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理解教育的本质、目的和作用。
2.正确掌握教育与经济、政治和人的发展的相互关系。
3.能够运用教育基本理论分析现实问题。
4.理解幼儿教育的性质和意义。
5.理解我国幼儿教育的目的和任务。
6.掌握幼儿教育历史发展脉络和主要思想家的幼儿教育思想。
7.理解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
8.能熟练运用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对教育实践中的问题进行分析。
9.掌握《纲要》与《指南》主要内容,思考其实践意义,解决实际教育问题。
10.了解我国学前教育的改革动态与发展趋势。
第一节 教育、社会与人
一、教育学基本概念
(一)教育的定义
教育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从广义上看,教育是指能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所有活动。从历史上看,教育的产生是先于学校的,在人类文明的初期,教育往往出现在生产生活的现场,由年长的一辈向年轻一辈传递生产生活经验和规范,并没有专门的教育内容。在现代,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都成为了年轻一辈学习人类财富的途径,三者同属于广义的教育。
从狭义上看,教育指的是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比,学校教育组织性、系统性、计划性更强,是一种规范化的教育。正是由于学校教育的特殊性,使其成为了近代以来教育活动的基本形式。学校教育有以下三种特点:
其一,有专门的教育活动场所。
其二,由受过训练的专职人员承担教育工作。
其三,根据社会要求,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促进受教育者身心全面发展。
(二)教育的本质
本质相对于现象而言,是一种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
教育的本质是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培养人的活动,它既是人类特有的有意识的活动,也是人类有意识的传播社会经验的活动,同时也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教育活动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活动的统一,其中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要促进受教育者身心发展。
(三)教育的目的和作用
1.教育目的的概念
教育的目的是指教育要达到的预期效果,是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人们在进行教育活动之前,考量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特征,对于要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何种人,从观念上已经形成了某种预想的形象,希望借由教育活动,影响受教育者的身心,使他们从自然人转变为适合一定社会需要的社会人。教育目的既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教育活动的归宿。
教育目的是对教育活动质的规定性,即规定教育“为谁培养人”和“为谁服务”。
教育目的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接受教育后所达成状态的期望。狭义的教育目的指各级各类学校对所培养的人的特定要求,它是前者的具体化。
2.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
(1)教育目的的确立首先要符合社会政治、经济的需要
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直接决定了教育目的的内容。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教育目的是社会统治阶级对于教育所需造就的人才规格的直接反映。在阶级社会中,教育目的是具有阶级性的,例如,我国封建社会儒家经典之一《大学》中所提到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育目的。****社会的教育是统治阶级的工具,统治阶级通过对教育的独享、剥夺被统治阶级的受教育权来稳定统治。这也就体现了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需要对于教育目的确立的影响。
(2)教育目的的确立还要反映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从根本上看,教育目的的确立必须反映所处时代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体现了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性。在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的封建社会,教育目的还局限于培养封建社会所需要的官吏上,并且具有很强的等级性,而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社会生产水平迫切需要具有一定生产知识和技能的自由劳动力,因而教育目的也随之改变,具有了较多的应用性和平等性。我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也逐年加快,因而我国的教育目的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的各类人才。
(3)教育目的的确立还要符合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需要
教育目的是社会需要与受教育者身心发展需要的有机统一,教育的直接对象是人,外部的教育影响最终还是需要作用于受教育者自身,需要主客观条件统一,没有“人”的教育是空洞的。教育目的需要符合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需要具体包括:要符合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程度、符合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变化、符合不同类别的教育对象的不同需要。
3.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1)国家的教育目的
国家的教育目的居于第一个层次,它是由国家提出来的,其形成要经过一定的组织程序,一般体现在国家的教育文本和教育法令中。
(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居于第二个层次,它是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制定的某一级或某一类学校、某一专业对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是国家教育目的在不同教育阶段、不同级别的学校、不同专业方向的具体化。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只有明确了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才能制定出符合要求的培养目标;而培养目标又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教育目的是针对所有受教育者提出的,而培养目标是针对特定的教育对象而提出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对象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因此制定培养目标需要考虑各自学校学生的特点。
(3)教师的教学目标
教师的教学目标居于第三个层次,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结束后学生所能达到的预期标准。它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的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
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教育目的是最高层次的概念,它是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的总的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都要依据教育目的制定。培养目标是指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培养人的具体要求。教学目标是三者中最低层次的概念,更为具体,微观到每堂课甚至是每个知识内容,教育目的和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
4.教育目的的作用
(1)导向作用
教育目的是教育者对于教育过程和结果的期待,是对所培养的人才规格的期待。一定的教育目的不仅为受教育者指明了将来的成长方向,同时也规定着一切教育工作的方向,教育工作必然是围绕着特定的教育目的展开的,一切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手段、教育组织形式等都需要遵循教育目的。教育目的的存在避免了教育活动的盲目性,提升了教育效果。
(2)激励作用
教育目的作为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待,一旦被人们所认可和接纳,就会转化为人的内驱力,促使人们主动地往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方向努力。一旦这种内驱力形成,就会促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怀着更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达到目的而坚韧不拔地努力。
(3)评价作用
教育目的是对教育所培养人的质量规格的期待,蕴含着对“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标准要求,它是教育活动的准则,不仅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扮演着价值准则的角色,并且对于教育活动效果也起着基本的评价作用。对教育活动不同方面的评价标准,也需要围绕教育目的展开。
5.教育目的的不同价值取向
作为一种观念的产物,教育目的的提出,必然受着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的制约,反映着一定社会背景对于人才规格的需要,来自社会不同阶层的人会根据自身阶层的需要确定不同的教育目的。教育目的离不开特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个人本位论
这种观点认为,教育目的应该从受教育者自身出发,根据个人的身心发展需要来确定。它反对违背儿童天性的教育,将促进个人的本性、本能的完善作为教育的最终目的,遵守人的自然本性,彰显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有代表性的思想家有卢梭、福禄贝尔、裴斯泰洛奇、第斯多惠等。
例如,自然主义代表人物卢梭在《爱弥儿》中,将培养“自然人”作为教育目的。他认为,“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手里,就全变坏了”,人生来是善良的,只是社会使人作恶,因而教育必须尊重受教育者善良的天性,使人的身心自由发展。福禄贝尔认为,教育是一种内在本性向外展开的活动,必须顺应儿童天性,在他看来,除了自然赋予人的那些本能外,教育是不可能再有什么新东西。
(2)社会本位论
社会本位论强调人是社会的产物,以保证社会的稳定存续作为教育目的的出发点,认为教育目的应该依据社会需要来确定,培养受教育者掌握已有的人类文化遗产和社会规范,教育培养的效果,以社会功能的实现程度来衡量。除此之外,教育没有别的目的。最具代表性的思想家有涂尔干、凯兴斯泰纳等。
例如,凯兴斯泰纳认为,个人是绝对从属于国家的,每个人都要为成为合格公民而努力,由于他认为只有极少数人适合从事精神工作,因而倡导对不同的人实施两种不同的教育———性格陶冶和职业训练,对绝大多数人进行职业陶冶,使之安于自己的工作。
(3)文化本位论
该观点强调教育目的要围绕文化来展开,用文化来协调教育、社会、人三者之间的关系。最终目的在于唤醒人们的意识,使其能够自觉追求理想,创造出新文化。代表人物是德国文化教育学的李特、斯普朗格等。
例如,文化教育学认为教育并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所以为教育,正是由于它是一种对人格心灵的“唤醒”,使个体体验到文化创造的历史积淀和个体心灵的转化,从而激发其参与文化创造的渴望。
(4)生活本位论
这种观点认为,教育要为未来生活做准备、“教育即生活”,关注受教育者将来的生活状态。代表人物有斯宾塞、杜威。
例如,斯宾塞第一次提出“教育生活准备说”,认为教育是为个人的完满生活做准备。杜威与前者在价值取向、内容与思考问题的方法上有所不同,他反对教育为未来生活做准备的观点,更加尊重儿童本身,认为教育应“使个人特性与社会目的和价值协调起来”,在他看来,应该把教育理解为生活,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
6.确立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1)社会价值取向应注意的问题
①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指导。可持续发展理念强调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和谐。应把可持续发展理念作为教育目的的确定依据和根本价值标准,避免单一片面的发展观,注重教育目的的全面性和综合性。
②适应与超越相统一。教育目的的确定既要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对于人才质量和规格的要求,也要在既有的社会状态下有所超越,产生某种对社会未来人才的期待。
③功利价值与人文价值相统一。功利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统一即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教育的功利性是对指教育活动本身所产生的社会物质生产、经济发展及物质利益满足方面的公用性和效益;教育的人文性是教育活动对于个人和社会精神文化建构方面所产生的作用。教育目的的确立,必然受到社会中对其物质利益和经济利益要求的影响,需要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利益需求,这是合理的,但同时,教育的目的还应该照顾到社会精神文化提升的需要,做到功利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
④民族性和世界性相统一。全球化发展日益将地球上各个国家、各个民族联系在一起,教育目的的确立既要照顾到本民族独特优良传统、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存续,也要着眼全球,以开放的姿态面对全球化的发展潮流,使本民族更好地面向未来、影响世界。
(2)人的价值取向确立应注意的问题
①社会化和个性化相统一。社会化体现着个体对于社会规范的遵从,而个性化体现着个体的独立性和自由性,正是因为两者的不同属性造成了一些人对社会化和个性化关系的误解,事实上,两者是统一的。如果单独强调社会化,容易造成人与人个性的同质化,不利于创造力和人才潜能的发挥;单独强调个性化则会造成受教育者难以融入社会,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和社会发展进步,因而,教育目的必然是需要同时照顾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两个方面,达到社会化和个性化的统一。
②科技素质与人文素质。科技素质是指人运用已掌握的科学知识认识自然把握规律的能力,以及与此相关的思维品质。人文素质指一个人在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关切中所形成的价值理念、道德情操、精神境界及其能力等。一些地方的人才培养过分重视科技素质忽视人文素质,导致社会精神文化沦落,是需要警觉的。良好的教育目的及其指导下的教育活动所培养的人,应该是这两种素质的统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