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独立学院管理概论(面向实践的教育管理丛书)
24735100000040

第40章 独立学院的科研管理(2)

为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企业对科技研究与发展的投入将会有所增加,主动性将会增强,独立学院更应该努力进行科研管理创新,提高科技实力,尽快适应形势变化,以获得更多的研究与发展经费支持。独立学院获得的科研经费支持越多,就越有利于科研管理工作的进行,更有效地调控科研管理的各个方面,以获得科研管理的最优化效益。独立学院在科研管理过程中应时刻注意抓住机遇,注重促进科技创新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创造出更多的科研成果,促使独立学院的科研管理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三)经济全球化的深入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国际间科技的相互依存度越来越高。“科技全球化正在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如全球气候变化等方面的重大科学问题都需要各国间的合作才能完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参与的国际科研合作项目日益增多,国际合作经费随之增加,国际合作使我国的科技人员接触到了科技前沿,开阔了学术视野,并造就了一批活跃于国际学术界的研究队伍,提高了我国的科研水平和国际形象。”[10]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交通大学的国际科研合作开始起步并取得显著成效。上海交通大学与一些世界知名的科研机构和跨国公司建立了联合研究机构,接受国外大公司和企业的委托,成立了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等。上海交通大学也抓住这一机遇在“十一五”期间完成了三大转变:一是由一般化的科技交流向全方位、深层次的科技交流转变;二是由委托科研和接受国际技术转让向主动利用全球科技资源转变;三是由满足参与国际重大科研合作项目向积极策划发起国际研究计划转变。鉴于此,我国各个高校尤其是独立学院的科研管理都可以利用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扩大的契机,参与更多的科研项目,通过多渠道获得科研经费,形成一支较高水平的科研队伍,并产出更多的科研成果,提升自身的科研水平。

(四)知识产权的价值逐步得到公认

“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对于自己智力活动所创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标记、信誉依法享有的权利。高校是知识创新的主阵地,是推动科技发展的主体之一,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的强弱,直接影响到高校能否通过申请专利等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11]当前,我国建立了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并正在不断地进行完善,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不断增强,这为高校尤其是独立学院提供了实现自我知识产权价值的保障。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加强,为独立学院的科技创新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也为独立学院的科研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独立学院在开展科研活动的同时要增强专利意识,不断创新并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才能充分利用这一发展机遇促进科研管理工作的稳步开展。

四、独立学院科研管理取得的成就

尽管学界有种种关于独立学院发展前景的展望,但目前独立学院的发展前景尚不明朗。现阶段独立学院基本分为公办和民办两种体制。公办的好处是可利用母体学校的优势,可能还有一定量的财政资助,科研经费相对宽裕,有助于吸引水平较高的师资和管理人员;民办的好处是科研体制创新的阻力较小,科研管理的灵活性较大。不管是哪种体制,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比如多数学校建立了科研管理机构、科研队伍,与此同时管理制度也逐步完善,科研总体水平也逐步提高。但是也应该看到这些成就质量的脆弱性,所以独立学院科研管理工作仍旧任重道远。

(一)科研管理机构基本建立

机构是职责的载体,要有效地履行某项职责,必须要有相应的机构作支撑。多数独立学院在建立初期,基本上都没有设置专门的科研管理机构或者科研管理部门。那些成立了科研管理机构的独立学院,也仅仅是挂了一块牌子,都是在做表面工作,并没有实际地落实开展科研管理活动,科研管理机构不健全是独立学院普遍存在的问题。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独立学院对科研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升,科研管理机构也逐步健全。有的学校成立了自己的研究院,有的学校通过与企业等社会组织合作的方式,直接针对生产一线所产生的问题开展科研攻关,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也实现了知识的发展和更新。

(二)科研管理制度逐步完善

科研管理制度是参与科研活动的人员共同遵守的规定和准则的总称,它具有规范性和导向性,是学校实施科研管理的基础。大多数独立学院的科研基础都比较薄弱,而且独立学院的师资队伍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教学上,根本无暇顾及科研管理制度的建设,所以科研管理制度对大部分独立学院来说基本上还是空白的。近年来,随着独立学院的发展,教师们对科研管理工作重要性认识的提升使得各独立学院加大了科研管理制度建设的力度,科研管理制度也逐步完善。但是需要指出的是:目前独立学院在科研制度建设上,完全照搬母体高校制度的情况较多,这是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由于母体高校的实力较强,多数母体高校都是985或211高校,其定位是研究型大学或教学研究型大学,而独立学院的科研是不是应该偏向于实际中所遇到的问题技术层面的解决,能不能完全照搬理论研究型大学的制度问题,还值得学界进一步研究和论证。

(三)科研管理队伍不断壮大

大多数独立学院在建立初期,科研管理队伍基本未建立,其人员素质普遍不高,管理手段也比较单一。近年来,随着独立学院的发展,独立学院对科研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提升,伴随着科研管理机构的逐步建立和科研管理制度的逐步完善,科研管理队伍也不断壮大,科研管理队伍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的独立学院在下设层级还配备了专门的科研管理人员,如科研秘书等;与此同时,科研管理人员的素质也有了较大的提升。部分独立学院还建立了科研管理系统,大大提高了科研管理的效率,使科研管理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四)科研整体水平大幅提升

大多数的独立学院在建立初期,普遍存在科研意识淡薄、科研氛围不浓、科研能力偏弱等问题。以前,不少独立学院的科研课题是空白,科研成果是空白,教师发表的论文也寥寥无几,科研整体水平与高等教育的要求相距甚远。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各独立学院对科研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提高。伴随着建立健全科研管理机构与科研管理制度,教职工的科研意识不断增强,学院的科研氛围也日渐浓厚,独立学院的整体科研水平大幅度提升。但是也不能急功近利,科研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伴随着学校整体水平的提高而逐步提高的,更需要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

第二节 独立学院科研管理的争论性难题

学界对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总的来说要突出应用性和复合型两个方面,要充分重视人才的实践能力培养[12],这就为独立学院开展科研活动设置了争论性的难题———独立学院归根到底要以教学为主,要不要开展科研活动,开展科研活动会对独立学院产生哪些影响?迄今为止,关于这一问题的探讨仍然没有定论,而且在实践中,独立学院的科研活动仍然按部就班地开展着。总体而言,关于独立学院的这个争论性问题形成两种观点:一种支持观点认为科研的成果与学院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科研活动有助于独立学院的良好发展;另一种反对观点认为对于新兴的独立学院而言,各方面力量都很薄弱,抓好教学工作至关重要,科研活动反而会阻碍独立学院的发展。

一、科研有助于独立学院发展的观点

科研成果质量是衡量一个学校科研实力的重要标志。例如,北京农业职业学院近十年积极发展科研并取得较好成果,于2011 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百所示范院校之一。[13]这个例子说明科研有利于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有利于学科建设,最终有利于促进毕业生就业。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

(一)科研有利于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科研是促进知识更新、丰富教学内容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它使学校的一线教学人员参与科研活动可能使其发现自身在学识和经验上的不足,从而产生有需求的学习,有需求的学习才是质量高、有意义的学习,从而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丰富教学内容,使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为一体化教学思想并深入贯彻。与此同时,鉴于独立学院的生源质量一般比母体高校略低的现实状况,实际教育生活中那种基本“照搬”母体高校的课程设置和培养方式是缺乏针对性的。因此,独立学院的老师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负责结合学校发展实际和学科建设情况开发新的、适合其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和进行教学方法和培养方式的创新,这就需要老师在研究中不断摸索和学习,联系本学科领域的最新动态进行教学,使学生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态,激发他们解决学术问题和实际问题的兴趣。同时,在实际的教学进程中也要注意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意义与科学态度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和科学研究方法的指导,以期提高教学效果和提升教学质量。

(二)科研有利于独立学院的学科建设

对各大高校而言,学科建设是学校深化内涵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也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人才的重要保证,独立学院的学科建设现状更是亟待改善。学科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师资队伍的建设及高水平的科研工作。一方面,科学研究工作为教师队伍学术水平的提高及学历学位职称的提升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现代科学研究促使我们看问题角度的多样化,通过多侧面、多角度的思考,能产生创新的思维,催生多学科的交叉与综合。近年来,在新增专业中,有许多就是在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通过现有优势基础学科的交叉以及市场的催化下发展起来的。独立学院本身的应用性、强调发展特色的特点决定其学科建设必须在借鉴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定位和当地经济发展的大势创办特色学科、特色专业,因此其师生开展符合当地发展实情的应用研究是独立学院发展的特色方向之一。

(三)科研有利于促进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

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相结合是现代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进行产学研合作教育,有利于培养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实际应用能力和一定科研能力的高质量人才,是目前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形式之一。目前,许多独立学院通过科研工作的开展,建立起产学研合作基地,为教师们提高实践能力、学生们进行开放性创新实验提供了良好的软硬件环境。有调查资料表明,许多高新技术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倾向于挑选一些有科研兴趣和研发经历的学生,尤其对那些在校期间参加过全国“挑战杯”、数学建模、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的学生会特别“偏爱”。在用人单位看来,这些在大学期间曾参加过科研活动的学生身上首先具备了一种钻研精神。甚至,有的学生在校期间从事的科研项目还与应聘公司正在研发的某个产品恰好吻合,那么这类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就明显比其他同学具有优势。从这个角度说,学校里那些偏向应用性的专业的学生更有必要参加科研活动,通过科研培养自己的专业素养,为毕业后就业增加谈判筹码。

二、科研会阻碍独立学院发展的观点

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对人性的定向、引导、控制和改变,高校科研管理亦不例外。从收集到的一些独立学院科研管理制度的素材中可以发现,在功利化思潮和当前时代科研不正之风盛行的高等教育领域,科研管理活动严重异化,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的本质职能———教学。尤其是教学任务比较繁重的独立学院,科研任务的强制性分配、科研绩效考核过于频繁、科研成果量多、质量不优等现象大范围存在。这些不良的科研管理现象引发了我们对独立学院科研管理制度的深入思考,甚至有人开始质疑,独立学院到底应不应该大力发展科研,有没有能力开展科研活动,科研活动是不是会阻碍独立学院的发展?

(一)科研压力

高校科研压力主要表现在教师的职业压力和人际关系压力上,有些独立学院的科研压力已经从某种程度上严重影响了教师的身心健康。因为迫使各位擅长教学的应用型高校的教师从事科研,而且他们还有很多强制性的绩效考核和科研成果检验压力,这些会分散他们的教学注意力;同时,严格的考核成果与职务升迁和待遇挂钩的考核制度会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不利于教师以团队的形式开展教学研究工作,负面影响不可言喻。促使一位青年教师从教学为主的角色转向科研为主的角色是一个逐步磨砺的过程,既需要良好的环境土壤,更需要良好的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