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转运:改变命运的7个良好习惯
24740400000015

第15章

加工和运用信息是信息处理的最终目的。我们要善于对过去和现在的信息进行开发、加工,从中思考未来的发展趋势与变化,从中发现机遇和新的发展方向,对自己的人生进行科学决策。一是把握信息的时效性,直接运用有效信息。有些信息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只有在有效的时间内发挥信息应有的作用才能产生应有的效益,否则,滞后的信息将会因时差而减值。越是时效强的信息,越具有较高的价值。因此,现代人要增强信息敏感性,见微知著,做到见事早、行动快。二是把握信息的可塑性,整理开发有价值的信息。信息传递的基础是人,当信息经过每一个人的大脑时,每一个人都会对信息进行整理开发,这既可能使信息的价值倍增,也可以使信息的价值变小。信息的这种可塑性有可能使“坏事变好,好事变坏”。例如,同是一条机构改革信息,有些人可能害怕损害既得利益,消极运用这条信息,结果损害了大局利益;有些人因势利导,激活了积极性,推动了事业的发展。因此,我们一定要胸怀全局,心系民众,尽可能实现信息的最大价值,利用信息为自身发展服务。三是把握信息的创新性。加工转化信息要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决策创新,使无形资源变成现实效益。首先,在决策的基础上,改变过去那种仅依靠少量的、零散的信息进行决策的方式,演变为依靠大量的、系统收集的信息进行决策的方式;其次,在信息搜集方法上,由过去靠人工方法搜集信息,改为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收集、加工、分析处理;再次,在决策理论上,由过去传统的、古典的决策理论发展为应用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现代决策论等新型理论,从而实现决策创新。

【实用宝典】

培养处理信息能力,能够更好地搜集处理信息、驾驭信息、利用信息。以下途径和方法对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具有指导意义:

第一,从生活中训练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充满了知识。因此要广泛接触社会生活和大自然,直接获取各种生动具体的信息。例如,工作流程中的各个环节,生产和销售中的相关硬件,与他人交往时对方的表情、语言动作,以及生活中的所见所闻,等等,都是获取信息的来源。

第二,通过查阅图书资料培养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为了达到快速搜集处理信息的目的,可采取这样的方法:一是浏览式读书法。在快速阅读中使用找出标题、中心句、关键段等办法搜集信息要点,并简要摘记,在广泛的课外阅读实践中,运用这种读书方法,使其逐渐成为一种技能。二是问题式读书法。针对阅读材料从正反两方面多角度地提出问题,并逐一查阅有关资料进行分析解答,从而理解知识、辨析知识,提高对信息的判断能力。三是评价式读书法。比如对某一方面的知识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并能够针对相关文献资料提出个人的看法和见解,列举优点和缺点,提出改进意见,以便在对信息的价值和正误进行评价中提高信息判断力。要通过科学的验证方法否定错误的观点,坚持正确的观点,增强科学的认知能力。

在应用上述几种方法的同时,为了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还可以设立文摘卡,一边读书,一边有目的、有选择、有重点地摘录(重要内容可以详细摘录)。还可以对信息进行分类摘记,每个方向分成几大类,每类再分成几小类。并在分类的基础上对获得的大量信息进行分类、排序、编码、建立索引处理方法,使摘录的信息资料系统化、简明化,便于查阅。

第三,利用网络、电视等多媒体查阅信息。

在利用网络资源查阅信息时,要自觉抵制不健康的网络信息的诱惑;在利用电视搜集信息时,应该定期观看电视台的相关节目,从中学到新知识,开阔视野,启迪思维。例如中央电视台的“探索·发现”栏目就是一个很好的信息源,

作为现代人,获取信息的渠道是宽广而通畅的,快捷众多的新闻媒体、四通八达的互联网络、层出不穷的参阅资料、日益广泛的社交场合等都是搜集信息的重要渠道,关键是我们要做到“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及时记录、整理搜集到的信息。面对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我们一定要善于捕捉信息,练就一套捕捉信息的本领,学会“雾里看花”,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抓住有价值的信息,进行开发利用。

习惯秘笈

在培养搜集处理信息能力的过程中,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展开,我们的经验更加丰富,决策更加科学,而处理信息中所形成的习惯会更加适合自身发展的需要。

第七节抽丝剥茧,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我感觉在企业里最难的工作就是把复杂问题简化。

——海尔掌门人张瑞敏

这个世界上永远有两种人:一种人总希望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另一种人则总喜欢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人一般是做事的人。因为要干活的人没有谁愿意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相反,总是想着把复杂的问题抽丝剥茧,提纲挈领,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在一些机关和企业里,很多员工的工作总结和一年的工作计划以及各种汇报材料、文件报告,总是长得不行,洋洋洒洒,没有十几页恐怕不叫“总结”或“材料”。你若能耐着性子从头到尾看到底,就会发现这些材料和报告,很多是照抄、照搬、照转别人的东西,套话连篇,空话连篇。这样的总结、计划,除了写材料和读材料的人看一看,其他人根本不会关心。那么,这样的材料还有多大用途、多大效果呢?

【精彩故事】

世界知名企业宝洁公司规定备忘录的长度为一页纸以内,要求尽量精简公司所有的报告文件,以尽可能简练的语言来描述公司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措施。一份冗长的报告也许写起来不会太难,但是如果要把这份冗长的报告缩减成一页纸,那么难度就很大了。

一次,宝洁公司的一位经理向总裁查德·德普雷递交了一份厚厚的备忘录。这份备忘录上详细述说了他对公司问题的处理意见。没想到,查德·德普雷看到后连翻都没翻,而是非常生气地在备忘录上面加上了这样一条命令:“把它简化成我所要的东西!”然后吩咐将这份备忘录退回。还有一次,一位主管递上来的报告非常复杂,查德·德普雷在报告后面批示道:“我不理解复杂的问题,我只理解简单明了的!”对此,查德·德普雷曾这样解释道:“我工作的一部分就是教会他人如何把一个复杂的问题简化为一系列简单的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进行下面的工作。”此后,宝洁公司要求员工要不遗余力地将报告的精华浓缩到一页,把问题搞清楚,把事情搞透彻。

宝洁公司的总裁经常鼓励他的员工及时与自己沟通,并对提交报告的员工说:“公司的大部分效益建立在这一页报告上。这也是宝洁公司高效率的工作水准,高效益的营业收入的秘密所在。”

【妙语点评】

一页报告的威力在于,它的要点鲜明集中,比主旨散布在十多页的分散式、复杂式的报告要简洁清楚、效率更高。化复杂为简单,一份精简的报告节约了阅读者与执行者的宝贵时间,无形中提高了企业工作效率。一页纸报告是实现部门与部门、员工与员工、员工与领导之间顺畅交流的最佳办法之一。

【智慧感悟】

“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是思想家的哲理,“把简单问题精细化”是实干家的习惯。我们需要有“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思维和“简单问题精细化”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