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双赢谈判
24741000000017

第17章 双赢谈判的语言魅力——把握高难度对话的“弦外之音”(4)

待客户说出梁波能接受的价格底线,并同时说出很多异议,需要什么样的质量保证、保修以及售后服务这些条款之后,梁波表示这些都没有问题,合同条款上都会注明。随后,这位客户才把话题转移到价格上:“我们的进货量已经是很高了,需要300个以上,何况,我们现在还不知道这种产品的销路会怎样。”这明摆着是让梁波在价格上再优惠一点。于是,梁波便说:“如果您担心产品卖不出去的话,可以先拿几个试销一下,但价格已经是按三级批发价给您的,您好好考虑考虑吧。”听了梁波的这番话,客户一边说“这就不划算了,我还哪有钱赚啊”,一边不断地在把产品翻来翻去,似乎是在用心找出产品的漏点和不足,迫使梁波降低价格。可是,梁波对于自己的产品早已心中有数,在同类产品里任何一项功能都绝对有优势,对自己的产品他是百分百地相信、百分百地有信心,一点也不为此担心。

就这样,梁波和客户谈了大概半小时,其间,梁波只说了四句话,其余不是在摇头,就是在认可客户的观点。最后,客户终于说出一个足以让梁波兴奋不已的价格,尽管梁波认为,他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可是他依然保持正常状态,装出一幅委屈的样子,并且还口口声声地说要回去跟老板商量一下才行,还说自己会尽量帮助客户争取到更优惠的价格。

可是,就在梁波回到公司不久,客户那边就打来电话:“就给我300个吧,传真合同单来签约,早点发货吧。”听了这句话,梁波自然很是兴奋,与客户再次见面时,没说几句话就把订单拿下了。

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就是,有些时候,少说多听,待客户词穷后,再出击,这种沉默战术往往可以让你的主张更有说服力。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你要认真记下客户提出的异议和顾虑,让客户感觉到你很重视此次的谈判工作。

其实,在实际谈判场景中,我们总会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位谈判者在和别人谈话中,当他感到乏味的时候,不免会拿起桌上的报纸或其他什么东西,随意翻阅起来,这就是在暗示对方,虽说报纸很乏味,但是也比你的话有意思。每当这时,知趣者大多会停止讲话。换句话说,如果我们面对谈判对手不合理的要求,或是我们对谈判对手所说的内容感到厌烦时,坐在原位,一言不发,着实是个不错的解决之道。

这就是谈判,胜负往往在于一念之差,手中的牌是好是坏,往往不能决定最终胜负,关键还要看局中之人的技巧和智慧,即使手握一把滥牌,也能起死回生,相反,若是缺乏技巧,一把好牌也会输得狼狈不堪。

双赢谈判秘诀

一提到谈判,很多人往往会联想到口才,在他们看来,好口才就是多说话,有些人甚至认为好口才就是让客户根本没机会插话,其实,这些人对口才的看法纯属误解。

用沉默来对付饶舌的对手,千万要注意礼貌问题。如果对方兴致勃勃地讲,你却表现得无动于衷,或是极不耐烦,这都是不礼貌的。

当你提出问题沉默后,不要继续提出其他问题或是发表评论,以防止对手抓住话柄,做到这些,才有可能让默语更有效。

谈判各阶段的语言艺术

同样一个谈判议程,既可以使买卖双方迅速而顺利地达成协议,也可以使谈判之路变得冗长而索然无味、收效甚微;既可以使谈判转入正轨,也可以使谈判偏离正题,最终因过多纠缠于次要细节而放松了对关键问题的讨论。然而,若是能巧妙并灵活地运用语言艺术来控制整个谈判议程的话,实际上也就基本上控制了整个谈判的进程。

何以这么说呢?要知道,与普通场合不同的是,语言艺术在谈判中的力量是惊人的,运用的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谈判一方在谈判中的实际位置,甚至还有可能会影响到整个谈判的成功或失败。本节就针对正式商务谈判的六个阶段——导入阶段、概说阶段、明示阶段、交锋阶段、妥协阶段与协议阶段,说说各个阶段的语言有何特点,又是如何运用的。

阶段一:导入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是进入谈判席的双方代表介绍各自的基本情况,以便相互了解。在这个阶段,谈判双方可以说一些表示问候、欢迎、感谢之类的客套话,也可以随便聊聊最近刚刚发生的社会趣闻,如此一来,有助于营造一个和谐的气氛,为双方找到共同的语言与心理沟通做好准备。

阶段二:概说阶段

自此,谈判正式开始,谈判双方要把各自的目的与想法概要地介绍给对方。当然,只是概括性地说明总的意图,至于那些关键性内容则要暂时隐藏,千万不能和盘托出。这个阶段的语言要求是简洁、明了,语速要清晰、流畅并充满自信,不宜太快。在这一阶段,切记一点,要沟通必要的信息,树立信赖感、软化谈判态度。

阶段三:明示阶段

在上一个概说阶段,谈判双方交待了基本一致的想法,但是由于双方都抱有各自不同的想法,所以,才需要接下来更进一步的谈判。因此,当谈判进入明示阶段时,谈判双方往往会提出各自不同的想法及其理由,但是语言表述依然要坚持心平气和的委婉态度,比如:“我公司认为代办费6%较为合适,不知贵公司有何意见?”“如果价格定为68元,也许双方的获利会更多些。”总之,在这一阶段,谈判双方的目的就在于寻求兼顾双方利益的协议,而进行过渡性的铺垫,如此一来,才能使接下来的谈判更顺利地进行。

阶段四:交锋阶段

既然是“交锋”,就不可避免地要出现对立,而这个阶段也是最能体现谈判者智慧和即兴口才的阶段。

当之前的谈判经历了一系列的统计、算账、磋商诸多过程之后,双方谈判代表会为己方争取尽可能多的利益而一展口才,找出双方都可以接受的妥协范围。而且双方谈判代表还会抓住各种时机来论证己方主张的合理性,在这个阶段,谈判双方的语气难免会变得非常强硬,甚至还可能擦出火药味,但是,此时的谈判高手往往能沉着应对,运用严谨的逻辑判断与巧问妙答的口才,绕过暗礁与险滩,最终签订较圆满的协议。

由此看来,这是一个矛盾冲突随时都有可能一触即发的敏感阶段,作为当事人,千万要注意两点:一是专心倾听对方发言,尽量从中发现问题,分析对方的真实意图,同时,不要急于发表针锋相对的反对意见,要防止急躁情绪,避免跟对方正面冲突,加剧紧张气氛。二是积极开动脑筋,根据互利互惠的原则,多提方案,耐心协商。当某些关键问题一时无法立即取得共识时,则全面权衡利弊,在次要问题上做出适当的妥协。总之,这个阶段的语言要软硬兼有,即使原则性颇强的语言,也要做到外柔内刚,不过,绝不能使用挖苦、讽刺的语言。

阶段五:妥协阶段

交锋如同饮烈性酒,超过一定限度,就会产生负面效应,带来不良后果。在谈判桌上,当紧张的交锋持续一段时间之后,就会逐渐转入妥协阶段。其实,必要的妥协、让步才是协议能够最终达成的前提条件。在这一阶段,合作的大门重新敞开,既不放弃己方的主要利益,同时又兼顾对方的需求,至于谈判的语言也是较之前的交锋阶段更为温和了。

相比语言上的温和,这个阶段的语言还需格外注意原则性与艺术性,概括地说,下面三点就值得一提。一是,让步与要求并提,同时希望对方予以回应,做出相应的让步;或是直接提出交换条件,或暗示己方愿意这样做,但要以双方的某种让步作为交换。比如,“至于完善设计,我看问题不大,只要价格能按我方建议达成一致就行……”“贵公司若是能开增值发票的话,我方可按每米28元进货××米”。二是,对谈判双方所说的内容以及共同使用的概念、术语,要有一致的理解或解释,以免产生不必要的遗留问题。三是,明确暗示对方做出最后决定。如果对方依然拖延,而迟迟不做决定的话,就要询问具体原因,并告知对方,再不当机立断,很可能就会前功尽弃。比如,“20号前不签订合同,下个月就很难按时供货”“现在存货不多了”“老板过几天就要去外地考察,最快也要一个月才回来”。

阶段六:协议阶段

经过之前面红耳赤的讨价还价,谈判桌又恢复了风平浪静。当谈判进入到这个阶段,谈判双方都会认为各自的目的已经基本达到,各自代表也即将在协议上签字、盖章,当一切拍板成交,谈判过程也要宣告结束。毫无疑问,此时的气氛一如导入阶段,友好、和谐、融洽,双方皆大欢喜,握手言欢,举杯祝贺。在此时刻,谈判双方会讲这样一些话:“谢谢你们的支持。”“请多多关照。”“祝我们合作愉快,事业成功!”

总之,商务谈判口才是一种集技巧性与艺术性于一体的技能,只有经过长期的实践锻炼与经验积累,才能掌握、运用自如。而谈判各阶段语言的具体运用,又是各具特点,如同百花齐放一般。

双赢谈判秘诀

商务谈判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谈判者运用语言进行协调磋商、谋求一致的过程。

谈判中,如何把思维的结果用语言准确地再现出来,反映了一个谈判者的语言能力。

语言运用得当与否,往往能决定一次谈判的成败。

了解并掌握好谈判中语言的技巧是谈判双方达成协议的关键所在。