社:“中国一位知名的电视解说员因为在意大利淘汰澳大利亚的世界杯八分之一决赛后放弃了所有的中立立场狂赞意大利队而引起了争议”[60];西班牙《世界报》对黄健翔解说事件进行报道,文章标题是《因为一个完全主观的评述,这个亚洲国家愤怒了———一个中国电视解说员在托蒂进球后忘记了自己的角色》[61]。作为广播电视体育评论员,个性化的语言和个人的主观判断是非常容易在广播电视的平台中传播出来的,一个体育评论员不可能做到绝对中立、客观地评述,但是面对极富情感性的体育比赛,把握主观情感的感受和理性评价之间的尺度是广播电视体育评论员重要的素养。

(二)文学性与专业性的结合

广播电视体育新闻评论要想充分调动观看者的情感,就需要在语言上掌握更多的技巧。广播电视体育新闻评论多是灵活、生动的,体现了突出的文学审美特征。譬如, 2008年6月19日,北京时间凌晨,俄罗斯队在奥地利的因斯布鲁克2比0完胜瑞典队,中央电视台的体育评论员刘建宏进行现场解说。他在介绍两队的首发阵容时,用了一个很形象的文学比喻“五松与六丈夫之间的决斗”。该场比赛瑞典队首发阵容中,共有伊萨克森、汉森、尼尔森、斯文森、安德森、亨· 拉尔森六名队员名字后面带着经典的瑞典“森”,刘建宏戏言这是“五松”(他漏了一个松)。而俄罗斯队有阿金费夫、阿纽科夫、日科夫、瑟姆索夫、兹里亚诺夫、比亚莱特迪诺夫六名球员的名字后面带着一个夫,刘建宏笑称他们为“六丈夫”。他分析俄罗斯打的是4231阵型,将倾力进攻,而瑞典队将主要防守。对于这场“恶斗”,刘建宏认为这是“五松与六丈夫之间的决斗。”[62]这种极具文学特征的形象比喻在体育评论中的运用是比较常见的,也产生了极具震撼力的评论效果。但是,就体育评论而言,因为体育赛事分为不同的类型,各种类型的赛事都有明确的比赛时间、比赛地点和比赛规则,因此体育新闻评论的文学性需要建立在体育赛事的规定性和专业性的基础上来发挥,实现文学性与专业性较好的结合。譬如,在体育评论中享有盛誉的梁宏达,他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国内媒体主持过《体育评书》节目。他对于体育赛事的评述,引经据典,博古通今,从体育到政治,从政治到文化,包罗万象,让球迷们既享受到文学语言的美感,也领略了体育赛事的独特魅力。

案例

《总统与乔丹》[63]

世界第一大运动是什么?毫无疑问是足球,然后才轮到篮球,可是这种秩序几乎被一个天才完全颠覆,他的成就、他的影响力、他永恒的个人魅力超越了当代所有的足球明星,更准确地说是所有的体育明星,这个人毫无疑问只能是迈克尔· 乔丹。

讲个真事。1999年,乔丹赴西班牙马德里为耐克公司做宣传,临行前,乔丹的小儿子、皇家马德里队的球迷央求老爸给他弄一件偶像劳尔签名的球衣。到达马德里后,耐克公司的工作人员向皇马打了招呼,受宠若惊的劳尔马上托人送来一件最新款的队服,上面签着“献给尊敬的乔丹陛下,永远崇拜您的劳尔· 冈萨雷斯”。

乔丹在全世界的风光体育界无人可及,即使他已不再打球,退了役却没过了气的球员地球上也只有乔丹这么一个大佬。此番乔丹来北京,掀起了有如沙尘暴一般的追星狂潮,声势之隆、人气之旺、影响之大、追捧之狂,只有去年皇马进京堪与之相比,可那是贝克汉姆、罗纳尔多等六大巨星再加上皇马的金字招牌合力作用的结果,算是“非常6+1”。再看看昔日名声不逊于乔老爷的混世魔王马拉多纳,中国行连机票的费用都要犯一番口舌官司。科比来北京,动静也不小,可跟乔老爷一比,就像刘德华站到周润发身边,怎么着都是个小弟。乔丹雄霸九十年代的NBA,他的伟大主要是这一时期铸就的。彼时,乔丹当红的时代也是克林顿执政的时代,克林顿下台,乔丹也退役了,这两个人是那一时期最受关注的美国公众人物,是同时代的风云魁首。说来有趣,克林顿管理的是世界头号的强国,全世界都受他影响,乔丹再红,也不过是个打球的,两者怎能相提并论?可是,在美国到处都有人喊伟大的乔丹,却没人喊伟大的克林顿。是克林顿绯闻多、总统不称职吗?在他执政期间,美国经济稳定发展、失业率有所下降,再说,美国人还有把道德与政绩分开的度量。在美国历史上,一直少有被颂为伟大的总统,美国人可以把“伟大”的帽子送给阿里、送给张伯伦、送给爱因斯坦、送给猫王和白兰度,却吝于赐给尼克松、布什、里根这些把握国家命运的总统政要。美国从来不乏伟大的拳王、伟大的球星、伟大的科学家、伟大的歌手和演员,唯独匮乏伟大的总统。

……

是总统贡献大还是乔丹贡献大?只要是心智正常的成人都会理智地选择前者。但为什么美国人居然不颂总统伟大而景仰伟大的乔丹呢?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总统是可以替代的,而乔丹是不可替代的。总统的不幸是他无法通过同场竞技来证明自己的伟大,而同场竞技却使乔丹脱颖而出,以卓尔不群的姿态保证了无可替代。同时,同场竞技保持了乔丹良好的状态,而总统却不可能在任职期间与竞争者同时上台执政。当然,在上台前的竞选可以视作同场竞技,但相比他的任期来说是极为短暂的,而且选举的弊端极多,这一点美国人很清楚。总统上台后,好比一个球星独占一个球场五年,这五年内任何人都不能进入球场与他较量,可以想见,与时时面对挑战的乔丹相比,总统很难保持其良好的竞技状态,也就失去了许多成就伟大的机会,正是所谓的“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总统具有可替代性而又不能随便替代,决定了他很难像乔丹一样伟大,这种认知是美国式的。

无奈的是,总统“独霸球场”的现象是必然的,你总不能选两个或多个总统上台同时执政,这样的同场竞技非乱了套不可。我们看到,乔丹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战胜了诸多伟大的对手,伯德、托马斯、魔术师、德雷克斯勒、巴克利……而且他曾面临无数次惊涛骇浪般的危险局面,把握住了这些只手定乾坤的机会,乔丹才在风口浪尖上流芳百世,而和平年代的美国总统,却少有相类的证明伟大的场面。美国历史上几个称得起“伟大”二字的总统,无一不是在关乎国家命运前途、生死存亡的斗争中名垂青史的,在无法“内斗”的情况下,只有这些来自外部的压力才有可能激发出总统的“伟大基因”。华盛顿之伟大,在于反殖民与美国的独立;林肯之伟大,在于南北战争和废奴运动;罗斯福之伟大,在于顶住了经济危机与法西斯的双重威胁。“借问君家何处是,浪花尖上过一生”,与和平年代的总统相比,他们无疑是幸运的,也算是“江山不幸英雄幸”。

……

在美国人看来,总统与总统本人是不同的概念,总统这一位置是美国的象征,它因此而伟大,但当上总统的人是美国人的勤务员,之所以选他上来是要他好好服务,所以总统本人稍有不检点,美国人马上会受不了,不仅大加议论,还要训斥甚至弹劾。与我们的观念大相径庭……

对总统本人的苛求是美国民主的一部分。克林顿玩儿的是一个庞大的国家机器,而乔丹玩儿的只是一个小小的篮球,轻重不可同日而语,但在美国人看来,乔丹是至善至美的,是把篮球玩儿得最好的球员,而克林顿却称不上是把美国玩儿得最好的总统,还有太多的改进余地,因此就职业来说,乔丹是伟大的,而克林顿远远称不上伟大。这样的认识源自对人自身价值的尊重,而不是用社会角色赋予的光环来定位,人是独立的具体的精神个体还是抽象的社会关系总和,这是东西方文化最重要的差异。

乔丹是不需要选举的,他的伟大使他能完全独立地“成为自己”(伏尔泰语)。而总统是美国人选上来的,这里面有种种弊端,很难保证总统本人是最优秀的,更不用提那些靠刀枪与阴谋上台的人了。对于选举的底细,三权分立的国家体制使美国人知道得一清二楚,每个人的选举权都能得到保障,所以要他们对能部分掌控的事情高歌“伟大”,那是万万不能的。乔丹就不同了,除了他自己,没有人能决定他下一次爆发是如何的炫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