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你能行:微软精英给年轻人的职场忠告
24738400000004

第4章 兴趣是积极工作的不竭动力

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它不仅能够让人更多地接触该领域的内容,还能够让人积极主动地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且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

忠告10.兴趣是工作动力的源泉

我所从事的事情是世界上最有趣的事情。我喜欢每天都去工作,总是会有新的挑战、新的机会和新的东西可学。如果你能这样热爱你的工作,你永远都不会感觉懈怠。

——比尔·盖茨

比尔·盖茨曾说:“每天早晨醒来,一想到所从事的工作和所开发的技术将会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和变化,我就会无比兴奋和激动。”

比尔·盖茨这句话所描述的感觉就是兴趣所产生的愉快情绪和体验。是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个人求知、探索和不断创新的动力,也是一个人树立人生目标,在职场上走得更远的基石。比尔·盖茨正是靠着这种对工作的激情创造了微软的奇迹,登上了世界首富的宝座。我们一起来看看比尔·盖茨的故事。

比尔·盖茨在湖滨中学读书时,就疯狂地迷上了计算机。从那以后,他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了研究计算机编程上。只要一进入计算机房里,比尔·盖茨就像着了魔一样扑在那庞然大物上面,不愿意离开。

在编程的过程中,比尔·盖茨的脑细胞仿佛与计算机里的线路、元件是相通的,他体会到了无穷无尽的乐趣。慢慢地,计算机成了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当时,计算机的使用费用非常昂贵,而湖滨中学的计算机又被停止使用了。比尔·盖茨热爱计算机,他一天都离不开计算机,而学校有限的上机时间根本就无法满足比尔·盖茨的需求,因此,他只好另觅上机渠道。

就在这时候,一家计算机中心准备聘请一些编程高手,在公司下班后查找软件程序的错误,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得知此消息后,便自告奋勇地要求承担这项工作。为了能够争取到免费使用计算机的大好时机,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愿意为这家公司工作不收取任何费用。整整6个月,他们每天都坚持去计算机中心“捉虫”,最后他们的记录册厚达300多页。

读完上面的故事,我们不得不承认比尔·盖茨对计算机的兴趣爱好已经远远超出了对其他东西的喜好。正是这种兴趣爱好调动了他的全部精力,促发了他工作的动力,使他努力而又执著地向目标前进。最后,他将兴趣发展成了自己的事业,并由此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帝国——微软。如果比尔·盖茨不是兴趣使然,那么他不可能创造出一个如此宏伟的事业。

兴趣是工作动力的源泉。假如我们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工作,那么我们就会像比尔·盖茨一样,很容易找到工作的动力,而且工作起来会感到很轻松。相反,如果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丝毫没有兴趣,那么工作起来就全无激情,并逐渐出现厌倦情绪,离自己的理想也会越来越远。

比尔·盖茨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卓越的成就,就是因为他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充满了兴趣。他曾说:“我所从事的事情是世界上最有趣的事情,我喜欢每天都去工作,总是会有新的挑战、新的机会和新的东西可学。如果你能这样热爱你的工作,你永远都不会感觉懈怠。”

著名科学家杨振宁对此也作了深刻的描述,他说:“一个人要出成果,因素之一就是要顺乎自己的兴趣,然后再结合社会的需要来发展自己的特长。有了兴趣,‘苦’就不是苦,而是乐,到了这种境界,工作就容易出成果了。”

是的,不管是比尔·盖茨,还是杨振宁,他们都阐明了兴趣对一个人工作的重要作用。那么兴趣到底有哪些作用?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兴趣是一个人选择职业的重要依据

兴趣上的差异构成年轻人选择职业的重要依据。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工作感兴趣,那么他就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积极地获取自己喜欢的职业知识,启迪智慧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二、兴趣能提高一个人的工作效率

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工作感兴趣,那么再枯燥的工作在他看来也是丰富多彩、趣味无穷的。因为喜欢做,自然就肯钻研,工作效率也相应地得到提高。

三、兴趣能激发一个人的潜力

据一项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感兴趣,那么就能发挥他全部才能的80%~90%,而且长时间保持高效率而不会感到疲劳。相反,如果一个人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不感兴趣,那么则只能发挥全部才能的20%~30%,并且逐渐出现厌倦情绪。

兴趣不仅是引发一个人去创造的火花,还是一个人成材的起点。它的进一步发展能够成为积极进取的内在动力,能够培养其探索精神,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人们的职明才智。所以,不管做什么事,都应该先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让兴趣爱好带领我们迈出开创新领域的第一步。

职场忠告

兴趣是工作动力的源泉。一个人只有对自己的工作感兴趣,才愿意努力去钻研,才能取得一番成就。兴趣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能提高一个人的工作能力。刚入职场的年轻人们,将自己的兴趣爱好与工作联系起来吧,你会发现工作竟然是如此快乐的一件事。

忠告11.不断尝试,发现兴趣之所在

找到兴趣的最佳方法是开拓自己的视野,尽可能接触众多的领域。唯有接触你才有机会去尝试,唯有尝试你才能发现你的最爱。

——李开复

很多年轻人在知道兴趣是事业有成的前提条件后,又陷入了另一种苦恼中,一遍又一遍地问自己到底对什么感兴趣。

相信这是很多年轻人所迷惑的问题。大家都知道人最难认清自己了,因此,很多时候,我们根本不知道自己对什么感兴趣。那么如何才能得知自己对什么感兴趣呢?唯有尝试才能让你找到你的最爱。

微软精英李开复曾收到一位大学生的来信,大学生在信中诉说道:“在学校无所事事,找不到学习的兴趣。”李开复针对大学生的这种心理回道:“找到兴趣的最佳方法是开拓自己的视野,尽可能接触众多的领域。唯有接触你才有机会去尝试,唯有尝试你才能发现你的最爱,这正是大学可以提供的独一无二的机遇。”

李开复的这句话真可谓是经验之谈,他也是通过不断尝试才发现自己的兴趣之所在。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故事。

一直以来,李开复都认为自己对法律感兴趣,并希望将来做一名律师。因此,大一在选专业时,他毫不犹豫地填了“政治科学”,并把“数学”专业作为备选。

然而,很不幸的是,李开复学了一段时间以后,竟然发现法律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神圣。慢慢地,他对法律感到了疲倦。不过,很庆幸的是,哥伦比亚大学灵活的转系制度给了李开复一个寻找自己兴趣的机会。李开复利用大一这年时间一边学习基础学科,一边寻找自己真正的兴趣之所在。

在美国,学生打工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哥伦比亚大学里有很多经济困难的学生,他们都通过贷款和“自力更生”来完成学业。进入大学不久,李开复也加入了自力更生这一行列。不过,与其他同学不一样的是,李开复打工除了挣一些学费之外,还为了寻找自己的兴趣。

大学一年级时,由于没有任何工作经验,李开复只能找一些家教方面的工作。不料,李开复被学校分配到黑人区去教一些墨西哥裔或黑人青少年,而教书的地方却是纽约最危险的地区之一。李开复在那里心惊胆颤地教了一段时间后,再也不愿去那里教书了。当然,他对教书没有任何兴趣。

大二时,李开复开始在计算机中心打工。在这段工作时间里,李开复在计算机方面的表现不仅给了他强烈的自信,还给了他对这个专业的向往与热情。这种热情更加激发了他对计算机方面的兴趣,使他自发地阅读计算机方面的书籍。

大二的下学期,李开复找到自己的兴趣后,毅然决定放弃“政治科学”,转入“计算机科学”。有一句话说,一个人的兴趣能够激发出一个人最大的学习热情。李开复在计算机专业的学习证明了他确实对计算机感兴趣。

转入“计算机”专业后,李开复如鱼得水,他每天都像海绵一样吸收着知识,每天晚上都盼望着去电脑室。只要一去电脑室,他就过得特别开心,稍不注意就是一个通宵。李开复真可谓是废寝忘食地钻研着计算机。

除此之外,李开复还与同学们一起做编程,当同学们还在做流程图时,他就完成了所有的题目。每次考试,他几乎都比别人早交试卷。让大家都想不到的是,他不用特别准备,就能够得高分。同学们因此称他为“计算机天才”。

兹维·郭历理教授的“可计算性和形式语言”的课,被大家公认为是计算机专业最难通过的一门课。然而,让大家想不到的是,如此难的一门课,李开复居然考了100分,创造了该系的一个纪录。许多人都为此感到惊讶不已。

毫无疑问,李开复确实对计算机感兴趣,正是这种兴趣为他后来在计算机行业所取得的成就奠下了坚实的基础。从上面的故事中,我们知道李开复并不是一开始就知道自己兴趣之所在,而是进入大学后经过一系列的尝试后才发现。在大学里,尝试学政治科学、数学、教书后,他才发现自己原来对计算机有着强烈的兴趣。

基于自己的成功经验,李开复因此建议大学生把握在校时间,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尽可能地接触众多的领域,并从中发掘自己的兴趣。

然而,有些年轻人在接触众多领域后,不禁又提出了疑问:“我发现我对每一行都感兴趣。”很多年轻人都遇到过这种情况,他们有广泛的兴趣爱好,乐于接触、尝试不同的领域,确实开拓了自己的视野。可是,他们却忽视了自己最感兴趣的事情。下面就有这样一个故事。

康泰乐是一位非常出名的画家。他曾经举办过十几次个人画展,刚开始时,不管来多少参观的人,康泰乐脸上总是微笑着。

有一次,来参观画展的人寥寥无几。有一个人见到康泰乐的微笑后感到十分不解,便好奇地问道:“你为什么每天都这么开心呢?”

康泰乐笑着回答道:“我先给你讲一个故事。小时候,我的兴趣非常广泛,很要强。不管是画画、游泳,还是拉手风琴、打篮球,我都争第一。毫无疑问,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没有达到目标时,我感到心灰意冷,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

“有一天,父亲知道这件事后,便找来一个漏斗和一捧玉米种子。他让我把双手放在漏斗下面接着,而他捡起一粒种子投进漏斗里面,种子便顺着漏斗滑到了我的手里。父亲一共投了十几次,我的手中便接到了十几粒种子。

“过了一会儿,父亲突然一下抓起满满的一把玉米粒放在漏斗里面。漏斗里面的玉米粒相互挤着,竟然一粒也没有掉下来。

“我领悟了父亲的做法。就在我想说什么时,父亲却说道‘这个漏斗就像你一样,假如你每天都能做好一件事,那么你每天都会因为收获了一粒种子而快乐。可是,当你想把所有的事情都挤到一起来做时,这样反而连一粒种子也收获不到了,会因此而苦闷’。”

上面的故事虽然讲的是种子的故事,但是它所阐述的道理跟兴趣一样。

如果我们对什么都感兴趣,那兴趣就不能发挥它的作用。因为人的精力有限,对什么都是浅尝辄止,略知皮毛,如此一来,肯定不可能取得任何成就。

李开复认为,年轻的大学生在找工作时,应该注意寻找与自己职业有关的兴趣,然后重点培养,坚持不懈地“钻进去”,尽可能精通这一方面,使兴趣变成特长。这样,兴趣才有可能点燃激情,才能拥抱成功。当然,不停地改变兴趣也难以取得成功,因为不停地改变兴趣跟没有发现自己的兴趣并没有什么区别。

职场忠告

刚入职场的年轻人只有通过不断尝试,开拓自己的视野,才能从中发掘自己的兴趣。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年轻人在发掘出众多的兴趣后,一定要着重培养某个兴趣。只有这样,你才能将兴趣转化为特长,才更容易获得成功。

忠告12.好奇心是兴趣的源头

对公司或小组的产品一定要抱有寻根问底的好奇心,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要迎头赶上并非易事,唯有好奇心才能让你乐此不疲地持续努力。

——比尔·盖茨

什么是好奇心?心理学家解释说,好奇心是人本身的一种天性,是一个人遇到新奇事物或者处在新的外界条件下所产生的注意、操作、提问的心理倾向。这是一种可贵的品质,是创造思维的内部动力,更是兴趣的源头,不仅能激发一个人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还能发挥一个人创造开发新产品的潜能。

面对一种新事物,一个人只有受到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他才会产生一探究竟的念头。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他内心产生了一种愉快的情绪和体验,于是慢慢地就对这种新鲜事物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人类历史上很多新发现、新发明和新产品,就是人们强烈好奇心探索的结果。比如,瓦特发明蒸汽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等。

同理,在选择工作时,我们应该问一下自己,对哪一行的工作充满好奇心,是否想要了解公司以及公司的产品。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你将来就会对这行的工作产生强烈的兴趣,不妨大胆地去选择。

比尔·盖茨曾说:“一个优秀的员工,首先应该对自己所在公司或部门的产品具有起码的好奇心。”因此,比尔·盖茨在招聘员工时,非常注重员工的好奇心,并将好奇心列为微软公司优秀员工准则之首。因为他认为好奇心是兴趣的源头,是产品研发的驱动力,更是新型员工最重要的素质。下面这个故事讲的就是微软公司在招聘员工时非常注重好奇心,我们一起来看看。

有一次,微软召开招聘会。一名刚刚大学毕业的男孩拿着求职简历到微软求职。当时,史蒂夫·鲍尔默在看过男孩的简历后,见他在编程方面没有丝毫的经验,便拒绝了男孩。然而,让鲍尔默没想到的是,这个男孩并没有放弃,而是当即表示,即使自己不能胜任编程工作,也愿意做文员,甚至保安。

鲍尔默感到非常意外,忍不住问道:“年轻人,你虽然不能在微软任编程一职,但是依你目前的条件,在其他公司找份工作绝对没有问题,为什么一定要在微软做一个边缘人物呢?”

那个男孩很镇静地回答道:“我觉得编程这项工作非常巧妙,我对它充满了好奇,总想一探究竟。我知道我还没有胜任这方面工作的能力,但我想如果我能在微软工作,在微软的气氛中,不管做什么工作,我相信自己一定会取得很大的进步。请您给我一次机会。”

鲍尔默听到男孩这一番话,便决定让他留下来做3个月的保安。3个月后,鲍尔默再给男孩一次面试编程的机会。如果合格,他将留下,否则就得离开。

男孩虽然只是做保安,但听到这个消息后依然欣喜若狂。在这3个月时间里,他凭着对编程的满腔好奇与热情,通过各种途径学到了很多编程知识。

不到3个月时间,男孩就提出希望能够得到第二次面试的机会。这次面试,男孩成功了,并成为微软“WindowsNT”组的一员。这个男孩就是W.雷德曼。

故事中的雷德曼为什么宁愿成为微软公司的保安,也不愿去其他公司工作呢?是因为他对编程充满好奇。虽然他没有这方面的工作经验,但有极强的求知欲。因此,面试官鲍尔默破格给了他第二次面试的机会。雷德曼没有让鲍尔默失望,在这3个月的时间里,他通过各种途径学到了很多编程知识,第二次面试时,便成功进入微软。雷德曼没有让鲍尔默失望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对编程充满好奇,正是这种好奇心促使他努力学习编程知识,并虚心请教他人。由此可知,好奇心成就优秀员工。

比尔·盖茨说:“对公司或小组的产品一定要抱有寻根问底的好奇心,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要迎头赶上并非易事,唯有好奇心才能让你乐此不疲地持续努力。”

所以,我们要想取得一番成就,首先就要拥有一颗好奇心,必须对产品、新技术、新事物都保持足够的好奇和敏感。在此基础上,培养自己的工作兴趣,乐此不疲地去工作。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好奇心需要保鲜。很多员工刚进入公司时,对公司里的新事物充满了好奇,总想更多地了解公司以及公司产品,因此,工作时激情四射。然而,随着工作的熟练,他们的新奇感慢慢地消失了,工作激情也随之湮灭,最后变成了毫无创新意识的员工。那么如何时刻保持好奇心呢?

首先要经常思考。比如,这款产品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公司产品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这款产品还有没有更好的设计方案等。这些问题会不断激发你去探索这款产品。慢慢地,你就能提出更有价值的见解来,就能积极主动地去工作了。

职场忠告

兴趣来源于好奇心,如何发现自己对什么感兴趣,关键在于弄清自己对什么感到好奇,尤其是在选择工作时。对什么充满好奇是前提,保持这种足够的好奇心才是取得突出成绩的根本。对你所在的公司和产品保持足够的好奇心,你会做得更好。

忠告13.选择自己所爱的工作,爱自己所选择的工作

除了“选你所爱”,大家也不妨试试“爱你所选”。

——李开复

许多刚毕业的大学生对职场并不了解,他们凭一时的兴趣走进了一家公司工作。然而,工作一段时间以后,他们发现这份工作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神圣,于是,便整天抱怨自己的工作与专业不对口,工作也枯燥、乏味,薪水仅仅够维持生活。他们“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每天都过着浑浑噩噩的日子。终于忍无可忍时,他们便三天两头地换工作,理由当然是“我不喜欢,干得没劲”。

如今,大学生频繁换工作这一现象非常普遍。虽然每个毕业生都想找自己喜欢且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可是,由于没有工作经验、没有受到机遇的青睐等因素限制,很难找到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因此,很多年轻人为了养活自己,凭着一时的冲动便去上班了。如此一来,抱怨就再所难免了。其实,抱怨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于事无补,不如从这份工作中找到乐趣,爱自己所选的工作。下面有这样一个故事。

萨姆尔·沃克莱从事旋车工作,他很讨厌这份工作。每天只要一望见那满满的一车螺丝钉,他的眉头就不由自主地皱了起来,忧伤地想道:“螺丝钉!螺丝钉!螺丝钉……自己的这一生是否都要消磨在旋钉子这件琐事上?哎!凭我的能力,我什么工作不能做,为什么偏偏要做旋钉子的工作呢?就算我努力地把这一车螺丝钉旋完,但旋完后,马上又会有同样的一堆钉子出现在我眼前,我又要不停地旋,旋啊!旋啊……每天都这样重复地旋,何时才是一个头啊!”

不管怎么想,萨姆尔·沃克莱都想不通。然而,荷维德在第二架旋车上工作,他见到萨姆尔·沃克莱那忧郁的神情后,深有同感,他也很厌倦这份工作,于是,便说道:“我跟你一样十分讨厌这份工作,可是,能怎么办呢?去找领导说让我们做这种简单机械的体力工作简直就是大材小用,申请得到另外一份更具挑战性的工作。不用想就知道领导听到些话,一定会看不起我们。或者,我们索性辞职不干了,重新去找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可是,这毕竟是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的工作啊!我们怎么能轻易放弃呢?”

萨姆尔·沃克莱听了很苦恼地问道:“难道我们就找不出别的什么方法来改变这种讨厌的工作吗?不,肯定不可能,一定会有办法的,只要我们肯动脑子去思考。”

就在这时,萨姆尔脑海中突然涌现出一个很好的方法:如果把这种单调无味的工作转变成一件充满乐趣的事——把它变成一种游戏,那么工作起来就会感到很快乐了。于是,他立即说道:“荷维德,我们来进行一场比赛吧!你在你的旋机上磨钉子。然后,我再把它们旋成一定的尺寸。我们现在就来比一比,看谁做得快。过一会儿,如果你磨钉子磨烦了,那么我们再换着做。”

荷维德虽然不知道原因,但他也觉得这样做肯定很有趣,于是,便同意了。因此,两个人的比赛便开始了。

果然,工作再也不像以前那样烦闷了。他们的工作效率也明显得到提高。没过多久,领导便给他们调换了一份更好的工作。后来,年轻的萨姆尔·沃克莱便成了鲍尔文火车制造厂的厂长。

面对自己讨厌的工作,萨姆尔·沃克莱与现在年轻人的做法完全不一样,他并没有紧紧地咬着牙根,如受酷刑一样去从事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也没有选择放弃这份枯燥乏味的工作,而是巧妙地把工作当成了一种游戏,并且饶有兴趣地做了起来。皇天不负有心人,他的付出得到了回报,后来成为鲍尔文火车制造厂的厂长。

所谓“干一行,爱一行”,上面的故事就是告诉我们这个道理。在职场中,当我们无法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而不得不去做一份自己不喜欢的工作时,其实,我们可以像萨姆尔·沃克莱一样,在工作中寻找“罗曼蒂克”。

微软精英李开复说:“除了‘选你所爱’,大家也不妨试试‘爱你所选’。”毫无疑问,李开复的观点与上面的故事所阐述的道理不谋而合。而“爱你所选”则来自于李开复的成长经验,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故事。

上大学时,李开复是一个内向、羞涩、恐惧的学生,他不喜欢跟人沟通,更不喜欢进行任何演讲。

在一次暑假打工中,李开复为宾夕法尼亚州60个最聪明的高中生教授计算机课程。他一直认为自己教得非常成功,可是,在暑假结束时,他意外地发现许多学生都认为他的课程太枯燥了,学生们一点儿学习兴趣也没有。

那一刻,李开复才发现自己的演讲力与沟通力是如此的差,同时,他也明白自己根本不适合当老师。可是,可以不当老师,但不管做什么事,都需要与人沟通啊。就在这时,李开复想起了哲学家伯里克利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有思想,但是不能表达的人,如同自己没有思想。”刹那间,李开复感觉自己就像一个没有思想的人。他忍无可忍,终于决定突破自己的瓶颈,直击软肋。

于是,李开复便向系里一些知名的教授请教如何才能成为一个成功的演讲者。有的劝道:“不要做你没有兴趣的演讲。”有的有针对性地建议:“如果你害怕,就看坐在最远处的观众的头顶,因为他们分不清你在看哪里。”

李开复接受了他们的建议,便立即实行起来。然而,理论与实践总有很长的距离。尽管如此,他不怕困难,仍然争取各种演讲的机会,努力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当他反复练习一段时间后,他便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表达,获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慢慢地,李开复喜欢上了演讲。如今,他常常去各大高校演讲,每年至少25场。面对那一双热切的眼神时,李开复热情洋溢地为他们解惑。那一刻,他知道当年那个羞涩的自己已不复存在。

李开复能够在大学生中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力,离不开他的演讲口才。倘若他不能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那么他肯定不能为我国大学生解惑,不能为他们指明前进的道路,更不能赢得他们的信服。而他演讲成功是因为他战胜了自己,成功地培养了演讲兴趣。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刚毕业的大学生,在你们无法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时,不妨认清现实,爱自己所选。假如我们因为不喜欢自己的工作而频繁地换工作,那么我们就会在频繁跳槽中荒废大好时光。所以,就现实而论,我们应该理智一些,努力在枯燥、乏味的工作中找到乐趣,慢慢去适应它,并认清这份工作的优点,最终喜欢上这份工作,并乐此不疲地进行工作,从而在工作中取得突出的成就。

因此,我们不必拘泥于兴趣,而去生硬地衡量工作。“爱你所选,努力地去培养兴趣”。这样,我们就很可能从一份并不喜欢的工作中找到乐趣的。

职场忠告

在这个经济发达的社会里,有的人“爱一行,干一行”,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而有的人坚持“干一行,爱一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其实,我们无法改变环境,但我们能够改变自己。在不能找到自己所爱的工作时,不妨认清现实,爱自己所选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