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文学鉴赏
24735900000019

第19章 小说鉴赏(1)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叙事文学体裁。小说可以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和短篇小说,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等。小说的特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能细致、多方面地刻画人物;二是有生动、完整的故事情节;三是能具体、灵活地描写人物活动环境。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

第一节 小说发展概述

一、古代小说发展概述

中国“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外物篇》:“夫揭竿累,趣灌渎,守鲵鲋,其于得大鱼难矣! 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这里所谓的“小说”,是指不合大道的浅薄琐碎的言论,并不是指一种文学体裁。到东汉开始有了小说家的名称,班固《汉书·艺文志》把小说家列为诸子十家中的最末一家,说:“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班固认为“小说”是来自民间的口头传说,这才与后世所说的小说含义相近。但在古代,小说这种文学体裁始终被视为不登大雅之堂。中国古代小说从语言系统来看,大致可分为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文言小说从上古神话传说、两汉野史杂传,发展为六朝志怪志人小说、唐代传奇小说。传奇小说在宋、元、明、清仍有创作,志怪小说则演变为笔记小说。白话小说在唐宋民间“说话”的基础上形成,以群众口头创作为主,短篇的发展为明清“拟话本”,长篇的发展为明清章回小说。

我国小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大抵古代神话、杂史、民间传说、人物轶事、寓言等,凡带有一定故事性、有意无意包含着虚构成分的东西,都与小说的形成有关。其中最主要的是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史传三类。

一般说来,中国的小说起源于远古的神话,《山海经》和《穆天子传》中保存许多神话传说,这些流传下来的神话故事,都是原始社会人们的集体创作。有的反映了先民与自然斗争中对自然的认识和对神力的祈求,如《鲧禹治水》《夸父逐日》;有的神话表现了对征服自然、为人造福的太古神人的无限崇敬,如《女娲补天》《后羿射日》;有的反映部落之间的斗争,如《黄帝伐蚩尤》《舜逐三苗》等。从上述作品中已经可以看到完整的故事,其情节大多加入了夸张的想象,为后代的志怪志人小说开了先河。先秦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中夹杂的寓言故事大多短小精悍,文笔凝练,有着很强的讥讽特色,用生活中的小事去启发人们的思考,如《画蛇添足》《惊弓之鸟》《狐假虎威》《拔苗助长》《滥竽充数》《郑人买履》等,这些寓言故事巧于机锋,既娓娓动听,又发人深省。在魏晋的诸多志怪小说中,几乎都可以找到这些寓言的影子。汉代杂史如《吴越春秋》和《越绝书》中所记的人物奇闻,也可以看作我国小说的萌芽。

魏晋南北朝时期,小说开始繁荣,产生了大量作品。当时,从文人史家到道士佛徒,都喜欢编撰小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这标志着我国小说已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小说在这一时期开始有了比较完整的篇章结构,并且被后人按内容大致分为“志怪小说”和“轶事小说”两类。志为记录的意思。干宝的《搜神记》和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分别是这两类小说的代表作。志怪小说产生的原因是东汉以来巫风大扬,佛道两教盛行。统治阶级需要宗教迷信来欺骗人民,因此鬼神故事不断产生。所以志怪小说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宣扬幽冥世界的存在,以鬼神作祟的臆说来推断人生的福祸,如《阮瞻》。但志怪小说中也有不少表现对统治者的仇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东海孝妇》《李寄斩蛇》《吴王小女》。而轶事小说是以现实人物为对象的。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就是魏晋轶事小说中的集大成者,其中大部分描写当时士族阶层的“名士风度”;也有部分作品歌颂了一些正直人物;还有部分作品则直接揭露了豪门士族骄奢淫逸的生活。《世说新语》是中国笔记体小说的雏形,它把记言叙事巧妙地结合,文字简约隽永,对后世的小说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其中很多故事,如“望梅止渴”“拾人牙慧”等早已成为典故而被人们广泛地引用。

中国的小说是到唐代才脱离历史记录而成为文学创作的。到了唐代,唐人把小说称为“传奇”。“传奇”之名,起于晚唐裴铏小说集《传奇》,发展到后来,传奇才逐渐被认为是一种小说的体裁。于是,传奇作为唐人文言小说的通称,便约定俗成地沿用下来。所谓“传奇”,本来专指形成于唐代的文言短篇小说,由于有曲折奇特的故事情节,与一般散文的内容不同,故名。小说的存在由来已久,而唐传奇是在六朝志怪小说的基础上,唐代作家“是有意为小说”,从而产生的新型小说。唐传奇的发展大体可分三个阶段:初、盛唐是唐传奇的初步发展的时期,也是由六朝志怪到成熟的唐传奇的过渡,作品数量不多,现存有王度的《古镜记》、无名氏的《补江总白猿传》、张族鸟的《游仙窟》,内容近于志怪,艺术上也不够成熟,但已逐渐注意到形象的描绘和结构的完整。中唐是唐传奇的鼎盛时期,内容主要是反应现实生活,题材广泛,涉及爱情、历史、政治、豪侠、志怪、神仙等,但大多作品体现了较强的现实精神,创作方法与艺术技巧更加成熟。作品作家均多,如陈玄祐的《离魂记》、沈既济的《任氏传》、李朝威的《柳毅传》、元稹的《莺莺传》、白行简的《李娃传》、蒋防的《霍小玉传》、陈鸿的《长恨歌传》等。晚唐传奇创作仍然很丰富,大批传奇专集的出现,表明晚唐文人对这种文学形式的进一步重视。作品有牛僧孺的《玄怪录》、皇甫枚的《三水小牍》、裴铏的《传奇》等。这些专集中有可喜之作,但总体来看,内容较为单薄,艺术上也较为粗俗。唯有豪侠题材的作品成就较高,如传为杜光庭所做的《虬髯客传》就是最著名的作品。

唐传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短篇小说的成熟,作家们自觉地用小说反映生活,为小说发展探索了一条新的道路,在艺术手法和语言技巧方面,也做出了可贵的贡献,使小说正式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唐代也成为我国小说的创新和定型期。唐代传奇的内容和形式,对后代文学所产生的影响深远,它所提出的许多反对封建压迫、要求爱情自由等思想主题代表了当时和后世的群众要求,它在艺术上创造出许多美丽生动的人物和故事,为宋元明清的小说、戏剧、诗歌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唐传奇就题材和思想内容说,主要有五类:一是以男女婚姻为题材表现爱情主题的,这也是唐传奇中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著名作品很多,比如《柳毅传》《霍小玉传》《李娃传》等,当中塑造了一批勇于冲破封建束缚争取自身婚姻幸福的女子形象,人物刻画十分鲜明,艺术成就很高,对后世影响很大。二是描写宦海沉浮,揭露官场黑暗,讽刺知识分子醉心功名利禄的,这一类直接继承了前人笔记小说,著名作品有《南柯太守传》《枕中记》等。三是取材于历史事迹,对真人真事加以铺张渲染的,如《高力士外传》《长恨歌传》等。四是描写义侠刺客的,如《谢小娥传》《虬髯客传》等。五是描写神仙鬼怪的,如《古镜记》《补江总白猿传》等。

宋元“话本”的出现是我国古代小说发展的一个重大飞跃。话本是“说话艺人”讲故事的底本,是在群众集体创作中产生的白话小说,而“说话”又是当时人们最为喜闻乐见的娱乐场所的伎艺,所以流传的范围很广。较之以往,话本又有了很多发展,如为了使情节更能吸引观众,说话人在小说的结构中设置了层层悬念;同时,说话人开始运用典型的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比如人物的内心活动和言行,借此来更好地表现人物性格。而且,运用通俗生动的语言来叙事,也让小说的发展进入一个崭新阶段。

“说话”伎艺按述说的题材范围主要分为四类:①小说:演说传奇志怪的故事和反映现实生活的社会新闻;②讲史:演说国家兴亡、时代变迁的历史故事;③说经:宣传佛祖成道、轮回报应的宗教故事;④合生或说诨话:大约类似相声,并无完整故事。前三类都有“话本”。小说话本都是短篇,现存的宋元小说话本约40篇,其中以爱情婚姻和公案侠义两类为最多,成就也最高,代表作有《碾玉观音》《错斩崔宁》等。讲史话本一般也叫“平话”或“评话”,是连续演说的长篇。现存宋元讲史话本有《大宋宣和遗事》等,大多根据史书敷衍成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爱憎感情。艺术水平不及话本。讲话经话本极少见。宋元以后,小说和戏剧逐步在文学史上取得了与诗词分庭抗礼甚至主导的地位,话本的繁荣为它们打下了基础。明清的短篇白话小说是在宋代小说话本的直接影响下成长起来的。元明以来的长篇巨著如《三国演义》《水浒传》,就沿用了宋代讲史话本的故事内容或模拟了它的艺术形式。至于宋代话本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精神以及它的一些艺术特点,更成为明清以来中国小说的优良传统。另外,宋代话本也给元明以来的戏剧提供了大量题材。在宋元话本的基础上,元末明初出现了一批长篇章回小说,如《三国志通俗演义》《残唐五代史演义》《平妖传》《水浒传》等,这些小说是民间创作与作家创作相结合的产物,它们比之讲史话本有很大发展,篇幅更长了,分若干卷,每卷又分成若干节,每节用一单句作为题目。

到了明清时期,我国小说步入发展的最高峰,《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这四大名著相继问世,这时小说作为一种成熟的文学体裁在中国才开始真正得到它所应有的地位,小说也逐渐成为人们所喜爱的阅读方式。除四大名著外,开拓写实道路的《金瓶梅》、冯梦龙的“三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喻世明言》)、凌濛初的“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文言短篇小说《聊斋志异》、白话长篇小说《儒林外史》也是成就很高的作品。

近代是中国小说发展的转折期,一方面是古典小说的衰落,另一方面是“新小说”的兴盛。辛亥革命前出现的大批“新小说”中,影响最大的是一批揭露社会黑暗和官场腐败的小说,鲁迅称之为“谴责小说”,其中比较优秀的是被称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的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吴沃尧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曾朴的《孽海花》。

二、现代小说发展概述

“五四”时期的文学革命掀开了中国文学发展新的一页,小说的形式和内容都在文学革命的浪潮中获得巨大突破。鲁迅的日记体短篇《狂人日记》冲出古典小说笔记体的叙述方式,创造了全新的形态,是我国现代文学中的第一篇小说,后收入小说集《呐喊》。除《呐喊》外,鲁迅主要的小说作品集还有《彷徨》和《故事新编》。在新小说形成时期,鲁迅的《呐喊》《彷徨》两部小说集脱颖而出,成为新小说乃至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奠基石。

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的文学研究会,主张为人生的文学,倾向于现实主义,创作了大批问题“小说”,有成就的小说作家有茅盾、冰心、叶圣陶、王统照、许地山、庐隐等。叶圣陶的《潘先生在难中》及其中的潘先生,冰心的《超人》及其中的何彬等,是颇具影响的作品与人物形象。此外,庐隐的《海滨故人》,许地山的《缀网劳蛛》《春桃》,王统照的《沉思》《微笑》都是重要作品。而1921年6月成立于日本的创造社则走上另一条创作道路,小说作家如郁达夫、张资平、郭沫若等在其作品中注重塑造“自我”形象和主观抒情,构成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浪漫主义小说流派。其中郁达夫成就最高,代表作《沉沦》,后来创作了《春风沉醉的晚上》《她是一个弱女子》《迟桂花》等独具抒情味道的小说。另一位重要作家是张资平,代表作是《冲积期化石》《植树节》等。但抗日战争期间,张资平叛国附逆,成了汉奸文人。

20世纪20年代中期,乡土文学兴盛,它表现了农民的种种苦痛和他们的觉醒,以及乡村地主阶级和小有产者的败落。主要的作家及作品有王任叔的《疲惫者》,彭家煌的短篇集《怂恿》《茶杯里的风波》,台静农的短篇集《地之子》《建塔者》,许钦文的《鼻涕阿二》,王鲁彦的《自立》《黄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