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独立学院管理概论(面向实践的教育管理丛书)
24735100000020

第20章 独立学院的战略管理(2)

三、SWOT分析

SWOT分析方法也称为态势分析方法。它的特点是利用公司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结合的方法,分析主要的四个要素,即优势( Strength )、劣势( Weakness )、机遇( Opportunity )与威胁( Threat )。也是我们在教育管理领域对高校进行战略分析的常用方法,结合了内外部因素,是较为完善和普遍的一种方式,加上配合前面的宏观外部环境的PEST拓展分析以及竞争环境的波特五力分析模型,可以更加完善、全面系统化地从宏观、微观层面把握独立学院的基本情况分析,从而为后面的战略规划提供保障。

而SWOT分析一定意义上可以运用于对独立学院内部进行分析,同时兼顾其余分析方法对其外部竞争环境的分析,从而为独立学院战略计划的制订和选择提供参考。具体关于独立学院的SWOT分析详见如表2。

由SWOT分析而得出的四种发展战略,可以使得独立学院在不同发展阶段采取不同战略发展模式,以适应不同发展阶段的要求,为独立学院的茁壮成长提供借鉴和参考。

四、OTWS分析方法的考虑使用

OTWS分析方法是对SWOT分析方法的适当变形和改进,它和SWOT分析方法的区别就在于, SWOT 分析是从组织内、外部的自身要素出发,然后综合考虑外部环境中的各方机遇和威胁而制订战略,而OTWS分析方法则是从市场,也即外部环境出发,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前提下改进组织自身的内、外部因素,实现组织变革乃至转型。此种分析方法目前在对独立学院的战略管理中运用得较为匮乏,但针对十年办学历史的独立学院而言,也许这中间经历的磕磕碰碰远没有国家给出的5 年过渡期的硬性规定来得深刻。5年过渡期后独立学院该何去何从,是合并进入母体学院?还是真正实现学院“独立”?抑或是在历史的洪流中烟消云散?这些值得人们改良对独立学院的分析模式。毕竟独立学院不同于企业组织和学校组织,它是学校,却具有组织的灵活;相对的,它是可以营利的组织,却具有学校教育的公益性。公、私双帽的冠戴虽然使其性质更加复杂,但也给它在选择上提供更多的空间和方法,在一定意义上,利远远大于弊端的存在。因此,转变传统分析模式,从市场适应角度来解读独立学院转型变革无疑会带来一些新的想法,一定意义上也和其江浙两省民间经济的发家缘起不谋而合,更加适合其环境适合型组织的属性关系。

第二节 独立学院的战略预测

在了解独立学院内、外部要素的方方面面,并进行比较分析,综合优劣势之后,就是要在一系列纷繁复杂的竞争环境中寻求选择自身的战略发展方式,制订规划,为下一步的实施反馈奠定基础。在了解完独立学院的基本状况后,我们需要结合独立学院的使命、愿景来进行战略规划和选择。无疑,独立学院的使命在于它能够为现今的高等教育系统和国家做些什么?而愿景则是其想对我国的教育系统和社会生活做些什么?使命在于其举办能力的获许和初衷,而愿景在于其未来的规划和展望。众所周知,独立学院是适应民间经济发展需求而产生,并成为我国步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途径,对于提升国民受教育程度尤其是高等教育程度有着不容忽视的贡献力量。当然,独立学院也不想仅仅作为高等教育中公办教育系统的补充而存在,其公办的帽子只是为了前期站稳市场和稳定形势而作出的联合抉择。依靠其灵活的办学机制和投入资金的更广泛吸纳,前期社会认可度的提升,加之国家政策法规中将其划归民办教育的想法思路,更加说明其今后适合于以私姓的帽子来举办公性的教育,成为打开我国私立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缺口。

一、发展战略决策

北京大学于光辉根据契约理论,将独立学院解释为一种由相关资源所有者缔结的契约,[6]而这份契约的长久存在,在于其契约选择和执行的情况。作为契约主体的母体高校和投资方,虽有行政因素,但更多的是因为经济利益的关系而合作。纵然联合双方大多是因经济因素,但随之而来的利益分配中亦会由于经济因素而造成双方的矛盾和纠纷。契约双方如何行之有效地选择和执行,就需要合理地分析和抉择,尽量在一定条件下实现利益最大化。而任何组织的规划都需要一个总体的发展规划,独立学院也不例外。总体发展战略的制订包含社会目标、市场目标、文化目标三大目标组成的目标体系。

首先,在社会目标方面,打造属于自身的品牌特色无疑是独立学院战略管理过程的重中之重。而特色的具体方面则需要独立学院根据自身优势来自我打造,因为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单纯依靠母校的教育品牌效应和本科层次证书的授予权已无法使其屹立于高等教育领域,要长期存在就要不断改革以适应变化。

其次,在市场方面,则需要根据SWOT 分析作出的战略进行适当的调整,把握不同战略在不同市场机遇和时间的转化和运用。细化起来,就包括人才计划、课程计划、教学计划的制订和改革,同时还要时刻关注全国,特别是当地人才市场供求比例,以期在最短的时间内跟进人才培养缺口,打造适合型人才。

最后,文化方面包含校内和校外两个方面。自强不息、奋发上进的学习氛围的塑造是学校之所以称为学校的前提,但学校亦不仅仅如是,尤其是在独立学院,科技理论的创造也许对独立学院的学生和其他名校学生而言存在一定差距,但是在科技发明创造的动手实践方面,所有的学生都是平等的。独立学院的学生在灵活动手方面也许更具有优势,这与密切的实践课程和见习指导息息相关,为此在发挥这类特色优势之时,也要努力打造自己的校园文化,该文化也许不一定要完全不同,完全特色化,但文化要深入全校人员的心中,也许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流行元素,但只要开设起来,塑造起属于自己的文化就是独立学院文化建设的新篇章。外在方面的文化建设和内在文化建设往往息息相关,内在文化塑造成功后,势必要充分运用独立学院办学机制灵活的市场特色,发挥合作办学机制的市场优势,发挥传媒的新闻作用,宣传造势,使其在社会知名度和市场知晓度上获得一席之地。接下来,就独立学院总体发展规划下的各个转向组成元素着手,分析不同元素在总体战略规划指引下的分门别类的规划建设。

二、人才培养规划

作为学校存在主体的学生在独立学院存在之初就显示出强大的杠杆作用。而同时市场因素作为办学重要因素之一的独立学院,在人才培养的规划和设定上就不仅仅要体现自己的特色,更要符合市场的需求。社会科学报2011 年就独立学院所面临的生源危机进行了报导,“前所未有”四个字的运用不仅展示了独立学院在创办的前十年间所取得的成就,更加体现了现今危机到来的突然性和紧迫性。随着现今高等教育领域内竞争日趋明显,多种类型层次的办学定位,越来越具有同质化的倾向,而对于独立学院而言,同质化倾向中的异质性发展才能保证其地位的长久不衰。很多学者在根据不同独立学院个案分析的例子上都明确了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模式,即“以市场为导向,结合地区产业发展,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实现专业设置与市场的创新结合;以办学定位和办学特点为基点,科学制订培养计划;优化课程结构,建构独具特色的课程体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等”。[7]但也有很多学者提出了一些对于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创新性意见,比如宋国琴就撰文提出了“以经营效益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个性化发展为手段、以集成化流程改造为支柱、以质量卓越为目标”[8]的精益教育的口号。姑且不论这些人才培养的适宜性出路的探索设想正确与否,但如此模式的归类性呈现,表明在理论界已基本对于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目标有了较为清晰明确的定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细究起来,这也是独立学院办学以来在现实实践领域约定俗成的目标设想。但何谓应用型人才?独立学院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与普通高校、职业学院相较有何不同?

现今社会对人才需求越来越多元化,社会对人才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类,从生产或工作活动的目的来分析,现代社会的人才可分为学术型(理论型)、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四类。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 年颁布的世界教育分类标准,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学术型、工程型人才相对应,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所谓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是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其具体内涵是随着高等教育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这样我们不难看出独立学院需要培养的是技术型人才,这不单单包含职业技术学院所培养的技能型人才,还包含一定意义上的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基础的技能创新型人才,即技术型的应用型人才。而培养此类人才的途径亦很明晰,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设计,在指导演练的过程中应用较为普遍基础的原理性知识。

三、学科建设规划

陶行知曾说,“要用四通八达的教育来创造一个四通八达的社会”。何谓四通八达的教育?又何谓四通八达的社会?在笔者看来,“四通八达”是陶先生对教育层次的解读,也符合现今多元化竞争下的人才种类的需求。此种四通八达的教育种类对独立学院的学科专业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指导意义。在培养技术型的应用型人才的模式目标下,找准市场尤其是地方市场的技术型人才需求种类、层次、范围、数量,至少要明晰该区域5 ~10 年发展规划下的人才需求。只有清楚明白市场此类准则,作好预测,才能选择开设的专业、课程,做好相应的学科建设,毕业生才能在市场前景下具备自身的竞争优势,时刻把握买、卖方市场的平衡,并且基本立于卖方市场的优势地位,这样不仅能够为毕业生带来职业优势,提升学校声誉地位,同时亦能满足企业、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各方面人才,推动其合理全面健康发展。

在确立了市场导向下的学科专业建设的目标方向后,如何进行专业学科的学习亦是学科建设规划中需要明确的地方。在这里,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很早之前就给了我们清楚的说明,这就是“从做中学”的道理。他说,“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为此,独立学院在针对学科专业确定课程和教学计划时,就要以实践为核心,在教师的协作指导下完成学习。

四、队伍建设规划

目前,大多数独立学院在师资方面过于依赖母体高校。刘翠秀在有关调查中发现,某独立学院在校本部聘用76 名教师,占授课教师总数的34 .4 %。由于近年来高等教育招生规模迅速扩大,使师资力量本来就紧缺的学校更加捉襟见肘,聘用的这76 名教师除了完成独立学院的教学任务之外,在校本部还有繁重的教学任务。其中每周上19 节课者23 人;上20节课以上者6人,最多的一位教师每周上课竟达到30节。[9]暂且先不论独立学院和母体高校的师资重叠,就教师的课业压力而言,过多的教学任务不仅不能体现独立学院教学质量,而且很多教师授课时母体高校和独立学院教授内容、方式基本一致,完全复制,这完全违背教育教学中因材施教的规律,同时由于母体高校和独立学院学生在认知理解能力上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这样完全一致的教学方式,内容使很多独立学院的学生无法明白、理解课程内容,既夯实不了专业知识基础,又锻炼不了专业技术、技能,实属百害而无一利。再次,这很明显也加重了教师的负担,本来母体高校大多数为名校,学校定位中都有科研的要求,甚至部分高校直接定位为研究型大学,这样此类高校中的教师本身科研压力巨大,而太多的教学任务对其而言只能是力不从心,即使教师希望因材施教都因无力而放弃。所以,独立学院要想独立,具有自己的竞争优势,在其队伍建设上当务之急是要有自己专属的师资队伍。

如今,随着高等教育领域研究性人才特别是研究生培养数量的日益剧增,对于独立学院在师资招聘上不会呈现匮乏的状态,高校教师的优厚地位对于社会上的求职者而言具有一定吸引力,这样独立学院既不用苦于在母体高校聘用教师,又可以不断增强自身的科研、教学实力。再次,由于新晋增加聘用的教师年龄层次较低,更加能够适应和了解市场化运作方式,改进教学方式,为课程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因而,综上独立学院选聘教师标准除了基本的教师素养之外,应在专业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目标确立的基础上积极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专任教师,辅之以兼任教师。而对于某些特殊发展需求的特殊性亟需性人才可以采用市场化的方式高薪聘请。同时注意在教师的聘任上除了要求其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其实际运用操作能力。在聘任的范围上,范围可以从各高校毕业生、高校教师以及具有实践经验的企事业单位人员,不受一般纯粹理论性教师的束缚,更多从市场化、专业化角度考量选聘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