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北大人生哲学课
24738600000015

第15章 做事有技巧,成功有秘诀(4)

林肯曾说:“我成功过,我也失败过,但我从未放弃过。”人生很多时候都是这样,将最难熬的时刻熬过去了,也就没什么苦难不可战胜了。因此,在你实现理想的过程中,假如遇到了困难挫折,你一定要告诉自己:坚持就是胜利,只要熬过去就能实现自己的理想。那么,你最终将战胜困难,走向成功。

人生哲理诤言

在实现理想中的过程中,很多人一遇到困难就选择了放弃。其实,信念是指引理想前进的航标。因此,我们一定要有“只要功夫深,铁杵也能磨成针”的信念,这样才能披荆斩棘,一路凯歌地前进。

Lesson6

选择比努力重要,敢放弃才有所得

人的一生将面临无数次选择,而每一次选择都应该听从自己内心的选择。选择对了专业,我们学起来将如鱼得水;选择对了工作,我们工作起来将得心应手;选择对了爱人,我们生活起来将充满幸福与快乐……你未来的人生之路,将在你的每一次选择之中。

1.不同的选择缔造不同的人生

我很赞赏北大博士生的一句话:“在大学、研究生期间,不要致力于满口袋,而要致力于满脑袋。”满脑袋的人最终也会满口袋,我是相信这点的。

——王选

王选,曾任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所长。

人生就像一段漫长的旅程,如果把这段漫长的旅程比作一条线,那么选择就是这条线上的点。不同的选择就构成了不同的点,而不同的点就连接成了不同的人生。其实,人生就是一道选择题,关键看你怎么去选择。下面有这样一则故事:

有三个罪犯即将被关进监狱,都被判为有期徒刑三年时间。在进入监狱时,监狱长对他们说:“进入监狱后,我可以满足你们每个人一个要求,你们说说自己想要什么吧?”

第一个罪犯脱口而出:“我爱抽雪茄,给我三箱雪茄。”

第二个罪犯想了想回答道:“我喜欢浪漫,我想要一个美丽的女子相伴。”

第三个罪犯听了他们两个人的回答,思索了一会儿淡淡地说道:“我要一部与外界沟通的电话。”

监狱长一一满足了他们的要求。

三年过后,第一个冲出来的是那个要三箱雪茄的人,他嘴里鼻孔里塞满了雪茄,蓬头垢面地大声喊道:“给我火,给我火!”原来,他要了雪茄,却忘记了要火。

接着,那个要美丽女子的罪犯走了出来。他一只手抱着一个孩子,另一只手牵着那个美丽女子,而美丽女子的另一只手还牵着一个孩子,肚子里还怀着第三个。

最后走出来的是那个要电话的罪犯。他的步态轻盈,脸上洋溢着笑容,一走出大门,就紧紧地握住监狱长的手说:“这三年来我每天与外界联系,我的生意不但没有停顿,反而上市增长了200%,为了表示感谢,我送你一辆劳施莱斯!”

不同的选择缔造了不同的人生,故事中的三个罪犯在做人生这道选择题时,进行了不同的选择。结果,他们的人生就完全不同。选择雪茄的罪犯拥有了穷困潦倒的人生,选择美丽女子的罪犯拥有了孩子成群的人生,选择电话的罪犯却拥有了富足的人生。

所以,上面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什么样的选择就决定了什么样的生活。我们今天的生活是由三年前的选择决定的,而我们今天的选择将会决定我们三年后的生活。

所谓有因必有果,所有的结果都是由当初的选择造成的。就拿周树人与周作人两兄弟来说,他们同是知识渊博、享誉华夏的大家,并且都先后被聘为北大讲师。然而,在历史的关口,他们不同的选择却造就了不同的人生。

周树人选择了正义,他积极勇敢地与黑暗的反动势力作斗争,他的文字像一把锋利的匕首插进反动势力的心脏,用文字唤醒了中国人民的反抗意识,用文字鼓励中国人民奋勇前进。因此,他被后世纪念、崇拜。只要一提到周树人,我们都会被他的铮铮铁骨与敢为孺子牛的牺牲精神所折服。而周作人却背上了汉奸的千古骂名。

是的,命运就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关键在于我们怎么选择。如果我们选择正确,那么我们就拥有幸福美满的人生;如果我们选择错误,那么我们的人生将碌碌无为。下面这个故事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在一个小村庄里,住着一位充满智慧的老人。村里的村民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跑来向他请教。

有一天,一个十分聪明却又非常调皮的孩子,想要故意为难那位老人。那天,他捉来一只小鸟,并把小鸟紧紧地握在手掌中,并对老人说:“老爷爷,我听说您是最具有智慧的人,但是,我却不相信。如果你能准确地猜出我手中的鸟是死还是活,那么我就相信您确实是最具有智慧的人。”

老人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小男孩那双狡黠的眼睛,心里非常清楚一点:如果他回答小鸟是活的,那么小男孩就会暗中加劲把小鸟掐死;如果他回答是死的,那么小男孩就会张开双手让小鸟飞走。

想了一会儿,老人用那双干枯的手拍了拍小孩的肩膀笑着说道:“这只小鸟的死活,就全看你的了!”

有一位哲人曾说:“人生就是一连串的抉择,每个人的前途与命运,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只要努力,终会有成。”人生确实如此,命运就掌握在你手中,关键看你怎么选择。如果选择正确,那么自然会迎来辉煌的人生;如果选择错误,那么人生将滑向另一端。

大千世界,茫茫人海。变幻的世界让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不断地选择。其实,人的一生就是在不断的选择中度过的。每当我们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时,我们就扮演着交警的角色,自己选择自己要去的方向。不同的选择演绎了不同的人生。所以,我们要慎重对待每一次选择,只有选择正确了,我们才能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人生哲理诤言

人生就是一道选择题,不同的选择缔造了不同的人生。所以,我们要慎重对待每一次选择,只有作出了正确的选择,我们才能拥有幸福美满的人生。

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如果你觉得你的命不好,就去与那些命好的人在一起,你的命就会得到改善。

——翟鸿燊

有这样一则故事:

一天,孟子对戴不胜说:“你希望你的君王向善吗?”戴不胜很不解地望着孟子。

孟子想了想又说道:“我明确告诉你吧。比如说有一位楚国的大夫,希望他的儿子学会说齐国话,是找齐国的人来教他好呢,还是找楚国的人来教他好?”

戴不胜回答道:“找齐国人来教他好。”

孟子拱手回答道:“如果一个齐国人来教他,却有许多楚国人在他周围喧哗,讲楚国话来干扰他,即使你每天鞭打他,要求他说齐国话,那也是不可能的。反之,如果把他带到齐国去,住在齐国的某个街市,比方说名叫庄岳的地方,在那里生活几年,那么,即使你每天鞭打他,要求他说楚国话,那也是不可能的了。你说薛居州是个好人,要他住在王宫中。如果在王宫中的人,无论年龄大小还是地位高低都是像薛居州那样的好人,那君王和谁去做坏事呢?相反,如果在王宫中的人,无论年龄大小还是地位高低都不是像薛居州那样的好人,那君王又和谁去做好事呢?单单一个薛居州能把宋王怎么样呢?”

上面故事便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由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本意是指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的变黑,用来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也泛指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

孟子在与戴不胜的交谈中,就是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说明周围环境对人的影响的重要性,以告诫国君应注意自己身边所用亲信的考察和选择。因为,如果国君周围多是好人,那么国君也就会和大家一起向善做好事。相反,如果国君周围大多都是坏人,那么国君也就很难做好人了。

翟鸿燊曾说:“如果你觉得你的命不好,就去与那些命好的人在一起,你的命就会得到改善。”他这句话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异曲同工之妙。

是的,一个人的生活环境对他的影响非常大,人与人之间总会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虽然说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而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因。但是,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我们都是凡夫俗子,很难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所以,在交朋友时,我们一定要选择那些积极上进、乐观正直的朋友,这样,我们就能变成积极上进、乐观正直的人了。相反,如果我们跟那些品质不好的人在一起,我们的品质不仅不能得到改善,还会变得更坏。下面这个故事也说明了这个道理,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天,一个鹰蛋从鹰巢里滚落了下来,掉进了草堆里。当时,刚巧有一个人走过来,发现了它,并认为它是一只鸡蛋,于是就把它捡起来,放在鸡窝里。

鸡窝里有一只母鸡正在孵蛋,母鸡也认为这个鹰蛋是鸡蛋,小心翼翼地把它啄到鸡蛋中来。因此,它和其他的鸡蛋一样,被孵化了出来。因此,它一出生,大家都把它当做一只小鸡,一直过着鸡一样的生活。

然而,由于它的长相十分古怪,伙伴们都欺负它,排挤它,它感到十分孤独、痛苦,常常是孤单影只。

有一天,它跟着鸡群在稻场上啄谷子。就在它们啄得兴致勃勃时,一道黑影忽然从山那边飞掠过来。大家惊慌失措,到处躲藏。直到那道黑影消失得无影无踪时,大伙儿才松了一口气。

它仰着头问道:“刚才那是一只什么鸟啊?它怎么跟我长得如此相像。”

伙伴告诉它:“那是一只鹰,至高无上的鹰。”

它自言自语地说道:“喔,那只鹰真是了不起,飞得那样潇洒!如果有一天,我也能像鹰一样飞起来,那该多好!”

“简直是痴心妄想!”它的伙伴毫不留情地训斥道:“你生来就是一只鸡,甚至连鸡们都为你的丑陋感到丢脸,你怎么可能像鹰一样飞呢?”

它听到伙伴们的训斥声,惭愧地低下了头。从那以后,它再也不敢幻想自己可以像鹰那样自由自在地在天空中飞翔。

明明是一只雄鹰,可是,在鸡群中长大后,却完全变成了一只鸡。这就是环境对它的重要影响。假如它生活在雄鹰群中,那么它也许早已翱翔蓝天,展翅飞翔。

同样的道理:如果你是一粒金子,但你终日与沙子混在一起,那么终有一天你会被沙子淹没,再也发不出耀眼的光芒。相反,如果你是一粒沙子,但你天天与金子混在一起,那么终有一天,你也会变成一粒金子。

所以,我们在交朋友时,应该慎重选择。如果我们选择对了,那么我们将终生受益;如果选择错了,那么我们的人生也会因为这个朋友发生巨大的变化。

人生哲理诤言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你选择结交好人,即使你现在是坏人,终有一天,你也会变成好人;如果你选择结交坏人,即使你是好人,终有一天,你也会变成坏人。

3.认真衡量,当机立断

遇事必须深思熟虑。先考虑可行性,考虑的方面越广越好。然后再考虑不可行性,也是考虑的方面越广越好。正反两面仔细考虑完以后,就必须加以比较,作出决定,立即行动。如果你考虑正面,又考虑反面之后,再回头来考虑正面,又再考虑反面,那么,如此循环往复,终无宁日,最终成为考虑的巨人,行动的侏儒。所以,我赞成孔子的“再,斯可也”。

——季羡林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虽然在这条小路上,

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罗伯特·弗罗斯特这首《未选择的路》表面上似乎在写自然界的道路,实质上暗示的却是人生之路。罗伯特·弗罗斯特用这首诗告诉我们:人生的道路有千万条,但一个人一生中往往只能选择其中的一条,在选择这条路时,我们务必要谨慎,要认真思考,经过一番权衡后,再作出独立自主的选择。

然而,很多人在作出选择时,并没有认真地去判断,更没有真正地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而是随波逐流,看别人走哪条道路,自己就跟着别人走。

季羡林对选择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他曾说:“遇事必须深思熟虑。先考虑可行性,考虑的方面越广越好。然后再考虑不可行性,也是考虑的方面越广越好。正反两面仔细考虑完以后,就必须加以比较,作出决定,立即行动。如果你考虑正面,又考虑反面之后,再回头来考虑正面,又再考虑反面,那么,如此循环往复,终无宁日,最终成为考虑的巨人,行动的侏儒。所以,我赞成孔子的‘再,斯可也’。”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常常面临着选择,选择取舍、选择得失、选择进退、选择好坏、选择对错、选择美丑等。但不管哪一种选择,我们都应该在经过权衡、判断,认真衡量后,就要当机立断,作出正确的选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这个故事:

有一头毛驴全心全意地为主人干活,主人很喜欢它,并为他准备好吃的东西,安排好睡的地方。

有一天,主人要出远门了,只好把毛驴送给一个朋友照管。朋友受主人所托,对毛驴很热情,为毛驴准备鲜嫩可口的青草。主人本来只要求一晚给毛驴一捆青草,朋友却好心好意地放了两捆青草。

第二天早上,朋友去看毛驴,发现两捆青草一根也没动。朋友感到十分奇怪,以为青草不够好,毛驴不喜欢吃。于是,晚上又换上两捆更加鲜嫩的青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