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北大经济管理课
24740700000010

第10章 幸福人生的五堂经济课(9)

出乎李东生意料的是,TCL并购后的国际业务全面亏损,而一直高歌猛进的国内手机业务也迅速衰落,多年的“优等生”TCL股份2005年报告巨亏,并在一年后带上ST帽子,紧接着,是包括万明坚在内的众多高管离职。

雪上加霜的是,进入2005年下半年,CRT电视不再受宠,取而代之的是平板电视。如果在收购之前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或许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汤姆逊为什么要卖掉自己的彩电业务?全球第一台彩电就是它发明的,当年欧盟向中国电视机企业提起的反倾销诉讼中,汤姆逊就是幕后主使之一。它享受了专利的红利,所以就不愿投资开发平板电视。但平板电视是未来的消费潮流,卖掉电视业务就可以甩掉包袱。即使如此, TCL在并购它时连“过时”的技术都没获得。

李东生对产业发展方向的误判,以及他的粗心大意很快使他的CRT彩电霸主地位毫无意义,由此带来的问题却接踵而至。他和他的TCL集团陷入数年的困局之中。

到2006年年底,李东生终于决定砍掉连续巨额亏损的欧洲业务,同时开始全面进军平板市场。从2008年开始,公司终于逐步走出困境。

对李东生来说,两年的持续投入已经成为巨大的沉没成本,继续纠结在这一点上已经没有意义,只有果断砍掉它,才能真正走上正途,之后的结局也证明了TCL砍掉欧洲亏损业务的明智。

因此,不管是个人还是团体,面对难以解决的困局时,不妨以迂为直,暂时学会放弃,而放弃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发展。

第三节婚姻经济学

1.婚姻的幸福之处

谈恋爱其实也可以看作一种博弈,男女双方从开始简单了解,通过多次接触后达到信任,最后生活在一起,就是一种由浅入深的试探过程,双方在互相接触中看对方是否能够使自己实现利益最大化。

——董志勇(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

人为什么要谈恋爱,为什么要结婚?这首先是一个造化的秘密,但从经济学上来分析这个问题也相当有趣。

在博弈论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帕累托改进。

假定固有一群人和可分配的资源,从一种分配状态到另一种分配状态,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能使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这就是“帕累托改进”。其实人的恋爱、婚姻也是一种帕累托改进。

对于个人来说,如果将幸福当作一件产品,那么生产这件产品的资源就得定义得更广泛化和一般化了。不仅包括个人的身体、收入、房产、车子等物质性资源,还包括个人的个性、感情、智慧、兴趣、才艺、时间等精神性资源;既包括个人的有形资源,还包括隐藏在它背后的无形资源等。

而这些资源,不管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不管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分散掌握在每一个人手上,只有通过各种方式互相组合起来,才可能更大限度地满足各自在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效用,产生帕累托改进效应。人际组织,包括婚姻在内,撇开伦理,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基于这一点建立起来的。

单身时,一个人可能也会将自己的一部分资源和家人、朋友或同事的资源组合到一块儿。比如说,和父母共处聊天,和朋友一起进行基于相同兴趣的体育比赛,以及和同事一块儿完成工作。这可以说是一种资源的配置状态了,这种状态虽然可以满足一个人一部分心理需要,如天伦之情、朋友之义,但毕竟不全面。

每一个人一旦成年,自然产生一种异性相吸的激情,需要繁衍后代,需要有稳定的生活伙伴相互依赖。于是人就去寻找能满足上述需要的异性,一旦互相寻找到对方,就会将各自物质和精神的资源在某种程度上组合起来共享,通常还会签一纸协议,也即婚约。这样,两个单身的异性,将他们的资源配置状态进行更改,生产出各种婚姻的“产品”出来。他(她)和伴侣,以及双方的人际关系圈福利都没有因此而下降,起码有一方福利增加了,那么,这就可称作爱情婚姻的帕累托改进。

因此对婚姻所联系的一对男女来说,婚姻可以说是一种新的资源配置状态。一个合伙企业,在这个合伙企业新的资源配置状态下,满足人的效应的各种“产品”才能被生产出来。

首先是那些单个人无法产出的爱情产品。比如,两情相悦的幸福,两个人相依相伴的温暖感觉,等等。

张小军和王梅都是从外地来广州工作的,与大部分来此工作的人一样,他们也是单身。

在这个大城市里,他俩通常用自己收入的1/6~1/3不等,租房子自己住。他们很想以分期付款的方式买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但房价飞涨,一个人的收入有限,有时又不够稳定,所以没买成。他们下班后自己买菜回家,自己做饭自己吃,有时就干脆到街上胡乱吃点什么,偶尔也呼朋唤友吃喝神侃一顿,热闹热闹。对他们来说,最难过的是,下班后一个人待在租来的房子里,对着四面墙,除了看电视就只能一个人上网,觉得没着没落的;最怕是生病和过节,因为每每到那样的时候,心里会觉得特别孤单难过。

慢慢地,在某种奇妙的因缘作用下,张小军和王梅走到了一起,开始谈恋爱,一年后结了婚。婚后,他俩合租了一套房子,比原来一个人各自租房要省不少钱;小两口在一起和和美美,生病或难过的时候,总有另一半来全身心地照顾;周末一起去逛商场买东西,有时候还会去看一场打折的电影;每天下班后,你切菜我做饭,几盘平常小菜也吃得其乐无穷,饭后你收拾桌子,我洗碗,然后一块儿看电视,聊聊天,很温馨,很有家的气息。

张小军和王梅都感觉到了一种由衷的幸福感。

孩子,是婚姻这个合伙企业生产的第二个重要产品。当融合了两个人生命特质的新生命降生后,如果你是男人,你往往会想到他就是你的后代,你的生命甚至事业的延续,油然而生一种神圣的责任感,希望教导他顺利成才,光大门楣;如果你是女人,他就是你的希望,你的寄托……有了孩子之后,夫妻感情在孩子这个纽带的作用下,会不断加深;老人们也会因为有了孩子而变得年轻许多,在带孩子的过程中不断地欢笑。

大牛是一个朋友很多的人,加上工作关系,应酬是多得一个也逃不掉。这让他的妻子很受伤。

有时候,闷得发慌的妻子会电话催他:“约好去看电影的时间到了,我收拾好了,正等你呢。”大牛:“好,好,马上就到!”于是妻子就在“马上”中等待了一个小时、一个半小时,直等到凌晨才见到春风满面的“坏家伙”回来。这时直翻白眼的妻子心里很恼火:“我对你现在有意见了啊,说马上回来,你得给我解释马上是多长时候,从几点到几点,还有,觉得我们这样长期下去,家庭生活质量在不断下降,直接导致者是你,你得负责任,哼……”

两年后,大牛和妻子有了两个粉团一样的孩子。一天,妻子仔细一想,最近一两年竟然没有给大牛打过一个催他快点回家的电话,而从来不会推托应酬的他,现在竟然学会了托辞,回家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且热情不减。他的体会是:“我在与大家吃饭聊天的时候,耳边竟响起了圆圆、梦梦(孩子的乳名)的哭声,马上起身跟所有同事碰个杯后,早早回家去了。”大牛还说:“有了孩子后,无论是出差、工作休息时、大街上、商场里看到别人家的孩子,总会立马想到自己家的两个宝贝,真是一生的牵挂呀,在外留念的心思全没了,只想快点回家看到宝贝。”

有时候妻子会感叹,这两个小宝宝对男人的改变真是彻底啊。

有了孩子的男人,学会了关心家人,学会了喂奶、换尿片、冲奶粉、端茶倒水、洗衣做饭;有了孩子的男人,为了让孩子吃好穿好,忙里忙外,利用午休回家的那一个小时的时间,帮助照顾孩子,而自己可以不用吃饭;有了孩子的男人,半夜不再雷打不动地打呼噜,而是细心地给孩子盖被子,担心孩子冻着受凉;有了孩子的男人,在给孩子喝水前,学会了自己先吹一会儿,摇几下,再先尝一口,试试烫不烫;有了孩子的男人,变得前所未有的温柔,小心呵护着自己的宝宝健康成长。

当然,也有一些婚姻,因为有了孩子的出世,夫妻双方的关系因为某种过分的举动而变得不如以前融洽。这就需要两人互相包容,用自己的智慧、爱心来处理。

婚姻中,女人常常享受一种被自己的丈夫呵护、父亲疼爱的感觉,似乎家里人都围绕着自己转。而有了孩子之后,丈夫的注意力会转移相当部分到孩子身上,老人更是把孩子当成掌上明珠,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上怕摔了。此时,女人就会有一种失落感、一种被忽视的感觉。

宁波有一对年轻的夫妻,女的叫张颖(化名),25岁;男的叫江涛(化名),27岁。两个人是外贸公司的同行。三年前,张颖到江涛所在的公司办事,江涛对她一见钟情。2006年,他们走到了一起,并且一起按揭了一套房子,婚后两人十分恩爱。

但有了孩子还不到一年,两人却要离婚。

“有了孩子后,老公完全变了个人,眼里只有孩子根本就没有我。”张颖说。

“女儿归男方,房产、车子也归男方。那你怎么办?”在民政局,工作人员看到已经拟好的离婚协议上,所有的好处都给了男方,女方没有任何保障,有些疑惑地问女方。

“我没关系,反正离婚也是因为女儿。结婚后他把所有心思放在女儿身上,眼里根本就没有我了。离婚后女儿就让他带,什么都给他是要让女儿的生活环境好一点。”女方很坚决地回答。

办了这么多离婚的,因为丈夫对女儿太好,这样的离婚原因还真少见。不过,工作人员也无权干涉,只好让他们重抄了离婚协议。

重抄离婚协议时,女方的舅舅冲了过来,夺了女人手里的离婚协议撕掉,让他们再考虑考虑。女人没有听劝,重新写了离婚协议交给工作人员。10分钟后,他们各自领到了一张离婚证。

除了爱情产品和孩子之外,婚姻还是两个家族的事,是两个人复杂社会关系的总和。两个人可以爱得昏天黑地,毕竟感受是自己的,别人无法替代。但是如果结婚,两个家庭,各自的朋友势必会被“被动”地牵扯进来,从而婚姻里不再是两个人的事。这些社会关系、社会资源的重组将会给两个家族的力量带来全新的质变,两家从此成了亲戚,便有了互相帮助、互相扶持、资源共享的责任和义务。在婚姻的这个产品中,亲家一词所带来的效应将随着时间的增长不断地放大。

如果婚姻中的男女对这个道理不明白,还用恋爱的角度看问题,就势必会产生分歧,而且是不可调和的分歧。如果双方能从根本上达成共识,那么生活就会好过很多。比如对对方的朋友,可能就会宽容多一些,毕竟他们不是自己的朋友,是自己另一半的朋友,即使和自己不推心置腹,面子上总要过得去吧。比如对对方的家庭,毕竟他们不是自己的父母、亲戚,即使和他们不能表现得很亲密,表面上礼数上总要过得去。尊重和理解,在婚姻中确实重要。

好多女人都不能理解,为什么老公对自己百依百顺,为什么一牵扯到了父母的事就没有原则;为什么会平时很讲道理,但是一到家庭问题就晕了头脑。比如,明明婆婆的要求很不合理,但老公就是非要想方设法去满足。

她们认为是老公胆小,没原则。她们认为结婚就是两个人的事,父母不应该干涉太多,也不应该事事把父母牵扯进来。于是乎,到了事头儿上,就会有这样那样的争吵。女人认为老公不公平,男人认为老婆不善解人意、太幼稚、不孝顺。往往小事化大,大事化更大……

实际上,这可能与男女对“孝顺”的理解不同有关。

男人天生有着一种责任感,父母辛苦把自己养大,就算他们没说什么“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意思,肯定会长记心中。他们觉得有责任、有义务回报父母,有时候比较极端,即使自己小家暂时受点委屈,父母高兴就是最大的幸福。可能是传统文化的缘故,在中国,孝子是极高的道德品质标准,所以潜移默化,儿子心中的标尺会向这个火炬自然而然的慢慢靠近,父母心里也会对儿子有一定的期待。再加上男人遇大事时一般比较冷静,比较靠得住,所以凡是有事的时候,父母总会向儿子说,希望得到帮助。

在家天下时代,亲家是一种极为重要的社会资源,甚至国与国之间也要以这种的形式来联合,以壮大自己的实力。

西汉初年,国力衰弱,而居住在北方的匈奴族在冒顿单于的统治下,势力空前强大,拥有“控弦之士三十余万”(《史记·刘敬传》)。匈奴贵族为了掠夺财物和奴隶,不断向外扩地,骚扰汉边,给刚刚建立的西汉王朝带来严重的威胁。为缓和汉、匈关系,西汉嫁宗室女与匈奴单于,结成亲家,以安抚匈奴人,减少其掠夺的规模和次数,使双方关系暂得和缓,这就是和亲政策。

汉武帝时,为联合西域共击匈奴,汉朝与乌孙国结成亲家。江都王刘建之女,本名细君,不幸被汉武帝选中,赐名细君公主,远嫁万里之外的乌孙国。

在乌孙国,细君公主孤苦伶仃。乌孙王昆莫(国君)猎骄靡年纪已老,细君仅与其孙年龄相当。语言不通,习俗不同,夫妻之间一年会面仅一两次,全无温情可言。细君是汉宗室之女,来自“礼仪之邦”。相比中原文明,乌孙相应落后,穹庐为室毡为墙,以肉为食酪为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