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多忙也能做个好父母
24737600000009

第9章 忙中善思考——避免陷入爱的误区(4)

也许,有的父母会说:“孩子哭了闹了,提些不合理的要求,我采取暴力手段,让他害怕,以暴制暴,镇压住了,这样的打很有效果呀。”但是,为父为母们,你们可曾设身处地地想过,这种短期效应,与跟孩子形成对立关系,甚至是在他内心深处留下恐惧的后果相比,简直就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如果为父为母们依旧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那么,迟早有一天,孩子对你的屈服会爆发出来,到那时,在日久天长积累的屈服中形成的压抑会诱变成一种畸形心态,而且当孩子有一天面对弱者时,也会采用类似的暴力手段。虽说打的过程中,也许能纠正孩子的某些错误,但是如果采用平和的办法来解决,也不失为一个美好的回忆。

也许,有的父母会说:“孩子这么倔,不打实在没办法。”乍看起来,孩子似乎已经顽劣到非打不可的地步。但是,为父为母们一定要好好反省一下,孩子到了这一步,肯定是之前教育不力的后果,而暴力手段又何以能解决根源上的问题呢?很显然,当问题发展到非打不可的地步,就是家长需要从长计议的时候了。

所以说,经常以打来解决问题的父母一定要好好反省一下自己,一味打只会造成孩子种种不良的心态和心理偏差,决不会获得教育孩子的良好效果。

为“忙爸忙妈”支招

教育最重要的是必须了解人性的需求,结合社会实际,然后融会贯通,得出最佳方式。

打孩子是最落后最野蛮的方式,是不人道的方式,甚至是犯罪的方式,要坚决摒弃。

打孩子能打出健全的人格吗?绝对不会。暴力教育后患无穷。

变“独养”为“群养”

变“独养”为“群养”,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回答这个问题前,先来看一个心理学实验。这是一个关于恒河猴的实验,研究对象是一群猴子,其中一些猴子是群体喂养,而另一些则单独喂养。经过一段时间的喂养,心理学家通过比较发现,群体喂养的猴子活泼健康,生命力顽强,而单独喂养的猴子情绪不稳定,生命力不强,甚至连基本的生殖能力都下降了。

从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得知,在新生命的成长过程中,“群养”对其成长经历所起的作用显然具有非比一般的意义。自然界的动物如此,成长阶段的孩子也亦然。

事实上,儿童长大的过程是个社会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群体性,就是说儿童一定要在与同伴的交往中长大;一是实践性,就是说儿童一定是在体验中长大的,而不能光靠说教。很显然,这一社会化过程强调了孩子与同伴之间的交往,强调了让孩子得到丰富生活体验的重要性,而这正是“群养”的意义所在。下面这个真实发生的故事就能说明这一点。

在北京,曾有三个家庭,这三个家庭的孩子又在同一家幼儿园,三个小伙伴的感情非常好,幼儿园闭园了,他们也不愿意离开,你拉着我的手我拉着你的手,琢磨着去哪玩,就是不愿意各回各家。而令人欣慰的是,这三个小伙伴的父母也非常理解孩子,于是,大人们就商量着制造机会让孩子们在一起玩。

后来,大人们渐渐发现每当三个孩子在一起的时候,不仅玩得开心,而且饭也吃多了,话也多了。慢慢地,这三个家庭的家长达成一个共识:我们建立一个互助组吧。如果谁家父母因为工作忙而没有时间陪孩子,这个孩子就会被放到另一家。再后来,三个小孩长大成人,不仅学业优秀,而且人际交往关系也不错。

小孩有个特点,家长可能都有体会,他们从来都觉得别人家的饭好吃,别人家的玩具好玩,别人家的床睡着香,总之,别人家的一切都是好的。所以,像上面这种“群养”方式,独生子女家庭是可以借鉴的。比如说,几个邻居的孩子、亲戚的孩子、同事的孩子,就可以“变小家为大家,变独养为群养”。其实,对此行为,美国心理学家罗宾早有自己的鲜明观点,他认为儿童之间的友情可以帮助孩子认识自我,并形成对社会的认识和形成团体的归属感,也能为孩子提供学习社会技能的机会。与此同时,即便是在交往的冲突中,孩子也能发现自己的力量,正视自己的弱点,毫无疑问,这些对孩子的成长具有潜在的重要作用,而仅在单个的家庭中是难以获得的。

然而,现如今,绝大多数中国家庭的孩子却处于这样一个生存状态中:孩子一出生就被集体贴上了“独生子女”的标签;家家户户只要关起门,都是一群大人围着一个孩子的格局。而当下父母的教子态度更是着实地验证了这一点:“我已经给了孩子足够多的爱,我认为,孩子有父母的爱,就能幸福地成长,父母给予孩子无限的爱了,就能弥补他没有玩伴的缺失。”不止孩子最亲近的父母这样想,一直以来,来自教育界的所谓专家或是学者更是忽略了年幼孩童之间的关系,把孩子与双亲之间关系的研究放在第一位。

睁开眼睛看看孩子的真实世界,试着用心感受吧,或许这可以让那些执迷不悟的爸爸妈妈们茅塞顿开。

四岁小男孩芮芮每天回到家,都会央求爸爸妈妈跟他玩。爸爸总会以应酬朋友、加班处理白天的业务资料为理由,推开了孩子;而妈妈也总是以要做饭、要收拾屋子为借口,随意地抛给孩子一句:“我很忙,哪里有空闲陪你?”

可是,这对忙爸忙妈又何尝认真思考过孩子的时间又是如何打发的呢?从幼儿园回到家里,芮芮每天都有好几个小时的时间,要么是孤独地玩耍,要么是与几个成人交往。

这是多么令人遗憾的一幕啊,而“独生”和“独养”又是那么无疑地让每个孩子都可能体验到背后那种深刻的孤单。也许,爸妈们会为自己的行为做这样的辩解:成人的生活是有时间表的,不能每时每刻都按照孩子的意愿安排时间。但是,不要忘了这样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孩子与孩子交往的欢乐和得到的成长营养,是任何给予都无可替代的。读过下面这个小孩的故事,或许你便能找到答案了。

一天凌晨五点多,四岁的儿子跑到妈妈房间里,摇醒她,委屈地说:“妈妈,我梦到我有了一个弟弟,可是,他突然被大风给吹走了。妈妈,你给我一个弟弟或妹妹吧!我太孤独了!”

听了儿子的这番话,妈妈顿时惊讶得说不出话来,这是她第一次从儿子嘴里听到“孤独”这个词。而更让她难以相信的是,甚至是自己连想都没有想过的是,儿子这么小竟然会体验到这种情绪。

不得不说,这个四岁的孩子说出了所有孩子的心声。事实上,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带来了生存环境的巨大变化,而这一切更限制了独生子女之间交友的空间和交往的安全感。可是,在为父为母这一方,虽说他们很想为孩子创造交友环境,但是囿于忙碌的工作、琐碎的生活,还有内心诸多个“不放心”,只能无奈地选择了将孩子困于单元格子间厚重的防盗门后。实际上,越是如此,孩子“独生”、“独养”的问题反倒越令人担忧。

这么看来,为了孩子成长的需求,父母要主动地相互“联合”,尤其是独生子女的父母更应该联合起来以“群”治“独”。也许,你会担心孩子们在一块儿容易生事,也可能受点小伤之类,但是,父母一定要相信孩子自己有办法解决他们的冲突,只有给予孩子足够的宽容,而非主动替孩子去解决,才能提高他们的交往能力。

为“忙爸忙妈”支招

选择其他家庭时,父母之间要有一定的了解基础,要慎重,愿意相互接纳。

父母最好能轮流负责组织活动,而且要提前设计好活动的内容、场地,前提是一定要符合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

具体活动时,父母对孩子要有一个引导的过程,告诉孩子注意什么。

如果孩子年龄小,可以以娱乐活动为主,孩子大些时,父母要注意引导他们的活动向深层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