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药储存与养护
24735400000026

第26章 中药虫害与防治(1)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药虫害的种类、生活习性以及防治方法,为今后的职业打下基础。

掌握中药仓库害虫的来源、传播途径、环境因素对仓库害虫的影响。

熟悉常见的仓库害虫的种类和一般预防方法。

了解仓库害虫的生长发育规律。

熟练掌握中药虫害的检查与仓库害虫的防治操作方法。

中药在仓储过程中,由于仓储环境以及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易发生被仓库害虫蛀蚀的现象。中药被虫蛀后,内部组织遭到破坏,出现圆形孔洞,严重的被蛀成粉末,失去药用价值。害虫的尸体、排泄物等甚至会产生有毒、有害物质,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害虫对中药的危害多发生于中药材、中药饮片和部分中成药。化学中药、生物制品、生化制品由于制剂工艺先进,发生虫害的现象十分少见,但是含脂肪、糖、蛋白质、淀粉等成分的中药由于包装不严,受温湿度的影响也可能发生虫害的现象。虫蛀是中药储存中危害最严重的变异现象之一。

9.1 仓库害虫的来源和危害

9.1.1 常见仓库害虫

1)仓库害虫的来源、传播途径

(1)害虫的来源

①中药材在采收时,已寄生害虫的卵、幼虫或成虫,随药材进入仓库,一旦条件适宜,便继续生长繁殖。

②被害虫污染的包装材料反复使用也会使中药感染害虫。

③仓库内部在储存中药前没有进行消杀处理,本身隐藏有害虫。

④仓库内已生虫的药材未能得到及时熏蒸杀灭和隔离堆放,引起其他药材被感染。

⑤生虫药材与未生虫药材同库共存的交叉感染。

⑥运输过程中被害虫污染,携带入库。

⑦仓库内部及周围环境不洁,害虫可寄居于内隐藏越冬,温湿度适宜时,飞入仓库内繁殖危害药物。

(2)传播途径

①害虫可由野外飞入库内,如蛾类、玉米象等。这类害虫生命力强,适应环境快,能在不太稳定的环境条件下发育繁殖。

②鼠类和昆虫也能传播。

③药材入库前未经仔细检查,将害虫或虫卵带入仓库,引起交叉感染。

④包装物料或包装容器以及各种运输工具本身不清洁已感染害虫,消毒杀虫不彻底。

2)常见仓库害虫的种类和特征

仓库害虫种类繁多,主要来源为2纲、13目、59科。绝大多数害虫来源于昆虫纲的鞘翅目(甲虫类)和鳞翅目(蛾类)。

(1)鞘翅目(甲虫类)

①药材甲

a.形状特征。身体长椭圆形,成虫体长2~3 mm,红褐色或深栗色,密被细毛,头生在前胸下,触角11节。前胸背近三角形,后缘微宽于鞘翅的基部,鞘翅上具明显的纵点行。幼虫体长5 mm左右,体上所被细毛短而稀,腹部背面排列有一列褐色小短刺。

b.生活习性。药材甲虫生育率较高,1年发生2~3代,以幼虫越冬,成虫善飞,耐干力强,在黄昏或阴天较为活跃,一般产卵于药物表面凹褶不平的部位或碎屑中,经5~10 d孵化出幼虫。幼虫喜暗,耐饥力强,常在药物内部蛀成孔洞,并在其中化蛹,羽化成虫继续为害。

②米象

a.形态特征。成虫体长3~4 mm,初羽化时赤褐色,后变为黑褐色,触角8节。吻前伸呈象鼻状,后翅发达善于飞翔。卵长椭圆形细小,半透明乳白色。幼虫似蝇蛆,蛹长近4 mm,呈椭圆形。

b.生活习性。米象的繁殖视地理环境条件而不同,我国北方1年2~3代,南方可达到5~6代。成虫越冬,繁殖力强,对湿度要求较高,喜潮湿、温暖、黑暗的生活条件。

③咖啡豆象

a.形态特征。成虫体长2.5~4.5 mm,长椭圆形,暗褐色,密被黄褐色细毛,黄白色的小斑点,触角11节。头正面三角形,复眼圆形,黑褐色。前胸背板长等于鞘翅的1/2 ,前缘较后缘狭窄,背面微隆起,上生灰白色细毛,并形成棋盘状花纹,小盾片极小,圆形。腹末小三角形,露于鞘翅外。足细长,前足基节卵圆形,深褐色。幼虫成熟时体长4.5~6 mm,乳白色,近弯弓状。具横向皱纹与白色短细毛。头大近圆形,淡黄色。

b.生活习性。咖啡豆象1年发生3~4代,幼虫隐藏于种子类和根茎类药材中越冬。成虫善飞能跳。在温度27 ℃的条件下,雄虫羽化后3 d,雌虫羽化后6 d即可交尾,交配后约0.5 h开始产卵,产卵前在药物上蛀蚀孔洞然后产卵。孵化后幼虫蛀入药物内部为害,直至化蛹羽化为成虫。

④谷蠹

a.形态特征。成虫体长2.5~3 mm,长圆形,暗红褐色至黑褐色,具光泽,头位于前胸背板下,触角10节。前胸背板中部隆起,上有多数小疣状突起,鞘翅上具显著刻点。幼虫体长2~3 mm,生有淡黄色细毛,乳白色,头三角状,黄褐色、各足大小相等。

b.生活习性。1年繁殖2~3代,以成虫在药物内越冬。在温湿度适宜的条件下繁殖1代只需30 d。成虫喜取食果实种子类中药,特别喜食种子胚部,善于飞行,寿命可达1年。卵常产于药材的蛀孔内或缝隙中,孵化率较高。幼虫在种子类或根茎类药材中蛀食,直至羽化为成虫才脱出。一般多在药物的堆垛深处聚集为害。

(2)鳞翅目(蛾类)

①印度谷螟

a.形态特征。成虫体长6~9 mm;翅展13~18 mm,身体密被灰褐色及赤褐色鳞片,两复眼间具一向前方突出的鳞片锥体。前翅长三角形,近基部的1/3灰黄色,其余2/3为赤褐色,并散生黑褐色斑纹;后翅三角形灰白色,半透明。卵椭圆形,乳白色。幼虫体长10~13 mm,头部红褐色,体淡黄色。蛹长5.5 -7.5 mm,细长,腹部略弯向背面。

b.生活习性。1年通常繁殖4~6代,北方3~4代。以幼虫越冬。幼虫在第2年4月、5月间即羽化为成虫。每雌虫可产卵40~300粒,卵产于药物表面或包装品缝隙中,孵化幼虫即钻入药物内为害,能排出大量带臭味的粪便,影响药材质量,是中药的重要害虫之一。

②地中海粉螟

a.形态特征。成虫体长7~15 mm,翅展16~25 mm。前翅狭长,灰黑色,近基部及外缘各有一淡色的波状横纹,翅的外缘横列明显的小黑斑;后翅灰白色。幼虫体长15 mm左右,头部赤褐色,背面常带桃红色,体乳白色。

b.生活习性。1年发生2~4代,以幼虫越冬。幼虫与谷娥相似,吐丝将药材黏聚成团块。

3)危害药材的虫种

①危害根与根茎类药材的虫种。烟草甲虫、药材甲、咖啡豆象、锯谷盗、印度谷螟、米扁虫、玉米象、大谷盗等。这些虫种,食性复杂,多数能耐饥,除印度谷螟的成虫不食药材外,其余虫种的幼虫、成虫都会蛀蚀。烟草甲虫、药材甲、咖啡豆象等还能飞翔传播,危害性更大。

②危害花类药材的主要虫种。印度谷螟、粉斑螟、米扁虫、锯谷盗、药材甲、烟草甲虫、大谷盗等。其中,以蛾类的幼虫危害性大。

③危害果实类药材的主要虫种。药谷盗、米象、米扁虫、印度谷螟、咖啡豆象、皂英豆象、药材甲、烟草甲虫等。

④危害种子类药材的主要虫种。烟草甲虫、锯谷盗、印度谷螟、咖啡豆象、玉米象、米扁虫、赤拟谷盗、药谷盗等。

⑤危害动物类药材的主要虫种。米扁虫、赤拟谷盗、白腹皮赢、花斑皮赢、拟白腹皮赢、赤足郭公虫、烟草甲虫等。

9.1.2 仓库害虫的危害

1)害虫的发育规律

仓库害虫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需经过一系列的外部形态和内部功能以及生活习性的变化。仓库害虫经过卵、幼虫、蛹、成虫4个发育阶段的变化,称为完全变态,如鞘翅目、鳞翅目等。经过卵、幼虫、成虫3个发育阶段的,称为不完全变态,如白蚁。

仓库害虫无论在卵、幼虫、蛹、成虫的各个虫期,都可能发生休眠,引起休眠的主要原因是温度。仓库害虫发育的任何阶段,都可能对药物产生危害。鞘翅目害虫主要是幼虫为害,成虫也继续为害;鳞翅目害虫主要是幼虫为害,成虫一般不为害。掌握中药害虫各个虫期生长发育的变态规律及危害时期,可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及时加以防治,减少中药损失。

2)仓库害虫的生活习性

它主要是指仓库害虫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以及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引起害虫的一些生理反应。

(1)适应性

仓库害虫一般对周围的环境条件有较强的适应性,如耐热、耐寒、耐干、耐饥性,并对化学药剂防治有一定的耐药性。害虫在适宜的环境中,一年可繁殖多代。如不注意防治,在短时间内可造成较为严重的虫害。

(2)食性

仓库害虫绝大多数食性广而杂,但它蛀蚀的成分是有限的,主要为淀粉、脂肪、糖类、蛋白质、纤维素等。这些成分含量的多少,决定了药物可能遭受蛀蚀危害程度的高低。

(3)隐蔽性

大多数害虫体型较小,体色深,具保护色,便于隐蔽和匿藏。

(4)趋性

害虫在外界条件刺激下引起运动的反应,称为趋性。凡趋向刺激物运动的反应,称为正趋性;凡背向刺激物运动的反应称为负趋性。

大多数蛾类食虫有趋光性;甲虫类害虫为负趋光性。根据这一特性,可利用灯光诱杀蛾类害虫;在检查生虫商品时,应注意阴暗处的甲虫类仓虫。

害虫对异性分泌的生物激素有正趋性,对化学剂有负趋性。利用这一特性,可采用昆虫生物激素诱杀或化学药剂杀灭害虫。

3)危害性

害虫对中药的蛀蚀可引起中药质变,以至报废损失。就目前常用的600多种中药中,易虫蛀药材占储存品种的40%以上。中药经虫蛀后,有的形成蛀洞,有的破坏中药性状,有的甚至将中药完全破坏成蛀粉,失去药用价值。害虫的蛀蚀及其所带来的危害通常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①害虫是带菌的媒介,它的分泌物、排泄物及腐败的残体,是微生物生长和繁殖的营养物质,可引起害虫和微生物的共生。

②害虫蛀入药材内部,排泄粪便,分泌异物,害虫繁殖变化的残体、死亡的尸体对中药造成不洁和污染,给人体健康带来危害。

③药材被蛀蚀成为洞孔或残缺不全,使药材减量,破坏药物的有效成分,使疗效降低或丧失药用价值。

④中药材被虫蛀之后,易导致某些品种泛油(如枸杞子、当归、党参等),花类药材容易散瓣,外形遭到破坏,引起进一步质变,影响药材质量。

⑤破坏包装及库房结构,影响中药的安全储存。

9.1.3 仓库害虫与环境的关系

仓库害虫和其他生物有机体一样,它们的生长、发育、繁殖与周围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从环境中获得所需食物的同时也受到周围环境条件的制约,如温度、湿度、空气、营养成分、微生物等。

1)与温度的关系

害虫的体温不稳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可以进行一定范围的调整,也就是说它们属于变温动物,害虫的一切生理功能都受环境温度的支配。害虫的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对温度有一定要求。

害虫在15~35 ℃都能进行正常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故将此温度称为害虫的适宜温度区。绝大多数害虫在25~32 ℃时发育繁殖最快,是害虫最适宜的温度范围。

一般情况下,8~40℃是大多数害虫维持生命的有效温度。35~40 ℃的温度范围是害虫不活动温度范围,因温度较高,害虫常呈夏眠状态,生理功能的代谢下降,取食量减少,生长发育速度减慢。50~60℃的温度范围称为害虫的致死高温区。害虫受高温的刺激由强烈兴奋转入昏迷,虫体内的酶被破坏,部分蛋白酶凝固,在较短的时间内丧失生命活动能力。40~50 ℃的温度范围内,害虫处于昏迷和致死的临界线上,若害虫转入适宜温度范围,则可恢复正常生理功能;若长时间在此温度范围内,其新陈代谢失去平衡可致死亡。在8~4 ℃的温度范围内,因温度较低,害虫常呈冬眠状态,生理功能的代谢下降,取食量少,生长发育速度基本停止。随着温度的继续下降可致死亡。一般在10 ℃以下,害虫的生命活动就受到严重的抑制。在-4 ℃以下,虫体因体液结冰、细胞原生质冻损而脱水致死。因此,在夏季采用暴晒杀虫时,就要考虑暴晒时间的长短。用烘干、沸水喷淋、蒸气杀虫也要考虑温度和时间的问题。

2)与湿度的关系

湿度是指空气的干湿程度。湿度对害虫的影响主要包括药物中所含的水分和空气中的相对湿度。害虫体内废物的排泄、体温的调节、食物的消化等生理活动都与水有关。害虫体内的含水量较高,一般占其体重的45%~90%。它们体内水的来源主要依靠摄取食物时获得。水是害虫进行生理活动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是害虫发育繁殖的重要物质基础。

药物含水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害虫的取食和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药物含水量的变动受空气湿度的影响。湿度适宜时,有利于害虫生长发育。在一定条件下,药物的含水量越高,虫害越严重。相反,如果把药物的含水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就能抑制生虫或减少虫害的发生。

一般情况下,相对湿度在70%~80%时(温度18~27 ℃),害虫的繁殖能力最强,产生1代的时间最短,对中药商品危害最严重。相对湿度为75%~90%时(温度27~35 ℃),害虫繁殖能力下降,生育缓慢。相对湿度为30%~40%时,害虫从空间得到的水汽极少,不能对食物进行充分的分解利用,导致生理失调或死亡。

在实际中药养护过程中可知,湿度和温度这两种因素对害虫生存的影响是相互联系的。即使温度适宜,但如果空气干燥(湿度小),害虫也无法生存。如果空气湿度高,但气温低,害虫的新陈代谢也会变得缓慢,发育也会受到抑制。因此,降低药物的含水量和控制库房温湿度就能防止或减少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