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独立学院管理概论(面向实践的教育管理丛书)
24735100000001

第1章 导言(1)

独立学院是20、21世纪之交我国高校扩招的产物,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而发展,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作为独立的高等院校,它与其他高校一样,具有高等教育管理的基本职能,如计划、组织、评价、协调、激励等,这里着重谈一谈其核心的激励职能活动。作为中国高等院校的一个层级和类型,独立学院与其他组织的激励活动既同又不同。根据激励理论的最新成果,本书将独立学院激励活动应遵循的原则概括为十点,简称十项基本原则:全员性与全程性相结合,有效性与公平性相结合,物质性与精神性相结合,正向性与负向性相结合,外在性与内在性相结合,规范性与教育性相结合,个体性与整体性相结合,针对性与多样性相结合,适时性与适度性相结合,可持续与发展性相结合。高校激励是理论和实践、科学和艺术的融贯与综合,应该将普遍性与具体性、原则性与灵活性统一起来,以促进学校组织与师生员工的和谐发展。

现代管理学中的“激励”概念,是在人际关系学说产生、行为科学成熟以后出现的,本意指人在外部刺激下出现的一种心理紧张状态,有个体、群体和组织激励等之别。激励由需要( need )、动机( motivation )、行为( behavior )三要素构成。其中,需要引发动机,动机支配行为,行为指向目标,激励就是不断满足需要、激发动机、实施行为、实现目标的过程。

伴随着现代管理的人性化、人文化趋势,激励已逐步演绎为其主要职能。人类在探索有效激励的过程中,极大地丰富和充实了激励理论,可扼要归纳为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综合型激励理论、挫折型激励理论( Synchronization Motivation Theory ,中国学者俞文钊提出同步激励论)、公平差别阈( Equity Difference Threshold )理论、[1]激励与去激励因素连续带模式( Motivator and Demotivator Continuum Pattern )[2]和于冬青的 C 型激励理论、[3]熊川武的全面激励理论[4]及苏东水的“人为为人”理论等几类。

学校激励是管理者根据师生员工的真实需求和动机,运用一定的激励机制和手段,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向受激励者施加积极影响的过程。其逻辑起点是了解需要,本质是满足需要,关键是按需激励、积极引导、合适有度、及时有效,以充分激发和调动全体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实现学校的和谐发展。现根据中国学校管理的实践探索,将其各级各类学校的激励概括为以下十项基本原则。

一、全员性与全程性相结合

全员激励和全程激励相结合,是学校激励的基础性原则。学校工作的育人性决定了每一位师生员工既是激励主体,又是激励客体,是一个他励、自励、互励的共同体。在学校管理实践中,应着力建构领导与教师、教师与学生、领导与领导、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等多元、交叉、重叠、联动、立体式的激励体系。一方面,逐级以学校领导为主体、教师为客体,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进行他励;另一方面,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又分别以自身为主体,对自身客体进行自励;再一方面,学校领导、教师、学生相互之间及各自内部,互为主、客体进行互励。同时,将他励的导向和竞合性、自励的主体和主动性、互励的参与和促进性等融为一体,努力建设生动活泼、积极向上的学校文化。

研究表明,人之所以向着目标行动,在于其自身的需要,即未满足的欲望、要求或是由已拥有的利益被剥夺而引致的心理不平衡等因素。相对完整的激励周期始于引起需要,止于需要满足:需要—动机—行为—目标—满足。需要引发动机,动机积累到一定强度产生行动,一旦目标实现,新的心理平衡出现,激励抵达终点。在学校管理中,既应注重每一工作阶段起点和终点的激励,更应强化各工作过程的激励,应将常规性的激励措施和创造性的激励策略结合起来,将工作本身所具有的趣味性与挑战性等结合起来,综合运用多种激励理论,谋求调动多种激励方法,引导师生员工将潜在需要转化为现实需要,不断形成新的需要,保持向上的动力,好好学习,努力工作。

二、有效性与公平性相结合

有效性是学校激励的前置性要求,公平性是学校激励的内核性要则,两者的有机统一是学校激励的根本性原则。其中,有效性是指学校激励制度的设计和手段的运用指向实际的操作与成效,有利于提振士气、鼓舞人心、增强信心;激励政策的制定与行为的实施符合国家的法律和政策,有利于引发并满足师生员工的需要。一方面,应加强对教师的激励,激发其教书育人的热情,增强其工作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并将个人价值实现和学校目标达成融为一体,不断改进教学,提高教育质量。另一方面,须加强对学生的激励,焕发其追求进步的欲望,增强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将实现自我发展与达成教育目的结合起来,不断探索新知,提高学习能力。

公平性是指学校激励制度的设计和激励政策的推行注重相对价值和绝对价值的统一,坚持客观公正、合情合理,有利于营造公平和谐的组织环境与校园文化。研究表明,人们不仅看重自己所得奖酬的绝对量,更看重社会比较的相对值,进而产生公平与不公平感,并辗转影响激励效果。一方面,在教师的考评激励、工作激励、薪酬激励、晋升激励等指标设置方面,应统筹兼顾各类群体、个体的需要和诉求,公开透明,一视同仁,鼓励良性竞争与合作。另一方面,对学生的激励同样应起到鼓励先进、激励后进、共同前进的效果。比如,学习成绩优异者、学习获得进步者,都希望得到奖励,都希望奖有所值。学校的激励政策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健全科学的考核评价制度,按照不同系列,前后明确一致,创造教育起点、过程、结果和机会公平的竞争条件,给每位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

三、物质性与精神性相结合

人既有物质需要,也有精神需要。物质需要是人生存的本能,物质激励体现在对物质需求满足的基础上,是调动员工积极性的基本因素,古典管理理论将员工假设为完全理性的经济人,特别注重物质激励。精神激励体现在对精神需求满足的基础上,是激发员工创造性的基本因素,行为科学理论将员工假设为有精神追求的社会人,特别注重精神激励。不同类型的激励可以满足人们不同的需要及不同人的需要。学校应该对教师需要的类型、层次与性质等进行深入了解和分析,哪些属于合理并可以尽快满足的,哪些属于合理但一时难以满足的,哪些属于不合理应加以劝导纾解的,等等。应准确掌握,逐个分析,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结合起来,以精神激励为主,根据具体情况,运用不同的激励措施,帮助老师们排难解忧,或做好解释疏导工作,尽量给他们创造良好的工对学生的激励有别于老师,但也要注意将激励的物质性与精神性统一起来。在激励中,应坚持以精神激励为主,以刺激学习欲望、唤起目标向往、激发上进心、提升自我价值认知为宗旨,立足于激发主观能动性,致力于形成共同的学习愿景,着眼于培养思想品德情操,充分发挥激励的榜样、示范、带动效应,强化并创造条件满足学生自我提高、自我成就、自我实现的动机与需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比如,奖学金、助学金的发放,兼具有物质与精神鼓励的双重性,既要注重奖励优秀、激励先进,又要适度向贫困生倾斜,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激励机制。

四、正向性与负向性相结合

激励通常是指激励主体对客体的肯定、承认、赞扬、奖励、赏识、信任等具有正面意义的刺激性活动,又称正激励或正向激励,主要采取正强化手段,鼓励员工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及其持续发生。在正向激励的同时,有时也要进行负向的约束,即当员工的行为不符合组织目标或社会需要时,进行负激励或负强化,通过批评教育、行政处分或经济处罚等形式,给予一定的惩戒。比如,通过警告、记过、降级、降薪、辞退、开除惩处手段的运用,以减弱或消除这种行为。现代学校激励,应坚持奖惩并举、正负强化并用,满足合理需要,促进积极行为,限制不合理需要,抑制消极行为,弘扬正气,致力于形成朝气蓬勃的激励氛围。

单纯的正激励或负激励,无所谓好差优劣,应视具体情况灵活运用、综合运用。尤应着力完善激励与约束机制,科学把握激励的时机、频率、程度和方向,正、负并用,赏、罚分明,协同配合,用正激励强化或鼓励正确的行为,用负激励中止或避免错误的行为。一般情况下,学校应以赏为主,以罚为辅,尽量使用正向激励,减少使用负向激励,防止给组织成员造成挫败心理,挫伤师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此外,在正激励与负激励之间,还存在着一种零激励,即取消对某种行为的正激励或负激励,以减少该行为发生的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