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独立学院管理概论(面向实践的教育管理丛书)
24735100000037

第37章 独立学院的教学管理(4)

三、教学管理策略

为了保证教学质量,独立学院应该鼓励学生根据爱好发展,教学管理方式也更灵活。例如,实行“完全学分制”,在新生入校后,采取召开家长会等做法,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横向联系,让家长也适当地介入学生的选课计划。正确的教学管理策略主要体现为人本关怀、因材施教,为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脉”,以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的目的。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实行学分制与学年制相结合,以学年制为主的弹性学制。每年还会选拔一定数量的品学兼优的学生直接转入浙江大学相关专业就读,每年还可以报送相当数量的优秀毕业生免试攻读浙江大学相关专业的研究生。

四、教学监督

加强教学质量监督,是重要的教学管理环节。这也充分体现出母体高校对于独立学院教学管理的指导与帮助。如开展定期的教学检查,由独立学院的教务部门具体牵头,母体高校的教师参与等。可以看出,这些做法基本上沿袭了母体高校教学管理监督的实施办法,这也正是独立学院依托母体高校优质教育资源的表现之一。

五、独立学院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独立学院在其成长发展过程中,已构建了相对独立的教学管理体系,初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管理模式。但是,由于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和普及化趋势的加速发展,独立学院在教学管理方面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共性问题。

1.管理观念相对滞后

由于独立学院部分教学管理人员与母体学校有直接或间接关系,或者受校本部影响太深,导致教学管理观念相对滞后,往往在教学管理上简单模仿、复制母校的管理制度和方法。管理观念相对滞后,使得独立学院教学计划的制订、教学的组织受到较大影响,无法充分显示独立学院基于新机制和新模式的应有特色。[26]

2.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

首先,独立学院没有针对自身特色进行定位。目前多数独立学院只是形式上独立,实际上却盲目追求与“二本”一致(注:按高考录取批次界定“一本”为重点本科;“二本”为一般本科;“三本”为独立学院本科),在培养目标上几乎没有差异,教学计划全盘照搬。这样层次不清的培养方式只会束缚独立学院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其逐渐丧失自身优势与特色。其次,独立学院的管理者缺乏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意识,照搬母体学校的教学计划没有独立学院的特色。不少管理者唯恐独立学院被认为人才培养质量差,影响母体学校的声誉,甚至有些学院还以考研率来佐证自己的人才培养质量不低。为了让教育主管部门和学生及家长放心,迎合他们所谓的“公平”心理,比较强调在教学计划、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方面与母体一致。[27]

3.教学师资匮乏

独立学院师资力量比较匮乏,首先体现在教师数量不够,没有形成专职教师队伍,而母体学校必须先满足其本部教学任务的需要,结果师资的缺口总是体现在独立学院的教学当中,甚至有些热门专业开设以后与其相匹配的教师却还没有着落。其次就是师资质量、年龄结构层次也成问题,独立学院往往成了母体高校新上岗年轻教师的培训场所,他们授课缺乏经验与方法,教学效果较差。而且外聘教师过多也会影响独立学院的教学质量,他们难以专注到教学当中,并且不便于管理。因此,独立学院的师资无论从年龄结构还是知识结构上都存在不合理性,缺乏中坚力量。即便如此,师资队伍仍不稳定,因为独立学院的民办体制较之公办高校,无论是从人们的观念上,还是从个人发展和保障体系的考虑上,留住人才与人才引进工作都明显处于劣势地位。[28]

4.管理对象比较特殊

学校教学管理的对象主要是人,大体包括教师和学生两类人员。就学生而言,相比校本部学生,独立学院不少学生基础稍差一些,他们往往自信心不足,学习上不求上进,或者行为上缺少自我约束力。就教师而言,教育部要求独立学院专职教师占整个教师队伍的40%,从校本部派出和社会聘任的兼职教师不超过 30%。而事实是大多数独立学院往往是校本部的教师比例偏高、专任教师比例不达标。此外,不少招聘进来的专任青年教师以独立学院为跳板,聘期一到,往往就匆匆离开,另谋高就。学生情况的特殊与专任教师的不足不稳,常常给独立学院教学管理带来额外的负担和难度。[29]

5.教学计划特色不够

独立学院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的一种新产物,要想真正的长期生存和发展下去,则必须要有与之相匹配的发展定位。但是目前,还有少数的独立学院没有真正独立,其教学管理与校本部统一实施,这样就从根本上违背了国家对独立学院的要求,是典型的“校中校”现象。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才培养方案与母体学校基本雷同。有些独立学院虽然对外宣传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但据调查,它们往往部分甚至完全沿用校本部的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二是专业设置不合理。很多独立学院设置的专业和校本部完全相同,没有体现差异化战略思想,为学生今后的就业或深造留下了隐患。三是专业课重理论,轻实践,专业课不仅与专业前沿领域严重脱节,而且实践意识缺乏,导致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不够。[30]

6.教学管理缺乏创新

在独立学院的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来自母体学校还是外聘的教师,他们既在原单位从事教学工作,又在独立学院担任教学工作,没有注意到独立学院学生的诸多特点:他们基础稍差、起点低、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他们兴趣广泛、自律性差。教师用与“二本”同样的教材、教案,按同样的授课计划给“三本”的学生授课,课前极少为“三本”学生单独备课,认为“三本”学生基础差,在“二本”基础上随意删除难点,教学缺乏创新性。学生听课表情木然,提不出问题,教师的激励得不到响应,上课激情骤减。在教学管理上也没有突破传统的排课方式,基础课几乎都是沿用上大课的习惯,有时授课班级人数高达150 名,教学效果极差。其结果是在教学过程中呈现学风不良的诸多现象,如迟到、早退、旷课,所谓“逃学普遍化,上课梦境化”,这些从母体学校带来的教学运行模式很不适合独立学院。[31]

7.质量评估和监督制度不健全

独立学院学生的特殊性和教师的多元性加大了独立学院教学管理的质量评估和监督难度。首先,学生基础差、程度不一,往往造成授课计划与实际进度脱节,随意性大;其次,独立学院的教学管理和办学机制的特殊性使其对学生、教职工及管理人员工作绩效评估无法量化,监督制度无法有效地发挥作用。比如因为独立学院专业设置较多而且很多专业之间关联性不强,没有形成专业教研室,教师之间交流少,教师相互评价不便实施,教学督导工作难于开展。[32]

六、完善独立学院教学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针对独立学院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其改革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33]

1.更新教学管理观念和理念

教学管理行为大多作用于教师和学生,具有感悟性和交互性等特点。为此,必须树立科学管理观念,坚持以人为本特别是以教师和学生为本,不断更新教学管理观念和理念。一方面,要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现代管理观念,增强服务意识,不断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优质、高效、周到和细致的服务。现代管理学认为,管理即服务,这个观点一语道破了管理行为的实质。在教学管理系统中,教师和学生不同于其他要素,他们不是管理者的支配对象,而是管理者服务的对象;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还是“在场”的管理者。教学管理人员应当认识到,管理固然需要一定的权威,但管理的权威及其有效性是以服务为基础的。当然,“微笑”“可亲”之类远非服务意识的全部内涵,重要的是要在思想深处把师生视为真正的教育教学主体,摒弃不利于管理的习惯思维和习惯势力,以是否有利于教学质量和管理效率提高为标准,来选择具体有效的管理行为。

另一方面,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提高教学管理行为的人性化水平。学校不是企业,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化、生命化的活动,教学质量说到底是师生的生命活动质量。因此,师生不是实现教学质量的工具,也不仅仅是教学质量的载体,而是教学质量主体。教学质量是人的内在素质水平的外在表现。既然教学管理以保障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为直接目的,那么,理所当然要以人为本。管理科学化、规范化与人性化、弹性化并不矛盾,而是统一的。因为,只有符合人性的管理规范才能被教师和学生所接受,只有符合人性的管理措施才能化为师生的“行为自觉”,并真正得到落实。

2.制订合适合用的教学计划

独立学院应根据高等教育大众化实际和普及化趋势、自身拥有的教学资源、生源基础以及面对的人才市场的需求等情况,找准自己的位置,制订合适合用的教学计划。首先,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定位。要特别注重实践教学,突出技能培养;坚持以“能力本位”为发展核心,使学生实现“一专多能”。“一专”指有自己的优势专业领域和能力特长,要求在校期间不仅要掌握基础理论知识,还要有动手实践和操作的能力,毕业时除了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以外,还应拿到“执业证”。“多能”包括交流与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应用技术能力、计算机能力、组织能力、应用信息能力等。其次,深化教学改革,拓宽专业口径。以往的“专才型”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合社会的发展,应当拓宽基础,淡化专业意识,按照加强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路设计教学计划,改变长期以来注重专业需要和偏重知识传授的做法,综合考虑调整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最后,要以市场为导向灵活设置或自主开发课程。必须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了解企事业单位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了解职业岗位群所需的能力,从而确定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同时,独立学院的课程设置应富有弹性,可考虑实行“1+3”或“2+2”的模式:入学后前一两年,以开设相关专业公共课为主,夯实学生的学科基础,后两三年进入专业课学习。此外,还要改革外语教学,不能简单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要增加外语口语和听力课程,侧重培养学生的听、说等语言的实际交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